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596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精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课时作业30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精品】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训练★★

课时作业30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巩固          

1.(易错题)(2019·江苏清江中学模拟)下列关于体液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的成分主要是水,不含蛋白质

B.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

C.细胞质基质不是体液的一部分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解析:

体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并且还含有蛋白质,A错误;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错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

答案:

B

2.(2019·湖北黄冈模拟)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解析: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含有的物质很多,如氧、尿素、蛋白质、钙离子、脂肪、葡萄糖、氨基酸、二氧化碳、钠离子等。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胃蛋白酶是在消化道内存在的,属于外环境中的物质;呼吸酶是细胞内的物质,均不存在于血浆中,故A正确。

答案:

A

3.(2019·河北沧州一中月考)右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

B.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C中

D.D可以运输养料、氧气、无机盐和胰淀粉酶等

解析:

图中A为淋巴,B为细胞内液,C为组织液,D为血浆。

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A正确;DNA解旋酶存在于细胞中,B正确;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C正确;血浆可以运输养料、氧气、无机盐等,但不能运输胰淀粉酶,D错误。

答案:

D

4.(2019·山东19所名校一调)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

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

解析:

图中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C液是淋巴,三者共同组成了细胞生存的内环境,A正确;人体的消化酶是由外分泌腺细胞分泌的,通过导管输送到消化道内发挥作用,B错误;胰腺组织细胞从血液中获取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入血液,C正确;毛细血管壁破损或血浆蛋白减少均会造成组织液增多,D正确。

答案:

B

5.(2019·宁夏银川二中统练)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的不断进行,机体细胞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项错误。

答案:

D

6.(2019·上海十二校联考)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B.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

D.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解析:

饥饿时,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此时人体调节肝糖原分解,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A正确;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成分中,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被分解,C正确;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D错误。

答案:

D

能力创新

7.(2019·江苏溧水高级中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

C.系统性红斑狼疮、超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解析: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A错误;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B错误;艾滋病是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C错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答案:

D

8.(2019·湖南长沙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解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A错误。

答案:

A

9.(2019·山西太原五中月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内环境的各种成分达到不变时,机体达到稳态

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

D.内环境是所有生物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析:

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对。

故其pH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A错误;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错误;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C正确;内环境是高等生物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错误。

答案:

C

10.(2019·方谷中学月考)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胰岛素、激素等通过①进入血液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相关知识。

A正确:

I表示的器官为肺,肺泡中的O2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内环境,血浆中的CO2须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内;B错误:

Ⅱ表示的器官为小肠,①表示小肠的吸收作用,葡萄糖经小肠壁吸收后进入血液,胰岛素、激素不是通过消化系统吸收的;C正确:

Ⅲ表示的器官是肾脏,②表示肾脏的重吸收作用;D正确:

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可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答案:

B

11.(2019·河南省名校压轴第二次考试)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能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降低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错误;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稳态的维持多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B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C错误;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胰岛细胞消耗葡萄糖,血糖的含量会降低,D正确。

答案:

D

12.(2019·延安模拟)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

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

C.②通透性大于③,②从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④,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D.①④存在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不会透过②③,所以抗体的运输不会是由⑤到达④,有些情况下可以由④到达⑤

解析:

⑥为细胞内液,④为血浆,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需要经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共有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A正确;饥饿时,血糖水平低,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A端为进入端,所以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B正确;②为毛细淋巴管壁,③为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允许大分子通过,②通透性大于③,大分子蛋白从淋巴直接进入血浆,不经过生物膜,C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组织液中没有,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正常情况下抗体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允许部分抗体通过,D正确。

答案:

C

13.(2019·上海崇明模拟)关于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液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比细胞内液中的高

B.红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血浆的pH降低

C.组织液中的成分通过不断生成与回流保持动态平衡

D.组织液中可能含有蛋白质但不可能含尿素

解析: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组织液中的氧气会扩散到细胞内液中进一步被利用,说明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比细胞内液中的高,A正确;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乳酸进入血浆可能导致血浆的pH降低,B正确;血浆不断渗出毛细血管生成组织液,组织液又不断经淋巴回流到血浆,从而保持组织液中成分的动态平衡,C正确;组织液中不仅含有蛋白质,还有细胞代谢排出的尿素等,D错误。

答案:

D

14.(2019·株洲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乙酰胆碱、水、无机盐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也下降;血浆中不含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存在于组织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后,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CO3-)中和,维持pH相对稳定。

答案:

C

15.(2019·北京东城模拟)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免疫活性物质无关

C.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解析:

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A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免疫调节与免疫活性物质有关,B错误;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C错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D正确。

答案:

D

16.(2019·北京海淀模拟)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