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8926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福州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福州市语文高三综合测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2),属国过居延。

(王维《使至塞上》

(3)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4)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5),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

(6),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王子猷逸事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

不羁,初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后作桓车骑

骑兵参军,桓问曰:

“卿何署?

”答曰:

“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

”桓又问:

“官有几马?

”答曰:

“不问马,何由知其数?

”又问:

“马比死多少?

”答曰:

“未知生,焉知死?

”桓谓王曰:

“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

”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扳拄颊云:

“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

“公岂得独擅一车!

”后为黄门侍郎,未几,弃官东归。

子猷性爱竹,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

“暂住何烦尔?

”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

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

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

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

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

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

“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

“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子猷、子敬

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

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

“未若长卿慢世。

”其傲达若此。

后与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摘编自《晋书·王徽之传》《世说新语》) 

 [注]

卓荦(luò):

卓越出众。

桓车骑:

指车骑将军桓冲。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擅一车擅:

拥有B.犹冀还当通冀:

希望

C.未若长卿慢世慢:

傲慢D.后与子敬俱病笃笃:

病故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子猷“卓荦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蓬首散带,不综府事②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

③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

④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

⑤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⑥其傲达若此。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猷才华出众,却生性崇尚当时所谓的名士习气,平时不修边幅,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

B.子猷爱竹,造访竹园。

主人隆重接待,子猷却只赏竹不见人,主人气愤,就叫下人关上大门,不让他出去。

子猷因此扫兴而归。

C.子猷路遇桓子野,仰慕他的音乐才华,请他为自己演奏。

桓子野也仰慕子猷名士风流,虽没和子猷交谈,却连弹奏了三曲方罢。

D.子猷、子敬兄弟情深。

子敬病故之后,子猷拖着病重的身体前往灵堂吊孝,心内悲恸,竟昏了过去。

一个多月后,子猷也去世。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

“是桓子野。

”(3分)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释】本篇是诗人罢官闲居乡里之作。

诗人罢官还乡之后,这是其中之一。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清”字的含意。

(2分)

(2)本诗中的“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宝玉作《芙蓉女儿诔》。

宝钗建议把“红绡帐里”改为“茜纱窗下”,宝玉后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宝钗听了心中生疑。

(《红楼梦》)

B.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是个非常之人。

曹操曾问汝南许劭:

“我何如人?

”许劭评价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了后非常高兴。

(《三国演义》)

C.许倩如把长辫子剪掉了,琴也想这么做,却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

母亲告诉琴已有门当户对的人家上门提亲了,并且她应经答应了,准备年后就把琴嫁出去。

(《家》)

D.交易所的斗争日渐激烈。

吴荪甫与赵伯韬由联合转为对垒。

吴一方以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

(《子夜》)

E.葛朗台虽很富有,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的老是烂果子,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

(《欧也妮.葛朗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

①子夏曰:

“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②孟子曰: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①小道:

指某一方面的技能,技艺,如古代所谓农,圃,医,卜,乐,百工之类。

②泥:

妨碍。

(1)请概括子夏与孟子的主张的共同之处。

(2分)

(2)对这一主张,子夏与孟子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

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的“辞职申请”,引来无数人共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

所谓“世界”,其实是相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异质性存在。

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

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其实,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着普遍稳定性的社会。

这不仅会少一些可能引爆社会对抗的易燃点,也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

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它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

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

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

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站在这个层次上,或许更能理解“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引来的共鸣。

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

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

“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

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

心有梦想,何必远方?

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摘自2015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9.对“世界”一词的涵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很广阔也很精彩,但它只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现实中并不存在。

B.世界是相对于日常生活而言的一种不同状态的存在,它具有不确定性。

C.面朝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很多困难,也正因此,世界对人们极具诱惑。

D.世界和老地方是彼此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无法相通,更不可能统一。

10.请简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大家强烈共鸣的原因。

(3分)

11.请根据文本,谈谈作者对“辞职看世界”这种选择有什么看法。

(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世界上最疼我的两个人老了

王丹枫

①身为资深“城市候鸟”,我跟我的同乡会为费尽周折抢到的一张返乡票开心好一阵子。

距离回家的日子越近,我就越容易失眠,辗转反侧,像是害上了相思病。

成年后,以为再也不会像年少时异地求学那么没出息念家,可是我错了,想家是多年前种在心里的毒,发作说来就来。

  ②我在深圳定居的同学说,城市需要发展,满眼皆是机会,却无处有资格成为谁的故乡。

城市之内无故乡。

我南部小镇的那个故乡,日夜都在超速汰旧换新,纵使有一天风景全殊,但是“故乡”这个名词一定还会是我的命门。

它所能唤起的温暖记忆,皆是因由那往日的所在,潜流着我少年的时光之水,以及我现在仍住那儿的父母。

③看新闻上说“春运”提前60天售票,父母估摸我的归期,打电话问我是否抢到票了,得到肯定答复,那端传来“那就好”的长叹。

我知道,他们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父母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晚19点半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必看,并牢记北京、天津、武汉这三座城市的明日天气——因为那是我们兄弟仨各自定居的城市。

天凉了,提醒我们添衣;下雨了,提醒我们带伞;感冒季,提醒我们开窗通风多喝水……事无巨细到快让人腻烦。

“晓得了!

”我偶尔也会冲着电话那端发脾气,挂掉电话。

事后每有后悔,不该如此无礼。

但是当天气转凉,父母照旧电话提醒我。

不管我多么冒犯父母,父母永远不会记恨我。

④自我18岁进城闯荡,每年回家过年,父亲都会很早赶到县城的小站等我。

一年一次相聚,我目睹了父亲的头发由乌黑利落到双鬓染上风霜。

父亲几乎总是先我一步在人堆里找到我,那时他朝我挥手微笑,笑起来如春风牡丹一样暖人;而现在,他一笑,脸上瞬间荡起万水千山。

心里真不是滋味。

父亲走在前面,我放慢步子跟着他。

他发福了,没走多久就气喘吁吁,一点儿都没有年轻时的样子。

想起早年间跟父亲走夜路,月光澹荡无边,清风掠林拂来,一路上掀起漫漶的山水排场,我几乎是连走带跑才能赶上。

“不行啊,小子,加把劲!

”父亲时不时激我,我气喘吁吁冲到前面,父亲三两步就超过了我,那时矫健高大的父亲在我眼中不知有多棒。

  ⑤每一次归来,我发现,父母正在以我成长的速度老去。

他们越来越容易忘事,拿在手中的东西,一转身,就记不得放哪儿了,急得团团转。

晚上陪他们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困了,可他们一点睡意都没有。

我回房睡下了,他们的房间还亮着。

等我第二日醒来,又听见熟悉的母亲切菜剁砧板的“梆梆”声。

我问她怎么起这么早,她说上年纪了总睡不着。

我鼻尖一阵阵发酸。

父亲早出门遛弯了。

吃饭时,母亲还是习惯把好菜留给我和父亲,还是喜欢给我夹菜,为这事我说过她多次。

“我的筷子是干净的!

”母亲无辜得像个被误解的孩子。

⑥世界上最疼我的两个人老了。

我多么希望回到那个年代,父亲壮如虎,母亲爱打扮,他们无需处处照顾孩子的心情,儿女惹毛他们了,当即“开练”,甚至扇你一巴掌,你吧嗒掉眼泪,他们自顾自地提高嗓门对你嚷嚷他们的担忧……那时候他们多鲜亮,简直是我心中的神,因为他们“无所不能”。

⑦对父母,我一路从崇拜、佩服渐变为疏离、怜悯——别说你没有,其实我们都一样。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0期)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因为长期生活在远离故乡的城市,因此每到接近返乡的日子就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因此作者痛恨自己很没出息。

B.第二段说“城市之内无故乡”是因为对来自外乡的城市人来说,城市有很多发展机会,但是却没有他们熟悉的故乡记忆。

C.文章第四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方式,表现了父亲今昔的变化,蕴藏着作者对父亲日渐衰老的伤感情绪。

D.文章多处用到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父母的生活,直接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儿子对晚年父母的关心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E.篇末的一句“别说你没有,其实我们都一样”,点出了异乡游子思乡与思亲情绪的普遍性,唤起了更多读者的人生共鸣。

13.请谈谈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4.请根据文本,概括分析“我发现,父母正在以我成长的速度老去”这句话的涵义。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不避世的“布鞋院士”

①最后时刻,李小文抗拒治疗,他曾把医院比作“善良的专政”。

他理想中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不浪费国家资源,不给别人带来拖累,不让自己遭那么多痛苦。

”他做到了。

  ②4月,院士李小文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火了。

他极瘦,蓄须,衣着朴素,赤脚蹬布鞋;他读书时“不想考高分”,“及格就行”;他爱读武侠,博客上自称“黄老邪”;他嗜酒,曾每天一斤二锅头;他居然还是个货真价实的科研泰斗,是国内外遥感界权威。

才学与个性、外形的反差简直不能更酷,李小文红得人尽皆知。

他自己把意外走红称为“布鞋失火”,说得“冷一冷”。

 

  ③才过了9个月,“布鞋院士”又成了高频词,曾经的轶事如今被用以缅怀。

1月10日,李小文院士突然病逝。

 

  ④6月两院院士大会间歇,李小文被问到出名感想时说,被炒说明“大家对社会有一种期待”,他“撞到了枪口上”。

李小文确实寄托了公众太多想象,他被以“扫地僧”、陶渊明作比,被描述为隐于市的高人。

 

  ⑤李小文说:

“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

”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

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

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

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

 

  ⑥李小文在博客上也这么较真,与博友的交流,且不论观点支持与否,指出考据有误、表述不准确、表达不合适是必须的。

他曾说“闭嘴还是可以的,也不是太痛苦”。

但博客上从没见他对公事“闭嘴”。

上海“新年踩踏”引他思考社会心理学统计;APEC会议,他操心“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实施;还有更早的“5·12”地震那篇广为流传的《遥感道歉》,因调拨飞机申请低效,耽误了出遥感图,他急得恨不能钻地洞“地震殉国”,生了两天闲气。

⑦对一些科技学术领域的政策、制度,李小文抱着推动改良的愿望。

他拥护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千人计划”,参加相关研讨会建言,两三年间发四五篇博文分析海外人才引入政策。

回应网友提出的海外人才挤走本土人才的质疑,他写:

“如涛哥所呼吁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国内就算出了高端人才,潮哥(李源潮)也没法认识你。

”进而提出赞成设岗公开招聘,既开放“海龟”自荐,也开放“土鳖”自荐。

⑧李小文自诩黄老邪,但他并不避世,更不清高狂傲。

胡容海说,老师的习惯是讲完加一句“这个我可能讲得不对,你们再补充”。

他不把话说满,不斩钉截铁,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博文,往往命名为“请教某某”、“与XX老师商榷”。

他眼里没有长幼尊卑,对人一律地尊重体谅。

病逝消息传出,他开博的科学网满屏追思,大家想念他有趣恳切、平等待人、毫不以师长自居。

⑨但对自己,他洒脱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早前李小文就留下了“尊严死”预嘱,不接受医疗抢救。

胡容海说老师最不愿麻烦别人。

他想起有次会议,饭点休息大家吃盒饭,李小文回家,电梯坏了,胡容海他们要护送身体虚弱的老师下楼,被坚决拒绝了,“别影响你们吃饭。

”老师病逝那天,走得很快很突然,没太大痛苦,也没怎么麻烦别人,胡容海下午到医院想看望老师时,已经错过了最后一面。

(摘编自《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3期)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中,李小文院士把医院比作“善良的专政”是指医院虽然治病,但也限制了病人生活的自由,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洒脱态度。

B.李小文院士读书时不求得高分、生性嗜酒、爱读武侠、开博客自称“黄老邪”,同时又是科研泰斗,因此他是一个隐于世的高人。

C.从传主逐字审阅学生报告,与博友交流指出考据表述的不当之处,可见他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是一个谦虚的说法。

D.李小文推动改良科技学术领域的政策、制度,经常向国家建言献策,在他的推动下,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千人计划”得以实施。

E.文章以第三人称视角客观讲述“布鞋院士”李小文生前身后的若干事,避开主观抒情与描写,以许多客观的事实表现了人物原貌。

13.文中多处引用李小文院士的原话,请简析有何作用。

(4分)

14.请根据全文探究,标题“不避世的‘布鞋院士’”的含义。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练习。

(共6分)

面对巍巍大山,风静静地吹来。

在此,我获得了歇息(甲)心灵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回归。

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

“帘拢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冲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两忘。

”①有这意思。

明月山透出一股不暗世事的②和(ménɡ)懂,不似其他许多地方,身心承载着太多太重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上山的人来说是平等的,轻松的。

你可默默享受它,它也不会过多留意你的身份,于是,这里就少了前人、古人、名人、大人们的阴影,唯此,才③。

(选自冯艺《冬日在明月山中》,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2)文中有一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改为

(3)根据文意,文中①-③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固然清纯敝帚自珍

B.果然清新敝帚自珍

C.果然清纯弥足珍贵

D.固然清新弥足珍贵

(4)在文中(甲)处填入的恰当的标点符号是()(1分)

16.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请你选出对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热爱学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B.有些人道德素质低,没有公德心。

C.漫画中年轻人的做法无可厚非。

D.反映了车厢内座位不足的问题。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整洁与美德确实有关,一个人的双手是否清洁是判断这个人是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的关键。

B.东莞一企业,将以机械手替代人工进行生产,计划投入1000个机械手,打造“无人工厂”,现已有100个机械手率先“上岗”。

C.“一带一路”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外交重心,表达了中国希望与全球,尤其是欧亚国家分享国家崛起红利。

D.良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可靠的食品、安全的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产品,理应由社会治理主体提供。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

曾在国企工作的复旦毕业生叶蕾,毅然辞职开始在网上开花店当起了卖花姑娘。

两年的时间,从网店到实体店,营业额稳步上升。

来店里买花的每一位顾客,叶蕾都会认真倾听他的故事,为顾客做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

在她的父母看来,女儿开花店就像当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一样离经叛道。

叶蕾认为她就是想要向大家展示一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为了梦想,开足马力的生活一定很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19.俗话说:

“宰相肚里能撑船”;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俗话说: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有道理,然而“沉默是金”也是至理名言。

古训要人们“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是又告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网络上正流行一个说法,“看过上百句格言,就能够立刻让你智商归零。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5年福州市语文高三综合测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6分)

(1)忍尤而攘诟

(2)单车欲问边(3)虽一毫而莫取

(4)衣冠简朴古风存(5)峰峦如聚(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3分)D(解析:

笃:

(病)重)

3.(3分)A(解析:

④写的是竹园主人;⑤写的是桓子野;⑥是作者对王徽之的评价。

4.(3分)B(解析:

主人并无气愤,关上院门只为和子猷好好相聚,子猷因此更加赏识园主,宾主相谈甚欢,尽兴而归。

5.

(1)(3分)遇见桓子野在岸上经过,子猷在船中,认识子野的客人说:

“这人是桓子野。

”(得分点:

识,1分;倒装句,1分;语句通顺,大意对,1分。

(2)(3分)子敬平时喜欢弹琴,(子猷)便一直进去坐在灵座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

(得分点:

素,1分;省略句,1分;语句通顺,大意对,1分。

【参考译文】王徽之字子猷,生性高远而不合群,不受羁绊。

起初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常常蓬着头,衣带散乱,不管府中的公事。

后来担任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冲问:

“你管理什么部门?

”徽之回答说:

“好像是管马的。

”桓冲又问:

“官府里多少马?

”回答说:

“我不懂有关马的事,又怎么知道马的匹数?

”桓冲又问:

“马匹近来死了多少?

”回答说:

“活马的事还不知道,哪里知道死马的事!

”桓冲对他说:

“你到府中已经很久了,近日内应该处理政务了。

”王子猷开始并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远方,用手支着腮帮子说:

“西山早晨很有一股清爽的空气啊。

”曾跟从桓冲出行,遇上天降暴雨,徽之就下马挤进桓冲乘坐的车里,对他说:

“您怎么能一个人独占一辆车!

”后来他又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不久辞官归隐。

王子猷生性爱竹,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

有人问他:

“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

”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

“怎么可以一天没有它!

”王子猷有一次到外地去,经过吴中,知道一个士大夫家有个很好的竹园,竹园主人已经知道王子猷会去,就洒扫布置一番,在正厅里坐着等他。

王子猷却坐着轿子一直来到竹林里,讽诵长啸了很久,主人已经感到失望,还希望他返回时会派人来通报一下,可他竟然要一直出门去。

主人特别忍受不了,就叫手下的人去关上大门,不让他出去,王子猷因此更加赏识主人,这才留步坐下,尽情欢乐了一番才走。

王子猷出国都(建康),船还停在码头上,没有上岸。

过去曾经听说桓子野善吹笛,可不认识子野。

遇见桓子野在岸上经过,子猷在船中,客人中有认识子野的说:

“这人是桓子野。

”王子猷便叫人请子野相见,并说:

“听说您擅长吹笛,试着为我吹奏一曲。

”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一向听到过王子猷的名声,就立即下车,(上船)坐在马扎儿上演奏了三支曲子。

演奏完毕,就上车走了。

客主没说一句话。

子猷、子敬一同读《高士传》一书所记的人和所写的《赞》,子敬很赞赏井丹的高洁,子猷却说:

“比不上长卿那样不拘礼法,不在乎世人讥评。

”他就是这样傲岸豁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