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701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问计基层群众 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docx

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

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

  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促进省属监管企业科学跨越发展

  ——“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活动调研报告

  在“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活动中,结合当前经济形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就如何促进省属监管企业科学跨越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科学判断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已传导到我国实体经济,认真分析、科学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已成为加强国资监管、促进国企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国际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增大,西方经济体全面降温的趋势日益明显,经合组织30个成员二季度总体GDP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9%,创近七年来的新低。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经济全面下滑,尚未见底;亚洲地区出口增速下降,经济逐步走缓,资本大量外流;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可能降至XX年以来的最低;国际劳工组织评估,到XX年底,全球失业人口将净增XX万。

  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基本判断:

全球经济将进入深度衰退,危机或将持续到XX年。

  国内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我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

经济增幅回落,出口贸易下降,股市深度下挫,楼市持续低迷,外汇财富缩水,外商直接投资减少,消费者信心不足。

从行业分析:

工业生产逐月大幅下滑,主要重工业产品产量显著下降,PPI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

房地产业:

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幅度收窄。

在当前的房价水平上,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减弱。

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4191亿元,同比增长26%,比去年同期低5.4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

国内钢材市场悲观情绪持续,需求极度低迷,订单减少,合同锐减,产品积压严重。

由于铁矿石、煤等在高价位购买,而钢材价格却直线下跌,造成产品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大部分企业已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有色行业:

国内有色金属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价格出现雪崩式下跌。

1—8月份,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925亿元,同比下降3.7%,增幅比1至5月份回落7.2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

需求量萎缩导致煤价跳水,国内煤炭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整个9月份,作为国内煤炭市场晴雨表的秦皇岛港存煤量仍持续高位,煤价普降20元/吨左右。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宏观调整政策正在发生变化。

从9月份以来,央行已连续在2个月内降息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并降低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对银行信贷也不再实施硬性约束,货币政策松动迹象明显。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为“积极”。

国务院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到XX年底中央的投资安排将达到1.18万亿元,可以带动大约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

今年四季度中央投资增加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

货币和财政政策基调的双双调整标志着宏观调控开始全面转向扩张,保增长已明确成为下一阶段国内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对我国经济走势的初步判断:

估计明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将企稳,但宏观调控的整体效果在未来2-3年才会体现。

  我省经济形势及发展前景

  前三季度,我省GDP增长12.6%,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影响尚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

我省经济增长以内需拉动为主,外贸依存度低;国际金融危机表现为从国际向国内、沿海向内陆传递的趋势。

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开始显现:

一是高耗能企业出现限产、停产现象,工业用电需求减少。

钢铁、汽车、化工、房地产、机电等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大。

二是沿海一些企业破产、大量减薪裁员,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出现回流潮,加重了我省就业压力。

三是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收缩战线、等待观望的较为普遍。

四是由于金融、房产等资产负效应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担忧,个人消费者即期消费减少。

  省属监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截至10月底,27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2230亿元,同比增长26.4%;负债总额为1440亿元,同比增长37%;净资产789亿元,同比增长10.8%。

1?

—10月,监管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2.95亿元,同比增长19.7%;累计实现利润55.11亿元,同比下降11.28%;累计实现净利润41.97万元,同比下降1.77%。

从今年7月份开始,监管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持续下滑,10月份降幅达到107.1%,当月实现利润出现亏损。

从重点企业情况看:

1—10月,华菱集团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3%,较1至9月份回落10.66个百分点,10月份发生单月亏损,产能相对过剩的影响逐步显现;有色控股集团受到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从本月开始由盈转亏;中联重科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9%;长丰集团和湘电集团发展态势良好,实现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为16.2%和87.3%;煤业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2.6%;金鑫黄金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2.5%。

  二、认真分析省属监管企业的问题和优势

  清醒认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布局结构不尽合理。

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布局不合理,行业分布过宽,产业、产品、资本结构不优,存在两个“三多三少”,即:

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重化产业多,高新产业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产业多,环保节约型产业少;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科技含量产品多,高科技含量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

国有资本还有相当部分集中在产业链的价值低端部位。

  2、体制、机制性障碍有待破解。

当前省属企业中国有独资公司和独资企业比重仍然较高,一股独大现象突出,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没有与市场完全接轨,自我改造、自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风险管理薄弱,有不少企业存在发展战略模糊随意,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的倾向,缺乏主动防御、有效化解风险的能力,经营风险不断积累,重大危机频频出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

  3、资产营运质量有待提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近年来省属监管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但相当部分企业的效益基础不稳,利润对市场价格依赖性过高,资产回报水平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与世界500强和国内优势企业比较,差距明显。

最近几个月企业盈利状况发生大幅逆转就是明证。

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突出的表现是主业发展不突出,核心业务盈利率不高。

如部分企业主业定位不明晰,经营范围跨度过大,主业之间以及主业内部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不强;主业规模效应不够理想,产品种类繁多,未能实现有效的整合、归核,资源配置分散;主业的盈利能力不强,更多地停留在初级加工、生产或出口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或项目比较少。

企业优势资源未能聚集在产业链的关键部位和价值链的高端部位,致使企业发展难以提质和加速。

  4、科学发展任重道远。

目前,省属监管企业离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省属监管企业研发支出不到销售收入的2%,没有达到国内企业平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更是相差甚远,依靠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主要依靠高资源消耗与高环境污染来增加产值和获取利润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万元产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还未达标,实现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还存在较大困难。

  5、企业成本压力较大,资产流动性较差。

今年7月中旬以前,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屡创新高,能源、原材料、动力等价格水平不断提高,出资企业成本居高不下,成本与收入增幅差不断扩大,挤占了盈利空间;从7月中旬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结束单边上涨势头,短期内快速大幅下跌,但企业成本没有相应的同步下降:

一是由于部分企业存货库存较大,能源、原材料成本下降反映为企业利润增长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部分企业销量下降,但刚性成本没有减少。

1—10月,监管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同比增长21.5%,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率1.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0.3%,三项费用同比增长32.8%,分别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率高出0.58、13.15个百分点。

1至10月份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总额同比增长33.3%,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为49.2%,较上年同期上升3.03个百分点;产成品增长过快,产销衔接水平下降,企业1至10月份产成品余额同比增长36.2%。

  6、投资项目储备不足,发展后劲乏力。

投资项目总量储备严重不足。

XX—XX年我省21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省属监管企业在76个拟建项目中仅有8个,在10个前期工作项目中空缺,在130个在建项目中仅有16个;共计24个项目,仅占全部216个重大建设项目的11%。

重大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太少。

21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133个,其中过100亿元的仅18个,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比重低,仅占39.2%。

其中,省属监管企业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仅21个,过100亿元的项目仅1个。

  客观分析企业的比较优势

  一是产业布局有潜力。

在我省钢铁、有色、工程机械、造纸等支柱产业中,省属国企销售收入分别超过了全省同行业总量的80%、50%、40%和50%,龙头地位和集聚效应已经确立,具备了加速发展的潜力。

二是地理区位有优势。

省属监管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和京广沿线,承东启西、联通南北,与我国两大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紧密相接,区位优势明显。

三是人才技术有支撑。

一方面省属国企有一支历经市场考验的企业家、科技人员和工人队伍,另一方面,我省是教育科研大省,有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居于领先水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和科研支持。

四是生产要素有特色。

一批省属国企在产权结构、资源控制、技术、文化等方面构筑了自身特色,形成了竞争优势。

如华菱集团引进米塔尔,为企业参与国内同行第一方阵的竞争奠定了制度、技术基础;有色集团通过收购整合,资源控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在部分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中联重科融会中西管理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整合和快速发展。

五是改革成效有显现。

XX年启动的本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监管企业通过实施关闭破产、主辅分离和社会职能移交,整体上甩掉了包袱、优化了结构,资产质量有所提高。

  三、促进省属监管企业科学跨越发展

  世界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监管企业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但同时也给监管企业带来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难得机遇。

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应对危机。

通过深入调查,认真研究,提出省属监管企业科学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做到“三个坚持”,做好“三篇文章”,强化七项措施。

  在工作思路上,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永无止境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不断更新,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发展需要,因此,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只有长期地、牢固地树立解放思想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地破解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要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全局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破除影响国企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探索促进科学跨越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二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

要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在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营运质量,不断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

国企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具阶段性,更具长期性。

在阶段性目标实现后,改革还需不断深化,真正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开放。

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促进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而且能加速企业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要素的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的提高。

要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就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开放意识,敢于拿出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质资产和优良项目来吸引战略投资者,以产权换资金,以产权换技术,以产权换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国际上知名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秀的大企业、大集团引进来,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双赢,促进共同发展。

  在工作内容上,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大国资”文章。

既加强省本级层面的国资监管工作,又切实指导市州国资监管工作不断规范、提高、上台阶,同时大力推进与中央企业的对接合作,着力形成中央、省、市三级国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我省国资监管事业的大繁荣。

  二是做好“大国企”文章。

积极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瞄准世界500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行业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超级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

  三是做好“大产业”文章。

按照传统产业高端化、“两型”化、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集中和企业集群发展,以结构调整促产业提质升级。

  在工作措施上,突出“七大重点”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国有资本投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尽快启动新一轮省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规划修订工作,研究确定我省国有资本集中和支持的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结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健全省级国有资本投入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国有资本向华菱、有色、中联、湘机、泰格、长丰、湘煤等优势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集聚。

二是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积极引导、推动钢铁、有色、机电、工程机械、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发展;依托中联重科、湘电、长丰等企业,加快关键零部件攻关和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

三是进一步改造提升湘投控股集团、兴湘公司的投融资功能,整合其他省属投资公司,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产重组平台作用。

  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抓住本轮国务院出台政策扩大投资,银根、地根松动的大好机会,把重点项目建设放在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位置,加大力度,全面计划,统筹安排,分类推进。

一是对已开工在建项目,从资金、人才、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加快进度,争取尽早达产达效。

二是对已获国家审批待开工项目,抓紧做好开工准备,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实现提前开工。

三是对已申报待批的重大项目,努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加快审批进度,力争尽早获批开工。

  以企业重组整合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继续推进“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倾斜、市场归并的办法,加速整合。

以出资人主导的行业板块整合为主,对省属企业中主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合理归并,以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和集成服务能力,更好地应对竞争和挑战;同时,支持和鼓励省属监管企业与中央企业、外省企业、市县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同业重组。

着力把我省的钢铁、有色、工程机械产业打造成为“超级产业”,把装备制造、煤炭、造纸、酒店旅游等优势企业打造成为行业先锋企业。

  2、切实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在监管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一把手”工程,纳入总体战略规划;进一步督促企业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促进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

逐步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体系,探索将企业创新内容纳入企业负责人的年度和任期考核范围,建立“自主创新奖分”制度;探索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尝试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作为要素参与分配,抓紧研究企业科研人才的中长期激励措施,包括分配制度上的技术入股、期权、利润分成、奖励股份等;强化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制度保证,对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提出具体要求,确保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得到保障。

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平台建设。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并探索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推动企业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横向技术合作交流,拓宽技术创新途径;探索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以资本为纽带,进一步提高产、学、研的衔接紧密度,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是实施重大产业科技攻关。

滚动实施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关联度大、支撑产业升级的重大产业科技攻关,解决制约主导和支柱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

利用国家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的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促进监管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一是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

加强对监管企业节能减排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并督促企业层层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二是进一步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重点。

督促、推动泰格林纸重点解决节能节材、减少污染物排放、树皮木屑和黑泥锅炉燃烧产汽等问题;有色控股、湘煤等企业重点解决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节能、节水、控制空气污染以及中间副产品互为利用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问题;轻盐、海利等企业重点解决推行清洁生产,节能节料,防止环境污染问题;长丰、中联重科、湘电等企业重点解决节能环保和报废车辆、机械回收利用问题等。

三是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加快技术改造,提升设备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设备实施强制性淘汰;对企业整体工艺流程,按最优化原则实行流程再造;督促企业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资源消耗核算,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定额。

推动企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产品,积极发展相关的下游产业和产品,实行资源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加速推进企业商业运营模式转型。

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将一批大集团打造成为总承包商、总集成商、总服务商、总运营商,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合理化原则,推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在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架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和集成,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3、进一步深化央企对接合作

  利用中央企业扩大投资、寻找投资项目的良机,着力推动我省的央企对接合作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是努力在长效机制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健全重点项目联系服务责任制,做好已引进央企、引进项目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工作,不断提高项目签约率、履约率和成功率;着力把央企对接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设成为在湘央企的“湖南之家”,加速建立在湘央企统评制度、央企对接合作和在湘央企发展的激励制度等,发挥央企对接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良好平台作用。

二是努力在对接资源、合作方式、范围层次上实现新突破。

在对接资源上,分类梳理,选择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央企重点对接。

在合作方式上,以重大项目为载体,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兼并、租赁、托管等多种有效形式,积极与央企对接。

在范围层次上,向市州、园区和民营经济实体推进,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交流、海外市场开发等方面和领域开展与中央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我省急需发展而目前还比较薄弱的产业如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对接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努力在推动在湘央企跨越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支持在湘央企发展,实施在湘央企区域总部计划,让在湘央企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核心极,建立区域总部,并利用其资本、技术等优势,自行招商吸引其它企业来湘落户配套。

  4、继续推进国企改革

  推进产权多元化,加快股份制改造。

除按国家政策必须保持国有独资的以外,推动省属监管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逐步改制成为多元股东的公司。

一是抓住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的有利时机,加大引入战略投资者力度:

重点在集团公司层面引入战略投资,促进整体改制;重点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促进主业迅速壮大;重点引进同业国际著名公司和国内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入股,带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

着力推动企业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把企业转变成集聚社会资本、资源的公众公司。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加强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和完善董事会试点为突破口,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加快推进省属监管企业建立规范的董事会,以修订公司章程和各类议事规则为切入点,建立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公司制度体系。

对已经建立董事会的企业,进一步优化董事会职能配置,强化董事会的决策能力,尽快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有效运行和制衡机制。

规范董事会组成结构,着力改变董事与高管人员重合的问题,原则上除总经理外,经理层成员不进入董事会。

加快推进外部董事试点工作,年内正式启动试点,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加快建立外部董事制度,进一步拓宽外部董事的选聘范围,从制度安排上保证外部董事在董事会的比重和话语权。

  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健全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将能力、业绩、贡献与收入分配紧密挂钩,真正建立起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外部需求减弱,要求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狠抓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XX年,既是省国资委的“项目建设年”,也是“管理提升年”,各监管企业要把改善内部管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贯穿全年。

一是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以“组织结构合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业务流程最优化”为目标,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对层级过多的下属企业进行清理、整合。

根据发展需要,实施管理流程再造,引进先进管理理念,重构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部门,以组织架构的变革突破推动管理升级和经营增效。

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监管企业大力开展“拧毛巾、降成本”活动,进一步挖潜增效,苦练内功,确保各类非生产性开支降低10%以上。

二是努力提高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我们已经在监管企业启动了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工作,选择有色控股、中联等五户企业率先试点,随后还将出台《湖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批配套制度,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以此为契机,促进监管企业不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全面识别风险、有效防范风险和审慎经营风险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

  当前,监管企业要着重防范三类风险:

第一是投资风险。

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切实规范投资决策程序,充分发挥程序的约束和控制作用,确保科学、民主决策;严格遵守重大投资活动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投资项目尤其是并购投资项目的后续管理,尽快建立并启动投资决策后评价制度,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

在投资项目上,坚持战略主导,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在投资规模上,强调与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避免超能力投资;在投资方向上,强调以企业战略规划为主导,突出主业,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和高风险领域投资活动,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第二是财务风险。

要着重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系统做好资金统筹工作,谋求长期动态的资金平衡;组合应用各类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挖掘内部潜力,盘活沉淀资金,加大营销清库和货款催收回笼力度,加快资金周转效率。

第三是法律风险。

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尤其是强化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经营等重大经济事项的法律审查前置程序,用法律制度规范企业管理,确保企业依法经营,防范和减少法律纠纷,规避和化解法律风险。

  6、着力打造三大平台

  一是资金统筹平台。

由国资委牵头,在全体监管企业层面构筑一个企业之间的资金互助平台,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互助合作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