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700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 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docx

文库上传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10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

专题102016年高考政治漫画类试题专项突破

第一部分 漫画解题方法归纳

一、漫画题的总体思路:

1、解题顺序:

漫画表意→漫画寓意→命题者意图;初步明确命题者是想针砭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等。

2、画面解读:

“人”、“物”“事件”及其相互关系,整个画面呈现的色调是健康积极或是颓靡消极,是正面肯定还是反面讽刺。

3、漫画中的文字:

文字对解读漫画起着提示、补充、说明、深化的作用,特别是漫画的标题往往对漫画意图和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4、反对不读漫画,只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二、漫画选择题的特点

1、从题干构成上看:

漫画选择题题干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

漫画(包括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性文字(漫画标题)和选择要求。

2、从题肢类型上看

题肢部分一般有两种类型:

单项型题肢和复合型题肢。

3、从试题特点看:

漫画形式新颖别致、构思精巧;漫画内容反映现实、寓意深刻;漫画取材广泛多样;考核目标以哲理为主;难度系数一般较高,往往是本套试卷的压轴题。

可见,漫画选择题具有“新、活、精、巧、深、难、全”的特点。

三、漫画选择题的解读程序和过程:

先审题干→再辨题肢→干肢相连、依干求肢

1、“先审题干”

就是分析漫画的主旨,了解命题的意图,弄清选择的要求。

审题干就是对漫画、说明性文字、选择要求三部分分别审读和全面综合审读。

着重考虑以下四要素:

(1)漫画表意:

即画面直接反映的表层意思,即能读出感性信息;

(2)漫画寓意:

既借助画面反映出来的隐藏在漫画表意背后的深层次的道理,它是漫画中心意图所在;寓意要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必须对漫画进行分析和综合,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的飞跃;

(3)漫画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

解题离不开学科知识,因此在弄清漫画表意和寓意的基础上,必须回归学科知识。

(4)选择要求:

题干中的选择要求即题眼,十分简练,往往是一个短语。

选择要求不同,对题肢的取舍标准就不同。

例如:

“漫画表明”与“漫画中的某一事物表明”、“漫画能反映的道理是”与“漫画不能反映的道理是”、“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与“漫画体现的经济学(政治学)道理、以上这选择要求中,由于用语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因此,审读“选择要求”必须格外谨慎、严格区分,最好是“咬文嚼字”,以明确选择的要求.

2、“再辨题肢”

就是要弄懂每个题肢的内容、含义、正误、角度以及题肢间的联系。

正向选择一般要排除错误题肢、与题意明显无关的题肢和不符合选择要求的题肢,留下备选题肢。

3、“干肢相连、依干求肢”

就是把题干和备选题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的题肢,这是解题的最后一环:

(1)与题干明显无关或与选择要求不符的题肢肯定不选。

(2)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的题肢存在选与不选两种情况:

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应选;与题干仅有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不选。

(3)本身错误但符合漫画意图和选择要求的题肢,应该入选(一般是反选)。

第二部分 经典漫画试题解析

1、(2015年高考政治四川卷6)观察图2.漫画蕴含的哲理有(C)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点定位】认识论、联系的观点、意识的内容

【点拨】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漫画内容显示站在不同立场角度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观差异性,但无论哪一种认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哲学的题目,选项本身说法错误的较少,通常是与题目所给信息不符,本题漫画内容,很明显是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没有涉及到“建立新的联系”和“通过实践获取认识”。

2、(2015年高考政治天津卷9)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B】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考点定位】意识的本质和分类以及认识论的观点。

【点拨】本题属于漫画类试题,这类试题要把握漫画的主旨和中心,漫画中的文字以及人物表情和动作等都属于有效信息,尤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漫画的文字是塑造,图中两个“画家”在画同一个认识对象,但是画出的结果有明显的区别,故跟“画家”自身的状况、知识结构和观察角度不同有关系。

其次分析此题要回忆课本基础知识,对意识的本质和分类及认识论方面的知识有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3、(2015年高考政治山东卷30)图6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

“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B】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

【点拨】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注意文化创新的主体和途径,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

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4、(2015年高考政治安徽卷10)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考点】影响认识的因素

【点拨】认识论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比较灵活,但是在掌握单元知识点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影响实践”这一总观点,然后结合题意联系教材不同的分论点进行答题。

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只要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通读题肢就可以判断BCD表述错误,直接排除,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5、(2015年高考政治浙江卷28)漫画《乌鸦喝水》(作者薛宏)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C】

①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②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④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画面描述:

一只乌鸦站在带有水龙头的大容器上面想喝水,但是水面离容器口还有一段距离,乌鸦够不着,于是就往水容器里面丢石子;画面寓意:

勤劳的乌鸦只知道通过容器口取水,但是不知道通过拧开水龙头就可以喝水了;容器下面的“水龙头”是新出现的情况,要求“乌鸦”要及时发现并且充分利用,但是“聪明”的“乌鸦”却囿于以前的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导致艰辛的劳动得不到好的回报;这是对乌鸦行为的一种幽默讽刺。

题肢①④表述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所以排除,题肢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点拨】漫画题,一定要注意解读定位准确漫画主旨,本题漫画乌鸦喝水的容器显然与传统乌鸦喝水的容器发生了质的变化,那就是在瓶子底部多了一个水龙头,因此取水的路径和方法应该做出及时的调整,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出现新情况的前提下,要积极寻找新思路;而埋头苦干、促成质变的说法显然没有抓住漫画的这一主旨。

乌鸦喝水的故事,是小学教材的内容,同学们一般都比较了解,但是此题对此材料进行了创新,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讽,所以需要同学们在考场上善于发现新情况,灵活运用。

 

6、(2015年高考政治福建卷36)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

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脚下……。

漫画(图16)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B】

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诗句出处:

宋·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诗意是:

踏破铁鞋,表示费了很大力气;无觅处,指找不到。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体现了矛盾的观点,即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无-有”双方),也体现了偶然联系的观点;

B、诗句出处: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意是:

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说明山寺桃花有别于其他地方,具有特殊性,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C、诗句出处:

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意是:

尽管天空有朵朵浮云,可是我也不必害怕它挡住我的眼睛,因为只要登高就能望远,现在我就站在塔的最高顶层。

把语序颠过来的意思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蕴含了认识事物时,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认识也不同,或者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作者诗句“浮云”一语双关,指代“奸佞小人”),体现了认识论的观点。

D、诗句出处:

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是:

从下面看庐山,它是一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再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看,呈现在眼前的庐山都是各不相同的庐山。

说明认识事物的立场、角度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体现了认识论的观点。

 

考点: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论

【点拨】此题是古诗词和漫画的结合,且又是本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难度较大。

一方面是题意隐讳,主旨不是很明确,表现在图画上既无文字说明,也无漫画的标题指示;只是在题干,命题者指出了这一做法的原委,但是即是这样,也很难就说明漫画主人公是犯经验主义错误;另一方面,各选肢诗句的哲理也较难把握,这就需要学生调动所学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辩证法的观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7、(2015年高考政治广东卷35)图6漫画(作者:

彭长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在认识事物时【D】

A.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

B.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D.认识结果的差异受主体认识方法的影响。

 

A本身的表述正确,但是结合漫画来看,两个“检查员”并没有否认其客观性,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所以A项与题意描述不符合,故排除。

B立场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故表述错误,排除。

C“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故表述错误,排除。

D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因为说“劣”的“检查员”坚持了全面看问题的方法,看出了“好苹果”里的虫子,故而得出有问题的结论,而说“优”的“检查员”只检查了部分,就得出了好的结论,是片面看问题的方法。

【考点定位】认识的反复性,真理

【点拨】解答漫画题,要注意对画面进行全方位观察,坚持“文字”“人物”“题干”“题肢”“标题”反复比对,认真琢磨的原则;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凡是题肢表述错误的,可以直接排除。

通过排除法,可以直接把BC肢剔除,再认真对比AD表述,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选项。

 

8、(2015年高考政治江苏卷32)32.图3漫画“运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画面描述:

一辆马车满载着一车“泥土”,站在四周已经悬空的土石方平台上,马正瞧着堑壕,不敢迈步;一个在堑沟里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把铁锹,正往车上放土;还有一架貌似挖土的工具车,也在往马车上放土;标题“运土”。

画面寓意:

工作人员只顾挖土,却没有考虑马车从什么道路把土运出去的问题,讽刺“运土”人孤立地看问题,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各题肢分析如下:

A观点从画面反面得出结论,提醒“运土”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土、马车、道路等是相互联系的。

B.质变有好坏之分,笼统说促成质变的观点是错误的,并且题意并没有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问题,故应排除。

C.表述正确,但是没有体现了画面的意思,故排除。

D.表述正确,漫画没有共性与个性的寓意,故排除。

【考点定位】联系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点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般来说,表述正确的选项会造成一定的干扰,但是此题各选肢原理的表述都比较直接,几乎没有过多的文字干扰,只要哲学原理把握得比较扎实,再对比材料进行仔细判断,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部分 2016模拟演练

1.“三公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漫画《给政府找麻烦》中的镇政府的做法

①降低了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②侵犯了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③表明其拒绝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④使政府的威信难以树立和维护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读右图漫画《约会》,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B.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象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

C.互联网是虚拟的主观世界,要符合现实的客观世界的要求

D.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点

3.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

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面是两只小鸡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

下列古语与漫画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③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④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5.“那里根本不收现金,大家身上也不带钱!

”,“这不是断了我们的生路吗!

”。

从右图两个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A.商品不再有“惊险的跳跃”

B.非现金支付方式成为常态 

C.购买商品、服务无需货币 

D.居民生活消费有诸多便利

6.漫画《一技之长》(作者:

王献忠),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坚持用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④通过个人奋斗来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7.漫画“咱的天敌都被人吃光了”说的是,由于人们大量捕杀猫头鹰、蛇等野生动物,失去天敌的田鼠便大量繁殖,洞庭湖地区就爆发了“鼠患”。

这提醒我们

①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规律

②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前提

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便失去客观性

④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猪八戒大闹镜子店》(作者朱森林)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看问题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②办事情应当以科学的认识为指导

③追求真理必须放弃价值选择

④追求幸福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9.右边《大学生就业》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C.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竞争就业观

D.大学生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0.漫画《踏着别人的脚步前进,超越就无从谈起》对创客的启示是

A.砥砺自我,在奉献中创造人生价

B.善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促成发展

C.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走向成功

D.立足实践,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11.漫画《自己绊自己》启示我们要

①增强诚信意识,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③学法尊法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漫画启示我们促进文艺创作要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D.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13.把漫画中的树培育得枝繁叶茂就要

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美德

③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4.漫画《汲取》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D.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下列俗语包含与漫画《拨石见路》哲理一致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打铁还需自身硬

D.没有比脚更长的山

 

解析与答案:

2.A 漫画中画的是一只猫,但是它却欺骗对方说自己是一只漂亮的母老鼠,猫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故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A。

漫画中的猫是欺骗行为,而不是进行了创造性思维和合理的想象,B错误。

C 错误,世界时客观的。

D与材料没有关系。

3.C 人们在实践中感悟到微笑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微笑可以促进人类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因此,①和③符合题意。

文化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④说法错误;②与题意无关。

4.A 漫画“今日相争、他日相呼”,既看到二者的对立斗争,又看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说明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①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体现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③④均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与漫画主旨相符。

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5.B AB观点错误;漫画没有体现D。

6.D 漫画寓意是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自身素质,选D;③④表述不妥。

7.C 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鼠患”发生说明,人类活动违背规律,选②④;①③观点错误。

8.A  

9.A 漫画有警钟,有数字2.5,表明要加强对PM2.5监测,做好大气污染防治预警,寓意是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选①②;③④与漫画主旨不符。

10.B从漫画和题目可以看出,跟着别人的脚步前进,墨守成规,没有创新,选B;材料没有体现ACD。

11.A 个人不良诚信纪录属于思想道德范畴,③④与漫画不符。

12.B 漫画中批评者被拒之门外,寓意是没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选B;ACD与材料不符。

13.A 漫画中的树是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树,③④与材料不符。

14.C 结合文字读漫画,领导干部到基层工作才能汲取营养,寓意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选C;A、B与漫画“汲取”有一定差距,不选;D与漫画无关,不选。

15.D 拔石方见改革之路,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与D哲理一致;A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体现了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C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