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530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

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

慈溪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00六年九月

 

慈溪市海洋海洋经济规划

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李兴达

副组长:

杨慧芳

成员:

何登森(市府办)

徐桐琦(市海洋渔业局)

岑剑国(市发展改革局)

陈仲才(市规划局)

徐强(市水利局)

罗爱庆(市环保局)

黄建岳(市旅游局)

陈可伟(市交通局)

陈亚伟(市财政局)

罗维昌(市经济发展局)

徐德忠(市国土资源局)

岑伯明(市海洋渔业局)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海洋渔业局,岑伯明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技术专家组

组长:

彭立功

成员:

顾学俊陈忠阳陈德昌

三、编写组

组长:

岑伯明陈海芳

成员:

高爱仙顾洪祥施申乔胡仲煜钱立权

目录

前言1

(一)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1

(二)《规划》编制的依据2

(三)《规划》的范围3

(四)《规划》的期限3

一、海洋经济发展概况4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4

(二)存在问题6

(三)有利条件6

二、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9

(一)总体思路9

(二)指导原则9

(三)发展目标10

三、海洋产业发展及布局12

(一)围涂造地12

(二)水产养殖13

(三)临港工业16

(四)滨海旅游业19

(五)港口服务业19

(六)海洋新兴产业21

四、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22

(一)海洋污染防治22

(二)海洋生态保护23

(三)海洋生物资源保护23

(四)海岸和滩涂保护24

五、保障措施25

(一)增强海洋意识,加强政府对海洋工作的领导25

(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5

(三)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经济科技含量26

(四)强化管理,依法治海26

(五)政策扶持,加大海洋投入26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海洋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27

前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新的经济增长点,慈溪市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依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浙江省沿海市、县(市、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导意见》(浙发改地区[2004]529号)以及《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等有关精神,制定了《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为慈溪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提供科学依据。

(一)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2005年,慈溪市生产总值达到37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人均GDP达到36961元,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提升的新时期。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慈溪市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资源开发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经济能否在未来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

海洋经济是可持续经济,因此,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深入实施宁波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联动”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慈溪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慈溪市海洋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于形成新的增长点,促使“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慈溪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要充分吸纳陆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开发各种海洋资源,充分考虑海洋独有的特色,发展海洋产业,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产品与服务。

海洋经济的主体是海洋产业,因此,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间不断融合的过程。

在推动海洋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陆海一体原则、科技兴海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规划》编制的依据

《规划》编制的依据主要有:

(1)《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国家海洋局,2002年12月颁布);

(2)《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实施);

(3)《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5年);

(4)《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报告》(2005年10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HY/T052-1999,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

(6)《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报告》(2006年7月);

(7)《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稿)》(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5年2月);

(8)《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7月);

(9)《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慈溪市人民政府,2006年2月慈溪市十四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

(10)《慈溪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慈溪市人民政府,2003年);

(11)《慈溪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慈溪市人民政府,2004年);

(12)《慈溪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2003—2020)》(慈溪市水利局,2003年4月);

(13)《慈溪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慈溪市风景旅游局等,2003年8月);

(14)《慈溪市水产养殖规划(2004—2015)》(慈溪市海洋与渔业局,2004年12月);

(15)《慈东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慈溪市规划局等,2004年4月);

(16)《慈溪市海洋功能区划》(慈溪市水产局,2001年12月);

(17)《慈溪市“十一五”期交通发展规划》(慈溪市交通局编,2006年3月);

(18)《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甬政发〔2006〕64号)。

(三)《规划》的范围

《规划》的范围,从区域看,涉及慈溪市的海域及近海陆域;从产业来看,根据慈溪市资源特点,涉及的主要海洋产业有:

围涂造地、水产养殖业、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港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等。

〔1〕

(四)《规划》的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与“十一五”规划相一致,规划到2010年,重大问题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慈溪市有宽广的海域国土、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慈溪市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慈溪市海洋资源开发的门类不多,主要涉及滩涂围垦、水产养殖、滨海旅游等。

1、围涂造地稳步推进

慈溪素有“唐涂宋地”之称,市域面积一半以上均通过围海造田而来。

目前,该市仍拥有长江以南最大的连片滩涂,其中吴淞高程零米以上的有近60万亩,且仍呈扩大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前,合计围垦滩涂面积为16.25万亩。

90年代中期,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制约,慈溪相继实施并完成了四灶浦滩涂水库工程、淞浦围涂工程和半掘浦围涂工程,1990~1994年合计围垦面积达11.26万亩。

1997年实施并于2000年底完成的龙山两万亩围涂工程标志着慈溪滩涂围垦走上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资的快速良性发展道路,并为建设大规模滩涂围垦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

自2000年以来,慈溪又相继完成了四灶浦西侧6.7万亩围涂工程、淡水泓3万亩围垦工程,分别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新区和慈东工业园区提供了建设用地。

2004年10月,投资超9亿元的徐家浦两侧10.6万亩围涂工程又全线开工建设,这项工程是我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项围涂工程,并创下了全省单体围垦面积之最,预计工期5年。

解放后至2005年年底,新围滩涂可利用面积30.44万亩,其中已利用22.6万亩。

这些围垦土地已为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城镇建设等各方面提供了可开发利用的新土地,拓展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2、水产养殖迅猛发展

慈溪水产养殖业自建国以来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八十年代初,沿海群众利用杭州湾沿岸低洼盐碱地挖塘养鱼,发展了2万亩精养鱼塘;九十年代,突破“杭州湾不能发展海水养殖”的思想束缚,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至今已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规模化百里沿海养殖生产基地,并带动了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企业的迅猛发展。

2005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0.83万亩,产量4.90万吨,产值7.31亿元。

目前水产养殖己成为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3、临港工业日益提升

依托滨海地带土地资源丰富和区位条件的优势,慈溪市加强临港工业项目建设,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使得临港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杭州湾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优质的服务,与慈溪工业经济强劲的资源配置能力对接,激发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巨大热情。

杭州湾新区引进的项目,与慈溪市化纤轻纺、五金机械、电子电器、汽车部件行业对接,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产业层次。

截至2005年年底,共有138家企业落户杭州湾新区,100家企业开工,71家企业投产。

2005年,新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88亿元,销售104.82亿元,同比增长151.26%和154.15%。

有力的带动了临港工业经济的发展,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滨海旅游蓬勃兴起

慈溪市滨海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资源的开发,景区、景点的布局建设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开发前景较好。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是慈溪市滨海旅游业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契机,达蓬山文化旅游区(徐福东渡遗址)、伏龙山景区和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区等景点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达蓬山徐福东渡遗址已建成并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学者、旅游者前来考察和观光,成为慈溪旅游新热点。

5、港口服务业有待发展

慈溪市海岸滩涂面广、水深较浅、淤涨较快,不适于建造深水港口码头,因而港口和海上运输业规模较小,到目前为止,建有西三码头、龙山码头和杭州湾大桥公务气垫船码头。

西三码头建有靠泊500吨级兼靠1000吨级泊位一个,2005年吞吐量近200万吨,港区有建塘江内河码头及与329国道沟通的四级公路配套。

龙山码头属群众性渔港码头,靠泊等级为100吨级。

杭州湾大桥公务气垫船码头按停靠2艘一百客气垫船进行建设,主要供大桥建设与管理的公务气垫船停泊需要。

(二)存在问题

1、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

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全市尚未形成强有力、比较完善的综合海洋管理体系。

海域开发利用上依然存在无序、无度、无偿等“三无”现象。

海洋执法体系、执法能力建设仍然滞后。

2、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海洋资源过度利用与开发不足的现象并存;海洋产业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备,产业结构有待提升。

3、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较低

慈溪市海洋经济与其他海洋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海洋科技人才匮乏,海洋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比较低,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发展速度较慢。

养殖生产规划布局力度不够,养殖品种技术含量较低。

4、海洋环境污染日渐突出

随着沿海乡镇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农业的面源污染、城镇工业与生活污染以及海水养殖业自身的污染等各类污染源日益增多,使得杭州湾海域和近海海域污染日益加重,特别是氮、磷污染严重。

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下降,影响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有利条件

1、良好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绘就了新世纪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2004年5月召开的宁波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联动”发展战略。

其中“港桥海联动”战略指出,港口经济、大桥经济和海洋经济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明确提出“开发蓝色国土,培育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使海洋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慈溪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将大大拓展经济腹地,使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系得更加紧密,为慈溪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明显的区位优势

慈溪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区的南翼,上海、杭州、宁波三大国际化都市的中间,东接镇海、北仑港,西通杭甬高速公路,南连萧甬铁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建成后,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形成优越的区位优势,能够便捷地接轨大上海,并以宁波舟山港、洋山深水港、宁波经济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岛开发区为依托,接受沪、杭、甬三地的经济辐射,将极大地带动慈溪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它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

3、坚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5.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96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4.5%,经济总量名列浙江省前茅。

同时,慈溪又是浙江省经济四强县(市)之一,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目前分别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7位和第17位,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慈溪市较强的综合实力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4、完善的交通网络

329国道、杭甬高速公路是慈溪城市发展的重要交通走廊,而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则将使慈溪的经济主通道从329国道转移至杭州湾大通道。

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971公里,公路密度为84.2公里/百平方公里,“四横十纵”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形成,一个区域性综合运输网络体系逐步形成。

目前全市已拥有9个客运站和7个货运站,铁路13公里,现有内河等级航道218公里,沿海有靠泊吨位500吨、兼靠1000吨的货运码头(西三码头)1座。

到2010年,慈溪市将力争建设成为以公路为主体,水运、铁路为依托,城市公路等级高,公路网络健全,城市辐射功能强的长江三角洲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这对海洋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5、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

慈溪市作为沿海城市,体制改革进展良好,取得了巨大成功,政府机构改革纵深推进,机关作风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秩序得到进一步整治,市场信用建设不断加强,地方政府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和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慈溪拥有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者和企业家,他们在体制创新、产业规划发展、大项目建设、资金融合、开拓市场机会等方面都有很强的能力。

6、丰富的海洋资源

慈溪市地处杭州湾南岸,拥有长达78.5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资源最丰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历史悠久,地处东海,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特色鲜明。

自然旅游资源有达蓬山、伏龙山、海涂水库、原生态滩涂等;人文旅游资源有徐福东渡、围垦文化、大桥文化等;产业旅游资源有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区、现代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

慈溪市属于风能资源丰富区,沿海滩涂风力资源较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可在杭州湾新区以东、慈东工业园区以西的徐家浦两侧40公里海岸线的海涂内建造大型风电场。

二、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遵循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的要求,落实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联动”战略,以“科技兴海,以海兴市,统筹管理,集成创新,产业升级,联动发展”为战略方针;以技术引进完善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以机制创新加快产业融合,以统筹管理促进人与环境协调,以战略调整加强城乡互动,在全市形成建设“滨海桥城”的共识;充分利用大桥建设的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科技应用和科技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慈溪市的区位优势,建设完备、协调、高层次的海洋经济体系;全面推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大桥经济联动发展,为慈溪市“十一五”期间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增长,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应有贡献。

(二)指导原则

1、速度与效益统一原则。

慈溪市海洋经济正处于发展期,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扩大海洋经济总量;与此同时,要重视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慈溪市海洋经济在宁波市海洋经济和慈溪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原则。

这是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科技兴海原则。

加强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加快海洋科技引进力度和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海洋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

加强浅海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培养海洋科技研究、海洋开发管理、海洋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4、结构提升原则。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调整和改造传统海洋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发展对海洋经济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深化对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主要海洋产业布局,培育有慈溪市特色的海洋经济结构。

5、陆海联动和一体化原则。

强化陆域和海域都是国土,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必须联动发展、融为一体的共识。

以陆域经济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以海洋经济拓展、提升陆域经济,使慈溪市成为“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

6、突出重点原则。

努力扩大并提高滩涂围垦、海水养殖业、滨海旅游业等支柱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力争在滩涂开发利用、海水养殖、滨海旅游等有较大资源优势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扩大海洋经济总量,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培育形成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构筑统筹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区域布局框架,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海洋资源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全面实施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建立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形成具有“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特色的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

到202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2、海洋经济增长目标:

到2010年,海洋经济总产出超过750亿元(按2006年海洋产业投入250亿元的1:

3的的投入产出比计算),比2005年的125.84亿元增加5倍左右,逐步使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202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进一步扩大,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

3、海洋产业发展目标:

加快海洋产业发展,滩涂围垦、水产养殖、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在全市,乃至全省相关产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加强海洋科技对各海洋产业支撑与渗透,主要海洋产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1)滩涂围垦:

到2010年,实施陆中湾两侧5.85万亩围涂工程、徐家浦两侧10.62万亩围涂工程,加上淡水泓已围的2.93万亩,共围涂19.4万亩。

开发功能为农业综合开发、蓄水、工业园区等。

(2)水产养殖: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巩固传统产业和优势品种,加大滩涂浅海开发利用力度,发展水产养殖,优化品种结构,拓展水产加工,培植水产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合理选择和重点发展主导品种,不断拓展开发深度和广度,全面推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到201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3万亩,养殖产量实现6万吨,产值9亿元。

(3)临港工业:

实施聚集和整合工程,并与区内陆域产业互动联系紧密,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以工业园区载体(杭州湾新区、慈东工业园区)为基础,构建慈溪生产力布局的区位优势。

以新型技术和高级管理为手段,形成以家电、纺织、五金、塑料、精细化工产业为主体,使慈溪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强市和华东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4)滨海旅游业:

积极开拓与稳固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突出“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含徐福文化)、青瓷文化”三大文化,重点是海洋滩涂原生态旅游、达蓬山人文旅游和大桥旅游;以科技创新为武器,建设和完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的各项服务功能,使滨海旅游业成为慈溪市海洋经济领域中的重点产业之一;提高滨海旅游的综合管理规划水平,形成多条特色旅游线路,使慈溪成为长三角地区优秀文化旅游胜地。

到2010年,滨海旅游总产值超过1亿元,增加值超过0.25亿元。

4、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目标:

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改善;主要水产养殖带、滨海旅游区等重要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减缓,外海水质保持良好状态,海洋生物资源衰退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种群得到一定的恢复,逐步实现重点湿地、滩涂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到2010年,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海排放总量控制,近岸水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海洋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使得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同步协调发展。

三、海洋产业发展及布局

完善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产业发展层次,促进海洋产业之间及其与陆域产业的融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扩大规模,注重效益,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围涂造地、水产养殖、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港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带动其他海洋产业发展。

(一)围涂造地

慈溪沿岸滩涂呈凸形伸向杭州湾,西部冲淤交替不够稳定,中部滩涂资源条件最好,东部较窄,中部是围垦规划的重点岸段。

按海岸线至理论基准面的滩涂面积为416.7平方公里(62.5万亩),-1.87米高程(相当吴淞0米)线以上滩涂面积为366.7平方公里(55万亩),0.13米高程(相当吴淞2米)线以上的滩涂面积达172.3平方公里(25.85万亩),是我国长江口以南沿海最大的成片滩涂资源。

围垦条件好,滩涂分布面宽、平坦,岸滩稳定、淤涨较快,地基承载力较强,围涂成本相对较低。

1、围涂工程布局

近期工程的选择,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因素考虑,择优推荐。

一是围垦工程条件好,投资省;二是区位条件好,开发优势突出;三是内域排涝矛盾突出,出海闸急需外移。

开发功能为农业综合开发、蓄水、工业园等。

(1)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

位于慈溪市中东部,东起淞浦西直塘,西至四灶浦直堤。

主要建设内容:

北横堤26.9公里,西直堤2.24公里,交通隔堤4条,长10.4公里,外移半掘浦、水云浦、海黄山、四灶浦四座出海排涝闸,总径宽116米,上游排涝河道9.8公里,面宽150米的十塘横河26公里。

围涂面积10.62万亩,总投资9.03亿元,实施期限2004年~2008年。

(2)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

位于慈溪市西部,东起四灶浦西直塘,西至西二新建气垫船码头东侧。

新建西直塘长度2050米,北横塘18公里,隔堤7公里,出海闸配套河道5公里,外移陆中湾出海排涝闸1座。

围涂面积5.85万亩,总投资7.11亿元,计划2010年前开始建设。

2、开发规划与产业布局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地理位置和功能区划要求,滩涂围垦开发产业布局如下:

(1)杭州湾新区。

布置在中西部滩涂围垦区域上,已在建设中,以后向北扩展。

该区块主要为杭州湾新区开发用地,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方便,建设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穿越新区;现有35千伏变电站二座(杭州湾变电所和滨海变电所,主变容量均为1×12500kVA),根据开发需要,就地可建110千伏或220千伏变电站;慈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