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911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docx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施工方案

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一期工程

地面电站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章):

湖南天禹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编制:

审核:

编制时间:

年月日

 

审核单位(章):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审核:

审核时间:

年月日

 

监理单位(章):

珠海巨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审批:

审批时间:

年月日

 

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

农业光伏大棚项目一期工程

地面电站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

分公司部门审核意见

部门

审核人

职务/职称

审核意见

分公司审批意见:

 

签章:

年月日

公司部门审核意见

部门

审核人

职务/职称

审核意见

公司审批意见:

 

签章: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4

二、编制依据………………………………………………………………4

三、施工工艺顺序…………………………………………………………4

四、施工准备………………………………………………………………5

五、主要施工方案…………………………………………………………6

六、施工质量安全工期保证措施…………………………………………18

七、施工劳动力和机具计划………………………………………………20

七、施工进度计划…………………………………………………………2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西南宁吴圩镇明阳农场内;地面电站工程总容量为10MWp,共分为10个地面方阵,该工程分别包括有桩基础施工;支架组件安装施工;系统集成部分施工。

二、编制依据

2.1、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农业光伏大棚项目一期工程--地面电站图纸

2.2、IEEE1262-1995光伏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

2.3、GB/T6495.1-1996光伏器件第1部分:

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2.4、GB/T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

标准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2.5、GB/T6495.3-1996光伏器件第3部分:

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

2.6、GB/T6495.4-1996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2.7、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2.8、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2.9、GB/T18210-2000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

2.10、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2.11、GBJ63-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2.12、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2.13、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14、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2.15、GB/T20513-2006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

2.16、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三、施工工艺顺序

●本工程施工顺序原则:

桩基础施工—支架组件安装施工—系统集成部分施工。

 

四、施工准备

4.1现场准备

1)设备进场前要求施工场地达到“三通一平”。

2)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了解施工区域,地上、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的位置,施工现场,临时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等管线的敷设。

搭设临时设施,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材料堆放和储放;消防保安设施的设置等,做好工地安全防护措施。

4.2技术准备

施工前,编制工程施工计划,该计划主要反映开工前、施工中必须做的有关工作,内容如下;

1)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施工部位地段进行详细的了解。

2)会同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并和有关方进行图纸会审。

3)施工前,应从甲方处接收轴线基准点、高程测量控制点,并进行复核签证。

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施工场区附近不受施工影响,并在施工现场布设测量控制网。

4)根据设计院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高程(±0.000)及建筑红线总平面图结合桩位平面图进行施工放线,由建设方、监理单位验线,及时办理验线手续。

5)开工前召开技术交底会,将技术要求及时传达到班组及作业人员。

6)根据有关施工标准、验收规范及施工图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7)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毕后,填写开工报告、报送监理、业主批准后方可动工。

 

五、主要施工方案

5.1桩基础施工方案

5.2、桩基础施工工艺顺序:

测量放线→→→桩基钻孔→→→混凝土浇筑→→→钢管立柱安装预埋→→→定位校核

5.2.1、放线测量与定位

(1)仔细核对平面布置图及桩点图(cad版);

(2)对业主提供的原始坐标点用GPS进行复测;

(3)根据投影点用经纬仪或GPS定位仪将阵列内的需要的桩点定位;

GPS定位仪

5.2.2、桩基钻孔、成孔

1)钻机就位后须调平安装时对正桩位调平,使主动钻杆垂直并保持钻机天轮、动力盘中心、桩位中心三点成一线,使钻杆保持垂直,经质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孔钻进。

2)第一根桩施工时采用低压慢运钻进,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

3)在钻进过程中,为防止超径,保证垂直度,采用小压力慢转速旋挖,不可进尺太快。

一定要密切注意孔壁稳定,预防由于场地局部土层的变化引起孔壁坍孔、缩径等质量问题,若出现类似问题,及时上报甲方及监理,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头尺寸。

5)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原钻探资料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监理等部门及时处理。

6)成孔质量是成桩质量的关键,孔形即桩形,本工程要求桩径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7)做好钻孔施工记录,原始报表一律采用钢笔记录,记录必须与实际工序同步,真实、齐全、整洁。

孔深、钻速、换层特别是持力层应记录清楚,经常注意土层变化,特别是持力层处应采取钻渣判断,有条件时对土样编号保存,直至工程验收。

8)钻孔施工中若出现缩径、塌孔、孔斜等情况,应及时有效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并推测记录原始报表。

9)钻机清孔,在钻进到设计深度后进行孔底清渣,本工程拟采用回转钻进涝渣法。

10)清孔提出钻杆后,将孔口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井盖盖板盖住孔口,防止孔土及物件掉入孔内。

11)到达设计深度后进行验收,验收内容有:

孔号、孔深、孔径、垂直度、孔低沉渣等。

12)针对施工区域部分属于山地,地表下面全部是石头,打桩机无法钻孔施工则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到设计图纸要求的尺寸。

5.2.3混凝土灌注

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除地层因素外,主要取桩身砼质量。

其施工质量主要是配合比、首批砼初灌量、导管埋入深度、砼浇注强度、砼表面上升速度等工艺参数有关,混凝土采用指定的C25商品混凝土,由砼运输罐车将砼运到成孔附近,平地和缓坡用搅拌车直接浇灌混凝土,山顶用泵车直接打;并用振动棒捣实。

5.2.4钢管立柱的预埋安装

浇筑混凝土前以每组第一孔和第六孔中心为基准拉准线,C25混凝土浇注时先浇200mm混凝土然后用制作的钢管夹具把桩管往上提使管口到孔面距离为1.1米与准线持平并用振动棒捣实混凝土。

5.2.5钢管立柱的定位校核

钢管立柱墩的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后,拿水平尺靠在钢管立柱表面调整钢管立柱的垂直度,然后把表面的混凝土抹平。

5.3支架组件安装施工方案

5.3.1支架组件安装工艺顺序:

轴线定位及测量放线立柱安装斜梁、斜撑、檩条、拉杆的安装与校核支架安装允许的垂直度和角度的偏差检查组件安装

5.3.2轴线定位及测量放线

为了能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又能满足工程的施工进度,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测量方案的简便可靠至关重要。

5.3.3检查、放线、标高设置

复校定位应使用轴线控制点和测量轴线的基准点。

处理基础表面杂物,在基础表面弹出柱列纵横轴线。

5.3.4测量放线

对所需的控制线进行测放,并将其引出保证通视。

在安装前对支架按有关规定进行外形尺寸的检测。

5.3.4.1纵、横向轴线测量根据全站仪确定定位点,控制点采用经纬仪放轴线。

5.3.4.2标高测量根据甲方提供标高控制点,采用水准仪测试水平标高

5.3.5立柱安装:

短立柱安装在钢管桩内待上面斜梁、斜撑、檩条、拉杆的安装与校核合格后,上下立柱之间再用钻孔工具钻孔,用M18螺栓连接固定。

5.3.6斜梁、斜撑、檩条、拉杆的安装与校核

按照斜梁斜撑檩条拉杆顺序安装,檩条的安装应该照中间段、两端段檩条连接杆顺序安装,檩条安装完成后,检查每根檩条的水平度,每跨檩条的弯曲度不得大于1mm。

完成一组支架安装后,进行支架位置的精确校核。

支架的校核方法为,先精准校核支架的,6个立柱,作为基准架,然后再以基准架为准校核,校核过程中检查螺栓的紧固情况,有必要的话进行二次紧固,以保证支架的整体稳固度。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所有的螺栓每个均应配两平一弹垫片。

5.3.7支架安装的垂直度和角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5.3.7.1支架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1mm。

5.3.7.2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中心线偏差

≤5

立柱垂直度(每米)

≤1

立柱上表面标高偏差

相邻立柱间

≤1

东西向全长(相同轴线)

≤5

横梁水平偏差

相邻横梁间

≤1

东西向全长(相同标高)

≤10

横梁对角线长度偏差

相邻横梁间

≤1

东西向全长

≤10

5.3.8组件安装

5.3.8.1施工前材料的检验检测

太阳能电池组件外观检验:

包括其包装、外框、表面玻璃、接线盒和接插件的完整性,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等是否齐

5.3.8.2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定安装

在支架固定就位后,利用水平仪和经纬仪确定每根铝合金型材的具体位置,定位确认完毕对每个型材与钢材相交的定位点做好标记;

光伏组件运抵现场后,先将连接铝合金角码通过螺栓固定在组件上。

光伏组件通过压块固定于安装好的固定支座上。

安装应注意做好成品保护工作,轻拿轻放,防止磕碰损坏。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横平竖直、前后、左右及标高满足要求。

铝合金连接角码上采用长孔,可以前后、左右调节,保证光电板安装位置的横平竖直。

光伏组件通过压块固定在固定件上,先初步固定,待前后左右调整好位置后拧紧螺栓。

因伏组件在太阳照射下会产生电流,因此安装时应至于对接线头进行密封保护,采取绝缘橡胶堵头进行绝缘处理,面板安装完毕,需要连接电缆电线时,将绝缘橡胶堵头去掉。

组件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测方法

备注

1

板面水平高差

±3.0

卷尺

相对于设计值

实地测量并记录

2

前后、左右水平错位

±2.0

卡尺

水平尺

3

上表面平直

相邻两块

±1.0

≤5000mm

±3.0

>5000mm

±5.0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要保证组件与支架的连接牢固可靠,并能很方便地更换太阳能电池组件。

固定螺栓、定位夹和压块必须每个都要安装固定,不得漏缺。

节点示意图(中压块)

5.3.8.3组件连线

(1)光伏电池组件与光伏电池方阵:

电池组件单块光伏电池板组成串联的组件,光伏电池方阵则是由串联后的光伏电池组件并联而成,光伏电池组件内部接线见图。

光伏电池组件内部接线示意图

(2)太阳能光伏方阵内的电缆敷设:

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自带的引出线连接。

此电气连接在光伏组件屋面上完成;在此位置的电气连接中,必须对方阵的引出电缆线进行正负极标识。

电池组件连接敷设走线可为:

接线方式为:

MC插头、插座连接,P(+)/N(-)线连接,光伏电缆接线方式见图。

光伏电池组件之间光伏电缆接线方式示意图

(3)直流汇线箱到逆变器的电缆线敷设:

此电气连接采用两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氯乙烯护套耐火电力电缆。

电缆由直流汇线箱引至地下室逆变器(在此过程动力电缆敷设为线槽敷设,如现场具有线井则沿线井敷设);最后敷设完成的电缆必须对动力电缆作对应的编号悬挂标志牌。

动力电缆的编号、长度及走向详见“动力电缆位置、走向、长度列表”、接线方式为P(+)/N(-)。

(4)逆变器到交流控制柜的电缆线敷设:

两者放置在同一配电房内,两者距离较近,所以此位置电气连接采用五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氯乙烯护套耐火电力电缆。

接线方式为:

U/V/W/N/PE,并对电缆线作对应编号。

(5)监测系统连线

A光伏系统的监测系统主要工程是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能有效地反映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情况;本光伏系统的监测系统主要有逆变器(通信卡)、PC电脑、显示屏、通信电缆组成;其中PC和显示屏放置在监控室。

B系统电气连接如下:

逆变器通过以太网络连接到PC个人电脑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通过专门的软件,把相关的发电数据传送到国家制定的部门中的数据库保存。

5.4系统集成部分施工方案

5.4.1系统集成部分施工工艺顺序:

直流汇流箱、箱变和逆变器安装→→→布线→→→配电柜、安装调试

5.4.1.1直流汇流箱、箱变和逆变器安装

本工程直流汇流箱安装于光伏阵中立柱支架上。

控制箱安装场所具备安装条件,控制柜所在配电室土建应具备基本安装条件。

柜(盘)本体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有损伤、损坏及时进行修复。

柜(盘)内部检查:

电器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裂纹等缺陷。

控制箱(柜)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现场确定配电箱(柜)位置以及现场实际设备安装情况,按照箱(柜)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

基础型钢接地:

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后,应将接地线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然后与柜接地排可靠连接。

并做好防腐处理。

控制柜安装:

按施工图的布置,将配电柜按照顺序逐一就位在基础上。

单独柜(盘)进行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的调整可用加垫铁的方法解决,但不可超过三片,并焊接牢固。

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应对柜的水平度及盘面偏差进行调整,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2mm,成列盘面偏差不应大于5mm。

低压成套配电柜试验:

每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馈线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MΩ;

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lkV,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MΩ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摇测替代,试验持续时间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

二、控制箱(柜)接线

用1KV摇表对电缆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电缆头的制作,电缆头制作好后即可与空气开关等器具进行连接,连接要牢固紧密。

电缆通电前要进行绝缘检测,测量数值记录下来并作为技术资料

控制箱(柜)内进出线排列整齐,零线和保护线分别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其回路名称标识齐全清晰。

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

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线号、回路号标志清晰。

注意各组件控制器、逆变器等极性不能接反。

5.4.2箱变和逆变器安装

5.4.2.1箱变和逆变器的现场安装

(1)逆变器的外型尺寸及结构安装尺寸图

(2)用10吨板车将箱变和逆变器倒运到基础旁边然后用25吨吊车将逆变器起吊安装就位于基础之上,箱变和逆变器设备的四个角落于基础四个角的预埋板上。

将箱变和逆变器安装调整好之后,将底座和预埋板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5.4.3布线

5.4.3.1线槽安装布线

线槽安装要求,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元毛刺,各种附件齐全,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这形、出线口的位置准确;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

线槽内部配线要求:

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面积总和应该不能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电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缆在布放前应在两端做好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线、对绞线、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电缆应分离布放,各电缆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电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电缆应每间隔1.5m处固定在电缆支架上,以防电缆下坠。

5.4.3.2配电柜线路安装连接

接图纸原理图检查配电柜上的全部电器元件是否相符,其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电压等必须匹配。

配电柜箱体及箱内设备与各构件间的连接应牢固,箱体应与接地金属构架可靠接地。

箱内接线包括分回路的电线与配电柜元件连接,弱电消防等控制回路导线的压接。

箱内接线总体要求为接线正确,配线美观、导线分布协调。

根据导线的功能、线径及连接器件的种类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与母线连接、与断路器出线孔连接两种情况。

与断路器连接的电线插入断路器的出线孔后,通过压紧螺丝固定,多股线搪锡后才能连接。

与母排连接的电线通过接线端子连接。

箱内接线之后,对配电箱内线路进行测试,主要包括进线电缆的绝缘测度、分配线路的绝缘测试、二次回路线路的绝缘测试。

线路绝缘测试前,应断开电缆两端的空气开关,照明开关、设备连接点等,经保证绝缘测试结果准确无误。

5.4.4电缆敷设

a、电缆供电线路施工按以下程序进行:

 

b、材料要求

1、电缆的型号规格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电缆在运输过程中,外皮应无划破、邹裂等损伤;

3、电缆敷设前后均需进行绝缘摇测,

c、直埋电缆挖沟要求:

1、按已经选定的敷设路线挖电缆沟,在挖沟前,应对设计线路进行复测,按照施工图纸找出电缆线路路径位置,并在其重要位置补加标志桩。

2、电缆沟的宽度和深度、电缆和其他专业管线的间距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如现场情况不能满足要求,将向总包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提出,与总包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一起现场处理,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d、电缆保护加工敷设要求:

1、电缆保护管加工时管口应用锉刀将毛刺清理干净;

2、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3个;

3、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15D-D为电缆外径);

4、电缆穿越道路,进出电缆沟、大楼单元时需穿保护管;

5、保护管采用预埋式敷设;

e、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1、电缆表面距离地面不应小于1000mm,无法埋深时,经业主批准,应采取措施(如回保护套管);

2、电缆与其它管道(线)的最小平行净距为400mm,最小交叉净距为300mm;无法满足时,经业主批准,应采取措施(如加保护套管);

3、电缆敷设采取机械牵引与人办拉引相结合的方式,机械牵引采用慢速卷扬机直接牵引,牵引速度为5-6m/min,在牵引过程中应注意滑轮是否翻倒,张力是否适当,特别应注意电缆出口或电缆经弯曲后电缆的外行外护层有无刮伤或压扁等不正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4、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及电缆本身的要求;

5、电缆放在沟底时边敷设边检查电缆是否受伤,放电缆的长度不能控制得太紧,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电缆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并作波浪状摆放;电缆沟底先铺100mm厚的砂,然后敷设电缆,再铺100mm厚的砂,之后铺上红砖,最后回填隐蔽。

6、电缆敷设完毕,应请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行隐蔽验收;

7、电缆回填土后,作好电缆记录,并应在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处设置明显方位标桩,直线段每隔100m设一个标桩,标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并且标有“下有电缆”字样,标桩露出地面15cm为宜,处设固定点。

5.5接地与防雷

5.5.1接地设计要求

充分利用每个光伏组件的铝合金边框作为自然接地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敷设不同的人工接地网或利用原有建筑接地网,以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重点区域加强均匀布置以满足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的要求。

1)保护接地的范围

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规定,对所有要求接地或接零的设备均应可靠地接地或接零。

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开关装置和开关柜接地母线、架构、电缆支架、和其它可能事故带电的金属物都应可靠接地。

本系统中,支架、太阳能板边框以及连接件均是金属制品,每个子方阵自然形成等电位体,所有子方阵之间都要进行等电位连接并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网就近可靠连接,接地体之间的焊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

2)接地电阻

电站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采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

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要求,高、低压配电装置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要求R≤1Ω。

5.5.2防雷设计

1)防直击雷措施

光伏阵列区域,考虑到区域面积大,设立避雷针造价较高,同时会造成阴影遮挡,降低组件发电量,因此不推荐使用独立避雷针。

推荐使用光伏组件金属边框作为接闪器,再将光伏阵列的组件金属边框多点可靠接地,来保护组件不受直击雷损害。

2)防感应雷措施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雷电浪涌入侵途径除了太阳能阵列外,还有配电线路、接地线以及它们的组合。

从接地线侵入是由于近旁的雷击使大地电位上升,相对比电源高,从而产生从接地线向电源侧反向电流引起的。

该系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在每路直流输入主回路内装设浪涌保护装置,并分散安装在防雷接线箱内。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组件与逆变器之间加入防雷接线箱,不仅对屋顶太阳能电池组件起到防雷保护作用。

还为系统的检测、维修、维护提供了方便,缩小了电池组件故障检修范围。

该设计选用了IP65防护等级的接线箱,并随组件方阵直接安装在室外。

(2)并网接入控制柜中安装避雷元件,以防护从低压配电线侵入的雷电波及浪涌。

每个光伏子阵列直流防雷汇流箱内有直流防浪涌保护装置;控制室内直流防雷配电柜置直流防浪涌保护装置;并网逆变器内部直流侧及交流侧均具有防浪涌保护装置。

5.6调试

5.6.1启动调试

㈠启动应具备条件

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器、直流柜、配电柜、升压变压器、高压配电柜、计算机监控系统、电能计费系统及电能监测装置、火灾报警系统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电缆孔洞的防火封堵已全部完成,并已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确定各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进行启动调试。

㈡启动调试前的检查

完成汇流箱、逆变器室内系统、35kV配电部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计算机监控系统、电量计费系统、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火灾报警系统等电气设备的检查和清理,包括电气设备和计算机监控系统、电气控制、保护系统设备之间的通信。

投运设备与未投运部分设备连接部位必须进行可靠隔离,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6.8.2试验

⑴计算机监控试验

光伏电站所有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检查与电量计费系统、电能质量监测装置、逆变器、直流防雷汇流箱、直流柜、低压配电柜、高压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直流电源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畅通。

计算机监控系统远方对逆变器限负荷、启停试验,断路器、隔离开关远方操作试验,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接点反馈信号、保护动作信号及故障信号试验,以上试验均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⑵光伏发电站反送电试验

光伏电站所有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进行光伏电站反送电试验。

线路带电,合上出线开关、出线隔离开关、相应进线开关、升压变压器高压侧隔离开关,反送电至逆变器交流侧。

全面检查升压变压器、逆变器、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