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655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

S305史庄至李庄段与京九铁路交叉立交工程现浇箱梁脚手架基础处理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地形地貌 1

2、气象 2

3、地下水 2

4、地震效应 2

二、编制依据 2

三、规范标准 2

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3

1、施工方案概述 3

2、施工指挥组织体系 3

3、施工组织机构 3

4、技术准备 4

5、人员安排计划 4

6、主要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及周转料安排计划 5

五、施工方案 5

1、总体施工方案 5

2、施工方法 6

六、安全专项施工措施 8

七、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9

现浇箱梁脚手架基础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桥梁工程施工里程为AK2+594.347-AK3+887.647,共计十四联1286.5m,标准段桥宽33.0m、25.5m,采用桥面和结构均分幅的布置形式,单幅桥宽16.48m,两幅桥间净距0.04m。

其中1-4联及6-14联为引桥工程,施工里程分别为AK2+597.747-AK2+974.178及AK3+089.178-AK3+884.247,引桥总长为1171.5m。

引桥现浇箱梁分布表

类别

联号

跨度

跨径布置(左幅)m

跨径布置(右幅)m

特征

第一类

第1联

0-4

4*30

4*30

桥宽33m,梁高1.8m

第2联

4-7

3*24

28.5+28.9+28.5

第3联

7-11

4*28.5

4*28.5

第12联

34-37

3*30

3*30

第13联

37-40

3*32

3*32

第二类

第7联

19-22

3*28.5

3*28.5

梁宽25.5m。

梁高1.8m

第8联

22-26

4*28.5

4*28.5

第9联

26-29

3*28.5

3*28.5

第三类

第11联

31-34

30+40+30

30+40+30

桥宽33m,梁高2.3m

第四类

第4联

11-13

2*28.5

2*28.5

正交变斜交

第五类

第6联

16-19

26.931+32+24

21.069+24+24

裤衩桥

第10联

29-31

2*32.5

2*32.5

第14联

40-43

3*30

3*30

1、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阜阳城南部,地形基本平坦,黄海高程在28.94~30.71m。

场地宏观地貌属淮北冲积平原,微观地貌单元为颍河阶地。

2、气象

场地处于Ⅲ类环境的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历年最高气温42.5℃,最低气温-22.5℃,历年平均气温14.7℃。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2%,最少相对湿度65%,属湿度适中区。

年平均降雨量923.3mm,历年一昼夜最大降雨量440.4mm,历年最大风速40m/s,平均风速3.1m/s,无霜期216天,最大积雪厚度45cm,最大冻土深度30cm,基本风压0.45kN/㎡,基本雪压0.55kN/㎡。

场地内未发现废弃物、污染物等有害物质。

3、地下水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土层的耕表土、粉砂、粉土层中。

浅层耕表土未见地下水,3层粉土、5层粉砂层中的孔隙含水层局部具微承压性,并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浅部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85-5.10m。

本场地为Ⅲ类场地环境类型,场地周边无污染源。

根据本工程水质分析,地表水及地下水、土对基础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4、地震效应

阜阳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特征周期Tg=0.45s。

二、编制依据

(1)经审查批准的S305史庄至李庄段与京九铁路交叉立交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S305史庄至李庄段与京九铁路交叉立交工程施工图设计》。

(3)现场勘察及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获得的资料。

(4)安徽地铁公司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料。

(5)施工单位现有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三、规范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施工方案概述

桥面投影范围加宽2m范围内进行原地面清表,清表完成后进行原地面压实,压实结束后进行30cm厚5%灰土换填压实,上铺设15cm厚C20砼垫层,采用轻型触探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达到250kPa,基础范围为桥面垂直投影每侧加宽2m,距离基础两侧1m位置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浸泡基础。

详见附件一、地基处理断面图。

2、施工指挥组织体系

本施工项目成立施工领导小组,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房瑞泉(项目经理,手机13605219578);

副组长:

杨基(常务副经理,手机13814427277);闵峰(项目书记,手机13505205570)

组员:

马小伟(总工程师,手机15050824228);郭庆东(副经理,手机15950678317);王伟(副经理,手机18636939686);许磊(安全总监,手机15250937155);王新江(工程部部长,手机13775868285);李新志(物机部部长,手机15895235657);张建(安质部部长,手机15852117355);韩圣金(现场领工员,手机15262098328);马炳辉(现场领工员,手机15633253176)

3、施工组织机构

现浇梁施工安排2个作业队负责组织施工。

按照节点计划合理安排,以保证总体工期的兑现。

施工组织机构图

4、技术准备

(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并形成会审记录。

(2)做好施工测量放样,对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核与设计。

(3)对协作队伍进行系统的技术交底,交清关键工序、控制节点、施工重点和技术难点。

5、人员安排计划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一览表

序号

岗位名称

人数

备注

1

队长

2

2

技术负责人

2

3

技术员

4

4

专职安全员

2

5

领工员

2

6

工人

20

7

设备操作人员

11

6、主要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及周转料安排计划

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挖掘机

PC220

4

2

振动压路机

18T

2

3

泵车

46米

1

4

砼运输车

15m3

4

5

振捣棒

ZN-50

4

6

打夯机

2

测量仪器数量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全站仪

GTS-332N

2

2

水平仪

NAL132

2

3

无线对讲机

20

五、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箱梁桥面宽度除第七、八、九联为25.5m其余宽度均为33m。

在桥面垂直投影的基础上每侧加宽2.0m,做为地基处理范围。

为保证箱梁的施工质量,针对不同地基情况,制定不同的施工处理措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基础处理工程从每跨箱梁墩柱施工完成后进行,处理工作连续、一次性完成。

(1)原状土地面处

首先把施工区域内的地表土、杂物清理干净,清表完成后进行原地面整平、压实,整平完成后,用18t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铺设一层30cm5%灰土,一次铺设到位,每用18T振动压路机碾压,要求密实度大于90%。

填筑至方案高程后碾压密实,局部有反弹地段重新换填处理。

基础换填碾压处理完毕后,对基础承载力进行K30试验检测,满足承载力要求后进入下道工序。

5%灰土顶面浇筑15cm厚C20砼面层作为支架基础。

(2)承台基坑回填处

在承台四周用5%灰土回填,分层填筑厚度≤30cm,采用打夯机分层夯实,回填至方案高程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表面平整无轮迹,局部有反弹地段重新换填处理。

基础换填碾压处理完毕后,对基础承载力进行K30试验检测,满足承载力要求后进入下道工序。

顶面浇筑15cm厚C20砼面层作为支架基础。

(3)泥浆池处

采用挖掘机将基础处理范围内的泥浆池淤泥全部挖除,采用5%灰土分层回填,每层30cm,用打夯机分层夯实,回填至方案高程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表面平整无轮迹,局部有反弹地段重新换填处理。

基础换填碾压处理完毕后,对基础承载力进行K30试验检测,满足承载力要求后进入下道工序。

碎石顶面浇筑15cm厚C20砼面层作为支架基础。

(4)排水设置

为保证地基的稳定,支架施工范围内砼硬化面做排水横坡,坡度按照2%控制;同时支架两侧开设纵向上口80cm,底面50cm,高40cm的排水沟,水沟内壁采用M10砂浆进行抹面,避免雨水对地基的冲刷及浸泡。

排水沟边缘距离地基边缘1m,以保证现浇梁施工过程中支架的稳定。

2、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原地面清表30cm→测量放样→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拌合、洒水与闷料→整形、碾压→接缝处理→养生→15cmC20混凝土浇筑→养护

流程图:

原地面清表30cm

测量放样

整平和轻压

备灰、卸置和摊铺石灰

拌合、洒水

整形、碾压

接缝处理

养生

混凝土浇筑

养生

2)施工参数

①掺灰量:

5%。

②填筑厚度:

30cm。

③压实度:

不小于90%。

④宽度:

桥面垂直投影的基础上每侧加宽2.0m。

⑤混凝土标号:

C20

浇筑厚度:

15cm

(2)施工方法

1)清表

测量人员对原地面标高测量,报监理单位复核,复核完成后,用推土机将红线范围30cm地表耕植土推除,并推向无便道一侧路基绿化带范围内,堆码整齐。

2)测量放样

清表完成后,在地面上放出桥梁中心线,中桩定位每20m一个点,用白灰线划出桥面垂直投影的基础上每侧加宽2.0m。

白灰线向外1m挖设排水沟。

3)备料

原地面清表报监理工程师后,进行原地面耕翻30cm,施工段地下水位高,原地表土含水量大,需晾晒。

根据配合比计算石灰的用量划格配灰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每吨消石灰的掺灰面积为63.29m2

每立方5%灰土掺灰量:

1*1.65*0.05/(1+0.05)=0.079t

每吨石灰掺灰面积:

1/0.079/0.2=63.29m2

每个10*10m方格用灰量:

10*10/63.29=1.58t

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

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并尽快使用。

4)整平和轻压

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挖掘机碾压1-2遍,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5)卸置和摊铺石灰

摊铺前在土层上用白灰洒出方格,方格大小为10m*10m;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不得有空白位置。

测量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6)拌合、洒水

摊铺好石灰后,用挖掘机进行翻挖晾晒。

翻挖过程中测量翻挖深度。

7)整形、碾压

拌合均匀后先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摊平,并进行整形。

整形结束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顺序:

先两边,后中间,先静压一遍,再弱振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