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189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oc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全面的革命性变革,是受现代化目标驱动的一场新的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制度来说,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该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阶级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是阶级斗争,因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有的概括为人们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有的说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的说是阶级斗争等等,都是错误的。

50年代中期,我们党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但由于对这些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的判断出现失误等原因,曾经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企图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结果遭到了严重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它在根本上不会成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而应该是可以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的。

但是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都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究其原因,一是政策过“左”,超越发展阶段,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体制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根本任务就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由于我们搬用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的特点是:

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纯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实行产品经济,排斥商品和货币关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不要经济杠杆,排斥市场调节;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国家直接管理企业。

这种体制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还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但很快就显露出弊端:

过分集权,管得太严,统得过死,排斥商品和市场,妨碍基层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一种“僵化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改革,转换成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是经济体制转换的根本途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这就一方面使改革成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基本形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改革具有了解放生产力的性质。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生产力。

因而可以说,比起革命是通过摧毁旧的基本制度,解放生产力,两者显然不是同一个层次,改革属于第二个层次。

无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论断,还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恩格斯指出: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济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逐步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完善,改革具体制度,调整基本制度的某些不完善的方面,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我们通常说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是一个由四个层次构成的制度体系。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制度,如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政治领域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思想文化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都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都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这些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的。

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制度,即体制。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都是在寻求新的更好的具体制度。

第三个层次是运行机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是要寻求和探索新的最佳的经济运行机制。

第四个层次是经营管理方法。

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吸收当代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

邓小平指出: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在上述四个层次中,只要不触动基本制度,任凭怎样改革都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但是把单一的公有制调整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却是基本制度的调整和完善,这会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呢?

这还要从中国的国情说起。

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党的十五大在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完全可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这个经济基础不动摇,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过去我们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超越了发展阶段,造成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因素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必须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逐步消除不合理因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形式上看,这是倒退,而且必须退足。

要把超越的部分全部退还回去才行。

而实际上,把所有制结构中不适应的因素变成适应的状况,对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进步。

这确实是加强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正如邓小平所说:

“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

实践证明,改革是正确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而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变化的一个重要规律。

邓小平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等思想,总结了苏联、东欧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创造性地把改革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升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它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早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曾经指出: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5~136页)1985年3月,他又明确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这是对改革的性质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

邓小平是从什么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

首先,这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

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其次,邓小平说: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他还说: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这就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具有革命变革性质。

第三,我们的改革是根本性的变革。

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也是一场革命。

最后,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它对社会各个方面,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以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邓小平说: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

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从改革

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革命。

当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而是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是对体制的革命。

4.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

邓小平指出: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他还说:

“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

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概括起来,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是:

(1)在全面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在我国,改革始终是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

中国改革成功之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至少主要不在于此,而在于在全面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2)建立新经济体制的渐进改革策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这个目标是邓小平的一个重大贡献。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在历史上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为了实现从传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我国是采取渐进的改革策略,分三个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到1982年十二大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步,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十三大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第三步,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外对中国最感兴趣的两个问题,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二是“软着陆”,都是渐进的道路。

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3)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关于这一点后面将专门论述。

(4)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这种看法不对。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