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220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docx

精品教案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

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教学难点】

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

教师:

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

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

学生:

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

教师:

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

学生回答预设: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

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

教师:

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

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

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

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

学生:

东半球、北半球。

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掌握在半球图上判断中国半球位置的方法。

讲授新课──读“中国地图”,描述中国经纬度位置

教师:

出示“中国地图”,概述中国四至点的大致位置。

同学们,你能在这幅中国地图上找到我国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大致的位置吗?

请用彩色笔把它们圈出来。

学生:

阅读中国地图,用彩笔圈出四至点大致的位置。

学生回答预设:

我国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认识中国所处的大致经纬度位置。

教师:

出示“五带的划分”示意图,阐释纬度位置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纬度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对这个国家而言非常重要,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五带划分知识,还记得地球上是怎么划分五带的吗?

学生:

调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五带的划分依据。

学生回答预设:

五带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划分的。

南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范围称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范围,分别称为北温带和南温带;南北极圈到南北极点之间的范围,分别称为北寒带和南寒带。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五带划分依据的知识。

教师:

那么从纬度位置来看,我们国家处于哪个或哪些温度带呢?

学生回答预设: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属于寒带的地区。

设计意图:

使学生能够理解纬度位置与温度带划分之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优势

教师:

出示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明中国纬度位置的优势。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纬度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来看看中国的纬度位置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一下,选择国土面积与我国大致相当的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作为对照,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国家在气候上有什么差异吗?

学生回答预设:

巴西处于热带,终年炎热;俄罗斯和加拿大纬度较高,气温比较低,特别是冬天,应该是非常寒冷。

它们都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教师:

与动辄就零下50摄氏度,眉毛胡子都要结冰的俄罗斯相比,我们的祖国显得可爱多了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势。

教师:

(小结)难怪革命志士方志敏也曾说:

“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

设计意图:

用伟人的话总结纬度位置优势,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局部,描述中国的海陆位置

教师:

再次审视我们的祖国,当我们再次放大我们观察的空间尺度,回到整个世界的范围,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

你能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面临哪个大洋么?

学生回答预设:

中国位于亚洲,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教师:

(小结)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大洲大洋的知识,掌握在世界地图上读出区域所处海陆位置的方法。

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势

教师: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如何评价这样的海陆位置?

还用比较的方法,我们从周围的邻居中找两个来比较一下。

蒙古,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日本,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与之相比,中国的海陆位置都有哪些优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并说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势。

学生回答预设:

蒙古四面被陆地包围,只有陆上交通通道,没有海上运输的可能性,因此贸易、文化等都比较闭塞。

日本四面临海,与陆地国家的联系较为不便,加上面积狭小,更加限制了它的经济发展。

教师:

(小结)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属于沿海国家,既可以进行陆上贸易,又可以发展海上贸易。

地理位置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基本要素。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拥有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决定了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美好前景。

■教学反思

该节内容是学生在八年级的起始课程,从内容和课标要求来看,既有回顾、承接七年级学过的知识的部分,又有拓展延伸综合应用的部分,学生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区域地理的综合学习。

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综合分析地理思维的培养,比如,本节内容强调的纬度位置与光热条件、海陆位置与降水、交通条件等的关联性,虽然相关的知识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或者作为常识已经了解,但在体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仍需要锻炼。

再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要在八年级时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在深度上做文章,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与地理原理结合起来,赋予其真正的“地理之眼”。

 

第2课时行政区划

●教材分析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

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

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

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使用拼图板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3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

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1分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

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2分钟)

什么是行政区划呢?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板书】一。

三级行政区划:

┄┄┄┄┄┄┄(8分钟)

【启发引导】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6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按照以下格式填写。

(找几位学生将填写的结果念给全班同学听)

【出示投影片】

 

 

【总结归纳】

我国采用的是省、县、镇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

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我国行政区的划分,有些地方比较复杂,在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时,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例如:

家住大城市的就没有县、镇两级,而是区、街道;在有自治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四级,即省(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民族乡);在市管理县的地方,行政区划也是四级,即省(自治区)、市、县、镇(乡)。

除此以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板书】二。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5分钟)

【教师提问】

同学们知道我国政府何时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转折过渡】

行政区划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0分钟)

 

【组织拼图游戏】

学生在课前按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形状和方位,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做拼图游戏,使学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中国政区图的拼图游戏,然后进行评比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按所用时间的多少及正确率评出优胜者。

【教师提问】

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

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师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来记住这些名称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中国省级行政区顺口溜: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

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A、对照中国政区图,找出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

B、按照地理方位,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行政中心名称。

【转折过渡】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先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可以围绕着这几个区域去记①东北三省②北部边疆③西北地区④黄河中下游⑤长江中下游大致以长江为界⑥南部沿海⑦西南地区)

【组织学生竞赛】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前四轮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者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最后一轮为抢答题,答对者加十分,答错者扣十分。

最后,得分高者胜出。

【转折过渡】

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

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这是我们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课后,你们去看一看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得出来的,是否可以找到记忆方法呢?

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究。

【课堂小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立。

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布,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对照地图记住这些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教学反思

行政区划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地理知识,通过邮件引入,学生的学习有兴趣,加上教室的列举讲解,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探究讨论使得教学效果很好。

第二节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等地理

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

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

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具准备中国人口的分布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

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段文字,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板书)13.40亿(2010年),占世界1/5,最多。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

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本别是多少?

(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

(归纳讲述):

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

.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

这与我国

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增长

(活动)阅读P11“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小组

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但到1950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

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即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高峰,到2010年我国人口达13.40亿。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

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我们常说:

“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活动过程:

①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

③正反方各选出4人小组代表,并确定主辩手、副辩手、三辩手和四辩手。

④双方展开辩论。

⑤教师综合评价辩论双方的观点及论据。

⑥辩证统一。

辩论结论:

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那么人口应如

何发展呢?

我国是怎样做的呢?

(板书)<三>、人口政策

请大家读P11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1“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人口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明确: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东西部人口密度呈现差异的原因;

明确:

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

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后作业:

掌握我国人口的特点,并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家乡的人口状况进行调查。

第三节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

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

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

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

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

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

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新课教学

【板书】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

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内询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500万。

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熟悉网络课件的操作和使用,为下面各环节做好准备。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中国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

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

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

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询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