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5884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docx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应急救援人、作业方案审批人的职责;

2、组织制定全作业操作规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等;

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5、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现场作业负责人职责

1、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材料,办理作业审批手续。

2、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确认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身体状况符合要求。

4、掌控作业现场情况,作业环境和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后许可作业,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发生变化且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5、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及时报告,并按要求组织现场处置。

三、监护人职责

1、接受安全交底。

2、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落实不到位或措施不完善时,有权下达暂停或终止作业的指令。

3、持续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护,确保和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4、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4、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撤离警告,并协助人员撤离有限空间。

6、警告并劝离未经许可试图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的人员。

四、作业人职责

1、接受安全交底。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与个体防护用品。

3、服从作业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接受现场安全监督,配合监护人员的指令,作业过程中与监护人员定期进行沟通。

4、出现异常时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五、应急救援人员职责

1、制定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救援行动演练。

2、事故状态下,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及人员搜救任务。

六、作业方案审批人员

1、作业审批人是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确认人,对自己的签字负责。

2、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3、现场了解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安全措施。

4、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作业中断指令,撤离有限空间作业人员。

5、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及时报告,并按要求组织现场处置。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管理,确保作业安全,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管理。

3、职责

3.1作业现场负责人

3.1.1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材料,办理作业审批手续。

3.1.2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1.3确认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身体状况符合要求。

3.1.4掌控作业现场情况,作业环境和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后许可作业,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发生变化且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3.1.5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及时报告,并按要求组织现场处置。

3.2监护人员

3.2.1接受安全交底。

3.2.2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落实不到位或措施不完善时,有权下达暂停或终止作业的指令。

3.2.3持续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护,确保和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3.2.4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撤离警告,并协助人员撤离有限空间。

3.2.5警告并劝离未经许可试图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的人员。

3.3作业人员

3.3.1接受安全交底。

3.3.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与个体防护用品。

3.3.3服从作业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接受现场安全监督,配合监护人员的指令,作业过程中与监护人员定期进行沟通。

3.3.4出现异常时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4、具体内容

4.1制定作业方案

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对作业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

4.2作业环境检测分析

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进行检测分析,达到如下要求:

4.2.1氧含量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

4.2.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1的规定;

4.2.3可燃气体浓度合格标准符合以下要求:

(1)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

(2)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

4.3作业审批

4.3.1有限空间作业证由安全科负责审核,生产厂长审批。

4.3.2各级作业审核、审批人应现场逐项确认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在作业票上签字确认,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4.4作业证管理

4.4.1受限空间作业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和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

4.4.2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有效时间不超过24h。

5、考核

5.1不按规定办理作业证,对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罚款500元/人,作业部门负责人及作业部位负责人各陪罚50%。

5.2各级审核人员对作业证审批把关不严,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罚款200-500元/次;无故拖延审批时间,影响施工进度的,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

5.3安全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但尚未造成事故的,对责任人罚款100-500元/次,作业单位负责人陪罚50%;造成事故的,按《事故管理制度》处理。

5.4未按规定进行风险分析或安全技术交底,对责任人罚款100-500元/次。

5.5未尽事宜,按《员工奖惩条例》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管理,确保作业安全,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管理。

3、具体内容

3.1作业前,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要求如下:

3.1.1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

3.1.2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3.1.3受限空间内的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2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合格标准。

3.3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保持受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可采取如下措施:

3.3.1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3.3.2必要时,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管道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3.4应对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严格监测,监测要求如下:

3.4.1作业前30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分析,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min;

3.4.2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3.4.3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4.4监测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监测时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3.4.5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3.4.6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3.4.7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3.4.8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3.5进人下列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3.5.1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要求的,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

3.5.2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防爆工具;

3.5.3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护品;

3.5.4有噪声产生的受限空间,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3.5.5有粉尘产生的受限空间,应配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

3.5.6高温的受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高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通风、隔热、佩戴通讯设备等防护措施;

3.5.7低温的受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低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供暖、佩戴通讯设备等措施。

3.6照明及用电安全要求如下:

3.6.1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

3.6.2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3.7作业监护要求如下:

3.7.1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

3.7.2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络。

3.8应满足的其他要求如下:

3.8.1受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3.8.2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3.8.3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

3.8.4作业人员不应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应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在有毒、缺氧环境下不应摘下防护面具;不应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离开受限空间时应将气割(焊)工器具带出;

3.8.5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方式;

3.8.6作业结束后,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査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4、考核

4.1安全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但尚未造成事故的,对责任人罚款100-500元/次,作业单位负责人陪罚50%;造成事故的,按《事故管理制度》处理。

4.2未尽事宜,按《员工奖惩条例》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安全培训工作。

3、具体内容

3.1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2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3.2.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3.2.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2.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3.2.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3.2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3.3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主要内容如下:

3.3.1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3.3.2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3.3.3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3.3.4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识;

3.3.5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4、考核

4.1未经培训考核合格,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对责任人罚款200元/次。

4.2作业前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或技术交底,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

4.3未尽事宜按《员工奖惩条例》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增强公司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3、应急工作原则

3.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公司各部门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把保障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3.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

3.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部门负责人领导下,充分发挥各分厂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3.4快速反应,协调有序。

加强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公司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公司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安全生产部负责。

4.1.1应急领导小组组成

成立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应急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生产副总、安全副总

成员单位:

安全生产部、能源环保部、公司办公室、物管部、总工办、品保部、各厂生技科

4.1.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职责

①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②依法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③建立应急救援队,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

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⑤发生安全事故时,按规定立即如实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⑥发生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总指挥工作。

2)副组长职责

①组织制定、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习。

②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③负责应急物资的配备,并保证正常有效。

④组建公司各类事件应急救援专业小组。

⑤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⑥发生事故时,协助总指挥组织事故应急。

3)安全生产部职责

①组织落实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协调和调动相关人员对事故相关工作的应急准备工作;

②负责组织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审查,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③负责组织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及演练评估;

④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发展趋势请求启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公司办职责

①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工作。

②负责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工作,防止与救援无关车辆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③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引导,保证人员安全撤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④维持事故现场的秩序,保证交通路线畅通,保障抢险物资安全、顺利到达事故现场。

⑤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与政府、社区等公司外部门的协调联系工作。

⑥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5)生产技术科职责

①日常协助做好生产现场的事故预防工作。

②负责组织调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现场抢救工作,制订事故处置方案。

③负责调动施工机具及施工力量参加现场救援。

④负责联系修复用电设施,保证事故现场的临时用电。

⑤负责组织搞好事故现场的恢复生产工作。

6)能源环保部职责

①在事故状态下,具体负责协调指挥全公司各生产装置的开停工的调度工作。

②负责事故状态下的消防用水、电的供应。

③负责将指挥部的各种指令传达到各部门。

④根据具体情况负责与环保等政府部门的联系,寻求技术援助。

7)物管部职责

①负责抢险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保证救援物资及时到位。

②负责事故救援现场各种救灾物资、抢险工具、通讯器材的准备工作。

8)品保部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

9)总工办职责

①负责事故预防性技术措施的制定与监督落实。

②负责事故状态下处置方案的编制与审核,为事故救援提供技术方案。

4.2指挥机构及职责

4.2.1指挥机构组成

发生事故时,以应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长(或授权人)任总指挥,副组长任现场指挥组长不在公司时,由副组长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指挥部地点的设定根据事故具体情况确定,指挥部下设警戒疏散组、通信联络组、消防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物资供应组等,各组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4.2.2指挥部职责

(1)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

(2)根据事故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

(3)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可用场地;

(5)发现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

(6)做好稳定公司秩序和伤员的医疗救护;

(7)适时发布信息,报道事故有关情况;

(8)总指挥直接领导、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及其所属应急小组的活动,下达重要指挥命令,决定事故汇报等工作。

(9)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当总指挥不在时,代替行使总指挥职责,经指挥部授权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4.2.3公司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及职责

警戒疏散组:

组长由保卫科科长担任,公司保卫科人员组成。

其职责为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对无关人员进行疏散以及对交通进行指挥疏散。

通信联络组:

组长由能源环保部负责人担任,公司调度科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担负各应急组织之间的联络和对外通信信息保障。

消防组:

组长由安全生产部负责人担任,公司消防队组成。

其职责是担负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任务。

抢险抢修组:

组长由各分厂厂长担任,事故发生所在单位和设备科、电仪科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

医疗救护组:

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公司医务室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对现场救出的人员进行现场简单的救护工作,并根据伤员的严重程度分析判断受伤人员的医院去向。

环境监测组:

组长由品保部负责人担任,品保部人员组成。

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别,利用各种环境监测设施及时对有毒有害物质对空气、水源造成的危害和其他危害迅速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

物资供应组:

组长由物管部负责人担任,物管科和运管科人员组成。

担负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任务以及担负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的生活供应。

4.2.4厂区夜间值班人员职责

①在上一级指挥人员到达前,全面负责夜间事故处置的现场指挥工作,有权对厂区内的应急力量进行统一调配。

②负责夜间事故信息的逐级上报工作。

4.2.5公司夜间总值班人员职责

①协助厂级夜间值班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救援处置工作。

②在公司级指挥人员到达前,负责夜间事故状态下各分厂人员和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与协调。

5、应急处置程序

5.1预警行动

5.1.1预警方式

公司采取手机、电话、对讲机和报警器四种预警方式。

5.1.2预警分级

当出现事故征兆或发生事故时,根据严重程度按照不同的预警级别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

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Ⅰ级预警: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影响厂区外部单位或需要居民疏散转移的。

Ⅱ级预警: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公司其它厂区造成影响,需要人员疏散撤离的。

Ⅲ级预警: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相邻装置造成影响,需要人员疏散撤离的。

Ⅳ级预警:

一旦发生事故,只对本车间造成影响的。

5.1.3预警信息发布程序

5.1.3.1当出现事故征兆时,发现人应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接警后立即根据情况判断预警等级并上报,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重大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5.1.3.2预警信息的发布范围应根据预警级别大小确定,Ⅳ级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包括事故所在车间各岗位,由所在车间负责;Ⅲ级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包括本厂区内所有部门人员,由分厂安全科负责;Ⅱ级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包括事故厂区及相邻分厂所有人员,事故厂区预警信息由分厂安全科负责,相邻分厂预警信息由安全生产部负责通知生产厂长、安全科长、生技科长(三者中任一人即可);Ⅰ级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包括公司内所有部门及周边单位相关人员,由安全生产部负责。

5.1.3.3各相关部门在接收到预警信息后,必须将预警信息传达至部门所有人员,并做好应急准备。

应急组织机构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实行应急值班制度,做好事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和事态跟踪工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事件信息;

(2)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随时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级别;

(3)落实相关部门单位事故防范措施,包括落实各级人员和部门值班室联系电话、消防、医疗救护等部门联系电话;

(4)核查应急物资和设备,做好物资调拨准备;;

(5)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调组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电源和后勤保障等处置准备工作;

(6)应急指挥部成员迅速到位,及时掌握相关事件信息,研究部署处置工作;

(7)应急队伍和相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5.1.3.4当事故征兆得到控制后,由信息发布部门在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内宣布预警解除。

5.1.4信息报告与处置

5.1.4.1信息报告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5.1.4.2信息报告程序

(1)发生安全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通过手机或对讲机向当班班长或部门负责人报告。

(2)接警人员接警后,立即根据警情逐级上报。

(3)情况紧急时,事故发现者可越级上报。

(4)当事态特别危急、严重,公司力量无法控制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作出指令,拨打119、120报警,申请外部力量增援;报警时说明单位地址、事故性质等内容。

(5)信息上报

公司总经理接到报告后,负责于事故发生1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形式向县级人民政府及齐河县应急管理局报告,并在处置过程中视情况和上级要求及时续报事件信息。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

④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⑤已经采取的措施;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6)信息传递

事故发生时,当事故灾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或可能危机周边企业、单位或社区人身及财产安全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通过电话向其通报事故的有关情况,有关单位主要包括永安气体、力厚化工、瑞科化工、承泽照明、绿士农药等单位。

同时拨打119、120,请求社会力量支援。

5.2应急响应

5.2.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三级:

车间(部门)级响应、分厂级响应、公司级响应。

5.2.2响应程序

5.2.2.1车间(部门)级响应

现场作业人员发现有发生事故的征兆及安全监控措施失效时,发现者立即报告班长,班长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立即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处置,同时将应急处置的情况随时报告生产厂长和安全科。

此种情况下厂级应急救援队伍需进入应急准备状态,现场周边不必要疏散人员。

如果事故得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