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5392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说明:

1.测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客观题(共48分)

1.赫·乔·威尔斯认为:

“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2.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

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

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16世纪的英国B.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D.伏尔泰的政治主张是保守落后的

3.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市场的需求            D.科学技术的进步

4.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

1780年为100,1812—1815年为32,1860年为13。

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5.《剑桥欧洲经济史》: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工不再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工业化带动家庭结构转型

B.机器是新纪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D.工厂制的生产模式造就了现代产业工人工作的纪律性

6.“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

”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

A.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7.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

“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

”导致自由主义“大大地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

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8.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

9.“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

”这里的“文明婚姻”最显著的特征是

A.彻底冲破传统婚姻束缚

B.具有新旧杂陈的时代特点

C.体现出婚姻自由的原则

D.受到西方文明观念的熏染

10.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11.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期,西欧政治的趋势是

①共和制度最终战胜君主制②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

③多数国家实现了公民普选④自由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12.2012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再次获胜。

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

”这一现象基于的政治理念是

①权利平等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有学者把18世纪西方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出现的重大变革称为“二元革命”。

下列现象属于“二元革命”的是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D.殖民扩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4.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

15.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其中“不同的方法”是指

A.发布《四月提纲》

B.两个政权并存

C.宣布退出一战

D.建立苏维埃政权

16.1919年毛泽东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

A.呼吁社会改革

B.以暴力革命推翻强权

C.组建工人政党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17.李卜克内西说:

“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

”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18.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

其目的是

A.强制中日地区间进行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拉拢亲日派,巩固亲日政权的统治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19.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图,下列对该图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世界市场的拓展

③利用科技发展新兴产业

④知识经济的出现

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20.“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全球化:

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

材料的意思是

A.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22.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

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

此画

A.画中有诗,歌颂伟人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23.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24.灾难电影《2012》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说:

“对我而言,我喜欢描述城市遭受虚拟的劫难,那样会让大家警醒,居安思危。

”材料反映出电影艺术能够

A.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的普世价值B.推动世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

C.打破神秘主义的世界末日预言D.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人文思考

25.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一篇章《山河祭》起自1840年鸦片战争,迄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

其中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A.红军战士在战争中倒下

B.西方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

C.中国人民在痛苦和屈辱中苦苦寻找救国真理

D.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的美丽山河

26.毛泽东在某著作中论述道:

“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

……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该著作可能创作于

A.大革命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7.毛泽东指出: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28.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

到1936年,中国关税收入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

B.爱国资本家大力开展实业救国运动

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

29.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

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30.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

“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下列理论能否定这位老师观点的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电磁感应现象

C.经典力学体系            D.相对论

31.美国学者格鲁弗·威尔逊说:

“用艾萨克·牛顿的词句所说明的运动三大定律,但却是以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依据。

衣服是牛顿的,身体却是伽利略的。

”按他的意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的提出者是伽利略B.伽利略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奠基者

C.“科学巨人”牛顿名不符实D.经典力学是两人通力合作的成果

3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由此,“双百”方针的作用是  

A.为发展文化事业而提出的

B.繁荣了我国的文化艺术,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的繁荣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第Ⅱ卷客观题(共52分)

33.(15分)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

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

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

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

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

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

……在1850至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800公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348000公吨和16251213公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

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

“好啊!

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

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原因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6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的影响。

(5分)

(3)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4分)

 

34.(25分)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与生活

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

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

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

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科技与全球化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号”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

(3分)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

(6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造整块整块大陆”这一论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体现。

(6分)

(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分)

3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先进的发展。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历史因素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与重组之潮”。

(6分)这些经济上的“改革与重组”有何共同之处?

(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在20世纪50—70年代获得“强大先进的发展”,请以国际经济体系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4分)

 

高三(14届)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5DCCBD6—10BDCBC11—15CCBAD

16—20ADDDD21—25CDBDA26—30CACDD31—32BB

(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33.(15分)

(1)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原料、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

(2分)

影响:

促进人口、物资流动,加强经济间联系,改变人们时间观念,增大人们的活动半径,冲击等级观念。

(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粮食储运条件的改善,新型肥料(化肥)使用,加快农牧产品在世界的流通。

(3分)蒸汽机

的使用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和开采。

(2分)

(3)歌颂。

(1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3分)

34.(25分)

(1)成果:

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

(3分)

影响: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

(4分)

(2)区别:

前者是直接殖民掠夺和贡物贸易,不改变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结构;

后者是殖民侵略和扩张,改变其社会体制和结构,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6分)

体现:

政治上,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传播和建立;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文化生活上,西方思想和科技传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等。

(6分)

(3)因素:

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2分)

影响:

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4分)

35.(12分)

(1)影响因素:

经济危机、大萧条的教训;

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战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6分)

共同之处: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福利政策。

(2分)

(2)通过关贸总协定,确立国际贸易体系;

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