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5340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docx

河南明英高中学年度高三上期历史第12次周考+答题卡+答案+正确率

河南明英高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周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

刘**审题人:

武**张**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选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5.90%《史记》记载: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并众封功臣谋士,尚父被封于营丘,曰齐。

据此可知,分封制

A.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B.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

C.确保西周统治长治久安D.与宗法制度相辅相成

2.96.82%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制彻底崩溃

3.93.06%明英宗时,首辅李贤以善于进言和敢言著称,但考之史实,特别是从他自己所著的《天顺日录》中可以看出,李贤之所言大都不是主动地进言,而是皇上有所询问则言之,即使有所进谏,亦是帝意所属。

这反映出明代

A.内阁不具有合法性B.阁臣对皇权的依附性

C.中央行政效率低下D.官僚政治集团的腐朽

4.72.83%乔治·威尔斯的《全球通史》记载:

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来袭,全希腊人都投入抵抗。

以希腊贫穷的公民为主体的陆海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胜利。

这反映了

A.古希腊公民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B.雅典完备的民主政治体制

C.公民群体组成的军队战斗力更强D.城邦体制具有制度优越性

5.56.07%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权利”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罗马法学家的学说中,他们认为法律主要不在于为国家提供管理模式,而在于为公民私人创设行为准则。

由此可知,罗马法

A.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完善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旨在稳定罗马社会统治秩序D.民主精神影响深远

6.68.21%充当英国革命领导集团主要成分的乡绅,未就革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提出过富有开创性的建议。

如同他们在宗教观念中推崇上帝一样,他们仍是王权的崇拜者。

这表明英国

A.存在君主专制的土壤B.宪政体制难以建立

C.革命进程的反复曲折D.王权影响依然强大

7.97.11%1787年宪法规定:

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这些规定意在

A.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政权B.提高各州政府的行政效率

C.确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D.结束各州之间的贸易摩擦

8.85.26%依据传统,德国贵族只能从事庄园领主、军官和国家官员的职业。

19世纪初,贵族获准从事市民职业,借助执政资源和威望,贵族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领域的翘楚。

贵族职业的变化

A.强化了贵族对德国社会的影响B.遏制了德国近代化的实施

C.开启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D.削弱了德国贵族统治基础

9.93.93%下表内容反映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A.财政收人具有稳定的来源B.政府官员能做到克己奉公

C.继续承认不平等条约内容D.陷人财政危机的经济困境

10.85.26%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了“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制及选举方法。

条例规定:

“各抗日政党及各职业团体,可提出候选名单,进行竞选活动,在不妨害选举秩序下,选举委员会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止。

”这些规定

A.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B.体现了民众积极参与民主政权

C.开创了根据地民主选举的先河D.利于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11.57.5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再次复出成为中国内政外交发生重要转变的基础,也为中美关系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两国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新的一页"指

A.中美两国间开展"乒乓外交"B.中美关系解冻

C.美国承诺不再对台出售武器D.中美邦交正常化

12.73.41%如表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会议的情况简表(部分)。

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尝试建立国际新秩序B.新兴独立国家工业化起步

C.美苏超级大国霸权受到一定挑战D.经济区域集团化快速发展

13.77.17%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轮作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土地实行休耕制;宋代以后,人们广泛采用梯田耕作法。

这些做法

A.旨在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状况B.扩大了土地开垦面积

C.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D.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14.84.10%宋朝官府将商铺、手工业及其他服务性行业,均按行业登记在册,相关人员必须加入各行会,否则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

各行都有行头或行首、行老,负责安排行户向官府提供官服需要的物品及工役,还负责制定货物价格。

这表明各行会的设立

A.强化了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B.加重了工商业者的负担

C.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工商业公平竞争

15.88.44%汉代,国有土地中的可耕地称为“公田”。

两汉时期,存在一种“赋民公田”的特殊形式,即把公田无偿地给予贫民耕种。

“赋民公田”的实行

A.有效地遏制了地主的土地兼并B.有利于小农经济恢复和发展

C.消除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D.保障了封建王朝的财政税收

16.32.95%在非洲殖民地存在非常奇特的现象,输出花生却进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进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进口铝制器皿。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丧失B.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C.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D.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

17.83.82%下表是英国议会在不同时期颁布的圈地法令及圈占土地的情况。

这一情况

时间

1760~1799年

1797~~1820年

1820~1829年

圈地法令

1760个

1727个

220个

时间

1761~1792年

1797~1820年

1820年后

圈地面积

478259英亩

超过300万英亩

全国耕地3%还未被圈

A.根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说明圈地运动发展不平衡

C.造成土地集中和农民的消亡D.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18.95.09%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系统化改革,如普及初等教育,扩大中等教育规模,改革高等教育,大量开展职业教育等,把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这一改革

A.适应了德国工业化发展需要B.是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决定因素

C.源于德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D.表明德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9.73.41%这些洋务官僚创办的企业除了在税收上享有种种特权,还有所谓的“专利”之权,由政府赋予其一定时段内在某一地域享有垄断专营权。

洋务企业的“专利”

A.旨在抵制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C.激发了创办民族工业的热情D.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

20.77.75%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

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D.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21.85.84%下表所示是1951年7月5日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的讲话内容(部分)。

据此可知,刘少奇

1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将很长

2

应当使新民主主义的各种经济成分各得其所,都得到发展

3

经济得到恢复后,应以主要力量发展农业、轻工业以及必要的军事工业,然后建立重工业

A.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B.强调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具有紧迫性

C.坚持务实的态度来发展国民经济D.主张中国应迅速确立计划经济模式

22.78.32%1934年,一些人认为美国产业复兴是欺骗群众,促进了工人运动,而限制生产量和价格是“社会主义”;1934年罢工人数增到146万多人。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A.意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C.未取得预期效果而失败D.因触及多方利益而曲折

23.84.68%哈耶克被认为是亚当·斯密最忠实的信徒,但与斯密过分强调市场不同的是,他认为自由主义政府也应制定一些具体的规则,使竞争受到保护,并尽可能限制垄断的发展。

1974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思想潮流之一。

哈耶克的经济理论

A.推动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B.影响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C.导致了资本主义滞胀现象的出现D.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24.95.09%下图为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

下图说明苏联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B.农业集体化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C.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D.经济体制改革减缓了经济增长速度

25.36.13%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用自由贸易的国家越来越多,促使世界经济贸易进入新的增长时期,世界贸易自由化程度明显提高。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在全球推行B.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多极化政治格局决定经济发展模式D.发达国家资本扩张的速度加快

26.41.04%战国时期氏族制度已彻底破坏,“礼"完全等于“仪"而失去重要性,所以孟子已经没有必要像孔子那样以“仁"来解释“礼”和维护"礼”,而是直截了当提出了“仁政”说。

据此可知,孟子

A.重建周朝的礼乐秩序B.其主张符合时代湖流

C.反对儒家的礼乐传统D.进一步发展儒学思想

27.93.93%下表是《汉书》和《后汉书》保存的诏书征引儒家经文的次数

据此推知汉代

A.儒学理念影响国家政治生活B.儒学伦理逐渐法律化

C.儒学理念成为日常行为规范D.诏书出自于儒者之手

28.89.88%王阳明把“天意”“天理"拉下主宰者的宝座,而降到了“吾心良知"之中,从而成为“心之条理";“吾心良知"便上升为“天理”,起着主宰万物、生育万物的作用。

可见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B.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利于人主观能动性发挥D.借鉴了西方民主的思想

29.76.01%苏格拉底认为:

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开启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先河B.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C.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D.摆脱了原始宗教对人的束缚

30.17.05%据统计,1516--1546年期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的发行数就达到310万册,还不包括路德所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在内。

再加上其他新教改革家出版的书籍,30年间新教的出版物达到了600万册以上。

这些出版物的发行

A.利于恢复《圣经》权威B.扫除了封建专制的障碍

C.丰富了基督教的教义D.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31.21.97%伏尔泰认为启蒙的目的是战胜反人性的权威,解除迂腐思想和迷信的束缚,获得人性的自由。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树立批判的意识,摆脱不成熟的状态。

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要求冲破权威统治的束缚B.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C.主张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D.对“理性王国”的认知分歧严重

32.77.46%据载,宋代规模宏大的军器监共设11个大作坊,尤以火药作坊居首,每天生产弩火药箭7000支,弓火药箭10000支,蒺藜炮3000支,皮火炮20000支。

据此可知,北宋

A.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研发B.社会危机得到有效控制

C.火药未运用于民用事业D.火药技术政治意义突出

2、材料分析题(第33—35题是必考题,考生必答,第36—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答。

3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

《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理模式。

汉武帝虽将儒学作为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

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并收的态度。

……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伸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

自古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有着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间虽也面临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个国家。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等

材料二启蒙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最核心的理论渊源、思想根基和价值取向。

它认为:

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法律制定、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无差别地”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人参政的基本权利;政府应主导实施国民教育,培养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以及热爱民族国家、民主政治的合格公民。

……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治理,而且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编自季卫兵《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取向及其影响》

(1)(平均分3.8+得分率63.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6分)

(2)(平均分4.7+得分率67.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主义主张的治国理念并分析其成因。

(7分)

 

3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

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

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

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

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阁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平均分3.6+得分率6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

(6分)

 

(2)(平均分3.9+得分率65%)根据材料,概括文官制度改革后英国官员选用的特点。

(6分)

 

3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均分7.1+得分率59.2%)

材料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

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可以说:

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这些东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产生过明亮的火花。

但是,他们在总体上又是微弱的,不能突破封建主义的硬壳。

一直到龚自珍,还只能是“药方只贩古时丹”。

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述。

(要求:

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选做题(36-38):

(平均分9.8+得分率65.3%)

36.(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武举制度沿袭明朝旧制,数百年来未有大变化。

武举考试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相当于文化考试,外场是武举制度的核心,内容以骑射为主。

及至晚清,冷兵器时代逐渐走向终结,清朝武举制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部分清廷官僚认识到西方先进武器的威力。

同治八年(1869年),丁日昌首次向清廷提出改革建议。

直到甲午战败改革武举制成为清廷士大夫和官僚的普遍共识,尤其是张之洞的建议得到清廷内部比较普遍的认同。

其改革要点有三:

应考人员来源仅限于“营伍”等专业军事场所,年龄不得超过25岁;将武营、武学、武科三者合一,制度建设与精神建设双管齐下;将武举制考试内容扩展为枪炮施放、操练技艺、测算制造三项,分三场进行,择优录取。

1901年,清廷正式废除武举制。

武举制改革成为近代中国追求富国强兵道路上的一盏灯火。

——摘编自孙璐《论晚清武举改革思想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武举制改革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晚清武举制改革的积极影响。

(6分)

 

37.(15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继承了沙俄时期开发北极地区的已有成果,制定了统一管理的国家计划,重点关注对国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北方海路(西起喀拉海峡,东至白令海峡的航段和水域)。

为拓展北方海路的运输规模,苏俄政府组建北海航线委员会,负责运输货物和开发航线。

1928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并实现了北欧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加快推进北方开发计划,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在极地航空与破冰船舰队建队设、能源开发与工业建设、陆路交通运输网建立等领域取得了全新发展。

北极地区工业“基地”初步形成。

二战期间,苏联远东军舰可经过北海航线进入巴伦支海,支援海军在欧洲战场作战。

——摘编自叶艳华《苏联时期北极地区和北方航道开发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前苏联开发北极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开发北极地区的意义。

(9分)

38.(15分)[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皇甫隆,三国时期魏国人,嘉平年间(249—254年)任敦煌太守。

敦煌地处西陲边地,农业生产较为落后。

当地多沙地,碱性很大,宜于过水漫灌而不适于滀水灌溉。

但当地农民往往“灌溉滀水,使极濡洽,然后乃耕”,结果水干后地块易板结,造成“谷收更少”。

皇甫隆到任后,看到当地百姓仍在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遂实地考察,因地制宜,亲自教农民采用楼耕法,推广薄水漫浇法。

“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

他还下令禁止当地妇女穿羊肠裙(用一整匹布做条裙子,如同羊肠一样盘结在身上,浪费且活动不方便),改穿中原地区流行的简易裙,由此,“西方(敦煌地区)以丰”。

时人称赞其“勤恪爱惠,为下兴利”。

——摘编自魏明孔《曹魏对金城、河西地区的经营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皇甫隆经营河西地区的主要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皇甫隆经营河西地区的措施的作用。

(9分)

十二测历史参考答案

1.选择题(48分)

1-5BBBAC6-10DAADD11-15DACAB16-20CAADC

21-25CDBCD26-30DACCA31-32AD

二.非选择题(52分)

33.(13分)

(1)特点:

历史悠久;以民为本;理念多元,内涵丰富(儒法道结合);在继承中发展(适时调整);利用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强调大一统。

(3分)

影响:

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治理理念;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整体意识;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

(3分)

(2)理念:

崇尚科学理性;强调分权制衡;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公民参政自由;发展公民教育等。

(4分)

成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不断解放;传统国家治理理念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3分)

34.(12分)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政治逐渐完善;原有文官制度存在很大弊端;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6分)

(2)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

(6分)

35.(12分)

示例一观点: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处于缓慢变化中。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经济:

农耕经济日益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

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出现并不断发展,文化繁荣。

思想:

汉武帝后儒学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一直处于改造发展中,先后出现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等。

科技:

科技不断发展,明清时传统科技达到顶峰,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

综上所述,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缓慢,但并不是停滞不前,只是变化微弱。

示例二观点:

明清之际中国出现社会转型机遇。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失去活力,阻碍社会发展。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思想:

明清之际出现批判君主专制等带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的进步思潮。

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传入。

文化:

出现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批判封建社会的文艺作品。

综上所述,明清之际,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新的社会因素开始出现,中国面临社会转型的重大机遇。

示例三观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转型。

政治: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兴起。

经济:

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

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入;维新思潮、三民主义、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不断涌现。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文明化。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转型

36.

(1)原因:

清朝武举制沿袭明朝,落后于世界时代潮流;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军事强大;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清廷官僚认识的改变。

(9分)

(2)积极影响:

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军事人才;推动了新式军事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制度变革;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

(6分)

37.

(1)特点:

在继承沙俄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苏俄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经营;开发范围较为广泛。

(6分)

(2)意义:

使北方海航道得到快速开发,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航线;为战时苏联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西伯利亚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支持。

(9分)

38.

(1)措施:

推广耧耕法;改用薄水漫灌方式;改变当地的落后风俗。

(6分)

(2)作用:

推动了中原农耕技术和生活方式在河西地区的传播;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提高了对河西地区的开发力度;密切了中原与西北地区的联系;有利于维护当地秩序稳定,有助于民族交融。

(9分)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