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3240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docx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本期内容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之生活的智慧

【节目简介】

   民以食为天,食堂不仅仅是解决职工温饱的地方,还能体现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

1980年代末,上海石化厂的员工崔荣泰把自己婚礼宴席办在了单位的食堂里,这场浪漫婚宴的创意者就是职工食堂里的王志标,王师傅在食堂里工作了33年,他从当初一个把红烧小排烧糊了的学徒发展到了如今给100多家单位企业食堂配送餐饮的“中央厨房”,当年发生在食堂里的风风雨雨他依然历历在目。

而对食堂念念不忘的还有上海黄山茶林场的上海知青们,在食堂的酸甜苦辣味中,当年的这群毛头小伙和黄毛丫头度过了自己难忘的青葱岁月。

   

【节目导视】

【解说】困难年代里,永不消失的食堂记忆。

【同期声】刘椿华原黄浦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副局长83岁

   那个时候吃“光荣菜”。

【同期声】黄振昌89岁原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把烂糊面烧烧透,它可以烧非常大一盆。

【解说】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历久弥香。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这个肉吃得牙根都香的,好香二到三天。

【同期声】卢宏英57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有吃就拼命吃,像狼一样的。

【解说】

1968年9月至1970年代末,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上海黄山茶林场的食堂里经常会出现奇特的一幕:

一只千疮百孔的搪瓷碗,被牢牢钉在食堂的木头窗框上,搪瓷碗的主人叫梁大明,是一位来自上海的知青小伙子。

【同期声】梁大明63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早上七点钟出工了,拿一只搪瓷碗,拿一个人家讲叫“棺材板洋钉”,三寸钉,这么长的铁钉,拿一把榔头,在这个食堂的窗口的前面,有一块木板嘛,不是菜(要)递出来,拿把榔头把铁钉钉死它(搪瓷碗)。

尽管一个碗敲穿了,但是我排第一名的啊,就是这样第一名,人家拿不掉了。

   

【解说】

   跟在梁大明后面有样学样的,还有一个18岁的名叫盛金发的年轻人。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它(食堂)总共是三个窗口,三个窗口呢,一般性讲起来,他一个一敲,他总归排得最早了,他一敲之后,那么旁边两个窗口看看不对,我们也去敲。

有过一、两次的,下面一只碗,上面再敲一只碗。

【解说】

   那是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梁大明他们之所以要用搪瓷碗抢先排队,就是为了能吃到肉。

   

【同期声】梁大明63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半个月甚至于一个月吃一次肉,那么对于我们来讲,年纪轻又做重体力劳动,那么对于这个吃饭什么的,肯定是急吼吼一副样子。

晓得今天吃肉,想办法要抢在前头排第一个,为什么?

生怕到后面买不到。

   但是这个碗不是坏掉了嘛?

   碗坏掉了,我从此以后就不打汤了,我也不装菜了,我就盛饭,只有这个办法了。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它这个肉烧出来是香,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主要常年都是吃素菜的,这个素菜没有油,再加上你一个月难得吃这么一趟肉之后呢,这个肉吃到牙根都香的,好香二到三天。

现在的肉随便怎么样,没有这个味道的。

   

【解说】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饥饿的滋味有多难熬。

这种关于饥饿的可怕记忆,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国人的大脑中开始蔓延的。

当时,中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吃饭成了大问题。

【同期声】刘椿华原黄浦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副局长83岁

   食堂里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呢,应该说那个时候吃的菜呢,可能因为没有肥料,包不起来,卷心菜卷不起来,那么就是开花的,那个时候我们叫一个名字,叫“光荣菜”,那个时候吃“光荣菜”,这个菜,因为菜的本身没肥料,它没营养,怎么给我们营养呢?

   

【解说】

   今年已经83岁刘椿华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他还清楚地记得,1959年到1961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们在食堂除了吃“光荣菜”外,还要省下粮食与国家共度难关。

   

【同期声】刘椿华原黄浦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副局长83岁

   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干部还要上交粮票呢,因为大家都要克服困难嘛。

【解说】

   在1959年之前,国民经济状况比较好,居民食堂也办得热火朝天,上海民间收藏家刘德保那时候虽然只有八、九岁,但对于里弄食堂还是有些印象的。

   

【同期声】刘德保62岁上海民间收藏家

  爸妈在单位里吃饭,小孩在食堂里吃饭,这个食堂就是我们说的里弄食堂,小孩只要挂把钥匙好了,到时候吃饭(大人)也不要操心的。

【同期声】巢雷川63岁上海市民

   很多阿姨们,去买菜买什么,买好以后,剥毛豆,大的脚盆水倒进去洗菜、弄菜。

一讲开饭了,那么很多的居民都来了,因为老早都是一家一户的,现在一下子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相当热闹,大家是非常热气腾腾的一个场面。

【解说】

   可是,到了1960年代初,很多里弄居民食堂因为粮食匮乏,物资供应紧张办不下去而关门了,这种食不果腹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70年代。

   当时,上海有1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一部分去农村插队落户,还有一部分去的是军垦农场或国营农场。

而插队知青与农场知青最大的不同就是,农场知青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还能够吃食堂。

   对于被分配到上海黄山茶林场的梁大明和他的伙伴们来说,食堂与他们的青春、情感和记忆都联系在一起。

【实况】

   我们是青年建设队员,奔向农业第一线。

   

【解说】

   这是拍摄于1960年代,反映上海黄山茶林场知识青年工作和生活的影片,其中就有被分到食堂工作的部分农场知青的镜头。

【同期声】吴美丽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我们72届进去一共有28个人,看我挺卖力的就把我分到食堂里去,第二年就分到食堂去了。

磨豆腐、做馒头,早上都是两、三点钟(起床),小姑娘刚从家里出去,真的爬不起来,没办法,早上饭要开出来的,大队里的人都要吃饭的,你饭不开出来(不行),这个是必须的你说对吧。

   

【实况】

   从前帮父母烧的是煤球炉和小锅饭,今天,来到革命的大家庭里,要烧几百个人吃的大锅饭,你瞧,这位姑娘正在认真地学炒菜。

   好吃吗?

你忘了放盐了吧?

【解说】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如今都已年过半百,他们还会回农场看看,找寻自己奉献在那里的青春岁月。

【实况】知青故地重游的录像

   这个是我们11队原来开的公路,现在大家都从队里面下来,朝公路走过来了【解说】

   对农场的记忆中,当然少不了对食堂的记忆,而当年农场生活的艰苦,当然也包括食堂伙食供应的紧缺。

文革年代也是票证年代,生活资料严重短缺,而远离上海的农场食堂,肉类食品更是成了稀缺资源。

   

【同期声】梁大明63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我们工资十八块几角,几角我已经忘记掉了,每个月发五块钱饭菜票,其它剩下来的是发现金。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那个时候过去的人呢,都只有十七、八岁。

十七、八岁到了那里以后呢,再说这个时候本身待在上海,也是吃不到什么东西,那么跑到那边之后呢,就更加吃不到东西。

跑到那边去看好了,现在的大闸蟹说起来是骨头包肉,我们跑过那边去是骨头包皮。

【同期声】董俊康59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到了天冷,吃青菜,一吃一个月,吃萝卜,一吃一个月。

萝卜里有点小荤,小荤是什么,苍蝇。

怎么会有苍蝇呢?

因为秋天我们烧菜,苍蝇特别多,盖子一开温度上去苍蝇就下来了,那我们就开玩笑这个是小荤。

【解说】

   生活尽管艰难,不过他们的精神依旧乐观。

还有很多老知青印象深刻的是,食堂炊事员为他们盛菜的时候,手会习惯性地抖一抖,这一抖抖得知青们心尖发颤。

   

【同期声】梁大明63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舀一勺子上来的红烧肉,要抖抖它。

把上面的肉抖掉两块,我们外面看到了,你最好不要抖,他还在抖,一抖红烧肉抖光了。

我们就吼,最希望他不要抖,最希望他多弄两块,他要抖。

【同期声】朱曰兰63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我是食堂里烧菜烧饭的,烧好开始要开饭了,开饭了以后,因为菜、肉少呀,勺子里抖啊抖,我是出名的。

你勺子抖抖,抖了之后肉都抖掉了。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当时心里是怎么一种心态呢?

最好他舀上来直接就舀在自己的小碗里。

那么往往呢,比如讲你二两肉是六块,他一只大拇指一伸(抖)就变四块。

【同期声】朱曰兰63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为什么呢?

生怕后面的人吃不到,你知道吧。

因为100多个人呢,你控制不了的。

我这一盆可以打多少份,我不知道的呀。

【解说】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嘴的红烧肉是被炊事员抖掉了,但知青盛金发却在食堂里找到了比红烧肉更重要的女朋友。

盛金发的妻子卢宏英,也是黄山茶林场的知青,她回忆,当年在农场的食堂里,要吃到好一点的小菜,就要早一点去排队,而盛金发总是早早地排在队伍的前面,召唤她。

   

【同期声】卢宏英57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他很捣蛋的,我不想很夸张的,那个时候刚刚认识,总觉得很引人注目不大好,那么他在前面排着了,他会叫,卢宏英你快点来,快点来。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我排队实际上就心不在焉,头一会儿后面看,一会儿往后面看看,看她来了吗?

那么一看她来了嘛,我就喊了卢宏英,卢宏英,那么几声一喊,再手伸得很高的,她看到我了。

【同期声】卢宏英57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快点来快点来,他讲,你的碗给我给我,我因为女同志嘛,排在后面总归有时候菜都买不着了,那么到最后只有汤,还有素菜。

你假使排在后面,他们男的又高大,那么叫你快点传给他,他给你抢出来。

很傻的,真的很傻的。

但是你心里想想,傻是觉得很傻的,也觉得蛮感动的。

【解说】

   盛金发和卢宏英的爱情在食堂里萌芽,又迅速在食堂里升温。

那时候盛金发甚至还把自己盆子里的红烧肉让给女朋友吃。

【同期声】卢宏英57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我们一个人不是二两肉嘛,他买好之后会千方百计叫你去吃,这个难为情吧,后面都是男寝室,你一路上走过去人家都看着你的,难为情。

后来你不吃,他说他不开心了,就是好像他也不吃了。

那个时候不懂的,这时候心里想想,这个男的这么好,有好的肉还省了给你吃,很感动很感动的,真的很感动的。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那么实际上她现在成为我太太呢,这个因素也有的,因为那时候(肉是)紧俏商品,我能够每一趟排在前面能够买到,能够照顾到她,那么爱情就不断地升温了,直到现在做我太太。

【解说】

   这就是那个纯真年代,在食堂里上演的红烧肉里品尝出的浪漫爱情故事,这样的故事可能在不少知青当中,在工厂的师兄妹当中,都曾经发生过。

   黄山茶林场的老知青们,回忆当年农场食堂还有一样美味佳肴,他们称作“炸蛋”,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实际上就是油炸鸡蛋。

【同期声】梁大明63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味道的确是蛮好,又香,而且炸出来,外面黄黄的一层,金黄色的,色香味都在里面了。

【解说】

   每次农忙之后,农场食堂会想方设法改善一下伙食,比如做点炸蛋,给知青补补身体。

卢宏英看似柔弱,吃起炸蛋来却有点像古代的花木兰: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曾经创造过一顿吃下16个炸蛋的记录。

   

【同期声】卢宏英57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吃蛋那个时候很可怜的,有名额的,一人吃两个,记名字的,等于像是配单子一样的。

那么有的人不吃嘛,我嘴巴蛮馋的,蛮喜欢吃的。

你今天不吃是吧?

跟我讲一声,那么我快点去,拿一只碗,一会儿冲到食堂里去,一会儿冲到食堂里去买,买过来。

十六只,一口气吃下去了。

馋啊,这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吃,再说爸爸妈妈又不在身边,不懂的啊,有吃就拼命吃,像狼一样的。

   

【解说】

   一顿吃下16个炸蛋,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但那时候食堂供应的荤菜少,知青肚子里没有油水,再加上干的又是体力劳动,因此一个个胃口超大,吃嘛嘛香。

卢宏英记忆中的炸蛋,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虎皮蛋”,是如何烧制出来的呢?

【解说】

   先把鸡蛋水煮,熟了之后去壳,在平滑的鸡蛋表面,依次划出这样均匀的刀口,目的是为了让它在后面的烹制中,更容易吸收材料的香味。

然后把鸡蛋放入热油中反复煎炒,鸡蛋的表面逐渐起皱,颜色也渐渐变成金黄,随后,用油、盐、糖和酱油混合炒出浓稠的汤汁,在汤汁中浸泡后的炸蛋外脆内鲜、香味独特,一道上海人的传统美味跃然而出。

   如今这样的炸鸡蛋,既是高蛋白又很油腻,估计许多人已经对它敬而远之了,不过它仍然是老知青们难忘的好味道。

【解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艰苦,但是人们对老食堂也有许多集体记忆。

比如,在每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那天,食堂里都会供应长寿面。

  

【同期声】盛金发58岁上海黄山茶林场知青

   吃毛主席的长寿面,12月26日,大家都知道的,不用关照的,这天有长寿面吃的,长寿面总归会给你一块红烧肉的,这一天做农活就没心思了,本来一锄头下去,烂泥可以翻出这些,这一锄头下去这天只能翻出这一点,为什么呢,为了吃长寿面去。

【同期声】沈美娟78岁上海市民

   毛主席生日一般食堂里都吃面的,我们倒不是全部规定是排骨面的,它有几个菜(浇头)。

【同期声】蔡超英55岁上海市民

   它这个排骨好像我觉得就是,像用刀背都敲过的,很嫩的,肉很大的这么一块,平时吃不到的。

  

【解说】

  长寿面的做法有点像阳春面,清汤寡水下面,但面的浇头很有讲究,在12月26日这一天,浇头的品种也难得地丰富,有大排骨,有狮子头,还有红烧肉等等。

袅袅回旋在空气中的香味,刺激着在饥饿年代里,嗅觉变得异常灵敏的人们,这碗面还没吃到嘴,口水已经流了一地。

   

【同期声】陈福海56岁原上海石化总厂维纶厂膳食科科长

   大排面、红烧肉、狮子头、爆鱼面,这个时候都免费的。

所以到12月26号,中午要全厂全部吃面的,我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呢,因为我自己生日也是12月26号。

1955年12月26号。

同事跟我开玩笑了,你今天开心了,你今天过生日了,这个是正好巧合了,所以借光了,所以自己也蛮高兴的。

   

【解说】

   曾经在海丰农场工作的老知青程华,永远都忘不了1970年12月26日那天,她失落的那碗长寿面。

【同期声】程华上海知青

   好不容易,没什么好吃的,有一顿好吃的东西,一人发一碗面条,一块大排骨,一只荷包蛋,很激动的,拿着饭碗往食堂里面跑,那么跑了去了,欢欢喜喜地打出来了,开心死了,准备回到寝室里去吃了,我刚刚出门,一阵风刮过来,把我这个荷包蛋吹掉了,我心痛得不得了,又不好捡起来。

【解说】

   在那个农副产品比较短缺的票证年代里,一顿既免费又颇为丰盛的午餐,是人们期待的,也是后来久久难忘的。

   在困难年代里,上海的很多食堂还自己养猪,就是为了能让大家开开荤,吃点肉。

当时全社会提倡节约粮食,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并辅以红薯、土豆和杂粮,上海华通开关厂食堂的大师傅们,当时千方百计想着如何让工人吃饱肚子,并且还能换换口味。

【同期声】马孟良84岁曾任华通开关厂工会主席

   那么做了很多红薯点心,红薯点心不要粮票的,这个是工人最最欢迎的,那么粮票统统省给家里儿子、女儿吃。

   

【解说】

   马孟良老人还记得,在那些年,有些工人师傅很节约,食堂里的荤菜、素菜都不舍得吃,而是从家里带些小菜,再在食堂里盛一碗免费的大众汤。

   

【同期声】马孟良84岁曾任华通开关厂工会主席

   我们厂里有个出名的师傅叫“龙头烤”,为什么呢?

他带饭总归是几根龙头烤,没有别的菜的,所以人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龙头烤”,这个老师傅绰号叫“龙头烤”,很有趣的。

   

【解说】

   龙头烤是一种小鱼做成的宁波菜,而人们给他取“龙头烤”的绰号,也只是个善意的玩笑。

当年在食堂里,还有一个善意的绰号叫“汤司令”,有些工人师傅经济不宽裕,在食堂里就很节约,还有些年轻人正在筹备婚事,需要节约每一分钱,所以他们在食堂只吃白饭和免费的大众汤。

   

【同期声】沈美娟78岁上海市民

   (食堂里)汤是免费的,或者是洋山芋咸菜汤,或者是鸡毛菜番茄汤。

那么他专门吃汤,舀点汤不要钱的呀,吃一碗两碗你去吃好了,那么人家起绰号叫他“汤司令”。

【解说】

   在困难年代,单位食堂的办法和资源,毕竟要比一家一户的老百姓多,很多人都是靠着吃食堂度过了那个饥饿年代。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当年食堂里还经常供应一种烂糊面,虽然名字不雅,但味道并不差。

   

【同期声】黄振昌89岁原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比如说二两面,把烂糊面烧烧透,它可以烧非常大一盆,所以大家喜欢烂糊面,实际上这烂糊面不耐饥,吃得饱饱的,不耐饥一下下又饿了。

   

【解说】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食堂里做烂糊面,在后来的岁月里,烂糊面也成了食堂里的保留项目。

今年63岁的巢雷川,退休前一直在上海市纺织局工作,一碗热气腾腾的烂糊面,成了他对食堂最深刻的记忆。

   

【同期声】巢雷川63岁上海市民

   中班我们是(晚上)10点半下班,10点半下班洗好澡以后呢,11点钟不到,那么拿好碗再跑到食堂里,食堂里面呢,二两烂糊面,它这个二两烂糊面呢,不是用小碗,是大碗,讲讲二两,(其实)一大碗。

   

【解说】

   烂糊面的做法简单方便,先把面条煮烂了以后,放一段时间,用上海话说,就是让它“涨一涨”,把细面条涨成粗面条,面汤涨成糊状,再把青菜切碎了煮在里面,只要两三道工序,烂糊面就算完成了。

上海人对烂糊面最深刻的记忆,也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很难跟美味挂上钩。

   

【同期声】巢雷川63岁上海市民

   但是那个时候呢,这个烂糊面烧得又鲜又(香),有时候一下子麻油放上去,觉得很香的,那个时候感觉到,有麻油浇的烂糊面,又香又鲜,觉得味道好得不得了。

   

【解说】

   人的记忆真的很奇妙,那些难忘的好味道,大多是经济比较拮据,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里流传下来的。

那时候好吃的东西不多,所以每当尝到一些好味道,印象就特别深刻,并会把这些好味道保存在记忆的仓库里。

如今,烂糊面成了上海人的一道传统主食。

【解说】

   在当年的食堂大厨董法康的一手操持下,上海黄山茶林场的知青们,又尝到了记忆中的好味道,这种味蕾的怀旧之旅,对他们来说,妙不可言。

   

【大事记】

1958年全社会解放妇女劳动力上海各街道里弄大办居民食堂

1950年代末上海华通开关厂食堂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1972年为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上海石化总厂成立,陆续开办20多个工厂食堂

上海石化总厂成立上海博海餐饮有限公司

2008年开办“中央厨房”迄今为止每天为12万人次提供餐饮服务《六十岁时再出发

 

《致向往美丽的青

 

《家有独生子女》

 

《家有独生子女》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联系我们-帮助说明-版权声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沪)字第510号

沪ICP备10207042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