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2835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docx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

(修改后)混凝土知识竞赛习题-100

混凝土设计大赛理论试题

(下列选择题均为单选题)

1.水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用(C)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最好。

A.普通B.火山灰C.矿渣D.粉煤灰

2.在严寒地区水位升降范围内使用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D)水泥。

A矿渣B粉煤灰C火山灰D普通

3.抗渗性要求的水泥,宜选用(B)水泥。

A矿渣B火山灰C粉煤灰DA+C

4.屋面抗渗混凝土工程,宜选用(B)。

A硅酸盐水泥B普通水泥C矿渣水泥D火山灰水泥

5.高温车间的衬护混凝土,宜选用(C)。

A硅酸盐水泥B普通水泥C矿渣水泥D粉煤灰水泥E.复合水泥

6.硅酸盐水泥石耐热性差,主要是因为水泥石中含有较多的(C)。

A水化铝酸钙B水化铁酸钙C氢氧化钙D水化硅酸钙

7.水泥强度是指(B)的强度。

A水泥净浆B胶砂C混凝土试块D砂浆试块

8.水泥的存放期限规定为(B)个月。

A1B3C6D12

9.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下列哪项不是(D)。

A所含的游离氧化镁过多B所含的游离氧化钙过多C掺入石膏过多D碱含量高

10.干燥地区夏季施工的现浇混凝土不宜使用(C)水泥。

A硅酸盐B普通C火山灰D矿渣

11.确定终凝时间是为了保证(A)。

A施工进度B混凝土运输C混凝土浇捣D混凝土搅拌

12.水泥石中极易被环境水侵蚀的成分是(C)。

A水化硅酸钙B水化铁酸一钙C氢氧化钙D水化硫铝酸钙

13.硅酸盐水泥石由于长期在含较低浓度硫酸盐水的作用下,引起水泥石开裂,是由于形成了(B)

A二水硫酸钙B钙矾石C硫酸钠D硫酸镁

14.掺入引气剂后混凝土的(D)显著提高。

A强度B抗冲击韧性C弹性模量D抗冻性。

15.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不合格,则(A)。

A须进行人工调配至级配合格B弃之不用

C作不合格品处理D须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16.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A)流动性,同时保持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值。

A最大B最小C一般D不变

17.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一般在(A)范围内。

A3.7~1.6B3.7~3.1C1.6~2.2D2.3~3.0

18.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增加,会使混凝土的(B)

A用水量减少B耐久性降低C节约水泥D流动性提高

19.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B)。

A10×10×10cmB15×15×15cm

C20×20×20cmD7.07×7.07×7.07cm

20.细骨料级配与颗粒粗细是根据(C)来评定的。

A细度模数B筛分曲线C细度模数与筛分曲线D细度模数与砂率

21.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或长距离运输混凝土的外加剂是(B)。

A早强剂B缓凝剂C引气剂D速凝剂

22.原来用细度模数为2.65的砂子配制混凝土混合料,由于料源问题,改用细度模数为1.95的砂子,为了保持原配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强度不变,最合适的办法是(B)

A增加砂率B减少砂率C增加拌合用水量D减少水泥用量

23.在混凝土中,砂、石主要起(C)作用。

A包裹B填充C骨架D胶结E.润滑

24.细度模数等于2.6的砂为(B)。

A粗砂B中砂C细砂D特细砂

25.某烘干砂500g在各号筛(5.0、2.5、1.25、0.63、0.315、0.16mm)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5%、15%、25%、60%、80%、98%,则该砂属于(B)。

A粗砂B中砂C细砂D特细砂

26.最大粒径是指粗骨料公称粒级的(A)。

A上限B中限C下限

27.制C2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断面尺寸300×500,钢筋直径为20mm,钢筋间最小中心距为80mm,石子公称粒级宜选择(D)。

A5~60B20~40C5~31.5D5~40

28.已知混凝土的砂率为0.35,则砂石比为(B)。

A0.35B0.54C0.89D1.86

29.当水泥中碱含量高时,与活性骨料中所含的活性SiO2会(A)。

A发生碱骨料反应,使混凝土结构破坏;B发生反应生成水化产物,提高骨料界面强度;

C使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强度增加;D引起混凝土收缩增大

30.在混凝土中掺入0.25%的木质素磺酸钙,当混凝土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获得(C)效果。

A提高强度B提高抗冻性、抗渗性C(A+B)D节约水泥

31.某砂子表观密度为2.50kg/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则该砂子的空隙率为(C)

A60%B50%C40%D30%

32.下列用水,(E)为符合规范的混凝土用水。

A河水B江水C海水D湖水E饮用水

33.石子级配中(C)级配的空隙率可能达到最小。

A单粒B连续C间断D多粒

34.在使用冷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允许掺用(A)。

A氯盐早强剂B硫酸盐早强剂C有机胺类早强剂D无限制

35.大型水利工程中,计算混凝土配合比通常以(C)的骨料为基准。

A干燥状态B气干状态C饱和面干状态D湿润状态

36.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是(D)

A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骨料的性质B养护条件、龄期、施工质量

C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骨料的性质、龄期

D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骨料的性质、以及养护条件、龄期等

37.判断混凝土质量的主要依据是(A)。

A立方体抗压强度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轴心抗压强度D抗拉强度

38.(B)是既满足强度要求又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设计。

A初步配合比B基准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

39.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时,若采用200mm×200mm×200mm的试件,试验结果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C)

A0.90B0.95C1.05D1.00

40.压碎指标是表示(A)强度的指标。

A.石子B轻骨料C轻骨料混凝土D轻骨料混凝土

4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择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B)。

A.提高混凝土强度B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C节省水泥

42.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较大粒径的粗骨料,是为了(D)

A.节省骨料B节省水泥C减少混凝土干缩DB和C

43.普通混凝土的常用强度公式为(D)BA、D的答案一样啊

Afcu=Afc(C/W-B)Bfcu=Afcb(C/W-B)b应改为e

Cfcu=Afc(W/C-B)Dfcu=Afc(C/W-B)

44.试配少量混凝土,制作标准立方体试件,测得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为45.6MPa,而其设计强度等级为C30,请问对于该混凝土应(C)。

A判断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B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直至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C判断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D判断混凝土的质量很好

45.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是B)。

A立方体抗压强度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轴心抗压强度D抗拉强度

46.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的大小主要由(D)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

47.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合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A)措施。

A增加砂率B减少砂率C增加水泥D增加用水量

48.某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42.5MPa,(B)满足C35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A能B不能C不清楚

49.已知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C∶S∶G∶W=1∶2.1∶4.3∶0.60,混凝土实测表观密度为2400kg/m3,该混凝土单位立方米水泥用量为(C)kg。

A285B330C300D360

50.某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为C∶S∶G∶W=1∶2.00∶4.00∶0.48,已知工地砂含水率为7%,石子含水率为3%,则理论水灰比为(C)。

A0.48B0.51C0.73D0.78

51.已知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C∶S∶G∶W=1∶2.1∶4.3∶0.60,混凝土实测表观密

度为2400kg/m3,该混凝土单位立方米水泥用量为(C)kg。

A285B330C300D360

52.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立方米用水量为170kg,水灰比0.60,砂率30%,各材料密度:

ρc=3.0kg/m3、ρc=1.0kg/m3、ρas=ρag=2.5kg/m3,则砂用量为(A)kg。

A544B1270C552D1287

53.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配置强度要比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值要高些,提高幅度的大小取决于(D)。

A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的高低B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

C要求的强度保证率Db+c

54.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指标用(A)表示。

A坍落度B流动度C沉入度D分层度

5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C)。

A15%B10%C5%D3%

56.在原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强度决定性的因素(D)

A水泥标号B水灰比C骨料种类DA和B

57.若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应采用(C)的方法进行调整。

A.加水B加大砂率C加同水灰比的水泥砂浆

58.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是(D)。

A减少单位用水量B提高砂率C增大水灰比

D在保持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同时增加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即增加水泥浆量)

59.混凝土和易性不包含的内容是(D)。

A黏聚性B保水性C流动性D抗渗性

60.碳化可使混凝土的(C)。

A.抗压强度不变B抗压强度下降C碱度降低

61.普通混凝土立方体强度测试,边长为100mm的试件,其强度换算系数为(B)

A.0.9B0.95C1.00D1.05

62.混凝土各强度中何种强度最大(B)

A.抗拉强度B抗压强度C抗弯强度D抗剪强度

63.普通混凝土最常见的破坏形式(B)

A水泥最先破坏B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面最先破坏

C混凝土杂质最多处最容易破坏D集料最先破坏

64.砼混合料发生分层、离析,说明其(B)。

A流动性差B粘聚性差C保水性差D(A+B+C)

65.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D)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

66.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标号混凝土时,为了满足经济要求,可采用(B)采用。

A提高砂率B掺适量的混合材料C适当提高粗骨料的粒径

67.当水灰比偏小时,混凝土拌合物易发生(A)。

A分层B离析C流浆D泌水

68.采用粗砂时,混凝土用水量应(C)。

A增大B不变C减小

69.(B)作为评价硬化后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

A工作性B强度C变形性D耐久性

70.当环境的相对湿度为(D)时,混凝土碳化停止。

A25%~50%B50%~75%C75%~100%D小于25%或大于100%

71.在混凝土配合比一定的情况下,砂率过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B)。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

72.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可行的改善措施为(A)

A适当加大砂率B加水泥浆(W/C不变)

C加大水泥用量D加CaSO4

73.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是(D)。

A减少单位用水量B提高砂率C增大水灰比

D在保持水灰比一定条件下,同时增加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即增加水泥浆量)

74.欲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为(D)

A适当加大砂率B加水泥浆(W/C不变)C加大水泥用量D加减水剂

75.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可行的改善措施为(A)

A适当加大砂率B加水泥浆(W/C不变)C加大水泥用量D加CaSO4

76.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D)。

A坍落度B分层度C沉入度D维勃稠度

77.对混凝土有利的变形为(A)。

A徐变B干缩C湿胀D温度变形

78.坍落度值的大小直观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C)。

A保水性B粘聚性C流动性

79.当水灰比偏小时,混凝土拌合物易发生(A)

A分层B离析C流浆D泌水

80.石子粒径增大,混凝土用水量应(C)。

A增大B不变C减小

81.选择合理砂率,有利于(C)。

A增大坍落度B节约水泥C提高混凝土工作性或节约水泥

82.(B)作为评价硬化后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

A工作性B强度C变形性D耐久性

83.某地浇筑混凝土构件,原计划采用机械振捣,后因设备出了故障,改用人工振捣,这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水灰比。

(D)。

A增加,不变B不变,增加C增加,增加D降低,不变

84.下列不属于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向的是(C)。

A碳化B钢筋锈蚀C腐朽D碱骨料反应

85.原来用细度模数为2.65的砂子配制混凝土混合料,由于料源问题,改用细度模数为1.95的砂子,为了保持原配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强度不变,最合适的办法是(B)

A增加砂率B减少砂率C增加拌合用水量D减少水泥用量

86.某人在进行水泥混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因操作不熟练使加载速度急剧增大,只几秒钟试件便破坏了,请问该结果会导致试验测定值(A)。

A偏大B偏小C影响不大D上下波动

87.在选择压力机合适的加载量程时,一般要求达到的最大破坏荷载应在所选量程的(C)之间。

A50%左右B30%~70%C20%~80%D10%~90%

88.下列不属于混凝土的非荷载变形的是(D)。

A化学收缩B干湿变形C温度变形D徐变

89.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的大小主要由(D)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

90.配制混凝土时,限定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满足(D)要求。

A流动性B强度C耐久性D(A+B+C)

91.在混凝土中掺入0.25%的木质素磺酸钙,当混凝土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获得(C)效果。

A提高强度B提高抗冻性、抗渗性C(A+B)D节约水泥

92.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合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A)措施。

A增加砂率B减少砂率C增加水泥D增加用水量

93.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应选(B)。

A早强剂B高效减水剂C引气剂D膨胀剂

94.轻集料按(C)分为工业废料轻集料、天然轻集料及人工轻集料三大类。

A干表观密度B制造方法C原材料来源D孔隙特征

95.对纵向长度较长的混凝土结构,规定在一定间距设置建筑变形缝,原因是(A)。

A防止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结构变化B防止混凝土干缩而导致的结构破坏

C防止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破坏D为了施工方便

96.抗冻混凝土是指其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B)级的混凝土。

AF25 BF50    CF100    DF150

97.高性能混凝土(HPC)不具有的性能包括(B)。

A高耐久性B高强度

C高工作性能D高抗裂性能

98.轻骨料的强度可用(B)表示。

A压碎指标  B筒压强度   C块体强度   D立方体强度

99.提高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A)

A降低水灰比  B提高轻骨料强度 C提高水泥强度等级

100.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简称(D)

AHPCBPPFRCCSCCDSFR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