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2547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docx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减速顶检查与修理

哈尔滨铁路局企业标准

Q/HBTXXX-2011

代替Q/HBT038—88

减速顶检查与修理

2011-XX-XX发布                                2011-XX-XX实施

哈尔滨铁路局发布

 

目 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室外巡检································································2

5室外保养·············································································5

6室内检修···················································································7

7大修·······························································12

8报废·············································································14

9维修管理·············································································14

前 言

本标准代替Q/HBT038—88《TDJ减速顶检查与修理》。

本标准与Q/HBT038—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可控减速顶、单向减速顶、双临界速度减速顶和停车防溜顶的检查与修理;

——增加了报废的有关内容,用大修代替了原标准中的定期检修;

——删除了原标准第一篇中对油脂、油液和各项技术参数的要求;

——删除了原标准第三篇第9条质量检查评分标准;

——修改了室外巡检和保养、室内检修和维修管理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哈尔滨铁路局质量技术监督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邱满根、王敬巍、王旭、王潜、张志庆、熊树林、高志刚、曹永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HBT038—88。

 

减速顶检查与修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减速顶与停车防溜顶的术语和定义、室外巡检、室外保养、室内检修、大修、报废和维修管理的各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哈尔滨铁路局管内的各种减速顶和停车防溜顶的检查与修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B/T2460铁道车辆减速顶

TB/T2664铁道车辆减速顶运用、维修要求

TB/T3162.2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第2部分:

停车防溜顶

3术语和定义

TB/T2460和TB/T316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单向减速顶:

只对沿溜放方向通过的车辆单方向起制动作用的减速顶。

3.2可控减速顶:

通过电控阀控制对车辆做制动功或不做功的减速顶,包括电动锁闭可控减速顶和真空吸下可控减速顶。

3.2.1真空吸下可控减速顶:

利用真空原理控制滑动油缸实现吸下或立起状态的减速顶。

3.2.2 电动锁闭可控减速顶:

利用电控阀控制滑动油缸实现锁闭或立起状态的减速顶。

3.3 双临界速度减速顶:

该减速顶具有双级速度阀判速装置,对低于第一临界速度或高于第二临界速度的车辆不起制动作用,只对高于第一临界速度又低于第二临界速度的车辆起减速作用的减速顶。

4室外巡检

对安装在线路上的各种减速顶、停车防溜顶应每天进行一次巡视和检查。

方便处理的故障应及时在室外进行修理,对有故障的减速顶壳体、油缸组合件、可控顶电控阀等应及时更换,并将其运回维修场所进行室内检修。

4.1普通减速顶: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4.1.1外观

检查滑动油缸、壳体及排气管、开口销(R销或L销)等零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脱落应更换。

克丝钳、活扳手、螺丝刀、

4.1.2止冲装置

如能将油缸组合件从壳体中拔出,则说明止冲装置失效,应修理或更换。

止冲销变形过大无法取出的用钢锯将外部锯掉,用冲子打入壳体内取出。

手锤、钢锯、冲子、克丝钳、拔销器、吸垫器

4.1.3防尘圈

检查防尘圈有无裂纹、变形和松动,如有应更换。

更换后应对顶重新润滑。

克丝钳、油桶、加油板

4.1.4双头螺栓

检查双头螺栓是否松动、折断,松动的应紧固;折断的更换双头螺栓或壳体。

手锤、活扳手、专用扳手

4.1.5油气压力

将滑动油缸组合件压至最低点,油缸组合件应能在规定的回程时间内自动复位到最高点,对油气压力不足、回程不正常的应润滑或更换;如为壳体故障更换壳体。

如不能压到最低点,检查壳体内腔是否进水或冰。

如发现壳体下部有水或冰,立即清除并更换防尘圈和止冲销上的O型密封圈;如果壳体内没有水或冰,将滑动油缸组合件拔出运回室内分解,重点检查顶的油量是否增加或变质,速度阀座是否松动脱落、是否变成零档顶等。

克丝钳、

室外油气压力检测仪

4.1.6安装高度

目测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调整安装高度或更换油缸组合件。

 

4.1.7道碴等情况

检查壳体外部,如与道碴、轨枕等接触,或线路积水、积雪超过壳体排气孔位置,应处理。

专用耙子

4.1.8防脱线装置

对使用防脱线装置的,检查壳体翅状挡块,磨耗超过规定尺寸或折断、损坏的,应更换。

专用扳手

4.1.9防风雪装置

对使用防风雪装置的,检查排气装置,如有损坏或脱落应更换。

安装后,应保证排气软管弯头向外,喉箍上的紧固螺钉处于远离滑动油缸的一侧。

螺丝刀、活扳手

4.1.10注油装置

对使用注油装置的,检查注油嘴,如有损坏、脱落应更换。

活扳手

4.1.11卡式壳体

检查壳体或卡块,如有松动、损坏,应紧固或更换。

专用扳手

4.2可控减速顶,除执行从4.1.1到4.1.11所列要求外,还应执行下列要求: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4.2.1电控阀

如有松动或损坏应及时处理。

活扳手、螺丝刀、克丝钳

4.3单向减速顶,除执行从4.1.1到4.1.11所列要求外,还应执行下列要求: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4.3.1单向做功性能

当溜放车辆由峰上进入安装单向减速顶区段时,单向减速顶应能始终处于立起状态做为普通减速顶使用,且回程时间满足对车辆做功的要求;当机车或机车牵引车辆反向通过时,单向减速顶应处于锁闭状态,并以产品相关技术文件规定的速度回升至最高点。

如有不符,将油缸组合件从线路上拆回检修。

 

4.4停车防溜顶:

除执行从4.1.1到4.1.11(4.1.5除外)所列要求外,还应执行下列要求: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4.4.1保压性能

踩住停车防溜顶,保持一分钟以上,滑动油缸下滑行程不应大于8mm。

 

 

 

 

5室外保养

5.1普通减速顶: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5.1.1润滑

将防尘圈及壳体内残油清理干净。

在壳体衬套、油槽及防尘圈沟槽内涂满润滑脂,垫片放正,油缸表面擦净后将滑动油缸组合件装入壳体内上下活动几次,拔出后将密封盖底部多余的润滑脂刮去,再插入壳体。

一般地区采用3号锂基脂。

东北等寒冷地区,夏季采用3号锂基脂,冬季采用2号低温润滑脂。

气温低于-10℃时,可在3号润滑脂中按照1:

1体积比例添加10#航空液压油均匀混合后使用。

对于带有固定油杯的壳体进行润滑时,可用油枪通过油嘴向固定油杯内注入。

溜放区每2个月,连挂区每半年润滑一次。

对工作量大、气候环境等工况恶劣的站场,适当缩短周期。

克丝钳、螺丝刀、油桶、加油板、油枪

5.1.2安装高度

测量顶最高点与轨面距离,每年一次。

组合角尺

5.1.3双头螺栓紧固

溜放区每2个月,连挂区每半年紧固一次,同时检查止动垫、防松垫片,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对工作量大、气候环境等工况恶劣的站场,适当缩短周期。

专用扳手

5.1.4擦顶

每半年清扫减速顶附近杂物及清擦壳体、滑动油缸和防尘圈一次,保持壳体表面清洁,分档标记清晰。

工况恶劣的,适当缩短周期。

 

5.1.5清碴

道碴与壳体底部距离应大于15mm,每半年对顶安装坑进行清理。

专用耙子

5.1.6更换防尘圈

每年或滚压50万次更换防尘圈,以先到为准。

工况恶劣的,适当缩短周期。

克丝钳、油桶、加油板、

螺丝刀、拔销器

5.2可控减速顶,除执行从5.1.1到5.1.6所列要求外,还要执行下列要求: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5.2.1电控阀螺栓紧固

溜放区每2个月,连挂区每半年紧固一次。

工况恶劣的适当缩短周期。

专用扳手

5.2.2真空吸下式可控顶

润滑时,检查壳体上下腔之间的O型密封圈以及壳体与电控阀之间的密封胶垫,如有损坏应更换。

 

5.2.3高负荷可控减速顶

将滑动油缸插入壳体时,应使充填垫底部的缺口对准止冲销位置。

将止冲销上涂适量润滑脂,缺口向下插入壳体,将开口销或R销、L销插入止冲销的孔内,开口销分开不应小于30o。

 

 

 

 

 

 

 

 

 

 

 

 

6 室内检修

6.1对于油气不足、异常故障的减速顶、停车防溜顶,根据故障情况做相应检修,检修后应满足使用要求。

各种减速顶、停车防溜顶液压油在使用一年半后应更换。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6.1.1滑动油缸组合件解体

6.1.1.1将滑动油缸组合件外表清洗干净。

6.1.1.2将油缸水平夹紧,弹性销孔向上。

油缸卡具、台虎钳、克丝钳、

 

6.1.1.3抽出销轴,取下止冲座,置于指定地点。

对用卡环、O型圈安装的用专用勾子取下。

6.1.1.4打出弹性销。

6.1.1.5将油缸垂直夹紧,排气孔与操作者方向相反,套上防油罩。

6.1.1.6卸下密封盖,将活塞组合件与密封盖对应放于检修盘上。

6.1.1.7将废油倒入废油桶内,将油缸与活塞对应位置放好。

6.1.1.8卸下密封盖上的内、外密封圈。

专用勾子

专用冲子、小方锤

专用防油罩

密封盖扳手

检修盘

专用钩子

6.1.2清洗

将解体各零部件粗洗、精洗各一遍。

毛刷、勾子、清洗用油槽(或油桶)

6.1.3活塞组合件的检修

6.1.3.1检查活塞头部的摩擦副有无划伤或磨耗超限,如有应修理或更换;对活塞头部直接作为摩擦副的,应检查活塞头部圆周表面有无划伤或磨耗超限,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1.3.2检查活塞杆表面有无磕伤或划伤,镀层有无脱落,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1.3.3检查活塞杆根部有无变形、打堆、锈蚀或毛刺,销孔处有无裂纹或损坏,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1.3.4检查速度阀弹簧及开量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检查速度阀板、回程阀板有无变形或损伤,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1.3.5用专用扳手检查速度阀座(或压力阀座)的紧固力矩。

6.1.3.6对于压力阀座为可调式的减速顶,应检查调整螺母上的弹性销是否窜动,如有窜动应更换新的弹性销。

6.1.3.7对压力阀开启压力有要求的活塞组合件,进行打压试验。

6.1.3.8对因故障而解体的活塞组合件:

a用专用扳手卸下速度阀座(或压力阀座),取下各零部件。

如活塞组合件为分体式结构的,应同时卸下活塞与活塞杆。

b按顺序组装回程阀、压力阀、速度阀。

速度阀座(或压力阀座)扭矩、速度阀弹簧及开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规定,并与滑动油缸上标注的档次一致。

c调整开启压力至规定值。

用锁帽扳手将锁帽锁紧,复检开启压力,将所带油液空净。

专用阀座扳头、专用扳手、活塞杆专用卡具、压力试验台、螺丝刀、专用勾扳手、专用锁帽扳手

6.1.4密封盖组合件检修

6.1.4.1检查密封盖有无明显的压痕或变形,内孔表面有无损伤,如有应更换。

6.1.4.2检查密封盖的螺纹有无划伤或乱扣,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1.4.3检查密封盖的内外密封沟槽有无损伤或变形,如有应更换。

6.1.4.4对采用弹性销固定油缸组合件与密封盖,还应检查密封盖上的斜销孔,孔数超过4个应更换。

6.1.4.5将O型密封圈安装在槽内,不得歪扭。

6.1.4.6将聚四氟乙烯密封环在50℃--80℃水或油内加热,泡软后装入密封槽,附在内密封圈上。

安装时两四氟环捏口应错开180°,刃口处不得损坏,刃口台阶指向无螺纹端面,方向不得装反。

6.1.4.7将密封盖组合件套入特制心轴一同加热至70℃,恒温停放10小时以保证密封环恢复原形。

6.1.4.8在22孔内壁及聚四氟乙稀密封环上均匀的涂上3#锂基脂。

6.1.4.9将密封圈在组装用的同种液压油中浸泡后,再装入密封盖沟槽中,一旦浸油后的O型密封圈装入密封盖沟槽中,该密封盖就应与油缸装配并充氮,浸过油的O型密封圈在装配前停放的时间不许超过四小时。

恒温箱

6.1.5滑动油缸和止冲座的检修

6.1.5.1滑动油缸检查更换:

a检查滑动油缸的内外表面有无磕伤或划伤,外表面镀层有无脱落,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b检查滑动油缸内孔螺纹,如有损伤应修理或更换。

6.1.5.2检查止冲座表面、根部及销孔处有无裂纹或变形,如有应更换。

三角挫、三角刮刀

6.1.6滑动油缸组合件组装

6.1.6.1滑动油缸中注入定量油液(注意冬、夏季节的要求不同)。

6.1.6.2核对油缸及活塞组合件型号、分档无误,将支承环开口错开180°。

6.1.6.3将活塞组合件装入滑动油缸中,再将密封盖套在活塞杆上,然后轻轻地拧入油缸端部的螺纹内。

注意只拧入2-3扣即可。

6.1.6.4把组装好的滑动油缸组合件的活塞杆拔至最高位置,置于充氮工作台下体内.装上充氮装置上体,并把上体锁住。

6.1.6.5调整氮气压力达到产品相关技术说明的规定值,旋紧密封盖,如旋紧力大于正常值应停止旋入,解体检查油缸与密封盖螺纹处。

6.1.6.6在油气压力试验机上检查油气的压力。

6.1.6.7将滑动油缸组合件倒置于检修架上,在密封盖与活塞杆间隙处和调压螺丝孔内滴少许油液。

4小时内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充氮孔内注满油观察有无气泡,若有气泡须更换有关O型圈。

6.1.6.8打入弹性销。

若密封盖上弹性销孔与滑动油缸弹性销孔差距在5mm之内时可将两孔调正,此差距大于5mm的须重新钻孔。

弹性销尾端不得高于缸表面,打磨油缸孔周围毛刺。

6.1.6.9滑动油缸上标记不清或不符的,应重新作出标记。

检修架子、工作台、量桶、

充氮工具台、专用方孔扳手、压力试验机、检修架、专用钻眼胎具、台钻、密封盖扳手、小方锤、专用冲子、克丝钳、三角油石

6.1.7壳体组合件的检修

6.1.7.1双头螺栓折断的进行更换,更换时在螺纹处涂油防锈。

6.1.7.2检查止冲销有无弯曲变形,如有应更换。

专用扳手、克丝钳

6.2可控减速顶,除执行从6.1.1到6.1.7所列要求外,还应执行下列要求: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使用工具

6.2.1锁闭沟槽

对电动锁闭式可控顶,还应检查滑动油缸外表面上的锁闭沟槽有无毛刺、裂纹或变形,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2.2止冲装置组装

对真空吸下式可控顶的油缸组合件应先在活塞杆上装入橡胶填充垫,再将型号相符的止冲座装入活塞杆尾部,对正销轴孔,穿入销轴,穿上开口销(或套上O型密封圈或卡环)。

 

6.2.3清洗电控阀

清洗解体后的电控阀零件,有绝缘性能要求的如线圈等不得清洗。

 

6.2.4电控阀线圈

有无短路或断路,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万用表

6.2.5电动锁闭式电控阀

锁舌和弹簧是否损伤或断裂,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2.6真空吸下式可控顶

应检查电控阀的排气通道有无堵塞,如有应清理干净,确保排气道通畅。

 

6.2.7阀体、阀盖及各零部件

有无损伤或失效,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6.2.8电控阀性能

对检修后的电控阀应进行通、断电试验和绝缘测试。

电控阀真空检测仪、兆欧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