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0764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

XXXX采石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

XXXXXXXXXXXX

 

XXXXXXXXXX采石场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正文)

 

XXXXXXXXXX

XXX年X月

声明

XXXXXXXXXX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在为XXXXXXXXXX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出具的《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此报告未经我公司书面批准,再次复印无效。

 

法人代表:

 

XXXXXXXXXX

XXX年XX月XX日

 

 

项目负责人:

资质证书号

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

资质证书号

专业

分工

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

技术职称

资质证书号

签名

报告书批准人:

技术职称

资质证书号

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

职务

签名

签发日期:

XXX年XX月XXX日

 

 

1总论

1.1项目背景

XXXXXXXXXX成立于XXXXX,注册资金XXXX,公司位于XXXXXXXXXX。

公司主要以建筑石料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有关规定,XXXXXXXXXX属于常用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为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7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为了明确公司相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及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提高公司的职业病防治能力及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要求,XXXXXXXXXX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XXXXXXXXXX对XXXXXXXXXX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XXXXXXXXXX接受委托后成立了评价组,向用人单位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在充分研究生产技术资料和国家的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标准的基础上,编制现状评价方案,依照评价方案对XXXXXXXXXX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2评价目的

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控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明确用人单位作业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程度,对用人单位现阶段职业病危害做出综合评价,并对造成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的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依据,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3评价依据

1.3.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2016]第48号●《中华人民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2012]第73号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2014]第13号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中华人民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令[1987]第105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2011]第586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13]第101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6]第88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5]第76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安监总安健[2016]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1]192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10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3]38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第39号令

●《卫生部关于发布<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的通知》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职业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1]156号

●《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的通知》甘安监安健[2014]20号

1.3.2评价依据的技术规和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AQ/T4270-2015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8008-201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GBZ159-200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GBZ188-2014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

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

工频电场》GBZ/T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

噪声》GBZ/T189.8-2007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GB/T1165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29510-2013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019-201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GB/T50087-201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GB50187-2012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3.3评价依据的基础技术资料

1、

2、

3、

4、

5、

6、企业提供的其他资料

1.4评价围

根据XXXXXXXXXX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价围主要包括XXXXXXXXXX的矿山开采、石料加工及其公用辅助设施。

具体评价容包括总体布局、原辅材料、产品、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措施,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等容。

其他安全、环保问题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报告认同相关部门的结论性意见。

1.5评价方法

本次现状评价根据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分析和检查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对作业的职业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

通过研读项目有关技术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XXXXXXXXXX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确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通过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分析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并对防护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1.6评价单元

根据对XXXXXXXXXX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布置,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分布特点和设备布置的独立性,本次评价划分为矿山开采单元和石料加工单元共2个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其中采矿单元分为露天开采1个子单元,石料加工单元分为破碎单元、振动分离2个子单元。

评价单元划分及相关子单元的情况见下表。

表1-1XXXXXXXXXX现状评价评价单元划分表

序号

评价单元

子单元

1

采矿单元

露天开采单元

2

选矿单元

破碎单元、振动分离单元

1.7评价程序

依照《职业健康评价导则》规定,评价程序包括准备、实施和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详见职业健康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1-1。

1.7.1准备阶段

我公司在接受XXXXXXXXXX的职业健康现状评价委托后,经过风险分析后与XXXXXXXXXX签订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合同,对其作业现场进行了调查并收集评价所需基本资料,确定了评价方案。

1.7.2实施阶段

按照评价方案对XXXXXXXXXX进行职业健康调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和企业现状,对该企业采矿场、石料加工和石料堆场等作业场所的布局、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和应急救援等分别进行评价,并对其职业健康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1.7.3报告编制阶段

评价组对现场调查资料、检测结果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编制现状评价报告书。

质量控制组对现状评价报告进行审,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评价组按照审核意见对现状评价报告书进行修改后由公司负责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报告书进行审查,并出具职业卫生专家审查意见以及用人单位对报告书的意见,经评价组修改后将报告书再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送至政府审批部门进行备案。

评价报告整个编写过程严格按照我公司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见图1-1。

 

 

图1-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

1.8质量控制

我公司经过XXX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证书编号:

XXXXXXX。

现场检测仪器和实验分析仪器均经过周期性计量检定合格,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采样布点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进行采样布点,按照《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和《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中的国家现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长途运输后采样器的校准、现场采样操作和在检测现场进行的现场分析均严格按照我公司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执行,无超资质围服务。

评价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从合同评审、评价方案审核、作业场所调查笔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通知单审核、评价报告书审核,在评价报告书编制的不同阶段加以有效的质量控制。

现场检测人员和评价人员均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

评价报告整个编写过程严格按照我公司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执行。

质量控制程序图见图1-2。

 

2用人单位概况

2.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XXXXXXXXXX成立于XXXXXX。

由于业务需要该企业于2016年3月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并更名为XXXXXXXXXX。

公司主要经营围是建筑石料开采和加工销售。

公司下设设置矿山办公室和安环科两个部门,职业卫生管理由安环科XXXX负责。

2.2地理位置及开采围

XXXXXXXXXX位于XXXX。

矿区距徽县县城23km,距离316国道直线距离约为50m,交通极为便利。

根据XXXXXXXXXX的采矿许可证,其许可证号为XXXXXXX,开采种类:

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采矿场面积:

XXXkm2;生产规模:

XXX万吨/年;有效期限:

XXXXXX,开采深度由XXXXXX标高。

采矿场拐点坐标(1980坐标系)见表2-1。

表2-1采矿场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X

Y

1

2

3

4

开采深度

2.3自然条件

1、气象水文条件

XXXXXXXXXX矿区处于西岭南侧的陇南山区,气候温暖湿润。

据徽县气象站资料,温润系数为0.5~1.0,属于半湿润区,降雨量充沛,最大日降水量约266.1mm,年平均降雨量717mm,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5%~70%。

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20.7℃;年蒸发量约为949.6~1300mm,相对湿度43~54%,最大冻土深度200mm,年平均风速7.9m/s,最大风速18m/s,全年最小风频向为WE气象条件见表2-2。

表2-2矿区气象条件表

气温

年平均温度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降水

年平均降雨量

年蒸发量

相对湿度

其它

最大冻土深度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全年最小风频向

2、地形地貌

徽县地处岭山脉中的一个狭长下凹盆地-徽成盆地,地形总趋势是南北山区地势高像盆缘,东西部、中部丘陵地势低像盆底,海拔704~2504m,平均海拔1317m,经多次造山运动,形成明显的三个地质单元。

南部为加里东海西褶皱带,中部为新凹陷带,北部为海西印支褶皱带。

徽县地貌的形成经过多次运动出现了三个明显较大的地貌构造单元。

南部:

地形地貌复杂、峰峦叠嶂、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河流发育、河谷深切、多为“V”形河谷,属南岭深切割地貌。

中部:

丘陵地貌,位于徽成盆地的中间地段,丘陵与丘陵之间有属于流水地貌的冲积泥流沟,槽泥流堆积堆,泥流堤埂等五级徽地貌。

北部:

岩层倾向较小,坡面平缓,断层两侧相对高差较小,河谷浅切,山间开阔,河床较平,属于北岭褶皱中切割地貌。

矿区地理位置属岭山脉近分水岭南侧,山脉走向近东西,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貌区。

山势陡峭雄伟,河谷纵横,最高峰海拔1835m。

3、水文地质条件

XXXXXXXXXX矿区属于长江水系,地形表现为南北高中部低,地表径流发育,主要河流为麻岩河和洛河,基本常年流水。

地下水总体受岩性、构造控制,以破碎带潜水及裂隙-孔隙潜水为主。

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为主。

由于地形起伏比较大,一般以就地补给,不远处排泄为特征。

普查区含水岩组主要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第四系基岩裂隙水两种。

前者属于潜水,含水岩性为冲洪和残坡积物,含水层厚度小于3.0m,水位埋深1.50~3.50m。

后者为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含水岩性为灰岩组成,属断裂带脉状水或风化裂隙潜水。

4、工程地质条件

XXXXXXXXXX矿区位于糜署岭岩体南接触带上,出露岩性为花岗闪长岩、砂岩和灰岩。

四条近东西区域断裂通过测区,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地次序的小断层或裂隙很发育,其面上均有断层泥存在。

裂隙和剪裂隙并存,裂隙部分由方解石和石英所填充,裂隙面平直光滑,且相互切割,导致岩石结构松散,稳定性弱。

矿区断层多为逆断层,岩石在构造的作用下出现黄铁矿化(褐铁矿)、硅化、绢云母等挤压断面,并存在破碎带,破碎带附近岩石节理很发育,易发生失稳现象。

2.4周边环境

XXXXXXXXXX矿区无居民,无公共建构筑物;地表有林地覆盖。

矿区办公室北部300m处有一选场,矿体南侧山体背后约50m有316国道,矿区有乡村公路,距采面40m左右,平时有人员和车辆通过。

2.5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调查

XXXXXXXXXX劳动定员共计8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作业人员6人。

工作制度为白班制,每天工作8小时。

XXXXXXXXXX生产现场各岗位作业人员具体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情况见表2-3。

表2-3岗位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情况

岗位

作业方式

班制

劳动定员(人)

管理人员

巡检作业

白班

凿岩工

操作工

白班

挖掘机司机

操作工

白班

装载机司机

操作工

白班

进料口巡检工

巡检作业

白班

合计

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1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3.1.1总平面布置

XXXXXXXXXX露天采场和筛选工程占地主要包括采矿区、筛选区以及工业地区(包括辅助生产场地、办公生活区、道路运输区等)。

1、露天采场

露天采场位于矿区西南侧。

2、破碎筛分站

破碎筛分站位于矿山北侧平坦场地处,破碎筛分系统主要由颚式破碎机、反击破碎机、筛分机和皮带运输等组成。

3、堆料场

位于矿侧120m处。

4、办公生活区

位于矿山北侧220m处。

该矿区总平面布置详见附件五XXXXXXXXXX总平面布置图。

XXXXXXXXXX总平面布置方面的检查容及结果见表3-1。

表3-1总平面布置卫生要求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依据

现场检查情况

检查

结果

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

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

GBZ1-2010

5.2.1.1

该矿区根据场地要求,按功能将矿区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生活区。

生活区位于矿山北侧。

生产区主要由破碎筛分和堆料场组成。

XXXXXXXXXX平面布置满足了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的要求。

符合

2

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

GBZ1-2010

5.2.1.3

XXXXXXXXXX场地一次整体规划设计,生活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均独立布置。

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布置在生产区。

符合

3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GBZ1-2010

5.2.1.4

生产区及辅助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办公生活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符合

4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

GBZ1-2010

5.2.1.5

本项目各车间按工艺要求,相同类型设备做到尽量集中设置。

符合

5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按照GBZ158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2010

5.2.1.6

XXXXXXXXXX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各主要生产设备旁的明显位置未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不符合

6

动力公用设施的布置,宜位于其负荷中心,或靠近主要用户。

(动力公用设施)

GB50187-

20124.3.1

XXXXXXXXXX各车间电气控制系统均靠近其相关用户设置。

符合

7

厂区尽端式道路应有足够的消防车回转场地。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GBZ/T194-20074.1.4

XXXXXXXXXX周围均设消防道路,道路宽度3.5m。

符合

3.1.2竖向布置

XXXXXXXXXX竖向布置方面的检查容及结果见表3-2。

表3-2竖向布置方面的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依据

现场检查情况

检查

结果

1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毒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

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

GBZ1-2010

5.2.2.1

XXXXXXXXXX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生产区设置水平设置。

符合

2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

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

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GBZ1-2010

5.2.2.2

XXXXXXXXXX生产产生噪声及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安装于露天场区;但是产生噪声和振动的生产设备未采取相应的防噪减振措施。

不符合

3

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废水排放管道禁止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的地面下。

GBZ1-2010

5.2.2.3

XXXXXXXXXX无废水排放,生活用水洒落地面自然蒸发。

符合

根据表3-1和表3-2检查,XXXXXXXXXX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物料运输顺畅,但是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生产设备旁的明显位置未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对于产生较大噪声和振动的设备安装于露天场区,但是未采取相应的防噪减振措施。

因此,XXXXXXXXXX生产区厂房总体布局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的要求,需要企业进行整改。

3.2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2.1设备布局调查

XXXXXXXXXX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3-3。

表3-3XXXXXXXXXX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挖机

SY215C-8

1

2

挖机

徐工XG6250E

1

3

挖机

JCM92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