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9994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docx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

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简述人工喂养中奶量的计算方法;婴儿:

5个月,体重6公斤,缺乏母乳,需采用牛奶喂养,请为其制定每天喂养方案

按乳儿每天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计算奶量:

婴儿所需热量100~110Kcal/kg.d;水量为150ml/kg.d。

配方奶粉:

是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奶制品,使宏量营养素成分尽量“接近”于人乳,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和肾脏功能;添加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强化婴儿生长时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素;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按规定调配的配方奶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接近人乳,只要奶量适当,总液量可满足需要。

配方奶粉摄入量:

500Kcal/100g奶粉,100kcal/kg.d(RNI),∴奶粉摄入20g/kg.d。

全牛奶的家庭改建:

稀释、加糖(每100ml牛乳中加蔗糖5~8克)、煮沸(达到消毒、蛋白变性目的)。

全牛奶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在两次之间加水,使奶与水量(总液量)达150ml/kg.d;家庭改建后牛奶摄入量:

67Kcal/100ml,8%糖牛乳@100Kcal/100ml,∴牛奶摄入100ml/kg.d。

每日需要总热卡(110Kcal/kg.d):

110×6=660Kcal

每日需要8%糖牛奶总量:

每100ml牛奶产热100卡,故需要8%糖牛奶660毫升。

每日需要水分总量(150ml/kg.d):

150×6=900ml。

除牛奶外应给水分;900-660=240毫升。

5个月婴儿每日喂奶5次,故每次喂奶为132毫升;水分可加入牛奶内或于每两次喂奶之间供给。

试述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总量与分布:

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这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则与成人相近。

体液组成:

小儿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但出生数日的新生儿,除血钠与成人相近外,血钾、氯、磷及乳酸根多偏高,碳酸氢根和钙较低。

水的交换:

儿童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其主要原因为小儿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摄人热量、蛋白质和经肾排出的溶质量均较高;体表面积大、呼吸频率快使不显性失水较成人多。

体液调节功能差:

缓冲系统、肺、肾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均不如成人。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方式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主要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静脉补液的适应症为:

口服补液适用于能口服且脱水不严重的急性腹泻病人;

静脉补液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者。

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累积损失量的补充:

1液体量:

根据脱水程度而定。

轻度脱水补给30~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50ml/kg。

2液体种类:

决定于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补2/3张至等张含钠液,等渗脱水补1/2张至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至1/5张合钠液。

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于开始8~12小时补足。

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用2:

l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以迅速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

.继续损失量的补充:

按实际损失量估计,一般为10~40ml/kg/日,用1/3~l/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供给生理需要量:

液量按60~80ml/kg/日,一般用生理维持液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或者口服。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种类和成份如下:

口服补液盐(ORS)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小肠的Na+-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Na+-葡萄糖共同载体,此载体上有Na+-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Na+-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运转、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ORS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中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20mmol/L,C1-80mmol/L,HCO3-30mmol/L,葡萄糖111mmol/L。

可用NaCl3.5g,NaHCO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配成。

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约(2/3张),总渗透压为310mosm/L。

小儿腹泻病的补液。

总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总步骤:

定量、定性、定时

补液要求:

一般累积损失在第一日即可完全纠正,第二天以后的补液可根据该日的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补充。

三补:

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三观察:

尿量(3~4小时增多);酸中毒(6~12小时纠正);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

第一天补液

①液体总量:

包括累计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

②溶液种类: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全日容量比例,大约相当于等渗脱水用3:

2:

1液(1/2张);低渗脱水用4:

3:

2液(2/3张);高渗脱水用1:

2液(1/3张)。

③补液方法与速度:

口服补液:

轻和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

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可用ORS补给,生理需要量可通过进饮进食补充。

静脉补液: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2:

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

2)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

应用总量的一半,于8~12小时内补入,速度8~10m1/kg/小时。

高渗性脱水按5~8m1/kg/小时。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12~16小时内补入,速度稍慢,5ml/kg/小时。

④纠正酸中度:

轻、中度酸中毒不必另行纠正。

重度酸中毒可按5%碳酸氢钠6m1/kg可提高CO2cp5mmo1/L(约10VOL%)

⑤低钾血症处理:

低钾时补钾需注意有尿或6小时内排过尿可补钾。

补钾量:

一般按3~4mmol/kg/日(相当10%氯化钾2~3ml/kg/日)。

方法:

补钾尽量口服,严重缺钾或呕吐频繁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慢,应在8小时以上。

⑥钙和镁的补充;低钙时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10ml),用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或慢推。

低镁时可用25%硫酸镁每次0.1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第二天补液:

一般补给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生理维持液。

若继续损失,酌情补充部分1/2~l/3张含钠液。

营并不良伴腹泻脱水时液体疗法

按实际体重补液,总量比计算量减少1/3;补充用积损失量常用2/3张溶液,输液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约3~5ml,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障碍者宜先扩充血容量,每次每公斤体重20ml,于1小时内静脉滴入。

补钾:

在扩充血容量后及时补钾,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2~0.3g(含口服量);静脉滴注浓度为0.3%;给钾时间7~10天。

钙、镁的补充:

宜早用补钙,尤其是对合并佝偻病者;有缺镁时,可给25%硫酸镁。

每次每公斤体重0.1~0.2ml,每日深部肌肉注射2次共l~2天。

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如肝功能不好,纠正酸中毒宜用碳酸氢钠液。

小儿肺炎时的液体疗法。

热量计算:

每日每公斤体重50~60Kcal,水量每日每公斤体重60~80ml,高热喘息者不显性失水增多,总液量可偏多;重症肺炎有水、钠潴留倾向,且合并心功能不全,液量不宜多。

输液成分:

以2:

1等张含钠液代替生理盐水,选用1/4~1/5张含钠液,可不必常规静脉补钾。

补液速度:

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5ml均匀滴注。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

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

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

  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

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人工喂养:

牛乳为最常用者

  1.牛奶

  

(1)牛奶成分:

酪蛋白为主,不易消化。

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加5~8%的糖。

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婴儿。

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的1/5。

  

(2)牛奶制品:

①全脂奶粉:

重量1:

8或体积1:

4配制。

②蒸发乳:

③酸奶:

④婴儿配方奶粉:

接近母乳。

⑤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

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

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150ml/kg。

100ml含8%糖的牛乳约能供应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

例如一个3个月婴儿,体重5公斤,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550ml,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200ml。

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

  2.羊奶:

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B12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3.代乳品:

以大豆为主的代乳品,可作为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

按胎龄分类1.足月儿:

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

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

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1.生理性黄疸:

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

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

  2.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μmol/(1.5mg/dl)。

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⑴多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

  ⑵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大便次数增多,多<10次/天,量不多。

大便性状为黄色或黄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状,有酸臭味,常有泡沫,不消化食物。

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⑴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或由轻型转变而来。

  ⑵胃肠道症状重:

腹泻、呕吐频繁,大便次数:

>10次/天,量多;大便性状:

蛋花汤样、黄稀便、血便、黏液;大便镜检:

脂肪球、白细胞、或红细胞、脓细胞;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表现;全身中毒症状:

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昏迷、休克等。

           脱水程度判断

  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失水量   5%     5-10%   >10%

  (ml/kg) 50     50-100  100-120

  一般状态 稍差    萎靡    极度萎靡、嗜睡

              烦燥   甚至昏迷

  皮肤弹性  尚可   干燥,较差 极度干燥、极差

  前囟、眼窝 稍凹陷  明显凹陷  深陷

  

  3.电解质紊乱

  ⑴低钾血症:

血清钾<3.5mmol/L

  ①原因:

呕吐、腹泻大量丢失钾盐,摄入减少,入量不足,肾脏保钾能力相对比保钠差。

  ②表现:

肌张力下降,肠鸣音减弱,心电图异常。

  ⑵低钙血症

  ⑶低镁血症

  ⑷代谢性酸中毒

  ①原因:

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摄入不足,体内脂肪分解增多,形成酮血症。

组织灌注不良,酸性代谢物产生多,排出少。

  ②分度:

HCO3–(mmol/L);轻:

13-18(mmol/L);中:

9-13(mmol/L);重:

<9(mmol/L)。

 

  ③表现:

烦躁不安、呼吸深大、口唇樱红、精神萎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4.腹泻分期

  ⑴急性:

<2周

  ⑵迁延性:

2周-2月

  ⑶慢性:

>2月

  五、几种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

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主要侵犯6月-2岁小儿。

起病急,常先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呕吐,之后出现腹泻;大便三多:

量多、次数多、水多,蛋花汤样。

镜检多无异常,偶有白细胞;常有脱水(等渗性)、酸中毒;自限性,病程约3-8天。

  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多见于婴幼儿和新生儿。

夏季多发。

大便:

黄绿色或蛋花汤样,伴较多粘液,有腥臭味,每日5-10次,轻症无发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伴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

镜检少量白细胞。

  3.产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流行于夏季,发热、呕吐、频繁多次水样便,多伴有脱水、酸中毒,镜检常无白细胞。

  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主要感染学龄儿童,夏季多发,发热、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脓血便,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休克,镜检:

大量红、白细胞。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夏秋季好发,先腹痛、后腹泻,初为稀便或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大便镜检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可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

  6.空肠弯曲菌肠炎:

夏季多发,6个月-2岁婴幼儿好发,发热、恶心、腹痛、腹泻

  初为水样,很快转为粘液样或脓血便,有腥臭,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红细胞。

  7.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新生儿、婴幼儿多见,夏季好发,易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起病急,发热,腹泻,大便性状多样易变,镜检结果也多样。

  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多发生于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者,大便为暗绿色海水样,大便镜检大量脓细胞和革兰氏阳性细菌。

  9.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

多发生于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者,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可见伪膜,轻症停用抗生素很快痊愈。

  10.真菌性肠炎:

多见于营养不良或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者,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黄稀便,含泡沫多,有时呈豆腐渣样,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及菌丝。

  六、实验室检查

  1.大便检查:

便常规、病原学检查。

  2.血常规

  3.血生化检查

  七、诊断:

喂养史,发病季节,年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

  八、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月小儿,外观虚胖,生后不久就出现大便次数多而稀,食欲好,无呕吐,体重增加正常,添加辅食后自愈,不需治疗。

  2.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3.细菌性痢疾

  4.坏死性肠炎

  九、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加强护理;合理用药。

  1.调整饮食:

  ⑴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

  ⑵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或稀释奶。

  ⑶疑双糖酶缺乏者给予免乳糖奶。

  ⑷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

  ⑸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2.液体疗法

  ⑴口服补液:

指征:

腹泻时脱水的预防。

轻度和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不用于:

新生儿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

补液量:

  轻度脱水:

50ml/kg;中度脱水:

50-100ml/kg。

补液时间:

8-12小时补足累计损失量。

脱水纠正后转入维持补液阶段,需将余量加等量水稀释使用。

  口服补液盐(WHO-ORS)

  (液体张力:

2/3张  钾浓度:

0.15%)

  3.静脉补液:

(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静脉常用液体成份(mmol/L)

  ⑴累积损失量补充

  ①补液量:

一般按下量的2/3给予。

   轻度脱水:

50ml/kg

   中度脱水:

50-100ml/kg

   重度脱水:

100-120ml/kg

  ②补液成份

   等渗性脱水:

1/2

   低渗性脱水:

2/3

   高渗性脱水:

1/3

  ③补液速度:

8-12小时补足

  ④重度脱水补液开始先扩张血容量:

液体成份是2:

1含钠液;量是20ml/kg。

速度是1/2-1小时。

  ⑤钾的补充:

见尿补钾,口服补钾有困难或严重缺钾可静脉补充,浓度<0.3%

  一般患儿3-4mEq/kg.d,缺钾明显者为4-6mEq/kg.d。

  每日氯化钾静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

持续4-6天。

  ⑥纠正酸中毒:

液体成份:

5%NaHCO311.2%乳酸钠;量5%NaHCO31ml/kg可提高HCO3–约1mmol。

碱剂需要量(mmol)=(22-测得HCO3–)mmol/L×0.5×kg。

一般先按计算量的1/3-1/2给予。

  ⑵继续丢失量的补充:

液体成份:

1/3张;量:

丢多少补多少,一般按30ml/kg;速度:

和生理需要量一起在补液的后12-16小时内匀速给入。

  ⑶生理需要量补充:

液体成份:

1/5张;量:

60-80ml/kg;速度:

和继续丢失量一起在12-16小时内匀速给入;部分口服。

  ⑷补液总量

  ①第一天补液量:

  轻度脱水:

90-120ml/kg

     中度脱水:

120-150ml/kg

     重度脱水:

150-180ml/kg

  ②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量:

主要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提供热量。

  4.抗生素治疗

  水样便者多为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重症选用抗生素。

黏液、脓血便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针对病原合理选用抗生素。

注意药物副作用。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停用原来使用的抗生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停用万古霉素、苯唑西林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停用万古霉素、灭滴灵等;真菌性肠炎停用制霉菌素、氟康唑。

 5.其他药物治疗:

微生态疗法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制剂;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用蒙脱石粉。

  6.对症治疗

  7.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①仔细寻找病程迁延原因。

  ②严格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③调整饮食,增加热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④必要时胃肠外营养。

心力衰竭

  a.婴儿心率>180次/分,幼儿>160次/分

  b.呼吸增快>60次/分

  c.烦躁不安,发绀,面色发灰

  d.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e.肝脏短期内增大

  f.尿少或无尿,颜面或下肢水肿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一)左向右分流型(潜在青紫型):

常见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二)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等。

  (三)无分流型:

常见有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和右位心等

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

  1.肺动脉狭窄;

  2.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

  4.右心室肥大。

  以上4种畸形中以肺动脉狭窄最重要,是决定患儿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肺动脉狭窄,血液进入肺脏受阻,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

肺动脉狭窄轻者,右心室压力仍低于左心室,故左向右分流;肺动脉狭窄严重者右心室压力与左心室相似,此时右心室血液大部分进入骑跨的主动脉(右向左分流),因而出现青紫。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1.青紫:

其轻重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哭闹与活动后加重。

  2.蹲踞:

下蹲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暂时性缓解。

  3.阵发性的呼吸困难或晕厥:

婴幼儿期常在吃奶或剧哭时出现阵发性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晕厥或抽搐(系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缺氧加重所致),年长儿可诉头痛,头昏。

  4.杵状指(趾);活动耐力下降。

 体检:

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一般以第3肋间最响,其响度决定于肺动脉狭窄程度,漏斗部痉挛时,杂音可暂时消失。

肺动脉第二音减弱(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

  并发症为脑血栓(系红细胞增多,血粘稠度增高,血流滞缓所致)、脑脓肿(细菌性血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单纯性肾病  3-7岁男孩多见 

全身凹陷性水肿,以颜面,下肢,阴囊明显,常有腹水。

水肿部位随重力作用而移动,可出现皮肤白纹。

税种可反复出现,迁延很久。

   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量与水种程度呈平衡关系。

 

  低蛋白血症:

以清蛋白下降为主,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

 尿量减少,颜色变深。

 

肾炎性肾病  学龄期小儿多发。

水肿一般不严重,除具备肾病四大特征外,还有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低补体血症。

单纯型         肾炎型

  ①大量蛋白尿      ①血尿

  ②高血压        ②低白蛋白血症

  ③肾功能不全      ③高胆固醇血症

  ④持续低补体血症    ④水肿

  (≥1项)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 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5)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1项支气管舒 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①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②以0.1%肾上腺素0.01 ml/kg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 ml/次)。

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15~30 min 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性。

5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 气峰流速(PEF)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上升≥15%者为阳性。

如果肺部未闻 及哮鸣音,且FEV1>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标准:

 1)持续咳嗽>1  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 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2)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3)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肺炎合并心衰的表现:

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 /分。

②心率突然>180  次/分。

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