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49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docx

专题0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B卷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1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卷(能力提升卷)

(测试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材料、用品、操作的搭配,正确的是()

A.小狗静脉——稀盐酸──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土壤──高温蒸汽灭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一年生枝条──赤霉素或其类似物──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酵母菌──肉汤培养液──研究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答案】D

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A描述正确;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B描述正确;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描述正确;该碳源是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D描述错误。

3.(2015春•夏县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

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

C.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D.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答案】D

故选:

D.

4.下列关于实验方法或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过程中漂洗的目的均为洗掉浮色便于观察

B.可用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提取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C.各种实验中均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D.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或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均可分解纤维素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试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A错误;洋葱鳞片叶中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B错误;有单一变量才能起到对照的作用,但不一定是空白的,必须是单一的变量,C错误;麦麸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能以麦麸中的纤维素为碳源,因此可以产生纤维素酶,D正确。

5.(2011秋•石河子校级期末)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A.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答案】D

【解析】A、稀释涂布平板法首先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

B、稀释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B正确;

C、平板涂布后要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让菌体进行繁殖,C正确;

D、在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接种后,只有在一定的稀释度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才能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低,将不会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高,可能没有菌落生成,D错误.

故选:

D.

6.(2015春•巢湖校级期中)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B.硝化细菌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D.乳酸菌

【答案】C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而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素而出现透明圈,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故选:

C.

7.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8.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答案】D

【解析】A选项:

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不能获得单菌落,要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

B选项:

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

C选项:

可以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C正确。

D选项:

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D错误。

9.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了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右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菌的死亡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的有无来确定

B.第2、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此实验设计不能揭示蛋白质H的作用机理

【答案】B

10.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培养基属通用培养基,可以鉴别出大肠杆菌

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青霉素的基因

C.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D.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答案】C

【解析】从用途看此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伊红和美蓝可用来鉴别大肠杆菌,A错误;D错误;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B错误;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C正确;答案是C。

11.大肠杆菌PUC19质粒如下图所示。

LacZ基因是PUC19质粒上重要的标记基因,其表达产物能水解X-gal,进而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

用EcoRI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不含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并进行检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B.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

C.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

D.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蓝色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答案】D

12.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前均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均要确保培养基中含有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均可用于鉴定菌种

D.均需要放在恒温培养箱中通入氧气培养

【答案】C

【解析】微生物接种前,要多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培养基中只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B错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均可用于鉴定菌种,C正确;有些微生物属于厌氧型,就不需要氧气,D错误。

13.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

14.在自然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主要分解者是

A放线菌B酵母菌C细菌D霉菌

【答案】D

【解析】霉菌是一类丝状真菌,具较强的分解复杂有机物的能力,如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蛋白等,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很大作用。

15.在大肠杆菌的遗传学研究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挑选出某特殊基因型的突变。

为了从表型为Lac-Met-的大肠杆菌中挑选出表型为Met+的细菌,可用的培养基是:

   A.基本培养基+葡萄糖+甲硫氨酸   B.基本培养基+葡萄糖-甲硫氨酸

   C.完全培养基+ X-Gal   D.基本培养基+乳糖+甲硫氨酸

【答案】B

【解析】Lac-Met-即乳糖甲硫氨酸缺陷型,依题意,需挑选出甲硫氨酸正常型的菌株,即能自主合成甲硫氨酸的菌株,应用缺甲硫氨酸的培养基。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5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物,其中的葡萄糖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答案】

(1)纤维二糖(2分)葡萄糖(2分)

(2)红(1分)透明圈(2分)

(3)不能(1分)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3分)不能(1分)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

17.(10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肺炎、肠炎等。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用所学的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方法进行“变质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部分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图。

(注:

培养皿旁的数字代表菌落数目;实验室条件满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过程严格做好各项防护防扩散等工作)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适合的____和____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无处不在的其它微生物无法混入。

(2)据图,研究小组采用的是_______法分离和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

由样品到4号试管的操作中,第一步,将分别盛有9mL生理盐水的4支试管______,并编号1—4号;第二步,用移液管从样品中吸取1mL牛奶,注入1号试管中,充分摇匀;第三步,重复第二步骤操作,以此类推,4号试管的稀释倍数是_____。

(3)资料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的肉汤中生长;本实验可配制含10%氯化钠的培养基,使之成为_______培养基,以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4)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可区分不同种类微生物,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__等方面;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需按照菌落计数的要求计数,以保证计数结果准确。

据图可得出1mL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为_____。

【答案】(每空1分)

(1)营养环境

(2)稀释涂布平板灭菌104(3)选择

(4)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答对其中两项给2分)3.6×105(2分)

(4)微生物进行鉴别时科通过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进行判断;根据图可知在10-3稀释度下,菌落数为(32+39+37)/3=36,所以1mL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为3.6×105

18.(15分)[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验]

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分离、纯化、应用过程及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均要无菌操作。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