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docx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教材概述】
1、内容分析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
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
“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五子之歌》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泰誓》讲: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
“民者,君之本也。
”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
“仁也者,人也。
”“仁,人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
《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
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2、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思路方法】
1、教学思路: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2、教学方法: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
让学生多读多练,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前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艰深,为此,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课题的环节。
之所以布置预习的课题,是因为作业提纲是我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它的好处在于为学生提供解读课文的思路,明确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作业预习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题去收集、筛选有关的资料,能够结合背景资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
(3)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课堂讨论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又应注入新的生命,“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即古今对读,合理延伸。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4、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1、故事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
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
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
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那么,这是谁说的?
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
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
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2、名句导入: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这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著名代表孟子关于治国方略的著名言论,意思是说“治国方法有两种,就是仁政和暴政罢了。
过分虐待他的人民,那自己也会身死国亡,虐待不太厉害也会造成危险使国家削弱。
”这里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
那么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共同探究仁政的具体内涵。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
孟子的主要主张是:
仁政,民贵,君轻。
与孔子合称“孔孟”。
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2、基础知识
(1)、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民本思想的核心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不义的战争,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3)、给下列字注音
王好战(hào)弃甲曳兵(yè)数罟不入洿池(cùgǔ)
衣帛(yìbó)庠序(xiáng)鸡豚狗彘(túnzhì)
饿莩(piǎo)不入洿池(wū)
(4)、写出句中通假字的通假情况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莩”通“殍”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信息筛选
提问:
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
“民不加多。
”
提问:
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
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提问:
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
(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提问: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课文第一段:
提问:
“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明确:
“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
“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提问:
“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明确:
“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凶
A河内凶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提问:
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
“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
(《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
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
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提问:
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明确:
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提问: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
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
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小结:
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方法点拨
如何学好文言文
其实,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只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
宋代朱熹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
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先生说:
“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
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
”郭沫若老先生也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
”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
2、字词积累。
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字词积累分两大类:
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
相比较而言,实词又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
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
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一共有23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
①“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关系;
②“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关系;
③“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
④“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关系。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示转折关系。
3、语法归纳。
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怎么办?
我们不如用归纳法将它们分类总结,可画一简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分门别类标在表中,这样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喜爱文言,培养兴趣。
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
此言差矣:
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
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
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们不懂它,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呢?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
例如:
缘木求鱼(盂子·粱惠王上)、远交近攻(《战国策,秦策三》)、因噎废食(《吕氏春秋·荡兵》)、平易近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这些脍炙人口、词简意达的成语皆来自文言文,更不必说“事后诸葛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典故了。
再次,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要头脑冷静,仔细分析;而《谏太宗十思疏》则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言文的益处远远不只这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举,”,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才能学好它。
2、克服懒惰,“勤”字当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磊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同学才能学好它。
能力提升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
(2)题。
梁惠王曰: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①;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
”
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指前343年马陵之战,齐威王派田忌、孙膑率军队救韩伐魏,大败魏军于马陵。
魏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②比:
替,为。
洒:
洗刷。
(1)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
②②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③
(2)从以上文字来看,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仁者无敌”?
(5分)
附译文及答案:
(1)[译文]梁惠王说:
“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
(可是)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吃了败仗。
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耻,怎么办才好呢?
”
孟子回答道:
“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
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
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
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
所以(古语)说:
‘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
’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2)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重视农业生产,使百姓能上养父母,下抚妻子。
规律总结
解读本文,重在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掌握重点字词意思,有关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掌握孟子阐述仁政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孟子在和君主对话的过程中雄辩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