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象与境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三.docx
《诗词的象与境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的象与境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的象与境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三
诗词的象与境
——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三
“象”,即事物的表象,是能用“色声香味触”五官感受到的事物。
诗词中的象又分为物象和意象,物象是指客观事物的形象,意象则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
《周易•系辞》就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诗词之用象,绝非无由而为,之所以用此象而非他象,本身就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好恶与思想选择。
例如,诗词取“梅”为象,梅这种植物、景物就是物象,而一旦入诗,它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坚强、不屈不挠”的代指,这就是它蕴含的意象,但在字面,也仅是“梅”一字。
“境”,即意境。
评价一首诗词,我们常说诗味浓、境界高,这些感受并非诗词的字面反映,而必须透过诗词的象用心去领会。
诗词的意境是诗词深层次的感情映射、思想内涵,但它并非凭空存在,而必须要依靠字面的景、物、事得以附着。
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一篇诗词,不但要对诗词的象加以研读,更要对诗词的境加以揣摩。
优秀的诗词创作,必于高远处立意境,善细微处用象。
对于立意和用象,碧泉先生也有他自己的心得感悟。
虞美人
诗词感悟
从来韵律怡情性,
心在阳春景。
风花雪月水烟波,
总揽湖光山色不嫌多。
寓情松竹垂杨柳,
妙在三巡酒。
作诗心静坐春风,
多少名言佳句月明中。
这首词是碧泉先生总结自己诗词创作感悟所作。
其中不但对诗词的立意、用象作了精到的阐释,也谈及他个人诗词创作的一些心得。
首句是他对诗词的总体看法——“从来韵律怡情性”,此处以“韵律”代指诗词,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诗词欣赏,都是愉悦心灵、陶冶性情的好途径。
“心在阳春景”,诗词能怡情冶性,是因为创作的灵感、欣赏的情趣均是源自美好的意境。
因此,只有好的立意构境,才能使诗词有阳春白雪之雅,读者也才能有如沐春风之感。
对于象,碧泉先生是赞成博取而精选的,应当充分观察考虑相关的物象,“风花雪月水烟波”,动静虚实、色形声味,皆不可放过,只要使用得当,即使“总揽湖光山色”也“不嫌多”。
但对于象的使用,就必须结合诗词意境来精拣准用,凡所用物象,必考虑其深层意象,“寓情松竹垂杨柳”,例如松之傲岸、竹之气节、柳之伤感,并非随意而用,关键就在于“寓情”,用所选之象抒己之情,表己之意。
该词末三句则是诗人的个人创作感悟,醉意、静心、更深月明,皆是他创作诗词的最佳状态,三巡酒后,精神轻松;心静之时,文思敏捷;皓月当空,更是浪漫情怀,心旌摇曳,好词佳句自是唾手而得。
循着碧泉先生立“阳春”之境,揽“不嫌多”之景,择“寓情”之象的立意用象之法,仔细赏玩其诗词,就会发现,这样的创作手法,正是他的诗词立意宏阔、诗味浓郁、意象生动的成功经验。
特定物象的撷取
但凡行文作诗,必有其所选题材、所述对象。
如登临怀古之作,登临之古迹,即为所述之对象;又如游览抒怀之作,游历之景物,即为所赞之客体。
而这些对象,又必是特定的,黄山的景物当然与泰山不同,春之生机盎然当然与冬之肃杀苍莽迥异,因此,行文作诗就必须着眼于所选题材的特定性,对于所选物象也必考虑其与题材的特定对应。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所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堪称边塞诗中的绝唱,此句将塞外大漠的风景刻画得苍劲细腻,令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塞外的苍凉浩阔,原因就在于诗人对塞外特定物象的细致观察和绝妙运用。
大漠无风无碍,烽烟孤升,自然不同于普通农家的袅袅炊烟;塞外气清野阔,黄河上一轮圆日西沉,自然比山角树头的落日更为醒目而壮阔。
作者正是紧扣这些塞外风光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特定的物象,才营造出如此逼真生动的如画之境。
对于特定物象的撷取,碧泉先生的说法浅显明了:
“诗词,尤其是写景状物的诗词,必须抓住写作对象的特点,所选取的物象必须是最能反映其特点的东西。
切忌随意堆砌物象,泛泛而写。
要衡量所选用的物象是否有其特定性,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读者只看诗词内容,别告诉他标题,如果读者能准确的读懂你要写的是什么,那就是成功的。
倘若诗词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让人不明所指,例如写名山的诗词,看完之后不知道是写山的,或者看得出是写山,却不知道写的是黄山还是泰山,那就是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特定物象。
”
青衫湿
海浪人生
栖身海岛波涛上,
海浪也情浓。
熟闻看惯,
潮升潮落,
秋月春风。
遮阳斗笠,
丰收竹篓,
解困烟筒。
推船出海,
捕鱼捉蟹,
其乐融融。
湛江,是一个半岛城市,不但有着1400多公里的海岸线,港口岛屿更是星罗棋布。
许多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看惯潮起潮落,栖身风浪之中,过着辛劳而又怡然自乐的生活。
碧泉先生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对他们充满了感情,更将他们的生活刻画于自己的诗词之中,创作了这首《海浪人生》。
渔民有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体现在诗词中,也就必须精准地选用其特定的物象,方能收到意象生动之功。
该词上阕使用了远景的描写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海边远眺的诗词景象。
“栖身海岛波涛上,海浪也情浓”,如同一张海上渔歌唱晚的美丽画面:
辽阔无垠的大海,夕照之下,伴着潮起潮落,泛起金黄色的片片鳞光。
而在那远远的波光与小岛之间,隐隐地,我们看见了一叶扁舟,在海浪温柔的簇拥下,正倔强地向着岸边划来。
仿佛我们也能看到站在船头的渔民那充满丰收喜悦的笑容和在夕阳下与海面一样泛着光辉的古铜色皮肤。
下阕,诗人则使用了长焦特写的方法,“遮阳斗笠,丰收竹篓,解困烟筒”。
这三个物象均是渔民身上最普通也最有代表性的东西,一顶抵御阳光暴晒的竹斗笠、一个满载收获的鱼篓、一把消除困乏寂寞的水烟筒,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渔民的形象,而是简单的撷取了这三个特定物象,就在读者面前将一个渔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劳动的辛勤、丰收的喜悦、怡然自乐的休闲,都轻松在这寥寥十二字中得以清晰反映。
这就是运用特定物象描写特定题材的成功范例。
碧泉先生的诗词中不乏游记类的佳作。
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是在旅游中放松心情,更是凝神去捕捉当地的特点,用心去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
2007年,碧泉先生前往福建龙岩,参观了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客家民居建筑——永定土楼。
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历史积淀、淳朴的客家民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且看他是如何来描述这一独特题材的:
望海潮
永定土楼
武夷余脉,
博平岭下,
汀江南去蜿蜒。
岚拥翠涟,
土墙黛瓦,
楼分五凤方圆。
聚散势延绵。
过小桥流水,
石巷回旋。
四落三堂,
族居围屋脉根连。
楹联题刻诗篇。
配雕梁画栋,
花木芊芊。
深屋读书,
清溪洗砚,
山歌喝犊梯田。
门户对桃源。
见柿红一路,
峰谷开颜。
竹马童谣,
心随唢呐入新年。
该词上阕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法,由远及近,由大环境渐入小环境,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全词对象——永定土楼。
武夷山、博平岭、汀江,此三个物象均为地理坐标,清晰地定位了永定土楼的地理位置,有地理常识的读者便能一目了然;诗词的镜头进一步推进,“岚拥翠涟”,依山偎绿,这是永定土楼的自然小环境,仅用“岚”、“翠”二象就将土楼周边生态景观生动点染;接着,镜头聚焦到全诗的主角——风格独特、形态各异的土楼,有美轮美奂、廊道纵横的方楼圆寨,也有三堂两横、前低后高的五凤楼,虽星罗散布,却散聚有致,格局有法。
下阕以人文为主,特写镜头不断切换,充分选用了最能反映土楼客家居民人文风俗的景象,有“楹联题刻诗篇,雕梁画栋”的文化积淀,也有“深屋读书,清溪洗砚,山歌喝犊梯田”的耕读家传;有“门户对桃源。
见柿红一路,峰谷开颜”的人文生态,也有“竹马童谣”生活情趣。
收笔处更是化实为虚,遥想新年的热烈场面,使诗词意象更为深远。
全词镜头感强烈,层次渐进,虚实有度。
所用物象颇多,可谓目不暇接,但诗人择象绝非泛泛,均为能准确描绘永定土楼及客家生活的特定物象,故令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所谓物象的“特定”,不仅在于它是事物客观存在的特质,更在于作者对该物象的特定理解。
对物象特定性的不同理解,直接决定了作者对该物象的选择,甚至有时对于同一题材,出于作者的特定视角或需要,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撷取手段,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
湖光岩,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玛珥湖(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湖泊),也是湛江的著名景点。
此地山水灵秀,实是文学创作的好题材,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遗墨。
而湖光岩本身的特定物象,无论是白日之碧湖赤岩,抑或深夜之湖光镜月,为前人几近用绝。
也正因为这样,如何别出心裁,写前人之未写之景,猎前人之未用之象,为现时的诗人、作家增加了超越的难度。
碧泉先生也以湖光岩为题材作过一首《渡江云》,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避免雷同,另辟蹊径的:
渡江云
月夜游湖光岩
闲游偕百侣,
秋高气爽,
夜色染茱萸。
赏玉壶悬壁,
镜月湖光,
云影有中无。
雄狮对峙,
林深处、宿鸟情呼。
漾月圆、冰清玉洁,
好运见龙鱼。
鸿儒。
题名玩月,
赤壁生辉,
胜万千话语。
僧老去、留温石桌,
经绕藤葫。
今宵正对中秋月,
古寺前、素酒香菇。
蘸玉液,
齐来描画天图。
此词诗人实是煞费苦心而作。
他精心地构思出一个中秋夜游湖光岩的情景,在幽静淡雅之中凭立出独特的怀古追思之境。
以此为出发点,选用了符合这个特殊意境的特定物象。
从重阳“茱萸”,到月夜的“镜月湖光”;从林中“宿鸟情呼”,到湖光岩“龙鱼”;从历代文人的“题名玩月”,到湖畔楞严寺的“经绕藤葫”。
有实景的“雄狮”岭,也有虚景的“玉壶”壁;有实写现时的“漾月圆、冰清玉洁”,也有虚写当年释琮长老与李纲论道的“僧老去、留温石桌”。
这些物象俱是精心选择、串用得当,令全诗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古今交叠、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别出机杼,不落窠臼,真可谓“绝妙好词”。
寓情于物,化意为象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所取物象皆平常无奇,却令人读之如临悲怆凄冷之境,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盖因这短短二十八字,比兴之十一景,景景溢情,字字含意,为人勾画出一幅逼真的羁旅荒郊图,感人动情之处,不在字面的物象,而在于潜隐于背后的丰富意象。
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道:
“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诗词意象是联结物象与意境的关键环节,只有认真体味物象背后的意象,才能真正感悟到诗词的意境。
正所谓“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如咏菊之诗,必体味菊之色香外的清高纯洁,方能明白诗人坚贞高洁的人格追求。
又如以梧桐为象之景,必体味梧桐之萧瑟冷寂,方能感受诗人凄凉悲伤的情感流露。
这就是意象在诗词中的重要作用。
鹧鸪天
雷州西湖
海国西湖凝义情,
曲桥北折又南行。
青芜青石贤踪路,
难弟难兄送别亭。
风澹澹,
雨轻轻。
平湖杨柳小浮萍。
十贤祠纪留文墨,
万世千秋座右铭。
这是碧泉先生的一首登临怀古之作。
宋代文豪苏轼曾被贬儋州,与其胞弟苏辙同寓雷州西湖,泛月湖中。
词中借景抒情,所用之景取喻准确、意象生动。
“曲桥”北折南行,不仅实写湖中曲桥之形,也寓意苏轼自惠州再贬海南,暗叹一代贤臣身世坎坷曲折。
用“青芜青石”、“风澹澹”、“雨轻轻”的凄冷意象,意构出文人落难的悲凉情景。
又用“长亭送别”、“平湖杨柳”的惜别意象,刻画出兄弟送别的离愁别绪。
更用“浮萍”的漂泊不定之意,寄托出诗人对先贤遭遇的感伤。
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渲染了诗词的感情色彩,烘托了诗词的意境,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先贤文豪的凭吊之情。
从古到今,诗词中多有约定俗成的特定意象,如前文中所提及的菊、梧桐、柳、浮萍、长亭等等。
但诗词创作,总会推陈出新,诗词意象,也不可墨守成规。
只要运用得当,也是别有景致。
千秋岁
母校湛师重游
红楼翠绕,
碧草林荫道。
桂子落,
中秋到。
相邀回母校,
旧友新朋闹!
心尚少,
流年忽见榕棠老。
三十年前貌,
课室权宜造。
坎坷路,
泥沙淖。
院中多杂草,
园内槟榔小。
怀往昔,
月光如水情缥缈。
2007年中秋,碧泉先生与同学重游母校湛江师范学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词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观今之景与忆昔之物的比较,感母校之变化,叹人事之变迁。
如今的“红楼翠绕”,与当初的“课室权宜造”;如今的“碧草”,与当初的“杂草”;如今的“林荫道”,与当初的“坎坷路,泥沙淖”;如今的如盖“榕棠”,与当初的瘦小“槟榔”。
三十年的沧桑变化,浓缩于环境细节的对比之中,这些物象看似平平无奇,单独看来,意象也并不深远,但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直观而形象,感从中来,情从中出。
想当初的弱冠少年,现在已知天命;想当初的苦读学子,现在已桃李天下。
又怎能不让人“情思缥缈”呢?
这种蒙太奇式的手法为碧泉先生所惯用,它不同于静态的、简单的意象串联,而是用不同角度、不同感受的意象对比,产生“不是意象之和,而是意象之积”的更深层次的艺术效果,或辩证之令人沉思,或诙谐之令人发笑,使诗词别有情致,更有张力,意境也更为深远。
当然,这种手法,非具深厚的意象应用和排布功力实难运用自如。
又如这首记录文革荒唐现象的《忆汉月》:
忆汉月
比赛背语录
南国绿丛春早,
处处新芽啼鸟。
重温语录集全村,
比赛背吟多少。
难能全背诵,
红奖状、合家欢笑。
坐中大伯锁双眉,
长叹水田春老。
此诗构思甚妙,在短短八句间成功地运用了三类看似截然不同的意象,营造出三个场景:
一是南国春早图,“绿丛春早”、“新芽啼鸟”,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二是全村比赛背语录的活动画面,全村集聚,热闹非常,“难能全背诵”的“先进”家庭,更是喜获“红奖状、合家欢笑”,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和谐欢乐。
而最后,诗人却笔锋一转,描绘了另一个令人意外的场景,坐中大伯的“深锁眉”与“长叹”。
这看似与前文意象格格不入,但细思之后,方明白作者的苦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本该是一派春耕农忙的景象,却不思农耕,忙于背诵语录,怎能不让人长叹“春老”呢?
应喜?
应愁?
可笑?
可悲?
真是五味俱全。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三类意象、场景的切换,将文革时期那荒唐可笑的世间百态展现无遗,读之令人欲笑还悲,思之心痛。
以意境论高低
诗词的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它是衡量诗词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
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说: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一首诗词的成功之处,绝不在于玩弄文字、堆砌词藻,而必是情意真切、意境高远,方能令人拍案叫绝。
碧泉先生对诗词的意境非常重视,他常说:
“诗词的意境是一首诗词的灵魂,若要论诗词的高低,必以其意境的高低为标准。
例如同一题材,如果所写诗词的意境不能超越同类诗词,或者另立他境、别出机杼,纵使文笔再优美,也只是附和之作,对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意义不大。
”这也成为他诗词创作道路上不断超越前行的思想动力。
七绝
步苏东坡韵观庐山五老峰
苏东坡《题西林壁》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日得观庐山,步其韵作七绝一首。
分明是岭亦山峰,
心眼看来各不同。
深浅情怀观世界,
空中见色色中空。
这首诗,虽然物象与苏诗相同,都是写五老峰,但诗人想表达的意境却与苏诗不同。
如果说苏诗中充满了“道”的思辨,那么此诗所写的就是“禅”的思想。
五老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确实不同,说它是峰也可以,说它是岭也行,但实际上它就是它,没有任何变化。
用眼睛看到的景象未必是真实的,所以“心眼看来各不同”。
佛教提倡用“心”来观世界本相,就是要摒除“深浅情怀”的主观干扰,达到“空中见色色中空”的辩证统一。
无论世事如何复杂多变,只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被表象所迷惑,无论出世还是入世,都能看清真相,保持清醒。
这就是诗人欲表达的意境。
难怪诗评家江跃进先生读罢之后感叹:
“诗人在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发现了另一种视角,就是当你用‘心眼’看待这个世界时,你会在‘空中见色色中空’这一烙有佛境谒语中大彻大悟,体会出山水诗情和人生境界。
我甚至揣度,诗人在这里有意与苏东坡叫板,试比立意谁更高,果真如此,则更表现出诗人的一种敢于超越的艺术追求。
”
与古人应和的诗词,确不易写。
不但物象容易重复,意象也容易落入窠臼,唯有以意境别出之法,方能别开生面,令读者耳目一新。
再看碧泉先生的另一首和诗:
七律
和丘浚《五指山》
五峰崛起脉相连,
一掌撑平半壁天。
遥望空蒙遮日月,
仰观飘逸滤云烟。
香中白鹤丛边唱,
影里猿猴树上悬。
一片金瓯皆峻丽,
天涯海角亦中原。
丘浚,海南人,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与海瑞合称“海南双璧”。
其所作《五指山》原诗为: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此诗立意雄阔,借五指山之景言心中之志,尤其诗眼处两句“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想象力极为丰富,道出自己虽处“炎荒”也欲“指点江山”的鸿鹄志向。
确为托物言志诗词中的上品。
碧泉先生步其韵而和,诗词物象虽与丘诗相仿,但贵在立意奇巧。
他认为古之海南地处偏远,中原文化辐射有限。
但如今祖国大统盛世,地理上已无“中原”、“炎荒”之分,文化上也无差异。
因此,他用“一片金瓯皆峻丽,天涯海角亦中原”来回应丘诗,表达出他对如今文化一统的讴歌和“何处不是报国处”的感慨,诗词意境别有一番宏远大气。
常言道:
“诗为心声。
”诗词是诗人表达个人思想,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载体。
但诗词的意境大多不会在字面直接展示出来,而需要读者慢慢去品味、去揣摩,这就是诗词的“含蓄美”,符合“道可道,非常道”的传统哲学,也是古典诗词的生命力所在。
例如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收尾处,作者点出了别有一番滋味,但具体是种什么样的滋味,是愁?
是寂寞?
还是悲痛?
作者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玩味了。
碧泉先生长期浸淫中华传统文化,尤精于书法,深谙传统艺术的“留白”之法,应用在诗词的立意构思上,自然得心应手。
加之他一生勤于思考,反映在他的诗词中,总是能于细微处显其辉光,于平淡处见其匠心。
霜天晓角
虎跳峡
峡横虎跳,
壁直难栖鸟。
身入龙潭天矮,
云共雾,
难分晓。
风狂流水啸,
波汹逐浪躁。
逝者缘何性急?
乱石阻,
河床小。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令,但诗人却通过对虎跳峡景物的描写,带给我们一种别样的思考。
虎跳峡谷坡陡峭,水流湍急,蔚为壮观,游者多为其水势汹涌、惊涛震天所震撼。
而诗人身处其境,惊叹震撼之余,思考的却是“逝者缘何性急?
”他找到了答案——“乱石阻,河床小。
”此处不仅河床狭窄,且水中多有乱石,故激流受阻而成此盛景。
这时,诗词字面的表达已尽,但仔细想来,又似乎意犹未尽,“留白”之处似另有深意。
碧泉先生以此三句作为“合”句,难道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结论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他思考的不是水流的问题,而是更深的道理,是一个做人的问题。
倘若心胸狭窄、私欲充塞,行事为人就容易急功近利、有失公允。
诗人借景抒怀,正是想将他对人生的这一感悟道出。
所谓“诗意无处不在”、“哲理无处不在”,读之确令人深思。
于诗词而言,象为显,境为藏;象为体,境为神。
无境则无可以成诗,无象则无可以立境。
因此,欲作诗,必过立意、遣象二关。
立意,贵在发自内心,以我诗、述我意,而不可矫揉造作,附和意境。
“欲作诗先作人”,作诗者,必须明白“诗为人鉴”的道理,要敢于直面内心,勤于思考提炼,这样写出来的诗词,才会情真意切,动人于情,触人于思;读诗者,必须明白“赏诗如观人”的道理,要善于揣摩意境,用心去倾听诗人的情感表白,体悟诗人的思想跃动。
遣象,重在准确。
象为意用,一切物象、意象的运用布局,皆为营造情境和烘托意境而服务。
但要真正实现趋象行诗、以象显意,绝非一日之功。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特定的物象,通过学习和阅读来吸收前人运用物象、意象的经验,不断积累富有内涵的意象素材,在创作之中才能遣象得心应手。
对于欣赏诗词的朋友,同样需要观察、吸收和积累,因为要想读懂诗词的意境,读出诗词的深味,首先必须读懂诗词的物象,读明诗词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