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663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止水节安装技术交底.doc

表C2-4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廊坊市开发区大学里三期工程

交底部位

止水节安装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一)、主要施工工艺

一、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废、污水合流制。

卫生间采用双立管排水,厨房及阳台采用单立管排水,室内废污水合流至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地下室废水和消防排水汇集到集水坑,经潜污泵提升排放至室外雨水管网。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排水系统,经设于室内的雨水管,由地下一层汇合后排至室外雨水井。

二、管道预留预埋

预留预埋准确与否对整个安装工程至关重要。

预留预埋是给排水专业在主体施工中的工作重点,它将直接影响给排水安装的顺利进行。

施工准备期间,专业工长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找出所有预埋预留点,并统一编号,并在深化设计的预留预埋图中标注清晰,以便于各专业的预留预埋.同时与其他专业沟通,以避免今后安装有冲突、交叉现象,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严格按照标准图集加工制作防水套管、穿墙套管,套管长度按结构施工图尺寸确定。

2.1穿墙刚性防水套管安装:

剪力墙刚性套管安装:

对于需安装在剪力墙上的刚性防水套管,在主体结构钢筋绑扎好后,按照管道深化图纸,确定管道安装的标高,找准位置,按大于穿剪力墙管道外径一到两号选择套管的几何尺寸,同时根据剪力墙的厚度及建筑做法决定套管的长度,然后将选择好的套管置于钢筋中,校对坐标、标高、平正合格,牢固的绑扎在钢筋网中固定,如果需气割钢筋安装的,必须得到设计允许,安装后套管处必须由结构施工方用加强筋加固。

套管在安装前套管内应刷防锈漆两道,套管外壁不刷漆,套管安装好,在结构模板未封闭前,应先将套管内用锯末、旧棉絮等进行填充,用胶带将套管两头进行完全封闭,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套管,将套管堵死。

后砌墙穿墙套管安装:

对于需安装在后砌墙上的刚性套管,在土建专业在砌筑隔墙时,按照管道深化图纸,确定管道安装的标高,准确找准位置,按大于穿剪力墙管道外径一到两号选择套管的几何尺寸,由专业工长对建筑做法进行全面了解,不仅知道墙体砌筑的厚度,同时还需了解墙体抹灰的厚度,根据后砌墙的厚度及建筑做法决定套管的长度,然后对班组进行详细的交底,交底中必须明确每个套管安装的大小、长度及与墙面对齐的情况。

并交由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施工中,班组将选择好的套管置于墙体中,校对坐标、标高、平正合格,用砌块找平找正后用水泥砂浆固定,在水泥砂浆凝固的过程中,必须派专人进行看护,防止套管被移动,造成返工的现象出现。

套管在安装前应在套管外壁刷底漆一道,套管内应刷防锈漆两道。

2.2防水套管安装:

防水套管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外墙管道进出户处及建筑物室内水池上管道进出口处,柔性套管适用于管道穿过墙壁处受有振动或有严密防水要求的构筑物。

防水套管应根据建筑结构及安装的部位进行下料,并应按照设计或施工安装图册中的要求进行预制加工。

将预制加工好的套管在浇注混凝土前按设计要求部位固定好,柔性套管的长度必须等于墙体厚度,且≥300mm。

柔性套管加工完毕后应在外壁刷底漆一道,内部刷防锈漆两道。

刚性套管环翼厚度必须达到标准图集或规范要求,长度等于剪力墙厚度且应≥200mm。

刚性套管加工完成后,应在套管、环翼外壁刷底漆一道,内部刷防锈漆两道。

安装时校对套管坐标、标高、平正合格后,将防水套管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待固定安装完毕后用填料将套管内塞紧捣实,套管两头用胶带进行封闭保护,防止水泥砂浆进入,做好保护。

一次浇注成形。

2.3楼板孔洞预埋(止水节专用洞口预埋):

本工程中有很多穿越楼板的管道,特别是卫生间内各种排水管道,需提前进行孔洞的预留(埋),对与这些预留(埋)孔洞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预留(埋):

卫生间内地漏洞口预埋De100的专用止水节、坐便洞口预埋De150或者De100专用止水节、洗脸盆排水洞口预埋De50的专用止水节;

阳台部位地漏和排水立管洞口预埋De100的专用止水节;

空调立管洞口预埋De50的专用止水节;

雨水立管穿楼板部位预埋De75或者De100的专用止水节。

预埋前需要洞口定位,具体定位使用专用红外线瞄准仪在楼栋上下两层具有相同功能和部位的位置打点,然后固定专用止水节(使用铁钉,固定之前首先使用专用胶带封闭止水节,防止后续浇筑砼过程中损坏或埋没止水节)。

后续安装管道或洁具过程中,只需要使用专用胶水粘接就可以完成安装任务,无需剔凿洞口和封堵(吊洞)洞口,施工工序简化,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减少或避免了后续渗漏等质量隐患。

2.4管井预留洞口:

将管道设计图纸中的管井及设备洞口与结构图进行对照,同时对管井内的管道进行综合布置,用以明确管井大小是否符合管道安装的要求,对设备参数进行符合,明确设备洞口是否能顺利通过设备,在预留洞口预留的空间内,不允许其他专业的管线占用,保证预留洞口的畅通性和无阻性,在预留洞口明确表示出来之后,绘制一套预留洞口预留图,表明尺寸大小,位置,交由设计、监理部门进行审核,得到明确答复后,交由结构施工方组织施工,机电安装派专人进行预留洞口的检查、复核。

并形成检查记录。

保证预留洞口的准确性。

在每层结构施工前,各管道工程师必须掌握主体结构尺寸要求,了解本层土建专业情况,预留预埋时必须了解安装时应达到的较为准确的空间位置,同时要求土建结构施工时提供准确的测量基准点。

(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创“零渗漏”优质工程。

二、质量管理流程

2.1质量控制过程

对质量的控制,我们将严格遵循我们制定的质量控制程序对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把质量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事前、事中、事后。

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标段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2.2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

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

对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施工前主管工长对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3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关键。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

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产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接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2.4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完毕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三、质量保证体系建立

3.1质量保证体系概述

施工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项目班子对工程质量管理的能力,项目质量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完善、体系能否高效的运转,将关系到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地展开,最终达到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3.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认真落实质量措施,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设专职质量员与兼职质量员来具体实施质量目标。

四、质量资源、要素的控制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后,如果没有资源、要素作为保证,体系的运行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施工过程的人、机、材等要素的保证措施进行明确和落实。

4.1劳动力的保证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

无论从管理层到施工作业层,人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根据项目的情况,我们拟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施工人员牢固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

建立完善的质量负责制,使每一位参与本工程项目施工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和责任,使工作有的放矢。

4.2施工机具、检测设备的保证

建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各种机械操作规程,对现场的机械做到定人定机的管理,对每个人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现场机械的管理受控状态。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进行检查,并进行全面的保养,掌握各机械的性能状态,建立现场机械台帐。

施工期间,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随时掌握现场机械的使用情况及机械的状态情况。

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为施工生产服务,并使现场的机械得到充分的利用。

4.3材料的质量保证

材料质量的保证是整个工程质量保证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工程材料选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内在质量及产品的外观质量,为了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材料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控制。

甲供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甲供材料在安装前进行验收,并对其进行外观、材质、规格等的检验,如不符合要求,应向业主,监理代表提出,在得到处理意见后方可使用。

如甲供材料在安装后在进行系统试验或进行调试时,发现材料不合格进或设备运行时有异样时,则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材料设备进行调换或建议通知供货厂家对其设备重新进行调试至正常。

材料进场后,使用前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在使用前按设计要求对其规格、材质、型号,材料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材料的运输、入库、保管过程中,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每道工序均有交接制度。

材料的入库后实行标化和分类、分规格堆放及管理,同时防止变形,防止受潮霉变等措施,材料出库检验和办理领用手续。

材料出库后,在施工现场妥善保管,存放地点安全可靠,如材料堆放的场地可能产生积水,在下面必须垫上枕木。

材料堆放要求整改,并挂上标识牌。

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包括外观检查、附着物的清除。

对不合格材料的控制。

一旦发现材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将其与合格材料相隔离,在自检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对发出的材料要进行建档跟踪,重要材料的使用部位要处于可追溯的受控状态。

五、质量管理措施

5.1工程质量制度管理措施

技术(安全)交底制度:

各专业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各级技术(安全)交底,包括项目总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安全)交底、工长对班组的技术(安全)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安全)交底。

各级交底以书面形式为主,口头交底形式为辅。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工程的各类材料、设备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

“三检”制度:

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专检制度。

隐蔽工程要在隐蔽前,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班组长检查,并做出详细的文字记录。

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

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成品保护制度:

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保证施工流水线的顺畅,避免重复劳动。

前、后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

如后一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前一道工序有成品(半成品)造成影响时,应与前一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进入后一道工序施工。

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培训上岗制度:

工程项目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要追究直接责任。

质量会诊制度:

项目部对每个施工完毕的施工段进行质量会诊和总结,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会诊。

在每期质量例会上对上一期质量会诊了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方案,预控下一期不再发生同样的问题。

同时,技术部对各层同一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发生频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统计分析图表,进一步发现问题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克服质量通病。

5.2质量管理总体措施

从施工组织上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