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6519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docx

山东省单县高中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doc

山东省单县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试题

2009.12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51年,齐国国君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在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

这件史实不能说明

A.当时社会发生着重大变革B.当时宗法原则受到破坏

C.需要规范诸侯们的婚姻D

.要求妻妾平等维护家庭秩序

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宗法制

3.“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极为流行的俗语,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哪一种社会现象?

A.中央集权B.强干弱枝C.外患频仍D.文人政治

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元朝实行一省制,下总百司

C.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D.清朝设军机处,皇权高度集中

5.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6.一位政治家在演讲中提到: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梭伦改革时期B.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期

C.查士丁尼统治时期D.华盛顿任美国总统时期

7.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士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即《权利法案》。

当时的威廉夫妇最有可能的感受是

A.兴高彩烈,庆幸当上英王B.心有不甘,要求议会修订

C.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监督D.高枕无忧,从此不问政事

8.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自由原则B.制衡原则C.民主原则D.平等原则

9.“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

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conceptsofchinaandthechinese,1840—1876)材料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输入,国人吸食B.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

C.中弱西强,不受尊重D.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

1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割占中国台湾

11.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

.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12.《射猪斩羊图》是义和团运动时散发的宣传揭帖。

观察下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

D、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13.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A.它是中国历史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14.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特权之条约》。

国民政府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威望

B.美英两国重视发展与中国友好关系

C.国民政府实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D.中华民族抗战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5.“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年10月23日)]材料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得出的主要依据是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B.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

C.列宁发表《四月提纲》D.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

16.下面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攻打冬宫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B.不结盟运动兴起

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D.雅尔塔体系逐步瓦解

18.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

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

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这种“政治智慧”是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19.“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20..一位学者认为: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

”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

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1.200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庆典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一句话,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

”关于香港的大政方针的特别性与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A.设立区域B.实施目的C.社会制度D.时间期限

22.有人说:

“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

”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

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3、(2009宁波八校联考)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变化趋势是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北约标志欧盟标志伊拉克战争的图片

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4.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等。

下面关于十二生肖与古代农业文明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A.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B.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C.有利于安排农事,发展生产D.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25.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使市场秩序一片井然。

吴杨贩子“不敢朝饮其羊。

”(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增加重量)。

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孔子关注民生B.当时商业有一定发展

C.当时商业实行官营,禁止私营D.孔子主张“诚信”

26.杜甫《石壕吏》: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27.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28.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29.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日本输入中国商品总值表。

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不

包括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美国日本乘机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兴起

D.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格局发生变化

30.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

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

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入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话务员一汽船船长一空姐B.汽船船长一话务员一空姐

C.话务员一空姐一汽船船长D.汽船船长一空姐一话务员

32.“1937年11月,民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

抗战胜利后,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

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这段材料反映了民丰造纸厂账面资金膨胀但企业却濒于破产,出现这种

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33.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采取措施调整农村经济,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地方开始包产到户,农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央纠正了“左”的指导思想B.实行适合农村实际的经济政策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

34.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毛泽东晚年,在经济上可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粮为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

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

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如此重视农业,还会出现“粮荒”的原因不包括

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B.“文化大革命”冲击

C.人民公社体制束缚D.“大跃进”运动开展

35.央视3套播出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很吸引眼球。

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

社小社员》

36.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37.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B.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产生

38.有人评论说: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

“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这种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政策D.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

39.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A.扩大政府开支B.发展基础工业C.改善交通条件D.建立国营经济

40.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

1998年6月18口,该国际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巾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

根据以上事实可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贸组织

C.世界银行D.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题,第41题13分,第42题13分,第43题14分,共40分。

4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生产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

(1)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

(3分)“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

(2分)

 

材料二……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

(2分)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2分)

 

材料三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欧洲商队的路线)

——以上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西经济形态的不同,(2分)并分析这种不同对双方的外贸有何影响。

(2分)

 

42.(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1)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5分)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

说明你的理由。

(3分)

 

 

材料三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

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1分)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分)这种趋势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分)

 

4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2分)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分)

 

材料二“包字万岁!

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1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分)

 

材料三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2分)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2分)

 

材料四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

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2分)

山东省单县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D

C

D

B

A

B

B

B

B

D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C

A

C

C

D

C

C

B

B

C

A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B

D

D

A

B

A

D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题,第41题13分,第42题13分,第43题14分,共40分。

41.

(1)特点:

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了工商业市镇;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3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爆炸性影响”: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2)含义:

中国——闭关锁国;西方——开辟新航路。

(2分)

联系:

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分)

(3)经济形态:

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西方是资本主义经济。

(2分)

影响:

中国实行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西方是对外输出制成品的殖民贸易。

(2分)

(3)事件: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2分)

努力:

对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了WTO。

(2分)

(4)第一种:

当时实行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计划模式,所有媒体的宣传口径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

(2分)

第二种:

孤证不立,一份地方报刊反映的某一行为不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也具有这种特征。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