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胸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5292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胸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胸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胸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胸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胸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胸痹.docx

《十胸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胸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胸痹.docx

十胸痹

十、胸痹

十、胸痹

1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加减: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7.胸痛甚者,可去生地、牛膝,酌加降香、郁金、延胡,丹参以活血理气止痛。

8.血瘀气滞并重,胸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荜拨等辛香理气止痛,并吞服三七粉。

9.若痛剧,伴恶寒肢冷等证,加细辛、桂枝(或肉桂)、高良姜等温通散寒之品。

变证 

1.若见汗出肢冷,面色苍自,脉细弱等阳气欲脱者,急用四逆汤,加人参、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脱,或急服人参粉、独参汤、静脉点滴生脉散注射液。

2.胸闷胸痛,血瘀气滞夹痰湿者,可考虑用旋复花汤加郁金、归尾、桃仁、红花、桂枝、瓜蒌、薤白。

 

加减:

1.若胸痛甚者,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活血理气止痛;

2.若夹痰浊者,加薤白、石菖蒲。

临证参考若痛势剧烈,唇紫脉涩,可用通经逐瘀汤。

若久病入络,一般活血化瘀治疗不效者,可加入全蝎、地龙、蜈蚣、水蛭、虻虫等虫类药,以搜剔经络瘀阻。

本证可配合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每日1次。

若气虚血瘀----人参养营汤和桃红四物汤

【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炙甘草3克炙黄芪3克熟地2.3克远志1.5克北五味子1.5克陈皮3克桂心3克生姜3片红枣3枚 酒当归9克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 桃仁9克 红花6克 

加减:

1.遗精便泄,加龙骨;

2.咳嗽,加阿胶;

3.热象不显者,白芍之量宜减。

4.气虚甚者,党参改人参粉冲服,重用黄芪。

5.胸痛甚者加肉桂、丹参、三七粉、延胡。

6.兼有阴虚的,加玉竹、麦冬。

7.挟痰浊的,加栝萎、薤自、半夏、蓄蒲。

2气滞心痛柴胡疏肝散【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

日久化热—丹栀逍遥散

方药为:

炙甘草1.5克、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1.5克、炒栀子1.5克。

便秘者—当归龙荟丸

【处方】当归(酒炒)100g龙胆(酒炒)100g芦荟50g青黛50g栀子100g黄连(酒炒)100g黄芩(酒炒)100g黄柏(盐炒)100g大黄(酒炒)50g木香25g麝香5g3痰浊壅塞:

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组成】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合涤痰汤(【组成】南星(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2.5克枳实(麸炒)茯苓(去皮)各6克橘红4.5克石菖蒲人参各3克竹茹2.1克甘草1.5克)痰郁化热用黄连温胆汤

组成】温胆汤加黄连,川连:

6g,竹茹:

12g,枳实:

6g,半夏:

6g,橘红:

6g,甘草:

3g,生姜:

6g,茯苓:

10g4阴寒凝滞: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成】枳实四枚(12g)厚朴四两(12g)薤白半升(9g)桂枝一两(6g)瓜蒌一枚,捣(12g))合当归四逆汤(【组成】当归三两(12克)、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细辛三两(3克)、通草二两(6克)、大枣二十五枚(8枚、擘[bo])、炙甘草二两(6克)。

若阴寒极盛,胸痹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组成】蜀椒14克乌头7.5克(炮)附子7克(炮)干姜14克赤石脂14克)+苏合香丸【处方】苏合香50g安息香100g冰片50g水牛角浓缩粉200g麝香75g檀香100g沉香100g丁香100g香附100g木香100g乳香(制)100g荜茇100g白术100g诃子肉100g朱砂100g

5心肾阴虚: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组成:

酸枣仁12柏子仁10当归10天冬9麦冬10生地15人参10

丹参9玄参天王补心丹10云苓12五味子8远志肉9桔梗8)合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四两(12克)生姜三两(9克)桂枝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干地黄一斤(30克)阿胶二两(6克)麦门冬半升(10克)麻仁半升(10克)大枣三十枚掰(10枚))左归饮加减熟地9-30克 山药6克 枸杞子6克 炙甘草3克 茯苓4.5克 山茱萸3-6克

加减:

1.心痛、胸闷,加当归、丹参养血活血,

2.以心肾虚为主要表现,症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寐、脉细数等。

可加玉竹、黄精,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龙骨、牡蛎等。

变证

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见头晕痛、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热,或面红目赤,脉弦,可取羚角钩藤汤,并可根据情况选加天麻、稀莶草、臭梧桐是心非,夏枯草、石决明、牡蛎等药

羚角钩藤汤;羚羊角4.5克(锉成粉,先30分钟) 霜桑叶6克 川贝12克(去心) 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下) 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6.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7.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6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生脉散合归脾汤加减;生晒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 麦冬9克 五味子6克 龙眼肉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胸痹证加减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1.阴虚较著者,可加玉竹、生熟地、首乌。

2.气虚较著,见自汗、纳果、便溏、神倦者,去麦冬、当归、加白术、淮山药。

3.心痛舌暗者,可加丹参、赤芍、郁金、红花、三七粉。

变证

若脉结代者,改用炙甘草汤.(炙甘草12克生姜9克生地黄48克人参6克桂枝9克阿胶6克(包)麦门冬12克麻仁12克红枣30枚)1.阴血虚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2.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增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助重镇安神之力;3.虚劳肺痿阴伤燥较著者,宜酌减桂枝、生姜、酒之剂量或不用,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弊。

生脉散(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合人参养营汤(白芍9克,当归、肉桂、炙甘草、陈皮、人参、炒白术、黄芪各30克,五味子、茯苓各22。

5克,炒远志15克,研成粗末,每次12克,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7心肾阳虚: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加减复脉汤,炙甘草18克、生地18克、麦冬15克、阿胶9克、火麻仁9克、人参6克、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

加减:

1.若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炒酸枣仁;

2.血枯肠燥者,加当归、何首乌;

3.若入夜痛甚,剌痛,痛外不移者,加赤芍、丹皮等凉血活血而不伤阴之品。

临证参考据报道,复脉汤有减低心脏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和调节心脏传导的作用,胸痹心痛而合并心律失常者,用之尤为合拍。

四肢厥冷,出冷汗。

心悸气喘加重,神志淡漠或模糊不清。

面色唇甲青紫。

脉沉微欲绝

四逆汤、参附汤、生脉散合方;

干姜4.5克(大的人可用9克)炙甘草6克 附子10克 麦冬9克 生晒人参9克(焗服) 五味子6克

胸痹加减:

1.寒气盛者,重用附子、干姜;

2.体虚脉弱者,加红参(党参)、黄芪;

3.脾气不足者,加焦白术、炒山药;

4.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

5.下肢浮肿、小便少者,加连皮茯苓、泽泻。

6.病情急者,可用红参粉调服,或独参汤灌服或鼻饲。

7.心悸、怔忡明显的,可加龙骨、牡蛎。

可配合生脉散注射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肌注或静滴。

变证

8.如病情严重,喘不得卧,汗出肢冷,面青唇紫,重用人参、附子、并加服黑锡丹。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全浮肿--真武汤

组成为:

茯苓三钱9g芍药三钱9g白术二钱6g生姜三钱9g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

       

若阳虚厥逆—四逆加人参汤(组成:

附子(15克)干姜(25克)人参(15克)炙甘草(30克))或参附注射液参附汤合桂枝去芍药汤,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片9克红枣12枚人参6克 附子10克 

胸痹加减:

1.肾阳虚较著,并见夜尿多,遗精等症,可加强温肾之药,如锁阳、鹿角片、巴戟天等。

2.若心阳虚较著,并见脉结代或迟缓者,重用人参、炙甘草、细辛。

变证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饮邪泛溢,水气凌心,喘、悸、肿并见,可用真武汤加汉防己、猪苓、车前子,以温阳利水。

真武汤;(茯苓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白术6克炮附子5克 汉防已6克 猪苓6克 车前子6克)心肾阳微

轻者用冯氏全真一气汤;

炮附子5克、人参5克(焗服)、麦冬5克、五味子3克、熟地6克、当归5克、牛膝5克

胸痹加减:

1.寒气盛者,重用附子、干姜;

2.体虚脉弱者,加红参(党参)、黄芪;

3.脾气不足者,加焦白术、炒山药;

4.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

5.下肢浮肿、小便少者,加连皮茯苓、泽泻。

6.舌苔浊腻者,加薤白、石菖蒲;

7.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

临证参考临床若见唇甲面色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脉沉欲绝者,乃心阳欲脱之危候,可重用红人参、附子,并加用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脱,不得延误,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促,不得平卧,小便短少,肢体浮肿者,宜用真武汤加防己、猪苓、车前子以温阳行水。

重者有陶氏回阳救急汤;

炮附子1.5克 肉桂1.5克 人参1.5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半夏2.1克 陈皮2.1克 甘草0.9克 北五味子9粒  麝香0.9克(包)

胸痹加减:

1.舌苔浊腻者,加薤白、石菖蒲;

2.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

临证参考临床若见唇甲面色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脉沉欲绝者,乃心阳欲脱之危候,可重用红人参、附子,并加用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脱,不得延误,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促,不得平卧,小便短少,肢体浮肿者,宜用真武汤加防己、猪苓、车前子以温阳行水。

 

8.阴寒内结,胸闷气短,心悸,或胸痛彻背,受寒更甚,形寒肢冷。

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迟

栝蒌仁15克薤白24克白酒1斤上药先用酒浸泡20分钟,然后煮取3两,分二次温服。

禁生冷、粘滑、酒酪、臭恶变质等食物

胸痹证:

1.阴寒甚者,加附子、蜀椒以温阳祛寒。

2.痛剧者,加细辛。

 

变证

1.痛剧无休止,见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沉紧或沉微者,为阴寒极盛,胸痹重证,重用乌头赤石脂丸(炮乌头1.6克.蜀椒6克.附子3克 干姜6克 赤石脂6克),以温通之。

2.疼痛时缓时急,时觉胸中痞闷,并兼见其它湿象者,属阳虚寒湿留着,宜薏苡附子散(薏苡仁45克炮附子50克)以温化寒湿。

单验方

  

(1)阴邪壅滞治宜辛温通阳,益气活血。

药用瓜蒌30g,薤白9g,桂心5g,枳壳lOg,丹参15g,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干姜6g,白酒90g,炙甘草lOg。

  

(2)气滞血瘀治宜行气散结,活血化瘀,温通络脉。

药用瓜蒌30g,薤白9g,桂枝4.5g,当归9g,丹参15g,枳壳9g,赤芍12g,川芎6g,檀香6g,桃仁9g,红花9g,鸡血藤30g,天仙藤12g,甘草4.5g。

  (3)阴虚阳亢治宜滋肾柔肝,育阴潜阳佐以通络。

药用生石决明30g,珍珠母30g,钩藤15g,夏枯草15g,菊花12g,白蒺藜12g,瓜萎30g,半夏g9,生白芍15g,麦冬12g,女贞子15g,生地15g,旱莲草15g,地龙9g,桑寄生30g。

  (4)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辛温通阳。

药用太子参30g,沙参15g,麦冬12g,五味子9g,丹参15g,远志9g,生地15g,柏子仁9g,炙甘草9g,鸡血藤30g,丝瓜络9g,桂心5g。

  (5)肾虚治宜滋阴补肾,疏气通脉。

药用黑桑椹30g.瓜蒌30g,薤白12g,半夏9g,旱莲草12g,肉苁蓉12g,郁金9g,降香6g,丹参15g,鸡血藤30g,枸杞子12g,菖蒲9g,远志9g,柏子仁12g。

食疗

  

(1)痰浊未尽者可用双菇冬瓜汤取鲜香菇、鲜蘑菇各5只,洗净,入生油中稍煸,加食盐少许,水适量,旺火煮汤沸,入寸许冬瓜小块,煮令熟。

  

(2)留瘀未清者可用三仁粥取桃仁、麻仁、柏子仁各lOg,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煮约15分钟,入粳米50g,煮成粥。

  (3)气虚血亏者可用黄芪莲芯红枣粥取黄芪15g,莲子lOg,红枣10粒,文火煎煮20分钟,捞去黄芪,炊入粳米50g,煮成粥。

  (4)阴虚不复者可用山药煲猪肾取猪腰子1对,割开,刮去脂膜,以粗盐擦洗,切成丁块,另取山药50g,洗净,去皮切片。

先取山药,入油锅中煸炒,盛起,另起油锅,取葱、姜稍煸,入猪腰片爆炒,加黄酒、细盐少许,入山药片,旺火煮令熟,勾芡即成。

  (5)阳虚不复者可用羊肉胡桃粥取羯羊肉30g,洗净,放葱、姜煮令酥烂,炊入粳米30g,煮成粥;另取胡桃1个,用生油氽熟,研细末,撒入粥中即成。

其它治法

  1.冠心苏合丸,每服一粒,心痛发作时服。

或每日二至三次,可常服。

  2.复方丹参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1毫升。

每日l~2次,亦可作静脉注射,用-4,'-,16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内静脉滴注。

  3.苏冰滴丸每服2--3丸,每日2次。

  4.麝香保心丸每服l~2丸,痛时服用。

应急措施

  1.胸闷气促,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卧者,可急选下列药物以止痛

  

(1)心脉瘀阻者,可选用麝香保心丸,2粒,舌下含服;或速效救心丸,5~10粒,舌下含服。

  

(2)寒痰凝络者,可选冠心苏合丸,1丸含化,或嚼碎后咽服。

  2.真心痛而面白唇青,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宜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并以参附龙牡汤频频灌服。

经治病情仍无好转者,宜积极中西医结合抢救,不得延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