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5099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docx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

“中国最牛农民”王国兴

  养一条鱼,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20头牛或50只羊,而且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湖南农民王国兴靠养这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神秘鱼类,一下成了亿万富翁。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鱼?

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得到中科院专家认可的农民,又是怎么成功的―――

  他疯了!

为救娃娃鱼深山建“龙宫”

  

  王国兴出生在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乡。

他当过兵,做过货车司机,再加上非常聪明,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是大家公认的“见过世面的能人”。

更牛的是,他从1993年开始养中华鳖,到2000年就积累了2000多万元的财富,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甲鱼大王”。

  令人不解的是,正当亲友们对他羡慕不已时,这年五月王国兴却撇下红火的甲鱼生意,消失在了张家界茫茫深山中。

他决定:

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耗巨资挖一条长达600多米的山洞。

他要完成自己一个夙愿,养殖和繁育大鲵!

  大鲵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因为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人们又给它起了个特别可爱的名字―――“娃娃鱼”。

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两栖动物之一,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就已经存在。

在上泥盆纪时期,由于地球突然发生裂变,所有的生物遭到破坏,大型动物因找不到食物一一灭绝。

但是,大鲵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原来它喜欢生活在布满石缝和岩洞的山区,借助于与石头颜色相近的体色的保护,安静地潜居于有清凉溪流的洞穴内,由此得以历经几亿年地球磨难而没有灭绝,故又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

  在中国,湖南是大鲵的主产地之一,以张家界为重点的几万平方公里的武陵山区都是大鲵的原产地。

尤其是王国兴的家乡桑植一带,到处都有古老的溶洞和清静的溪河,这里近乎原始状态的亚热带生态环境正是大鲵的世外桃源。

王国兴小时候,傍晚下河洗澡,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娃娃鱼爬上沙滩玩耍和捕食。

伴随着泉水叮咚声,山洞里常传来娃娃鱼婴儿啼哭般的清亮叫声。

  令人遗憾的是,大鲵躲过了天灾,却没有躲过人祸。

因其味道鲜美无比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使用价值,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它的黑市价格达到2000多元一斤。

尽管1986年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仍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偷捕娃娃鱼,张家界特有的大鲵濒临灭绝!

这时,王国兴决定尽全力挽救这种与自己感情很深的可爱精灵。

  当他做出这个“疯狂”决定后,不仅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就连本地的一些大老板都认为他有神经病。

你想啊,别人拿钱搞房地产、炒股,他却把辛辛苦苦养甲鱼赚来的钱往水里扔,不是犯傻嘛!

  性格倔强的王国兴偏偏认死理:

“不管你怎么说,我一定要让娃娃鱼大量繁殖,然后搞规模化养殖。

”这话把在场的几个内行都吓了一跳。

  因为保护大鲵,要突破的最大障碍就是繁育这道难关。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至国家级的研究机构,下到湖南省直至张家界市,还有各类高校以及外国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研究,都无功而返。

王国兴什么水平,大学都没有上过,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解决吗?

用当时一些人的话说,他王国兴要能养成娃娃鱼,太阳一定从西边出来!

因此,稍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不会去做这事。

因为娃娃鱼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雄性精子活力差,人工繁殖率特别低。

王国兴要开山洞养娃娃鱼,这在大鲵的养殖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一件事。

  但王国兴硬是顶住压力,带着上百人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

用时一年多,花了2000万元,终于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开出一个长600多米、高3米、宽5米的巨大山洞。

然后把外面的山泉水引到洞内,打造了一个气势恢宏的美丽“龙宫”。

  

  5年穴居,历经生死育出娃娃鱼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国兴不惜投下2000万的资金,执意用挖山洞的方法来养殖娃娃鱼呢?

“如果没有第一手资料,我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这位山里的汉子似乎早已成竹在胸。

  什么样的第一手资料,让王国兴如此充满信心?

原来,他在养殖甲鱼的时候,就开始涉足了娃娃鱼的研究。

由于不能成功繁育幼苗,在五年时间里,王国兴走遍了张家界所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溶洞,寻找野生娃娃鱼的踪迹,来观察天然的繁殖环境和繁殖规律。

张家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更是洞中套洞、错综复杂和险象环生。

有一次到一个溶洞考察时,他险些把命搭上。

  这天,王国兴走进一个有二三十公里长的大溶洞,在洞里摸索行进了一个多小时后,他惊喜地发现了大鲵,不是一条,而是一群!

当时他只拿了一把砍柴的刀和一把手电,由于发现了宝贝,兴奋异常的王国兴忘记了可能存在的危险,他继续往溶洞深处搜索,希望有更新的发现。

在里面行走三小时后,手电筒突然因没电熄灭了,整个溶洞刹那间变成黑漆漆的一片。

王国兴又是第一次进这个溶洞,岔道口还特别多,就像一个恐怖的水下迷宫,他一下子迷路了。

  王国兴在洞中跌跌撞撞地摸索半天,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围着一个大石柱旋转。

怎么办?

最后他想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将身上的衣服脱掉,撕成布条,凭着记忆,用手摸着,一步一步朝着来路挪移,凡是摸到过的地方,就缠上布条,若是发现走了重复路就退回去。

最后,他终于摸出来了。

这时天色已黑,他身上的衣服也被撕得只剩下一条短裤。

在摸索中,他不知跌了多少跤,洞中的石灰岩锋利得像刀口,他身上被划得稀烂,没一处是好肉。

回去后,他在家整整躺了一个月。

但王国兴觉得,即使付出这种血的代价也值得,他毕竟找到了“失踪”多年的大鲵!

  身上的伤还没有痊愈,王国兴就再次走进了那个溶洞。

这次他还带上了被子和干粮,他要住在洞里观察娃娃鱼。

这样的生活,王国兴坚持了五年。

  每天,他都会游过溶洞里的小河,去观察大鲵的生活。

经过1825天的观察和研究,王国兴终于掌握了它们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惯和繁殖规律。

比如大鲵喜欢安静,惧怕噪音。

它们产卵孵化幼苗,全部都在阴暗潮湿的洞里。

水质不仅要干净,还得是恒温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见光等等。

  掌握了这些秘密,就像找到了一把能打开地下宝库的金钥匙!

王国兴马上就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

开山挖洞,模拟大鲵在自然环境下的繁育状况,投巨资进行规模化养殖。

  2002年秋天,从张家界传出一条爆炸性消息:

王国兴的恒温山洞里,一下繁育出了上千条娃娃鱼!

有人对之大惑不解,科研部门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却让他用很原始的方法给弄成了?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专家教授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不可能像王国兴这样在山里一呆就是五年,直接观察大鲵的生殖规律。

而又有几个科研人员,会像他这样一下投入几千万元进山挖洞养大鲵?

  很快,他养殖繁育大鲵的技术得到了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认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说,受精率76%,孵化率也超过70%,这个数字在全国是创记录的!

远远高出国内一般孵化率仅为2%―3%的水平,这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2003年,王国兴养殖的娃娃鱼逐渐进入成熟期。

但就在这时,灾难却突然降临了。

五月的一天,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暴雨连续下了一天一夜。

夜里11点,王国兴来到洞口,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只见洞里的水已涨到一人多深,洞口那扇2000多斤的铁门,也被冲到洞前的河里去了。

因为洞外有很多孔洞与山洞相通,大量雨水从山上涌进去。

狭小的山洞灌满了洪流,上千条娃娃鱼被冲得七零八落。

  王国兴顾不得自己危险,跳进洪流,这只手抓一条,那只手抓一条,一连救出十几条娃娃鱼。

忽然,他发现一条30多公斤重的母鱼被水冲了出来,就急忙扑上去想抱住它,可是鱼身很滑,几次都没抱住。

见那条大鲵的嘴张得很大,王国兴索性把左手伸了进去。

  对方自救心切,一口就咬住了。

大鲵牙齿锋利,一旦咬住某种东西就不会松口。

更要命的是,它咬到东西以后,还会像鳄鱼那样,身子作360度翻转。

当时王国兴被咬得锥心疼,但他硬是强忍剧痛,把它拖到安全地带。

最后他的左手总算拔出来了,可食指却被生生咬断。

  这次洪灾给王国兴造成的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

1400多条大鲵被冲走,当时损失达700多万元。

最令人心疼的是,他失去了一批十分珍贵的成年种鱼,大鲵有一个特点,生长比较慢,培养一条种鱼要花好几年甚至上十年的时间。

50岁的王国兴,觉得自己已经等不起了。

看着眼前那个空荡荡的山洞和几十条被抢救出来的娃娃鱼,已经一无所有的王国兴不由抱头痛哭。

  

  “大鲵之父”,山洞里养出亿万财富

  

  为了将山洞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王国兴只好四处筹资,一下子从千万富翁变成了负债大户。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弹尽粮绝之际,一位台湾老板得知消息,马上赶了过来,提出要用一个亿买他的大鲵繁殖技术。

  一亿元,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有了这笔钱,他一家人不用再苦干就能购车、买房、出国……这样的日子,谁不羡慕,谁不向往!

全家人没一个不主张把技术卖掉,把一亿元拿到手。

  王国兴也动心了,但就在签合同的前两天,他却忽然对家人说:

“我想通了,决定不卖!

我搞了这么多年不容易,现在有人要买这个技术,其实他看中的是比一个亿要多得多的东西,那就是娃娃鱼养殖的市场前景。

再说,技术成功了就应该属于国家,而不是我个人。

将来如果把娃娃鱼的技术推广开去,就可以带动家乡的老百姓致富……”

  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多人都说他是疯子。

但是,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王建文很支持父亲的决定:

“爸爸说得对,人活着,除了钱,总得有更高一层的追求。

  王国兴拒绝了台商,可他的基地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有几个人因此离开了。

82岁的母亲心疼儿子,看着王国兴为资金发愁,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提出帮他在隧洞前面的水坝守几天。

2003年农历腊月十九日,也就是老母在为他守护娃娃鱼的第二天,由于走路不慎,再加上老人上了年岁,竟然摔死在山里,那一刻王国兴痛不欲生。

  也许有人会问,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吃也不能卖,王国兴到底为啥养它?

其实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娃娃鱼人工驯繁的子二代(也就是老娃娃鱼的孙子),是可以上市经营的。

  2005年,在众多专家的实地考证下,王国兴的大鲵养殖场终于获得了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颁发的经营利用许可证。

这时,成年娃娃鱼在张家界的市场售价为每公斤2000元,而且严重缺货。

  因为邵阳、湘西等贫困山区,气候环境条件恰好最适合大鲵生长,很快湖南就掀起了人工养殖娃娃鱼的热潮。

五公分左右长的小种鱼,能卖到800元一尾。

“娃娃鱼是肉食类动物,鱼虾、螃蟹和动物内脏是它的最佳饵料。

两天饲喂一次,而且不易生病,只要水温在16―22度之间,非常好养。

最令人心动的是,大鲵吃了五斤杂鱼就能长一斤肉。

”一位农户卖出两条15公斤左右重的成年公娃娃鱼,一下就抱回6万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养50头牛或50只羊创造的利润,还不如养一条娃娃鱼!

”讲这话时,王国兴满脸的兴奋和自豪。

  有趣的是,咬断王国兴手指的那条大鲵,如今已长到80多公斤,仅它产的卵就孵化出大概3000多尾苗子,为王国兴创造了240万元的价值。

大概这就是它对主人拼死相救的回报吧!

  如今,王国兴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合作养殖方式,已帮3000多名农民脱贫致富。

一位叫赵继新的养殖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是四年前从王国兴那里买的苗子,现在养了上千条娃娃鱼。

大的有五到八公斤。

算这个帐的话,一年可能赚几百万元。

”2009年11月13号,央视经济频道报道王国兴养大鲵成为亿万富翁的新闻后,全国各地要求与他合作搞养殖的人更是蜂涌而至。

  前不久有人为王国兴算了一笔帐,仅他山洞里现存的娃娃鱼,价值就超过4亿元。

现在,王国兴在市区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5亩的全国唯一的娃娃鱼养殖培训基地。

他还计划与外商合作,再修建大型水族馆、大鲵科普馆及海洋馆等等,以期形成观赏性的新兴旅游项目。

  更令人敬佩的是,在王国兴的四处奔走呼吁下,当地政府在他的家乡桑植县七眼泉建立了娃娃鱼保护区,现在已成为国家级大鲵核心保护区。

  如今在中外科学界,王国兴是公认的“大鲵之父”。

同时他还悄然走红网络,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牛的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