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4825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x

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32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

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

A.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B.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C.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3、有学者曾赞美先秦某作品:

“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

……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

”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A.庄子

B.墨子

C.屈原

D.李白

4、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或被停止和取消。

其主要目的是

A.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B.防止学校规模过大

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减少人文社科专业

5、赫鲁晓夫曾强烈反感甲壳虫乐队,他说“苏联青年不需要这种刺耳的垃圾”,甚至宣称:

“从萨克斯管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良知复兴”运动在苏联受挫

B.政治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C.经济结构决定苏联的消费水平

D.苏联拒绝无用、堕落的音乐形式

6、有艺术家主张要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为此,他们坚持户外写生。

下列作品符合该艺术家主张的是()

7、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

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军事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第一动力

C.科技的进步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                              D.战争促进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

8、牛顿说过:

“万有引力虽然是普遍自然规律,但它本身之所以能够无论在何处都普遍永恒有效,那就是上帝能力使然,就是神迹。

”这表明牛顿()

A.力图化解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B.对自己的理论体系产生怀疑

C.预见到万有引力的非永恒性

D.试图利用上帝来宣扬自己的理论

9、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

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10、“行政权力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一观点可能出自(  )

A.霍布斯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卢梭          

11、“这个世界和它所有的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据此,可知这一宗教观念()

A.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B.宣扬上帝对人世生活的主宰地位

C.强调反对禁欲,肯定来世享福

D.强调以神为本理念下的信仰自主

12、苏格拉底认为:

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本方能达本”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1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

“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

”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                              B.是神学观念下不可知论的发展

C.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D.一定程度适应并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4、1977年7月,邓小平同长沙工学院等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

“你们可以花钱把外国的技术资料买来,编到教材中去,也可以派留学生去学。

只有学到手了才能发展,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邓小平的这段话

A.推动了中国海外留学现象的出现                              B.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C.遵循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D.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15、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C.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16、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曾写道: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

……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

”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改造国民思想,巩固共和政体

1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这样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思想:

“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

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据此,可知费正清

A.肯定了中体西用思潮的合理性

B.对康有为宣传变法主张的方式有一定认识

C.批评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态度

D.意在肯定传统文化对当代改革开放事业的现实意义

18、魏源在编写《海国图志》一书时已清楚许多国家在陆地上与中国是相连的等地理常识,但他在书中仍宣扬中国四境有海环绕,认为世界各国不是“海岸之国”就是“海岛之国”,惟有中国例外。

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魏源意图强调近代海防的重要性

B.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

C.说明魏源仍存有中国中心说等传统观念

D.说明魏源对世界地理缺乏必要了解

19、赵轶峰认为: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作者强调黄宗羲思想根本上未脱“儒家思想理路”

B.开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C.作者主张将人物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

D.作者对黄宗羲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20、唐代中后期,某思想家提出所谓的“道统”思想,宣称只有儒家的仁义才是最高的道,认为儒学一度失传,只有自己才重新掌握了孔孟之道的衣钵。

据此,下列对该思想家及其思想评述准确的是(  )

A.主张尊道、礼佛,发展新儒学

B.据此强调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C.实质是门户之见,思想狭隘

D.目的是排斥佛道.抬升儒学地位

21、“由于……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

”下列说法中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抨击了焚书坑儒的负面影响

B.儒家学说不适应近代工业文明的需要

C.对正统思想持否定态度

D.指出了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负面影响

22、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还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君舟民水          D.兼爱非攻          

23、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

“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该态度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24、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货郎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画面反映南宋商业凋敝                              B.风俗画只在宋朝民间流行

C.商业发展影响宫廷画家的创作                              D.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

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

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近代以来相关史实,举例说明东方或西方文化从对方身上吸取营养、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B

6、C

7、D

8、A

9、A

10、D

11、A

12、B

13、D

14、C

15、A

16、D

17、B

18、C

19、C

20、D

21、D

22、C

23、B

24、C

25、详见解析

【解析】

1、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故C正确。

驱除鞑虏属于民族主义,故A排除。

恢复中华也属于民族主义,故B排除。

平均地权属于民生主义,故D错误。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2、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这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故A正确。

百家争鸣并不都是维护了社会新秩序,故B错误。

百家争鸣也不是各派势均力敌,社会也不安定,故C错误。

实行法治,只符合法家思想,故D错误。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

3、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

……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屈原楚辞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同时屈原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屈原,故C正确。

庄子未涉及政治抱负未能施展的问题,故A错误。

墨子没有浪漫主义文学,故B错误。

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未体现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故D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屈原楚辞

4、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可知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

①国际上: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其中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②国内: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从材料信息看,赫鲁晓夫把甲壳虫乐队看成“垃圾”“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会对苏联人造成不良影响,说明在当时美苏冷战的背景下,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影响文化传播,选D项。

6、材料突出“光”,强调户外写生,可推断是印象派的风格。

《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风格作品,故A项错误;《拾穗者》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作品,故C项正确;《马拉之死》是新古典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7、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出现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故D项正确。

ABC三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8、牛顿解释万有引力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上帝能力使然,他思考万有引力的根源,最终回到了上帝的身上,可见当时科学与宗教的论证激烈,这一观点是为了化解矛盾,故A项正确;牛顿不可能对自己提出的万有引力的理论产生怀疑,故B项错误;材料已经摆明万有引力“普遍永恒有效”,故C项错误;牛顿的理论本身,不需要借用上帝加以宣传,故D项错误。

9、材料没有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被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起源的问题,也没有否定神创说的信息,故D项错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他们开始带着同样的认识转而思考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性的思考,故A项正确。

10、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为“人民主权说”,可排除C;题干同时强调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无条件地更换统治者,可排除霍布斯和洛克,只有卢梭的人民主权说符合题意,故D正确。

11、题干中“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的这句话说明作者强调的是上帝为人而创造万物的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故C、D两项错误;“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是可以鼓励人们探索、征服自然的,故A项正确。

12、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中“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句话,可知苏格拉底的观点为重视知行合一,“知本方能达本”能够体现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故B项正确。

AD项强调人的地位,与人认识自己无关;C项强调实践的意义,与苏格拉底强调的重点不同。

13、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为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与“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说法不符,故A项错误;“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并非不可知论,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思想没有为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故C项错误;据材料“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可知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促进个人意识的觉醒,这些事顺应而且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

14、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发展。

邓小平在谈话中提出只要能把技术学到手,即便是花钱买技术或者派留学生去学技术,都应该去尝试,意味着邓小平主张从实际出发,不应受过去思想的禁锢,应该解放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科学技术,这一观点遵循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则,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A项不符合史实,晚清就已经出现了留学现象;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对外开放政策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确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5、材料反映出把各阶层的问题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再联系1957年处于十年全面建设时期,可见是要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为国家建设服务,故A项正确。

16、“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

”作者在一定侧面希望社会各阶层使用更为简洁的白话文,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还是照旧推崇。

……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

”可知作者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旧思想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强烈不满,希望通过改造国人思想,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故D项正确。

17、由“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可知该主张的实质是要用西方(外国)理论改造中国,“孔孟之道”是为这一做法提供根据,联系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结合以宣传变法,因此B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提及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也没有论述传统文化对当代改革开放的关系,排除ACD。

点睛:

康有为为什么主张“托古改制”?

由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

因此,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了当时威严的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18、魏源虽然明知中国有许多陆上邻国,但仍然在书中宣扬只有中国的四周环海,也就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根本区别,中国居于世界的中心。

表明魏源虽然主张学习西方,但仍然保留了中国中心说这一传统观念,没有摆脱传统天朝上国的限制。

A项无从体现;B项,魏源并未进行变法实践;D项不符合题干“(魏源)已清楚许多国家在陆地上与中国是相连的等地理常识”的表述。

故答案为C。

19、据材料主旨认为黄宗羲思想虽然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但应肯定他有“新见”,不应苛求古人,应将历史人物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故C正确。

20、由题干材料可知此思想家为韩愈,他提出道统论的背景是佛道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其目的是排斥佛道,抬升儒学,故D正确。

21、根据材料的观点,“只承认一家学说”并使其成为正统,导致了“若干世纪后”,中国在面临西方文化时“陷入困境”,即古代中国自汉代以来实行“独尊儒术”,并将儒学长期作为统治的正统思想,使得中国的思想文化逐渐僵化,在面对西方冲击时无所适从,从而对历史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A项混淆了评价对象;B项无从体现,材料并未描述工业化与儒学的关系;对正统思想作者并未全盘否定,以偏概全,故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22、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礼法并举,王霸兼用,符合“隆礼尊贤……重法”,他强调君主应该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君舟民水,故C项正确。

23、对旧制度的留恋,希望恢复旧制度,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24、据材料提到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的《货郎图》,材料反映了南宋商业的繁荣,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风俗画进入宫廷,排除B;李嵩为宫廷画家,该画又为风俗画,故C项正确。

D项是文人画的特点,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宋代绘画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由该画作的名称“市担”及作品展现的场景,可知表现的是货郎挑着货物,在与道旁的孩童相逗,反映了南宋时期商业发展,行商在民间社会中有重要作用,这一现象影响到艺术的创作,成为画家艺术表现的对象。

25、示例:

观点: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冲突;文明的长久发展需要融合、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举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比如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等都可根据情况赋分):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及洋务派,兴起了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的技术)的潮流,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学习西方的制度),共同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学习西方的思想),变革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