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4788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docx

新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新版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普通班期末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出现

2、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繁荣的古代手工业

3、《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B.《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4、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

5、“南阳太守(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这里的“水排”是()

A.耕作工具B.手工工具C.冶铁工具D.运输工具

6、《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

“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以农业为立国之本B.农业与土地的关系C.非常重视祭祀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8、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涌入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繁重的捐税负担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9、张謇曾说:

“救国为目前之急。

……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教育救国B实业救国C军事救国D农业救国

10、1865年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

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都属于近代官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都属于近代洋务企业D.都使用机器生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1、《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

“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

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

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B.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12、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有的是()

A.见面握手,互称“同志”B.中西餐并行C.男多留长辫,女多缠足D.举行西式婚礼

13、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4、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

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

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D.导致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15、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资金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互联网B.报纸C.广播D.电视

17.史料记载:

“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了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个体农耕D.铁犁牛耕

18.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  )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乃反,市罢,遂不得履。

”材料中的“市”(  )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C.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D.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20.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

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

此规定体现经济政策()

A.海禁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土地国有

2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最早受到冲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部地区D.中原地区

2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4.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5.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的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②本国封建主义③四大家族官僚资本④国民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

这一现象说明了() 

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2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软弱妥协性,根本原因是() 

 A.力量弱小B.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复

C.未经大革命洗礼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  )

A.人民公社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   D.土地私有制

29.深刻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3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31.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

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32.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是(  )

A.14世纪 B.15世纪C.16世纪 D.17世纪

33.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

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

的是(  )

①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弱

③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    ④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4.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研究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

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

A.风力      B.煤炭      C.电力     D.核能

35.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  )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37.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的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从英国开始

38.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

“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

保守的革命。

”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提倡“新经济”模式

39.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C.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

40.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的总统是(  )

A.华盛顿      B.克林顿      C.林肯     D.尼克松

41.时任美国劳工部长弗朗西斯·珀金斯描述总统的炉边谈话:

我曾见到男男女女都聚集在收音机旁边,甚至那些不喜欢他的人和在政治上反对他的人也都在那儿以友好愉快的心情聆听。

他们能够聆听到的内容有(  )

①市场发挥自身功能给危机疗伤②复兴计划的目标与基础

③银行危机的解决与信用的恢复④公共工程救济计划的实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2.1921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43.1921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原因是实行了(    )

A. 粮食税    B. 余粮收集制    C. 全面国有化    D. 农业集体化

4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私有制,发展商品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5.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苏俄的社会性质决定的B.苏俄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C.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的结果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46.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

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

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这表明斯大林()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47.“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

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多种所有制并存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48.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49.“医生赶到病人那里,可病人已经死亡。

于是在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

当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核手提箱留给谁?

这可不是儿戏,于是商定:

由俄罗斯来控制。

”材料中“病人已经死亡”是指(   )

A.苏联成立    B.苏联取得卫国战争胜利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

50.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51.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52.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了一份协定书,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其宗旨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该组织是(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

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  )

A.军事体系B.政治体系C.贸易体系D.货币体系

54.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新一轮经济危机成为世界金融的热点。

有人预测国家破产将是2013年欧元区国家的趋势之一。

为稳定金融秩序,各国可向哪一机构申请救助(  )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联合国

55.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

“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

”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

A.冷战政策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欧洲一体化

5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

A.1978年12月  B.1986年9月  C.1991年11月 D.2001年12月

57.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当今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

这种现象主要描述的是()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经济全球化   D.时代信息化

58.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中国政府借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

此举最能反映的历史特征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59.“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第三世界国家组装,第三世界国家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

作为个案,它可以证明全球化时代()

A.高科技产业前景堪忧B.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C.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D.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60.1992年,1500位科学家签署了一份题为《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的文件,声称:

“人类和自然界正处于冲突状态……也许会改变这个有生命的世界,使它不再能按照我们知道的方式来维持生命。

”下列问题中属于人和自然界冲突的是()

A.环境污染B.毒品泛滥C.金融危机D.恐怖活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

61、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

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

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指的是什么?

(2分)在这三年中,苏俄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2分)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策?

(2分)这种政策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实行的?

(3分)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

6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

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

……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

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

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

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

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

(3分)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分)“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4分)

63、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不仅系统地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

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干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三:

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

材料四: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

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

  ─—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认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分)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分)

(3)材料四中提到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有何意义?

(4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B

C

B

A

B

B

D

C

C

B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D

C

C

B

D

B

C

B

A

D

B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B

B

A

B

D

B

D

B

D

B

B

B

A

C

A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D

B

D

C

D

B

A

D

B

D

D

C

D

D

A

二、材料解析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0分)

61.

(1)与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反革命势力进行的三年国内战争(2分);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余粮收集制(2分)。

(2)新经济政策(2分);形势: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分)影响: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国内政治形势。

(3分)

62、

(1)“历史悲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分)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分)

(2)措施:

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有: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等。

(4分)影响:

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得到显著改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缓和了社会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4分)

63、

(1)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分)解决方法:

发展生产力(2分)

(2)事件: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

(3)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意义: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