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446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油缸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油缸制造业属于“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的子行业,该行业从大类依次细分为“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

液压油缸行业的监管采取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该行业进行行政监管,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为该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1)政府部门行政监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和液压油缸行业相关行政监管主要职责有: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定综合型产业政策,组织拟定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重大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

和液压油缸行业相关行政监管的主要职责有:

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2)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

该协会是由我国从事液压、液力、气动、密封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商贸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地方同业社团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其主要职责有:

协助政府编制行业的中长期规划,提出政策建议;组织市场及技术发展趋势调研,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服务;组织编写、修订标准;推进行业资产重组联合,结构调整;制定行规行约等。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液压油缸产品主要下游应用行业为工程机械行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也是液压油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主要职责有:

协调行业内部关系,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行规、行约,提出有关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协助政府进行行业宏观管理,进行行业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等。

本公司是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配套件分会的副会长单位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2、主要产业政策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高基础元件研发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要求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元器件研发。

(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配套能力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高端装备制造被列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高端装备制造,提出“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3)《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强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零部件企业及知名品牌

201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在目标中明确提出:

要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关键基础零部件,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强的基础零部件企业及知名品牌;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着重加强工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创建若干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夯实技术创新基础。

(4)《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并且首次将基础配套件从政策层面提升到战略高度

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

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和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要将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件水平相结合,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带动基础配套产品发展,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开发特种原材料,扭转基础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并且首次将基础配套件从政策层面提升到战略高度,从主机带动配套件发展转变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模式。

(5)《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明确指出:

以装备制造业振兴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在条件成熟时,由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该意见还提出将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

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明确指出: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并强调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政策措施同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

(7)公司主要产品符合《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

200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年)》,其中工作压力≥20MPa的高压液压缸和工作压力≥25MPa的数字液压缸符合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的方向。

(8)公司产品为《液压气动密封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重点产品

2005年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发布的《液压气动密封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到液压行业发展重点产品有高压液压缸、数字液压缸和比例伺服液压缸。

(9)《工程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支持关键配套零部件的发展

2005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工程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

支持国内市场短缺、进口量大的产品,支持关键配套零部件的发展,提升整机国产化的水平。

有关“行业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指出:

加快零部件的技术发展,培育重点企业,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

二、行业基本情况

1、概念与行业分类

(1)相关概念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

由于液压传动技术具有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频响高、压力、流量可控性好,可柔性传送动力,易实现直线运动、可实现无极调速等优点,使得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挖掘机、桩工机械、大型桥梁施工设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港口机械、发电设备、石油化工机械及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

液压传动系统一般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组成。

油缸,亦称液压缸或液压油缸,是液压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执行元件,其功能就是将液压能转变成直线、摆动往复式的机械运动。

典型直线往复式液压缸一般由缸筒、缸盖、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与缓冲装置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2)行业分类

油缸按不同的使用压力可以分为低压、中高压和高压油缸。

对于机床类机械一般采用低压油缸,其额定压力为2.5-6.3MPa;对于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载荷大的建筑车辆和飞机用油缸多采用中高压油缸,额定压力为10-16MPa;对于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大多采用高压油缸,额定压力通常大于31.5MPa。

从所应用的产品特征区分,可分为行走机械和非行走机械。

其中工程机械、大型基建设备、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及港口机械属于行走机械,所配套的液压油缸要求具有高压、大流量、高频高载等特点及良好的缓冲性能及密封性能,能适应复杂恶劣的工况,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制造难度高,目前仍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而机床、轻工机械、包装机械等属于非行走机械,其配套液压油缸普遍具有压力低、流量小、运行频率低、载荷低等特点,目前中国液压元件生产厂家众多,基本能满足非行走机械行业对液压油缸的需求。

2、国内外油缸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液压及油缸行业发展概况

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摩料磨损技术等快速发展应用,液压传动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今,采用液压传动技术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发达国家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技术。

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全球液压产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2008年全球液压产品销售总额达220亿欧元。

据2008年国际流体传动工业统计委员会统计,油缸销售收入占全球液压产品市场销售额的19%,由此推算,2008年全球油缸市场规模大致为41.8亿欧元。

从市场区域分布来看,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完成,经济增速放缓,液压产品市场呈现由集中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等)转移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对液压产品需求旺盛,液压市场增速较快,所占世界液压产品市场份额逐年提高,2008年我国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液压产品市场3。

液压油缸作为液压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历了与液压行业基本相似的发展历程。

(2)我国油缸行业发展概况

①我国液压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液压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液压产品经历了从测绘仿制、联合设计、引进技术到自行研发的发展历程,已具有相当生产实力和技术水平,基本可满足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冶金、矿山、林业、煤炭、造船等行业的一般需求,其中重大成套装备的配套率已达到60%以上。

2009年我国液压工业产值为269亿元,2005—2009年液压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达到26.73%。

虽然我国液压产品性价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力量不足,大部分国内企业仅能在中低端产品上进行竞争,而装备制造业所需液压关键核心零部件,如变量柱塞泵、马达、多路阀和高压油缸等高端液压元件仍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009年液压产品进口额为19.36亿美元,约占到液压产品国内销售总额的34%5。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幅提升,但核心零部件发展却未能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保持同步。

从行业周期来看,工程机械、铁路设备等重型装备已进入快速成长期,而关键零部件还处于初始导入期,成长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如液压元器件、传动系统、发动机等大多依赖进口。

随着国家对关键零部件产业的重视,以及从事液压核心零部件研发与生产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液压核心零部件的瓶颈限制有望逐步改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将日趋完善,这将有利于提高主机的性能,减少对核心零部件进口的依赖,提高我国下游主机行业的竞争力。

②我国油缸行业发展概况

油缸属于液压系统关键零部件,其发展历程基本与液压行业发展一致。

发展初期,国内油缸生产企业普遍工艺落后,油缸产品质量不高,寿命短、密封性能差、易泄漏,研发能力薄弱。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与积累,目前国内少数自主品牌企业(如本公司)生产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实现与国际同步,这为高压油缸国产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油缸行业近年来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并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国内市场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保持稳步增长,加之国家拉动内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因素影响,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挖掘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