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436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项目清水砼保护施工方案.doc

清水混凝土保护施工方案

****项目

清水混凝土保护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清水混凝土概况 1

2、清水混凝土保护目的 2

3、清水墙保护区分类 3

4、清水保护剂选择 3

4.1、材料选择 3

4.2、材料性能说明 4

4.4、工艺考虑因素 5

5、清水保护施工工艺 6

5.1、说明 6

5.2、施工工艺综述 6

5.3、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施工工艺 6

5.4、各流程施工注意事项 7

5.4.1、基层清理 7

5.4.2、缺陷修复 9

5.4.3、缺陷色差调整 12

5.4.4、涂料涂刷 13

6、施工工期安排 13

7、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3

7.1、质量标准 13

7.1.1、基层处理 13

7.1.2、涂料施工 14

7.2、保证措施 14

7.2.1、安全保障措施 14

7.2.2、质量保障措施 15

7.2.3、其他保障措施 15

7.2.4、成品保护 15

7.2.5、其他注意事项 16

1、清水混凝土概况

***项目建筑设计中包含大量清水混凝土构件,根据业主及设计师要求,本工程现浇清水混凝需达到说真正意义的无修饰清水的要求,较目前国内“普通饰面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较大提升。

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总面积为36500㎡,分为四周外立面薄壁墙、台阶、楼梯、室内直墙清、弧形清、梁、板等七种类型,各部位清水墙体信息如下表。

***清水混凝土墙体信息汇总表

清水分布

清水名称

所处楼层

清水厚度(mm)

与主体结构关系

单双面清水

室外清水

东立面

1~6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西立面

1~6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南立面

1~6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北立面

1~6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室外大台阶

1~2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双面

室内清水

公共空间1

1层

360

独立清水

双面

室内台阶

1层

450

独立清水

双面

一层内庭

1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楼梯13

1~4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双面

楼梯14

1~4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双面

公共空间2

2~4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弧形+梁底梁侧

开放空间1

2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楼梯17

2~3层

300

附着主体结构

双面

楼梯18

2~3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双面

楼梯19

3层

150/500

独立

板底、梁底梁侧

电梯6

2~4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电梯7

2~4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水庭

5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室内庭院

5~6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单面

楼梯22

6层

180

附着主体结构

双面

项目清水结构自2011年11月开始至2012年11月12日,历时一年时间,现已顺利完成各部位清水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了业主、建筑师***先生及社会各界的一直认可。

根据业主及设计师意见,结合国内外清水保护施工经验,为保证后期清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围环境及人为因素的污染,需对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构件采用合适的保护剂做好保护工作。

根据上述要求特编制该方案。

2、清水混凝土保护目的

根据业主及建筑师对项目清水混凝土品质的要求,本工程清水保护剂目的主要为以下2点:

(1)确保使用中由于环境、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灰尘、油污、水渍等)能够及时清洗,避免污染物渗透入清水墙内;

(2)防止由于海洋性气候造成的墙体出现大面积返潮、结露现象。

基于以上两点目的,对本工程清水保护剂材料及工艺有以下4点要求:

1)保护剂材料应无色、透明材料,并且不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

2)保护剂施工完成后,不改变基层清水混凝土的颜色,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自然效果;

3)保护剂施工工艺,特别是基层处理工艺,不得改变基层清水混凝土的自然浇筑纹理;

4)所采用的保护剂应有良好的耐候性、耐久性。

3、清水墙保护区分类

本工程清水混凝土分部广、面积大,综合考虑成本及质量,将清水混凝土构件按照所处部位、环境、重要性及人流量,划分为三大类,分为A、B、C三大类,各类范围具体如下所述:

A类区:

所有室内(100*100外墙以内)清水混凝土及外立面清水墙8.4m标高以下清水混凝土墙体,其中室内清水具体如下表所示:

区域

部位

分布层数

厚度

类型

室内清水

公共空间1

1层

360

双面

室内台阶

1层

450

双面

一层内庭

1层

180

单面

楼梯13

1~4层

180

双面

楼梯14

1~4层

180

双面

公共空间2

2~4层

180

单面弧形+梁底梁侧

开放空间1

2层

180

单面

楼梯17

2~3层

300

双面

楼梯18

2~3层

180

双面

楼梯19

3层

150/500

板底、梁底梁侧

电梯6

2~4层

180

单面

电梯7

2~4层

180

单面

水庭

5层

180

单面

室内庭院

5~6层

180

单面

楼梯22

6层

180

双面

B类区:

4个外立面100×100的外墙8.4m标高以上部分。

C类区:

室外大台阶及裙楼区的室外清水构件。

4、清水保护剂选择

4.1、材料选择

根据本工程清水混凝土保护目的,结合目前市场上清水保护剂材料的品种,综合考虑质量、工期、成本等多方便因素,并经多次实验和讨论,确定本工程清水混凝土保护剂采用水性氟碳着色透明涂料。

4.2、材料性能说明

水性氟碳着色透明涂料涂膜层透气性好,材料稳定性、耐久好。

其中底层漆采用硅烷系,主要作用为封闭混凝土气孔,抗返碱;面层漆采用水性氟碳着色,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主要起到耐久、憎水、防污的作用。

水性氟碳着色透明涂料涂装体系,整个体系包含四种材料,即为:

a.混凝土AC下地调整材,

b.BonnflonWaterBaseACUndercoat下涂材,

c.BonnflonWaterBaseAcIntermediateCoat中涂材,

d.BonnflonWaterBaseACColorClearTopcoat上涂材,

色差调整剂:

为双组份材料,由主剂加一组三色专用水性色浆组成。

根据现场不同部位、不同色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弱化。

在整个清水混凝土项目中,除特殊严重色差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情况,色差弱化的工序为局部处理的工序,但却对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要求最高,也是最终整体的墙面外观效果的决定工序。

水性渗透型下涂材特点:

1.完全渗透至混凝土内部,具有优异的渗透深度,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底漆乳液在渗透的过程中,能包裹基底已施工的色差调整剂更好的渗透入混凝土内部,这样就能避免色差调整剂在混凝土墙面的堆积。

2.优秀的抗返碱能力。

3.快速的抗水性,乳液反应后能很快形成有机憎水层,即使施工后不久就发生大雨情况,其防水效果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透气型水性氟碳着色面漆:

透明无色,主要特点为1.优异的透气性,这是决定最终涂层作用于含水基材上时不会出现起皮脱落的关键性能。

2.优异的耐久性能,提供能有效防止基材老化。

3.优异的疏水性,防水同时,防止污染。

从而达到清水混凝土的长久历新。

4.亚光效果,提供更为自然涂装效果。

4.4、工艺考虑因素

根据不同分类,ABC三类区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主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A类区为半室内环境,构件均为重要的观瞻区。

各部位清水构件人均可以近距离触摸,来往人流量较大,易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易损、易污,需重点做好保护。

B类区室内环境,为外立面墙体8.4m标高以上部分,该区域清水混凝土由外部的白玻幕墙保护,不会受到雨水、强紫外线、人流等影响,干扰因素都非常小,且该区清水墙只能远观,应考虑防止混凝土返潮、返碱。

C类区为纯室外环境,构件完全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且人流量也较大,容易受到雨水、污水、紫外线、人为因素等影响。

该区域虽不属于重要的观瞻区,但由于其均位于远香湖一侧,都处于公共活动视线范围,清水墙保护效果的好坏也会影响整体项目的效果,因此也需重点保护。

4.4、施工工艺原则

按照清水混凝土保护区分类、上述工艺考虑因素、不同层次材料作用说明,本工程各区清水保护剂施工工艺采用如下方式:

A、B、C类区:

底层涂漆、中层涂漆、面层涂漆

5、清水保护施工工艺

5.1、说明

本工程要求清水混凝土保护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并能够体现混凝土原始、自然质朴的本色。

针对保护重点及难点,结合材料特性,并经大量样板实验,制定了施工工艺,在工程施工中,将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管理,精心施工,加强现场质量检查力度,保证清水混凝土保护涂刷达到要求。

5.2、施工工艺综述

清水混凝土透明保护工艺,是指对清水混凝土表面浮尘进行处理,并对局部缺陷(如蜂窝麻面、离析、接缝、熊猫眼等)进行修补及色差调整,使表面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清水混凝土本身的自然颜色。

处理完成后,经验收,再进行透明保护涂刷。

5.3、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缺陷处理—颜色调整-底层漆滚涂-中层漆滚涂-面漆滚涂

表5.3:

关键工序施工工艺

工作内容

材料/工具

施工/涂装方法

次数

时间间隔

封堵螺栓孔

锤子、錾子,专用修孔器

用界面剂或108胶涂刷螺栓孔内壁,砂浆添堵,做孔,保持螺栓孔底部平整,侧边光滑,墙面部分整齐。

1—2

基层清理

160#-240#砂纸,洁净的无纺布,刮刀,切割机等

去除附在混凝土表面的物质(浮土、未固化的水泥,水泥流淌印记等);如有凸出的钢筋及所有残留在墙体上等金属物件

1—2

------

除去墙面

的残留物

稀释剂,砂纸

用稀释剂出去油污,使之分解并挥发,必要时可用砂纸打磨除去

1

清洗墙面

水枪,抹布,酸性洗涤剂(草酸除锈,氨基磺酸去除模板斑痕,必须经过稀释),中性洗涤剂

先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必要时采用稀释后的酸性洗涤剂),去除模板斑痕,油污,泥土,锈斑等,然后高压冲洗墙面,直至完全干净.

1—2

------

墙面清理,

保护

砂纸、干布,胶带,塑料布

用砂纸磨平,干抹布擦净,必要时用高压水洗。

修补、清理后至上涂料前,容易脏的地方用塑料布盖起保护.

1

------

保护/遮盖

塑料布,胶带等

如施工周期超过3天,则需对清理完成的墙面进行保护,并对不需要涂刷保护剂的部位进行遮挡(如窗,门,玻璃)等.

------

底层涂料

专用水性渗透型底层涂料

滚子/刷子,全面滚涂覆盖墙面,无遗漏。

(局部滚子无法滚到的部位采用刷子刷涂或者喷枪喷涂)

1

30

分钟

面层涂料

专用水性透气型面层涂料

滚子/刷子,全面滚涂覆盖墙面,无遗漏。

(局部滚子无法滚到的部位采用刷子刷涂或者喷枪喷涂)

1

3小时以上

清洁现场

成品保护

清理现场,整洁,干净.指派专人进行成品保护。

5.4、各流程施工注意事项

5.4.1、基层清理

混凝土基层清理在整个施工工艺环节中非常重要,基层清理的好坏对清水混凝土整体的效果影响非常大,施工中对大面积浮尘处理优先采用中性清洗剂去进行清理,对于不同的污染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具体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