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百家争鸣学案.docx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百家争鸣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百家争鸣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百家争鸣学案
必修三
新授课
学案1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一、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4.感受人类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用赞赏的态度认识思想传承的价值。
二、重难点
重点:
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
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意义
学习过程:
一.时间:
这一时期诞生了中国古代两座文化高峰:
和。
(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流是。
)
二.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
“百家”:
是泛指,主要分为:
儒、墨、道、法、阴阳、杂、名、纵横、兵、小说家等。
“争鸣”:
指思想家按照各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自然、社会作出解释,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发表见解。
三.原因
(1)经济:
崩溃,经济发展,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
衰微,各国纷争的局面促进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3)阶级关系:
__________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文:
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四.代表学派
1、儒学(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1)孔子:
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家、家、儒家思想。
政治思想:
核心是、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礼勿视等)
德治(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
主张有教无类;开创了之风,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讲求教育方法。
文化传承:
编定《诗》《书》《礼》《易》《春秋》,统称“”。
其言论被其弟子收录为《》。
《论语》“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反映了孔子:
A.“苛政猛于虎”的思想B.“仁者爱人”的思想
C.“政在得民”的思想D.“为仕由已”的思想
“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
”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
阅读思考:
1.材料一:
孔子的首要原则是“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阐释了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们之间应该有的社会关系。
如果各人都按自己身份行事,家庭就会有秩序;家庭有秩序时,国家就会安宁,天帝治下的一切就能和谐共存。
……孔子以前,中国人思想上一向主要以占卜和献祭为中心,实质上,是没有道德准则的;孔子的观点代表了中国人思想上一个根本的新起点。
因此,他是中国文明中前所未有地开始专注于道德价值的伟大伦理传统的创立者。
——《中国哲学思想史》
材料二:
1916年秋,康有为上书黎元洪、段祺瑞,主张定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国会也讨论孔教应否列入宪法的问题,引起舆论界的激烈论战。
《新青年》连续发表文章,从反对康有为扩大到对整个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冒“毁圣非法之名”,号召打倒以孔子为护身符的封建独裁者和专制制度,掀起一场讨孔的大波。
陈独秀认为尊孔和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李大钊认为抨击孔子是反对历代帝王制造的神化了的偶像权威,是攻击“专制政治之灵魂”。
——《五四新文化运动》
回答:
(1)材料一的观点是肯定孔子还是否定孔子?
(1分)你的依据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孔子各持什么态度?
(2分)陈独秀等人反对康有为的理由是什么?
(4分)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孔子?
(3分)
(2)孟子:
战国。
“亚圣”
继承发扬孔子学说:
提倡 (思想核心)、
(3)荀子:
战国。
(天人关系):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
2.“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治(利用)……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材料中的“天”指什么?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如何评价?
(5分)
2.道家
(1)老子:
春秋时期
哲学:
核心:
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规律(朴素辩证法);
政治:
“ ”、“”社会。
(2)庄子(战国)
(哲学):
“”乃世界最高原则;宣传。
3、法家
代表人物有:
、、、
韩非:
法家集大成者。
主张:
“法”、“术”、“势”结合;
主张、、、。
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是、。
4、墨家
墨子:
战国。
主张:
主旨:
“、”;提出“”、“”、“尚同”“节葬”等,讲求实际功利。
贡献:
认识论:
“”;逻辑学。
五.意义
是中国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构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我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阅读思考:
3.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
“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
乙说:
“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
丙说:
“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儒家、道家;儒家
3.井田制、封建;周王室;士阶层;私学
代表学派
1.
(1)政治、教育、创始人;仁、礼;私人讲学;五经;论语
(2)仁政、民贵君轻;(3)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
2.
(1)道;相互转化;自然、功利、精神自由;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道;天道与自然无为
3.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改革;
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4.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三表法
BC
阅读思考:
1.
(1)肯定。
依据:
孔子以前的中国人思想上主要以占卜和献祭为中心,实质上没有道德准则,孔子的观点代表中国人思想上根本新起点。
他是中国文明中开始专注于道德价值的伟大伦理传统的创立者。
(2分)
(2)康有为:
尊孔;陈独秀:
反孔(2分);
违反思想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孔子是历代帝王制造的神化了的偶像权威,是“专制政治之灵魂”。
孔子是封建独裁者和专制制度的护身符。
(4分)。
(3)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
2.自然;自然有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唯物,进步。
3.甲:
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
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
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余秋雨演讲片断
在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之后,中华文化的第二个重大记忆应该放在哪里呢?
毫无疑问,放在老子、孔子和他们引领的“诸子百家”时代。
他们为中华文化进行了精神奠基,所达到的高度让人叹为观止。
后代再杰出的思想家,往往也只是他们的追随者或别离者而已。
更令人惊奇的是,老子、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全人类进行共同精神奠基的时代,最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地球上,常常使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我可以举例说说他们的年龄对照。
孔子只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去世后10年,苏格拉底诞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1岁,比德谟克利特大8岁;孟子比亚里士多德大6岁;庄子比亚里士多德小15岁;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7岁。
波斯的精神鼻祖琐罗亚斯德(也就是尼采所说的查拉图斯特拉)的生卒年份有多种说法,据比较可靠的一种说法,他去世的那一年正好孔子出生。
这个年龄对照表说明,他们确实是一起来到世间的同代人,同样是开天辟地的精神高峰。
好像是约好了,要在那个时候一起呈现人类的共同成熟,甚至是同步成熟。
他们还有分工,各自显出不同的重点。
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来缅怀那个时代:
当时,希腊哲人在爱琴海边上思考着人与物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哲人则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与人的关系。
这种不同的重点,也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而铸就了几种文明的后世特征。
例如中华文明到今天还是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沉重和复杂,这就是历史的一种累积性设计。
不管怎么说,在人类文化进行共同精神奠基时,中华文化不仅没有缺席,而且成了主角之一。
首先值得我们记忆的人,是老子。
老子的生平资料并不清楚,一般认为他比孔子大,担任过周王室图书馆的馆长,孔子曾从今天的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向他问过礼。
后来他决定出关隐居,边关守卫让他留下一些文字作为出关的条件,他不得已就在边关上写了五千字,那就是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经》。
一开头就是十二个字: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乍一看简直不知所云。
他的意思是:
道,可以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这中间包含着多少看透一切的哲理啊。
他对一切讲述都是那么的不信任,于是自己也就不想留下什么言论,如果不是边关守卫的强求,这五千个字也不会留下。
写完,他骑着青牛,穿着黄袍,背着白口袋,消失在关外灰色的旷野中。
司马迁说:
“不知其所终。
”这个背影,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就是这五千个字,在人类历史上处于极高的精神地位。
十几年前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全人类古往今来十位最重要的作家,老子名列首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历史上被翻译成外文而流播最广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老子》,也就是那五千字的《道德经》。
据报道,当今国际间哲学素养最高的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老子》。
可见,老子的影响在他的祖国还有待于大大提高。
确实比较艰深,但再艰深也就是五千字嘛,认真看注释,怎么会读不下来?
我曾经对学生们说:
对于世界上的很多学说,我们只有懂了才能记住;但是老子创造了一个例外,对于他,我们即使不懂,也要记住。
西方有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哲学都是用德文写的。
有了老子,我们可以说一句,处于峰巅上的那种哲学,是用中文写的。
所以,在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中,我对世界各地的华语观众说,老子的话虽然难懂,我也要领着大家读几段,让大家体会一下用中文来表达哲理时的那种无可替代的节奏和音韵。
老子的很多思想,在今天越来越显出价值。
例如他主张简约,拒绝对自然、对社会的过度耗费;他主张不争、不辩,不要把胜败输赢当一回事,一切都在向反面转化,等等。
原来,我们在当代社会的严重弊病中努力追求的“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在老子那里已经有了精神根源。
与老子相比,孔子走了一条不同的路。
他尊重老子的哲理,但觉得大道已被蒙蔽,世情已经混乱,君子就应该担当起不断讲述、四处传播的责任,不应该轻言放弃。
他不会出关隐居,恰恰相反,而是创办了一所“流浪大学”,周游列国。
初一看,他到处受阻,难以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实际上,他在带领学生流浪的过程中,完成了一项系统的社会文化心理的考察,次次受阻,都是考察最需要的反面例证。
他因流浪,从杰出走向伟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永远的导师。
孔子的学说,古往今来被讲得很多。
我觉得,他最大的努力是从家庭伦理引申到社会伦理,试图建立一个“尊尊”、“亲亲”的礼仪世界。
尊重一切该尊重的人和事,亲善一切亲友并推及他人,他觉得,这样就可以建立王道和仁政。
所以,他把自己所有学说的目标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陈寅恪先生说儒家的最大贡献在“公私制度方面”,就是这个道理。
要达到这个目标,孔子提出了一个人格基础,那就是君子之道;又提出了一个行为规则,那就是中庸之道。
我认为,他在“公私制度方面”的不少主张有可能早已过时,但是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却有永远的价值,必须进入我们的文化记忆。
对于君子之道,孔子并没有对君子下定义,却划出了一道道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让我们知道君子是什么,以及作为对立面的小人是什么。
例如大家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
我觉得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直到今天,我们还找不出另外的科学概念能替代这两个命题。
今天在中国文化界如果说有什么令人担忧的趋向,那就是君子话语常常被小人话语所淹没。
美国一位学者曾借用小人的概念说出过一句至理名言:
“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
对于中庸之道,过去常被我们误解成“和稀泥”、“骑墙派”,其实它的本义是反对极端主义,寻找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合适”和“恰当”。
这在当代世界恐怖主义和单边主义都很张扬的时候,特别能显现意义。
孔子认为,只有这种中庸,也就是合适和恰当,才能沟通一切人、关爱一切人,因此是“至德”。
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不能失去对这两“道”的记忆。
中华文化的三个“不喜欢”
对于中华文化的记忆,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
所谓横向,也就是摆脱历史顺序,从逻辑上来感悟中华文化的光荣和缺憾。
前些年我在美国的一些大学巡回演讲,其中一个题目是“中华文化的长寿秘密”,这就是横向的归纳了,我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第一,中华文化不喜欢远征。
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根本区别。
看上去是政治思维,实际上还是文化思维。
知道熟土可依,远土不亲;知道家人思聚,故乡难离;知道胜败无常,祸福不永———这一些,都出自于文化心理。
比哥伦布探险早60年的郑和船队那么强大,到了那么多地方,但从郑和到每一个水手,没有一个产生过一丝一毫抢占领土的幻想,这就是文化的潜在控制变成了集体本能。
相比较之下,古巴比伦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埃及文明,都在远征中湮灭,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希腊文明的嫡传者亚历山大的远征也是如此。
远征即便胜利,也极大地耗损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主题,牺牲了大量青壮年,也就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又让一种文化在水土不服的异地自然枯萎,更不必说,远征很可能带来报复,而任何报复都是残酷的,必以毁坏被报复者的文化作为前奏。
中国古代的不远征思维,使中华文化避免了这种灾难,保证了长寿。
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纳入中华文化的主体部位,他在远征途中去世,最后问鼎中原的是他的后人。
元代后来也恢复科举考试,开始尊重儒家。
中华文化的不远征思维又与内耗思维连在一起。
因此我曾在联合国的世界文明大会上说,中华文化是一种非侵略性的内耗文化。
中国人有很多对不起自己人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怎么对不起外国人的地方,在文化上也是这样。
第二,中华文化不喜欢极端。
这是中华文化长寿的第二个原因。
不喜欢极端,最早是从农耕生态四季轮回中产生的共识:
冬天的“极端”是春天,夏天的“极端”是秋天,不管是冷是热都极端不了。
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离开寻常因果,出现极端性突变的奇迹。
这种农耕共识,提炼、升华成《周易》、《老子》和中庸之道,根深蒂固。
中国也有过极端主义时代,但那是过场戏,长不了,正剧还是不极端的中庸之道。
这正像我在中东某地时的一个感受,在那里,和谈是过场戏,正剧是极端主义。
极端主义不仅会破坏别种文明,对自身的损害也是极大的,尤其是变成了宗教极端主义,危害性更大。
这一切,都有重重的历史废墟证明。
中华文化不喜欢极端,也就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延续至今。
第三,中华文化不喜欢无序。
一种大文化,总是以结构形态呈现的,它要为世间带来精神秩序,自己也必须有严谨的秩序。
这种秩序有可能是保守的、极权的,但相比之下,也比彻底的无序好得多。
我考察了世界上很多地区,深知现在地球上有秩序的地方不多,而无序的地方却很多。
那些地方一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因为那里因混乱而落后,失去了被他人注意的理由,偶尔注意,也找不到问题的焦点和逻辑。
中国自从秦汉帝国时确立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规范,又实行了郡县制和户籍制,保证了两千年的秩序。
其他古文明也有过建立秩序的梦想,但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缺少代代相继的管理人才,而且这种管理人才必须是文官,能以文明治世。
这个难题,在中国奇迹般地解决了,那就是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每三年在全国各地选拔一批为数不少的管理人才,把面积很大的国土有效管理起来了。
而且,由于考试内容是儒家学说,考生们长年累月准备的也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因此由他们中的优胜者来做官进行社会管理,基本上“专业对口”。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代代考试必须背诵儒家经典来应试,儒家经典也就接受了一千多年无数年轻生命的滋养而得以延续。
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创举:
以文化来选拔社会管理人才,又以选拔来保证文化的延续,两全其美。
中华文化由此普及于空间,又延伸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