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空间与空间知觉设计探讨.docx
《建筑的空间与空间知觉设计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的空间与空间知觉设计探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的空间与空间知觉设计探讨
建筑的空间与空间知觉设计探讨
【摘要】“建筑是关于空间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的本质”。
然而,“空间”一词,所表义的与其说是一个客体对象,倒不如说它是一个轮廓并不清晰的观念。
如其自身,以不存在昭示存在。
在近代的空间认识中,主要存在着实体论、属性论和关系论三种观念上的争论:
实体论认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之外的绝对存在:
属性论则认为,物质先于空间,空间依附物质存在:
关系论的经验来源是,人的处所经验反映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的空间;空间知觉;设计探讨建筑师迈克拉夫林打开了一条逆向建筑空间设计的认识通道:
即空间可以凭借物质直觉创造,而不一定需要理性的测算,退一步讲,建筑的充分条件不仅仅是建立在几何,理性模式上的空间,还可以是物质体验模式上的空间,这便是空间知觉设计。
较为普遍的说法,空间被视为建筑的灵魂。
1建筑空间设计初析1.1建筑空间设计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有句名言:
“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
”人们总是习惯以于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试图改造其周边环境。
然而,一旦建成,建筑就反过来制约着人。
建筑也是时代的缩影,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
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如何与一个帝国消亡相关联。
建筑是一个综合体,建筑不仅可以体现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能阐释文化观念[1]。
建筑空间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然而艺术性和技术性还不能完全阐述出建筑美的全部。
1.2后现代主义流派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发展,出现了量度变形、削减变形、增加变形等手法,通过几何形体在位置关系上的贯穿、叠加等手法,用单元式、网格式的设计手法来塑造建筑的形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建筑形态上开始出现了新的萌芽,被称为“后现代主义流派”。
它是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学和形式上的一种扩展、修正和变种[2]。
如解构主义、新理性主义、结构主义等。
它们的空间形态特点追求造型上新的几何形体,由简单的、三维的向复杂的、拓扑的方向发展,由单体向簇团转变[3]。
建筑空间设计的意义可理解为由处于不同位置的元素以及诸元素之间的关联与分离关系所产生的,这样形成的意义具有一种多意的、含糊的意味。
同时,在元素的中间空间中,我们可以借助元素的相互关系的配置来唤起意义。
2对“建筑形式追随功能”的思考2.1形式追随功能“形式追随功能”是现代主义运动最响亮的口号,它所体现的摒弃附加无用的装饰,设计以人的使用功能为根本出发点、反映新材料新技术的特性、“少即是多”、“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装饰就是罪恶”的建筑哲学,对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推动作用,以至于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设计的准则,影响至今[4]。
2.2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理性统治下的纯粹、简洁之美学。
然而随着人类的个性进一步张扬,人们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混凝土方盒子感到厌倦,对这种把建筑视为一种完全用逻辑来解释的物质世界、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一种机械行为的思想感到恐惧。
2.3建筑结构2.3.1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结构形式是建筑的功能要素,它同时反映出建筑的外在形象,也是极其重要的建筑形式要素。
建筑结构是柱、墙、板的组合,建筑师可利用其组织规律来实现各种构思[5]。
2.3.2结构空间把握结构可以确定空间,形成单元,并对建筑造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结构不可避免的与建造建筑的每一个因素相联系,与建筑的品质相关联。
[6]合理利用构造技术可以使建筑更美观、更高效和更趋理性,是建筑师运用技术语言实现个人美学观的手段。
3空间逻辑功能探讨:
建筑功能性空间系统3.1空间分隔3.1.1分隔的概念“分隔”的概念代替传统的把若干个六面体空间连成整体的“组合”概念,实现了结构对空间的又一大贡献——匀质空间。
所谓“匀质空间”是对这种空间所作的形象的概括。
这时的视觉结构(由维护结构构成的外立面)是与受力结构(框架柱)相分离的,可以称之为开放结构体系。
3.1.2匀质空间密斯的“匀质空间”是这种单一结构体系的空间构成的顶峰。
而现代主义之后,无论后现代,以及晚期现代主义的早期阶段,在结构体系的表现上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7]。
3.2最早诞生的艺术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路易斯康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可以看成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匀质空间在理论和时间上的解体。
20到了90年代,有一批强调“适用”技术的建筑师既继承了密斯技术美学发展道路,又接受了匀质空间解体的观念,于是反映在结构体系上,是一种聚合结构来取代单一结构体系,从而使建筑师可以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来探索结构体系的艺术表现被黑格尔称之为“最早诞生的艺术”的建筑与功利性结下了不解之缘。
3.3建筑存在的本质系统撇开建筑的艺术性,就可以得到满足建造目的和要求的建筑空间及建构空间的物质实体的基本存在,这就是建筑的功利性空间系统,也就是当代现象学哲学所指的建筑存在之“真”[8]。
它是建筑存在的本质系统,是建筑美的存在的“真理性内容”,它包括功能系统、技术系统、材料系统、文化系统、设计系统和建造系统六个主要子系统,涵盖了满足使用要求、坚固安全、结构合理、技术科学、经济和技术评价、建筑环境及建筑文化等各方面。
4空间设计对话:
建筑的空间设计探讨4.1建筑学的空间艺术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康德的观念里,空间并非实在之物空间是外感所有一切现象之方式。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却坚信“空间是实在的东西”[9]。
并且说道:
“康德远未动摇我们这个信仰。
柏格森首先承认物质世界。
认为物理学时间是可测量的因此是纯一的。
同样,空间是纯一的。
因为空间是可度量的。
城市建筑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体(客观实在)建筑学是人类和外部世界的调和的一种艺术,知觉正是这种调和发生的媒介。
建筑学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能全面反映人类知觉的空间艺术,建筑学中引入了一种现象学方法可以开辟出一种视野确立一种观念和态度。
4.2建筑学里的感知空间建筑学应该再次追问它在物质性和实用性上的功能和存在使之能触及人类深层意识触及梦和情感—如同塔可夫斯基帕拉斯玛和梅洛一庞蒂揭示的那样,使之成为艺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人类器官正在失去知觉的今天,感知越来越多地代替真实感知影像空间更多地取代真实空间[10]。
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与我们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为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营建的地景之中并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以之为参照。
如果有一天在我们广褒大地之中,建筑师唤醒了人们的共同记忆—同阿尔多罗西所说的集体记忆那么我们便找到了一条路,一条经由现象学通向刻有记忆印痕的未来之路。
5理性与审视:
建筑空间形式与知觉设计5.1建筑的视觉性建筑的视觉性决定了决定了建筑是视觉文化重要的内容。
建筑师视觉重要的载体,建筑是一种体验艺术,其空间、色彩、质感都是可以体验的。
建筑作为观看的对象,他是一种视觉的媒介。
建筑在古往今来都是一种作为社会文化展现自我的特殊媒介。
我们既可以通过建筑这个媒介来认识社会,也可以通过建筑来反思建筑的文化功能。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格式塔有不同的组织水平,而不同组织水平的格式塔往往又伴随着不同的感受。
5.2视觉体验这种感受不是在联想到某个内容之后才得到的,而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进行的积极组织的结果。
他们还发现人们总是在知觉中会产生一种改变所见到的事物的认知,因此建筑艺术的美主要在于其视觉的形式美。
只有当建筑形式与思维感知取得一致时,我们才会有美的感受;只有我们的感受与建筑表达的含义产生共鸣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建筑。
6静谧与光明:
时间化的空间6.1建筑与时间如果把时间当成客观存在之物,则任何存在之物都沐浴在时间的河流中,建筑也不例外。
但是建筑和时间的关系却常常被遮蔽在建筑的恒持性当中,建筑所表现出的永恒的姿态、坚固的形象、稳定的处所使人难以觉察到其在小尺度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正因此,建筑经常被认为是独立于时间之外永恒之物,它的纪念性似乎是天生的,建筑的历史性很好地说明了它在时间轴线上的变迁,一座建筑的历史就是这种变迁记录[11]。
6.2时间属性建筑在时间的刻度上消耗自身又创造自身。
今天的帕提农决非是昨天的帕提农,建筑空间因此具有时间属性。
时间和空间一样也是观念之物,时间经验起源于人对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感知,或者说,时间是经验主体对存在于世界的感知。
6.3空间的时间属性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时间构成了一般存在的意义所在,而我们询问存在,就是要询问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询问时间的本质。
对于建筑来讲,大尺度的时间感觉是容易被觉察的:
我们在面对老房子时总会幽然生出思古之情(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帕提农)。
然而对于生活在万千琐碎中的人来说,关键是如何建立起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体验,如何捕捉空间中的瞬间,如何感知时空之中人之“此在”的那一刻,从而获得对自身存在的关照。
康曾经说:
“材料是一种消耗的光”,当自然光照射在材料上时,其表面会呈现出光影明暗不间断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物质表现出在时间轴线上最细微的即刻存在。
这样,空间的时间属性就展露出来有趣的是,光与影恰好可以在汉语字面上为理解为“光阴”。
7总结7.1中国化的空间概念尽管现代科学诸如相对论、非欧空间等已经对空间概念有了全新的阐释,但现代人这种实体论空间概念并没有因此改变,因为它用于解释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已经足够,十一世纪拥有多地域、多国籍、多民族、多元创作风格,建筑文化将保持协调平衡,并在各自地域或各自城市积累形成文化格调及其生命力。
建筑不是消费品,但现在中国很多建筑一看就是消费品了中国各地文化脉络、风土资源、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及建筑师的创作经历相当不平衡,以至整体建筑进展过程一直存在非秩序或无秩序状况。
7.2创造属于中国的建筑空间组合在这种情况下,以世界建筑格局透视,非常需要针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特殊结构以及进展过程状况探索建立适当模式的哲学及设计方法,从人类心脏所产生的“混沌跳动”中发现了难以置信的秩序。
在中国整体建筑发展中的非秩序或无秩序状态下我们会发现“隐秩序”和新秩序——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建筑规律和特征。
秩序的理解提示我们应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视角来观察建筑现象,将会更为清晰客观的发现包容任何一项“建筑活动”的丰文化层次和社会结构。
人类空间的每一种尺度都处于并化的过程中,每一种尺度也将形成新的蔓延和组合。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2]董建伟,郁林.凹入在建筑造型中的作用及视觉印象[j].四川建筑,2003,23
(1):
9~11.[3]黑格尔.美学[m].商务出版社.[4]陈伯冲.建筑形式论[m].中国建工出版社.[5]张小晴.建筑造形中的凹凸[j].广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6]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中国建工出版社.[7]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8]李大夏著,路易康,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9]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诺伯格舒尔兹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1]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