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3662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docx

高考冲刺二化学实验

高考冲刺:

化学实验

【热点分析】

【高考动向】

  化学实验是高考必考内容,高考热点:

  1、以选择题型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

  2、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结合化工生产中的新方法、新工艺,以综合实验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

  3、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污等,用来考查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由于这类实验试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铺垫得当、知识新、思维量大、所以区分度很好。

所以,新情境实验试题将是今后实验试题的命题方向。

【知识升华】

一、常用仪器的识别和使用:

  注意:

  1、常用仪器在操作时“量”的控制:

  ①试管夹持位置离管口为全长的1/3处,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1/3;

  ②烧瓶、烧杯盛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2/3,烧杯加热时不超过容积的1/2;

  ③蒸发皿蒸发时液体不超过2/3,酒精灯内酒精不超总容器的2/3,不少于1/4。

  2、有关“零刻度”和“精度”问题:

  测量器有无“零刻度”及其位置:

量筒无“零刻度”,滴定管有“零刻度”,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

  另外要注意:

量筒自下而上,刻度值由小变大;滴定管自上而下,刻度值由小变大

  测量器的“精度”是由仪器设计和制作时确定的,如滴定管一般可读到0.01mL,而10mL量筒可读到0.2mL。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常用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特殊污物洗涤法

  根据污物的化学性质,选用不同的洗涤方法。

如碳酸盐、KMnO4、MnO2、氢氧化物及铁锈——盐酸;铜、银等金属——稀硝酸;硫——煮沸石灰水;碘——有机溶剂;油污——热碱液或洗衣粉等。

  注意: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化学试剂的保存

  ①一般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确保药品不变质、取用方便、防止药品对试剂瓶的影响。

  ②试剂瓶选用原则:

药品状态定口烃、固体广口液体细、瓶塞取决酸碱性(注意:

盛放液)、避光存放棕色瓶。

  ③常见药品的分类存放

易与CO2反应

NaOH、Na2O2、CaO、Na2SiO3、漂白粉、石灰水

密闭保存

易与玻璃反应

HF(酸)、NH4F

密封于塑料瓶中

易升华

I2、萘

冷暗处、密闭、I2忌用铁盖(I2+Fe=FeI2)

强氧化剂

KClO3、KMnO4、K2Cr2O7、过氧化物

密闭、冷暗处、不与酸或有机物接触

毒害性物质

汞、偏磷酸、甲醇、白磷、硝基苯、氰化钾、可溶性钡盐

严格存放、单独保管

  ④几种试剂的特殊保存方法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且温度低的地方;

  f、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应盛放在易于密封的干燥广口瓶中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3、常见指示剂和试纸的使用:

  ①试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石蕊试纸(红、蓝)、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醋酸铅试纸(检验H2S)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除pH试纸外,其余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

  b、用试纸检验溶液性质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中部,不可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

  c、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将试纸湿润后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把试纸放于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或集气瓶口附近。

  ②指示剂的使用:

滴入几滴到待测液中。

4、物质的溶解:

  ①液体:

如浓H2SO4的稀释。

当混合浓HNO3和浓H2SO4时,必须把浓H2SO4慢慢地注入浓HNO3中。

  ②气体:

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H2S、CO2等)溶于水,要把导管口插入水中,为了增大溶解速度,应把导气管插入水底部。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溶于水,应在导管末端接一倒置的漏斗,使漏斗边缘刚刚接触水面,防止因气体溶解压强减小水被倒吸到气体发生装置内。

       

    

6、物质的加热与冷却:

  ①加热:

加热方式

优点

适应范围

注意事项

直接加热

升温快,易获得较高温度

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

玻璃仪器外壁要干燥

隔石棉网加热

受热较均匀,温度较易控制

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

玻璃仪器外壁要干燥

加热浴(水浴、油浴、砂浴、等)

受热均匀、反应平稳、具有上限温度

①需严格控制温度的(如硝基苯的制取);

②需反应混合物静置的(如银镜反应)

③精馏沸点差较小的混合液

根据不同温度选取浴热方式。

加热上限温度为热浴介质的沸点

  ②冷却:

为使物质结晶析出或某些放热反应能在温度不高条件下进行,需建立一个冷却系统。

通常可用空气冷却,但较缓慢,还可浸入冷水或冰水混合物中冷却。

如制硝基苯的实验,可用水冷方法使体系温度降下来。

7、溶液的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检验是否漏水、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贮存溶液)

  注意: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8、物质的分离:

              

  ②蒸发和结晶:

  注意: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③蒸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同时分别收集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溜出液的蒸馏过程叫分馏。

用于液体和液体的分离。

  注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④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剂的选择: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且溶剂易挥发。

  注意:

  a、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

  b、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使下层液体流入烧杯从下口流入烧杯,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⑤升华: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例如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⑥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

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溶液。

9、物质的提纯、除杂:

  ①基本原则:

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②注意:

除杂试剂须过量、除杂试剂须除尽、除多种杂质时考虑加入试剂顺序、除杂途径选最佳。

  ③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提纯:

  a、生成沉淀法:

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去Mg(OH)2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

  b、生成气体法:

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c、氧化还原法:

例如在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

  若在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

  d、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NaHCO3即分解生成Na2CO3。

  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e、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例如在Fe2O3里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可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其中Al2O3转化为可溶性NaAlO2,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2O3。

10、滴定:

  要点:

眼睛注意观察锥形瓶里指示剂颜色变化。

当指示剂变色且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反应恰好完成,停止滴液。

记录消耗标准液的体积数(读到0.01mL)。

重复两次,取平均值,

  注意:

滴定前: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滴定前分别用自来水、蒸馏水、待装液润洗相应的滴定管和移液管。

每次洗2~3遍。

三、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定:

1、检验原理和类型:

  ①物质检验的原理主要是:

依据特征实验现象,判定该物质的存在。

  ②检验的步骤包括:

试剂编号;固体试剂用蒸馏水配液;分别取样,加入检验试剂;加入其它试剂应重新取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分析、推断得出结论。

  ③根据检验的不同要求,物质检验的类型可分为鉴别、鉴定和推断三种。

  鉴别:

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用化学方法把几种物质区别分开。

  鉴定:

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

  推断:

根据已进行的检验反应、实验现象和已知物质的性质,分析推断被检物是何物质。

2、几种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简易检验方法

易混物质

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H2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生成物只有水

CH4,CO

Cl2

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O3,NO2

NH3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HCl出白烟

 

HCl

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遇NH3出白烟

CO2,SO2

H2S

具鸡蛋气味的气体,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CO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生成物只有CO2

CH4,H2

NO

遇空气变红棕色

 

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2

SO2

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恢复红色

 

NO2

红棕色,溶于水变成无色

Br2

CH4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CO,H2

C2H4

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2H2

C2H2

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2H4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①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②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③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④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⑤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⑥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⑦S2-:

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⑧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⑨HCO3-:

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⑩NO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4、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①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②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③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④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HCl溶液。

  ⑤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⑥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⑦NH4+:

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⑧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Fe3+:

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⑨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

  ⑩Zn2+:

与适量NaOH溶液或氨水反应,可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若过量沉淀溶解。

5、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①苯:

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白雾。

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②乙醇:

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CuO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

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在水面上。

  ③苯酚:

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

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④乙醛: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蓝色Cu(OH)2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

6、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①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

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悬浊液等。

  ②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a、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b、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四、常见气体的制取:

1、操作流程:

  ①原料的选择:

以实验室常用药品为原料,方便经济安全,尽量做到有适宜的反应速率(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且所得气体惟一。

  ②装置的选择:

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所制备气体的性质、量的多少决定。

装置从左到右组装顺序为: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③仪器的装配:

在装配仪器时,应从下而上,从左至右,先塞好后固定;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实验开始时,先检验仪器的气密性,后点燃酒精灯;在连接导管时,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的导管应短进长出;干燥管应大口进,小口出。

  ④气体的除杂:

先除杂,后除水,加热除氧放末尾。

  注意:

  a、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一般情况下:

  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常用的除杂试剂(括号内为杂质气体)有:

硫酸铜溶液(H2S)、碳酸氢钠溶液(SO2或HCl)、加热氧化铜粉末(CO或H2)、浓NaOH溶液(CO2)、加热铜网(O2)、浓H2SO4或无水氯化钙(H2O)。

  b、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I、H2、Cl2、O2、CH4等气体。

  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

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

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I2来干燥NH3(因生成CaCl2·8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NH3、H2S、HBr、HI等。

  ⑤尾气的处理: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

燃烧法(如CH4、C2H4、C2H2、H2、CO等);碱液吸收法(如Cl2、H2S、CO2、SO2、NO2等);水溶解法(如HCl、NH3)。

2、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装置类型

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热)

装置示意图

主要仪器

大试管、酒精灯

漏斗、烧瓶或启普发生器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

典型气体

O2、NH3、CH4等

H2、CO2、H2S等。

Cl2、HCl等

操作要点

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l/3处;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3、收集装置基本类型:

  (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装置类型

排水(液)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装 置

示意图

适用范围

不溶于水(液)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典型气体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

4、净化与干燥装置基本类型:

  (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装置类型

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加热)

装置

示意图

5、气体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气体

反应物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常用干燥剂

吸收剂

O2

KMnO4

KClO3,MnO2

H2O2,MnO2

固–固加热

固–固加热

固–液不加热

排水法

浓H2SO4

灼热铜网

H2

Zn,稀H2SO4

固–液不加热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浓H2SO4

灼热氧化铜

Cl2

浓HCl,MnO2

NaCl,浓H2SO4,MnO2

浓HCl,KClO3

固–液加热

固–液加热

固–液不加热

向上排空气法

浓H2SO4

NaOH溶液

N2

NaNO2,NH4Cl

固–液加热

排水法

浓H2SO4

——

HCl

NaCl,浓H2SO4

浓HCl,浓H2SO4

固–液加热

液–液加热

向上排空气法

浓H2SO4

NaOH溶液

H2S

FeS,稀H2SO4

固–液不加热

向上排空气法

无水CaCl2

CuSO4溶液

NH3

NH4Cl,Ca(OH)2

浓氨水

固–固加热

液–液加热

向下排空气法

碱石灰

H2SO4溶液

SO2

Na2SO3,H2SO4

固–液不加热

向上排空气法

浓H2SO4

NaOH溶液

CO2

CaCO3,稀HCl

固–液不加热

向上排空气法

浓H2SO4

NaOH溶液或碱石灰

NO2

Cu,浓HNO3

固–液不加热

向上排空气法

浓H2SO4

NaOH溶液

NO

Cu,稀HNO3

固–液加热

排水法

浓H2SO4

通空气后,NaOH溶液

CO

HCOOH,浓H2SO4

液–液加热

排水法

浓H2SO4

灼热氧化铜

CH4

CH3COONa,碱石灰

固–固加热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浓H2SO4

——

C2H4

C2H5OH,浓H2SO4

液–液加热

排水法

无水CaCl2

溴水

C2H2

CaC2,H2O

固–液不加热

排水法

无水CaCl2

溴水

五、化学实验安全常识:

  经常考到的化学实验安全内容有以下几点:

  1、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如,过氧化物与有机物、硝酸盐跟硫酸、硫化物跟酸类、高锰酸钾跟浓盐酸等废液不能混合;再如,用剩的钠、钾、白磷等易燃物和氯酸钾、过氧化钠等强氧化剂不可随便倒入废液缸中。

  2、常见事故的处理:

常见事故

处理方法

酸液流到桌上

立即加适量NaHCO3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再用水冲洗后,用抹布擦干。

若酸量少,湿抹布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酸液(非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迅速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千万不得先用水冲洗

酸、碱溅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碱液沾到桌上

立即加适量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

若只有少量,用湿抹布擦干即可,再冲洗抹布

碱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

立即用沙子或湿布盖灭

温度计水银碰破

可用硫粉覆盖吸收

液溴或苯酚沾到皮肤上

应用酒精擦洗

金属钾、钠、镁等起火

应用沙子盖灭

误服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

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六、定量实验和定性实验:

1、定量实验:

  中学化学中的定量实验主要包括:

溶解度的测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

  此类试题的题型主要有:

定量仪器的选择、定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要求的判断、定量实验步骤的确定、误差分析、实验结果的计算等。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卷中的定量分析试题巳不再局限于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定量实验,有些试题巳扩展至利用中学化学中的定量仪器完成一些特定的实验。

  在解答定量实验试题时,常用的方法技巧有:

  ①仪器使用要求比对。

即将题中的要求与仪器的要求进行比较。

  ②实验仪器比较选择。

即根据实验操作,从仪器的使用要求上去选择仪器。

  ③实验操作比较判断。

即将题中的操作叙述与实验的要求比较,以确定操作的正误。

  ④变量法误差分析,即在误差分析时,通过找出一个变量(如中和滴定时的滴定管的读数)来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2、定性实验:

  应达到下列要求。

第一,掌握常见物质制备实验(如乙酸乙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等);

  第二,能熟练地完成常见气体、常见离子、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等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