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2935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2单元.docx

湘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第2单元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第一节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选择

第一课时

课题: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

1.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与分析

难点:

“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思辩训练,理解难度较大,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降低难度的主要措施是不扩展知识,只抓教材涉及的数据,通过比较、联系、分析由浅入深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重点:

严峻的环境形势,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和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针对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局限于教材涉及的内容,以学生讨论为主,意在给学生启发,用实际行动保护资源和环境。

关键:

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动手制作能力。

 2、教学目的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以下基本概念:

环境问题;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以下基本内容:

我国资源形势以及造成严峻资源形势的原因、我国的环境形势以及造成严峻环境问题的原因。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习用辨证的观点认识资源和环境问题,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了解严峻的资源形势和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学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资源和环境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保护的能力。

3.思想觉悟目标要求通过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观念;要求培养初步的(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分析

[铺垫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我国的人口特征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思考一下,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我们应该怎样解决人口问题?

学生问答:

教师提问:

我国实现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思考:

我们常常用什么词来形容我们国家?

——地大物博

(吸引学生的视点,引出“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

[难点突破]

学生阅读、思考:

a.我国哪些资源居世界前列?

        b.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位?

教师总结: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2)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学生讨论:

造成我国严峻资源形势的因素是什么?

思想上的共识:

要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科学利用资源。

[重点突破]

学生讨论并回答:

什么是环境问题?

我国面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

过渡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中学生作为国家的公民,有义务保护环境。

学生讨论并回答:

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总结:

我国环境形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联系初二知识,回顾公民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对中学生提出三点具体要求。

1)提高环保意识,要求心中有环境,时时处处想到环境保护。

2)增强法制观念,要求在环境保护方面知法、懂法、用法、护法。

3)落实环保行动,要求学生为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清洁、美化生活环境;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参加义务劳动;搞环境的调查,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又了解造成严峻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因素,我们应该提高资源和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

抓住两个形势:

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抓住形成的原因

活动课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努力提高环保意识;认真落实环保活动。

2、教学难点:

认真落实环保行动。

二、教学方法

本课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究性学习和社会实际的教学类型的综合课,学法主要采用阅读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归纳法、练习法等。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和收集青少年参与环保活动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两目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显示一(请同学回忆、回答):

(1)、人类接触较多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2)、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哪些?

(答略)

引入新课: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仅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而且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显示材料二)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这则材料说明:

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每一个公民都应当牢牢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作为21世纪建设者的青少年,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二)、讲授新课,板书课题

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板书)

讨论、思考:

青少年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答略)

教师启发:

人们的行动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指导,因此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首先必须:

1、努力提高环保意识(板书)

(设疑)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环保意识呢?

(1)要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

(讨论、引导)在家时、在学校时、在坐车时、看电影时、逛商场时、在公园游玩时┅┅都不要忘保护环境,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显示三:

2000年9月27日的《中国环境报》:

6岁女童万里宣传环保、收集废旧电池的事迹。

(略)

(设问)大家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6月5日)

显示四:

世界环境日的宣传画和1974——1992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教师引导)世界环境日主题说明了环境保护不只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也密切相关,我们有责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因此:

(2)要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板书)

(启发思考)有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的确是“人人有责”,但现在离我还很遥远,等我长大了再做环保工作,这种观点对不对?

(引导说明)不对。

环保工作不是可以等到以后再做的事,而是迫在眉睫的事;也不是离我们遥远的事,而是身边处处有环保可做、要做。

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显示五:

湖北省丹江口市中小学生的“暑期护蛙行动”(材料略)(请一学生朗读)

(引导)现在我们已认识到,青少年要培养时刻不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立依法治理环境的观念。

因此我们:

(3)要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

(板书)

(学生回忆、回答)你所了解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章制度有哪些?

(答略)

显示六:

《刑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文本。

(设疑)①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②我国《刑法》第六章规定了哪些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答略)

(教师讲解)这些法律法规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而对于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导致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并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则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显示六:

浙江省永康市某造纸厂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而受到处罚的事例。

(略)

(设疑)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应该如何培养环保意识了。

但是,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是否仅有环保意识就行了呢?

不行!

托尔巴有句名言: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

”因此我们要:

2、认真落实环保行动(板书)

(设疑)怎样落实环保行动呢?

(1)青少年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

(讨论、回答)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例:

A、搞好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卫生;B、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C、开展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鸟类的宣传活动;D、回收各种废旧物资:

纸张、酒瓶等可以重新利用;电池等有害物质集中堆放;E、不用一次性木筷、饭盒、超薄塑料袋;F、自制贺年卡(生产地4000张贺年片要砍掉一颗大树;2001年邮政贺年明信片用50%的再生纸制造)。

(思考、回答)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说明了环境保护工作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也有保护环境的责任;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是以后再做的事,并不是遥远的事,而是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的事。

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要学会依照法律法规处理环境问题(板书)

(教师讲解)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法律,决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即守法);另一方面,要敢于同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作斗争(即护法)。

显示七:

介绍太湖受到污染的情况(污染前后太湖图片交替闪现后,配上目前的污染状况资料)。

(讨论、回答)①应根据哪些法律法规来解决太湖的污染问题?

②请你为保护太湖这一母亲湖提出合理的建议。

3、自觉履行环保的义务(板书)

思考、回答:

环境执法中,与青少年有关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并例举说明。

(答略)

(三)、巩固小结,学生互评

对照板书,围绕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履行环保义务,让学生自己小结,看谁小结得最好。

(四)、实践提高,知行统一

五、教学后记

教学活动立足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质疑、讨论、练习反馈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二节我国的环境压力

第一课时人口大国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2、明确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试以一家计之,高增之时,有屋十间,有田十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宽然有余矣;……以二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

【提问】这段古文反映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人口的发展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读书指导】阅读教材034第一段小体字。

【提问】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我国的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

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1、人口基数大(1949年:

5.45亿2005年:

13亿)

2、新增人口多(见书034,38*60*24=?

3、人口素质偏低(10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日本的六十分之一。

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4%)

5、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6、农村人口多(8亿多在农村)

【讨论】“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你同意这些观点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1、人口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4、人口多过快增长,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提问】人口多了不好,那是不是越少越好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三、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因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四、巩固练习:

材料: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第十三亿个小公民诞生了,标志着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推迟了4年。

至此,中国内地总人口数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

其中8亿多农村人口和8507万文盲以及350万低智力儿童。

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并以每年3.2%的速度在增长。

(1)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

(2)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说明了什么问题?

它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资源小国,环境污染与破坏

教学目标:

a)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b)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c)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教学重点: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问题尤为严重。

二、讲授新课。

1、资源小国

【提问】有人说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你认同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大国

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小国

【读书指导】教材035第一、二段小体字。

【提问】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资源形势?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

1、人均占有量少,并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而加剧。

2、资源分布不平衡,造成运输紧张,生产成本高。

3、资源的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议一议】见教材036“议一议”。

2、环境污染与破坏

【提问】什么是环境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提问】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学生看书并回答)

【说一说】教材036的图片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

【提问】造成环境恶化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讨论3~5分钟,派代表回答)

【明确】

1、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发展经济的重任,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让你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三、总结: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形势,只有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作业:

(幻灯)

1、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

(1)人口多

(2)资源少(3)环境污染严重(4)经济发展落后

A、

(1)

(2)(3)B、

(1)

(2)(4)

C、

(2)(3)(4)D、

(1)

(2)(3)(4)

2、根据下列数据制定一幅条形统计图,并说说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在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为24%,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3%,人均煤炭储量为47%,人均铁矿储量为49%,人均铜矿储量

第三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计划生育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计划生育是目前解决人口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计划生育的目的及措施。

教学重点:

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我国坚持的发展战略。

针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来落实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  讲授新课。

【提问】我国的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顾旧知,教师适当点拨)

【提问】在这些特点中,哪个特点是最主要、影响最大的?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人口基数大”是影响其它特点的“罪魁祸首”,正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才会出现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提问】面对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采取了一项什么措施?

【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读书指导】教材034小体字。

【提问】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措施: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读书指导】教材035“信息平台”

【议一议】035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分别回答)

三、总结:

人口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作业: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的发展观,是我国所坚持的发展战略。

2、实行,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的选择。

3、“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句话包含的道理是()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3)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4)经济必须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的要求

A、

(1)

(2)(3)(4)B、(3)(4)C、

(1)(3)(4)D、

(2)(3)(4)

 

 

第二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必要性。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并使他们能自动。

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环保观念,自觉保护环境与资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的环境压力表现在哪三方面?

如何解决这三大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人口多——计划生育

资源少——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环境污染严重——保护环境

二、讲授新课。

1、保护环境

【提问】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1、威胁生态平衡;

2、危害人类健康;

3、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问】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了控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那么怎样坚持这一国策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

【明确】见教材035“信息平台”

 

【读书指导】教材036《自律是很难的吗》,并说一说人自律是否很难。

(学生看书后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后范读相关文章《我不认为我没素质》)

【说一说】你平时关心过这些问题吗?

(见教材036)

2、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读一读】见教材037“阅读空间”

【解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必然迅速增长,面对严峻的资源和能源形势,我们要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议一议】见教材038

【解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付诸行动。

【说一说】教材038“你能做到吗”?

三、小结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处理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国策,节约资源,并把环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内容选自《中华环保三字经》,请完成前后相关两句的连线。

垃圾多可利用

废弃物冲厕所

洗衣水随手关

水龙头分类装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

第一节、科技改变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科技发展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2、文字的出现为科技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了解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041--042上的材料,说一说:

如果完全失去了现代科技,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讲授新课。

【师】展示两组材料:

第一组:

名人名言:

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2、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

(恩格斯)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第二组:

材料:

据说,人类迄今为止拥有的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足以将自己毁灭22次以上!

核威胁的论调,已不是一朝一夕了。

再往前看,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一次比一次死亡人数更多的世界性战争,至今回忆起来,仍叫人毛骨悚然。

试想,没有现代高科技在其中发挥作用,其杀伤力会如此巨大吗?

思考:

这两组材料说明什么?

【生】明确:

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说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负作用。

【师】以上高度概括了科技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科技发展的足迹吧!

【生】阅读教材042下文字

【师】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请同学们想一想:

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方式来记事?

你知道哪几种古代文字?

【生】明确:

象形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等。

【师】每天我们都要和汉字打交道,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演变来的吗?

它们又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例:

“弓”中为何多道弯

  现代的“弓”字是个象形字。

在商代甲骨文,已有“弓”字。

为什么“弓”字多曲折,而不是一段圆弧形呢?

前者比起后者,在中间多了一道弯,非常有讲究,可以说,它是古代制弓技术的一大进步,是一个有标志性的进步。

  弓的中间为什么要弯一下?

由现代力学知识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许多薄竹片一层层粘在一起的。

当竹子弯成弧形,外层竹片受拉力,内层竹片受压力。

如果拉弓的劲越大,竹材弯的越厉害,当力达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折断。

为了让竹材承受较大的弯力,而外层不致裂开,于是古人想到,将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预先弯一下,使外层先受些压力,内层先受些拉力。

等到使用弓的时候,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便可从内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这样,“弓”的样子就形成了。

先向反方向弯一下,用现代的工程术语叫做“加预应力”。

【师】讲一讲古代科技:

例:

近代科技的纪念碑——埃及金字塔

在古埃及的尼罗河畔,耸立着4800年前建造的金字塔,它可称为是古代建筑的奇迹。

而在开罗西郊的胡夫金字塔则是金字塔群中的佼佼者。

它建于古埃及第四王朝,由23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两吨半的巨石砌成,高148米,底边长232米,四个底边之差不超过20厘米。

在胡夫金字塔中隐藏着许多奇异的奥秘。

金字塔塔高乘上10亿,恰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即149504000公里;用塔高乘以周长,再除塔底面积,正好等于圆周率π。

尤为奇异的是,穿过塔的子午线,刚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两半,塔高的重心恰好座落在大陆引力中心。

人们对距今4800年精湛的科学技术不能不击节赞叹!

那么,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用了那些技术呢?

可惜的是,有关当年建造金字塔的资料都已散失。

目前考古学家也只能凭推测:

首先在测量学和数学上,古埃及人已能利用几何和三角的知识,估计已对圆周率作过初步计算。

在机械上,已经能用轮子来制造各种轮盘,如车轮等,以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另外,也已能制作斜面、滑轮等省力的机械装置,使巨大原石块得以运输和堆积。

鳞片爪的东西进行推算和估计。

古埃及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金字塔,为古代科技竖立了丰碑。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043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标志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阅读教材043小体字,完成表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发展

时间标志影响

第一次科技发展

第二次科技发展

第三次科技发展

第四次科技发展

第五次科技发展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科技的魅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引导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及学生们根据相关问题查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中了解科技革命给世界和中国带来的利弊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相互争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思想觉悟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科技革命的作用,确立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