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2536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星级教案15页.docx

数学星级教案15页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统一长度单位。

(教材第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的长度不相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

学生可能会用拃量,可能会用铅笔量,还可能会用橡皮量,等等。

不同的物品做标准测量结果不相同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

课件出示:

(1)人们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师:

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

(学生讨论回答)

师:

是啊,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很久以前,人们就是这样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你们看,像这样测量物体的长度还是咱们现在常见的一些现象。

课件出示:

(2)用拃作单位测量布的长度。

(3)用脚长作单位测量竹竿的长度。

(4)步测教室的长度。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测量结果,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师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得出结论:

长度单位不同,才导致测量同一物体的结果不同。

师:

这说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这样尺子就应运而生了。

尺子上用相同的长度表示一定的长度单位,标准统一,尺子便成了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才能使每个同学测量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吗?

(只有统一长度单位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测量物体,得到相同的结果。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手臂

拃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可能不相同

脚长统一长度单位非常必要

步长

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教材第3、第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锐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

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具学具

刻度尺、米尺、图钉、信封、铅笔、蜡笔、粉笔、小纸条、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

(师生互动)

师:

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

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时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

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尺子)

师:

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

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2、用厘米测量。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铅笔长多少,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操作

师:

有没有同学愿意把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到前面演示,对从“0”开始量的方法给予肯定性评价。

3、认识“米”

师: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一个新的测量工具——米尺(出示米尺)。

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能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现在请同学们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讨论回答

师:

通过刚才大家数的结果,发现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那就是说1米=100厘米

三、总结提升

师: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

还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

还学会了如何正确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测量较短物体:

厘米cm

测量较长物体:

米m

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

(教材第5、第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题决实际问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

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教具学具

毛线、尺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拿出我们已经准备好的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得出:

这条毛线是弯的。

老师拿起毛线,两手把它拉紧,提问:

看看现在怎么样了?

学生发现它变直了。

师:

我们把用两手拉直见到的这一段叫做线段,(板书:

线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用手拉一拉、比一比,体验并得出线段“直”的特点,为新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

师:

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比较,确认线段是直的。

师:

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课件出示线段的图形),看看线段还有什么特点。

(启发学生发现线段有两个端点)

师:

我们用手指掐住毛线的两头,两头也叫两端,线段有两个端点。

现在同学们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了吗?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师:

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哪些地方有线段。

生:

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等,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师: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教材上三条线段的长度,注意测量方法要正确哟!

学生尝试测量,教师指导,组织交流,进而认识到线段的可测量性。

(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线段的特点:

直的、可测量、有两个端点,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线段的表象)

2、画线段

师:

你想画一条线段吗?

我们来试试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利用工具尝试画线段,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

说说你是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的。

生1:

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就是长3厘米的线段。

生2:

可以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尺子从直线上截取3厘米长的线段,画好两端的端点,把多余的擦掉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

学生积累了对线段的认识后,鼓励学生尝试画线段。

经历画线段的过程后,自己得出并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三、总结提升

师: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新的知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相互补充,说说对线段的认识。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的、具有可测量性)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的

线段特点两个端点

可测量性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

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

厘米和米。

师:

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

你能举出例子吗?

如果学生举出的例子合适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恰当的例子,老师可以说:

“老师的食指宽是1厘米,咱们的课桌长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自主探究

师:

(出示课件,教材第7页插图)你觉得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啊?

你是怎样想的?

把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1:

操场上的旗杆,比我还高,我就1米多点,旗杆肯定不是13厘米,应该是13米。

生2:

我看了看尺子上的13厘米,比两个手掌宽一点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生3:

操场上的旗杆比小树都高,所以高度应该是13米。

师:

同学们都找到了用来比较的事物,跟旗杆的高度进行对比,排除了13厘米,选择旗杆的高度是13米,非常棒!

小结:

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然后进行区分、判断,这样才能选出合适的单位。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在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

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旗杆比小树都高

生活经验分析积累

高度应是13米

教学反思

练习一

教学内容

练习一。

(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画线段(限整厘米数)。

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画线段(限整厘米数)。

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今天,咱们首先回忆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

生1:

我知道了厘米和米是国际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生2:

我知道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

因为如果长度单位不统一,那么即使是测量相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也可能不相同。

生3:

我知道了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4:

我知道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有一点大家没注意到,总结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尽量按课本呈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才不容易漏掉哟!

大家再想一想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1: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生2:

我还学会了,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生3:

我知道了1米=100厘米。

师:

再想一想,你会不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啊?

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谁来告诉大家。

生: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并且是可测量的。

师: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回忆,才能说得更全面,否则就把这一点丢了,是吧?

师: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学完每一个单元,大家就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

今后面临的检验还很多,同学们需要继续努力啊!

三、总结提升

师:

(课件出示本单元知识网络图)想想自己的收获有这么多吗?

不足之处就要抓紧时间弥补,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赶上来。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

线段:

直的有两个端点可测量

教学反思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材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喜欢旅游参观活动吗?

如果想参加的话,就要先通过今天这一关。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景图)

师:

大家看,这就是同学们准备去参博物馆,正集合的图片。

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

二、自主探究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师:

求二

(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

35+2=

师:

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老师指导。

2、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师:

如果求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算法。

计算的时候要个位上的数字加个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结果与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老师边讲边板演。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知识是相通的,以前我们学过的竖式计算法则,对于现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还是适用的。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做个有心人。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2=67

35

+32

67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材第1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过程,进而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教具学具(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

师:

求二

(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5+37=

二、自主探究

师:

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

可以摆小棒,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只要你有不一样的算法,大家就很高兴听一听,希望你勇敢地告诉大家。

生1:

我觉得35先加30就是65,然后加7的时候,可以先加5得70,再加2就是72。

生2:

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方法都正确。

有的同学还用了上节课刚学过的竖式计算知识,真棒!

下面老师再把竖式计算的书写和算法重复一遍,会的同学跟老师一起说,好吗?

教师边板演,边讲解:

竖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数字跟个位数字对齐,十位数字跟十位数字对齐。

计算的时候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10,就向十位进1。

十位数字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

个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

也就是说和与加数都要符合“相同数位对齐”的规定。

三、总结提升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竖式计算的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板书设计

35+37=72

35

+37

72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

(教材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2、逐步学会阶段性梳理知识点的方法。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难点:

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时间的所学知识。

二、师:

咱们先回忆一下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

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

学生回顾(生1、生2…)

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

下面就检验一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

师:

自己改在练习本上,好吗?

老师请一名同学板演,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老师指导。

组织交流订正,明确:

相同数位必须对齐。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像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

板书设计

相同数位对齐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进位加)

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