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2336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docx

七年级复习计划最新

  七年级复习计划(精选6篇)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虽然多,但都比较简单。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问题,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不太理想。

针对平时教学发现的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制定复习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期采用教材主要包括了《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幂的运算》、《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证明》六个章节内容。

教材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小学知识衔接紧密;同时,注重了知识的趣味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模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四、复习策略:

  “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五、在复习阶段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1.课内与课外,讲与练的关系。

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切忌以讲代学,以练代学,顾高不顾低。

课外练习要精心设计、精心造题,以有理于消化所学的知识、方法,要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练习中提高对知识和方法的领会和掌握。

练习量要兼顾减轻学生的负担,量要适中。

  2.阶段复习与总体提高的关系。

复习分二阶段完成,但每一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总体的一个环节。

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对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要尽量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应用性和时代性,有利于减轻学生复习的压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过程中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的突破,以提高总体成绩。

  六、复习内容及其时间安排

  略

  复习是巩固已学知识,拓展新知识的必要手段,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能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开展学生的智力。

复习阶段做到有条不紊复习,按部就班地推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更系统化、完整化,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做好全面复习工作要有周密的计划,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为此,在复习之前做出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把握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同时不断整合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不断完善,不断补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依人把本”的原则:

复习要根据学生的现状,紧紧把握教材,把握新课标。

复习不能离开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积累与深化。

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利用心理激励效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要采用适当有效的复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3、“分层对待,梯次递进“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现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不同程度的目标,让每位学生都有复习的层次性目标,逐步实现一级一级的目标,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

  4、“重基础,提能力”的原则,抓住数学基础知识,注重能力的提高。

复习不仅是一个整合知识、储备的过程,也是提高知识量,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过程,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基础是“万木之根”,一切复习都要围绕基础进行。

在抓基础的同时,不仅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实现能力的转化,这是复习的根本。

在复习的设计与运行中,时刻要注意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依托此目标就有了一个核心,围绕核心复习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复习才会高效。

  二、教材分析:

  内容包括: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

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办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对于“实验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以“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等形式分散地编排于各章之中。

  在体例安排上有如下特点:

  1、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可供学生预习用,也可作为教师导入新课的材料。

  2、正文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3、每章安排了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或全章的复习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结果;“数学活动”也可供教师教学选用。

  4、每章安排了“小结”,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

  5、本书的习题分为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练习供课上使用,有些练习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有些练习是相关内容的延伸。

  三、复习目标:

针对全班的学习程度,初步把复习目标定为尽力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

  四、复习策略:

“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复习措施:

  1、理清知识脉络:

全书按四个环节处理,运用表格形式,把四章的内容并列展示出来,形成系统的知识表,理清各章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全书的脉结构。

  2、按章节串讲一遍:

按全书的章节从前到后再认真解释一遍,在第一轮学习中,没有注视到的,和在学习练习中发现问题的知识环节要仔细地讲一篇,让学生形成更细的更准确的知识点。

串讲时,采用边讲边提问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认真记忆。

必要时要学生做好笔记。

  3、抓住重点习题:

在串讲的每一个环节之后,一定要做些练习,在备课过程中,把书中或练习册中的重点练习加以强化,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复训练,直到掌握为止。

对于一些优生要给予较为有难度的练习,而对于一般的学生重点还是基础性的习题,做到“分层对应”,有针对性地复习。

  4、章节小测:

小测在复习中很有必要,能及时巩固复习知识,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每天个知识环节之后,都要进行小测,小测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

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反复训练,直至掌握为止。

  5、难点强化:

难点是复习的重点,把书中的难点进行整合归类,通过专项训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把难点的内容温习好。

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对一些有难点的学习进行特殊的训练,特殊的要求,并把难点归类分析,形成习题进行强化性的复习。

  6、专项训练:

对于一些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采取专项讲解和专项训练的方式进行复习,讲解知识点,解答方法,进行专项的测试来完成专项复习的目的。

  7、系统强化:

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强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点,整合全章的内容,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点,以上级考试文件为准绳,把握新课标,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与训练。

  复习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而并非为了考试,所以,复习要全面周到,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一、复习指导思想

  很快一学期过去了,又到了总复习的时候,我们7年级数学备课组几位老师通过集体备课时间商讨复习计划如下: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

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新课结束后大约有二十一天的复习时间,在本册书中基础计算较多也很重要,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而在考试中计算也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应用题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学生应过基础关,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要求优生掌握。

几何部分的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中的计算证明学习是学生后续学生几何的关键,学生书写能力差,应加强练习。

  三、复习分四个阶段:

  第一轮:

系统梳理各章知识点,并将对应知识点的典型题目出成试卷,考练结合。

在这部分以基础知识、基本题型为主,重点让学生回顾各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约用3天的时间。

  第二轮:

综合练习,以考代练。

依据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学生在分章节复习中出现的的问题进行综合测试。

难度偏低,以巩固各章知识,形成综合解题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心为主要目的。

在订正试卷中以学生自己改正,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的形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纠错能力。

约用3天的时间。

  第三轮:

查找典型错误,弥补知识漏洞。

主要针对学生在第二轮检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性错误,再出综合小卷进行训练或进行简单的变式练习。

主要形式是穿插于第二轮复习中,判完每次测试卷,抽出典型问题,出成小卷子(适当变式,不增加难度),订正完试卷后作为课上练习。

每三张综合测试卷后再出一张典型错误的大卷子,进行测试。

本轮复习采用小试卷形式约用18天。

  第四轮:

实战演练。

用历年期末考试卷进行期末模拟考试,并配以适量提高难度的综合性题目,使学生增加考试经验,积累解题方法。

本轮主要以提高为目的,甄别出能力型学生与基础型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的指导。

本轮与第二轮用时六天。

  四、复习内容、复习时间

  1、复习第一单元,相交线平行线。

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知识覆盖全面,重点题型配备练习,时间;6月24日1天

  2、复习第二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包含象限内点的特征,坐标轴上点的特征,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对称点的特征,会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并会简单的几何图形计算。

时间:

6月25日一天

  3、复习第三单元。

三角形。

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抓住基础知识,填空、选择题型要与考试对路,重点解答题题型要全面。

加强几何知识内容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灵活掌握。

时间:

6月26日1日--2日

  4、复习第四单元,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简单计算,重注应用题型的选择与取舍。

时间:

6月28一日

  5、复习第五单元,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计算和实际应用,研究考题找准路子。

时间:

7月3日一天

  6、复习第六单元,统计。

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统计图的绘制,会看统计图,在频数、频率定义上研究题。

时间:

7月4日

  7、利用报纸和教研室篇子作专题复习,时间:

7月5日6日7日三天。

  8、综合练习和测试,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考查,(用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时间:

7月8日9日10日三天。

  (注重后期的辅导特别是辅差工作,安排好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一、复习目标

  以教材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加强识记环节的安排与督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末考试取得较好成绩。

  二、复习措施

  本学期内容多、时间紧,只有一个星期的复习时间,要让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整册内容,取得好的成绩,需要给同学把知识系统起来,便于学生复习,同时给学生精心编制复习提纲,删去一些难繁偏旧的知识,让学生短时间内获得成绩。

  三、复习安排

  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1.生物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及其给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4.生物的特征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6.生态系统

  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1.显微镜

  2.玻片标本

  3.细胞

  4.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5.单细胞生物

  6.病毒

  第三课时: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植物的分类

  2.孢子植物

  3.种子植物

  4.被子植物的一生

  5.水循环

  6.光合作用

  7.呼吸作用

  一、复习总设想

  

(1)、整理归类:

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2)、训练能力:

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

  第一阶段:

从12月12日到12月25日,全面复习语文考试中的基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板块的考试内容。

  首先,12月12日到12月15日,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课文中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

这个时间段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复习内容确定在教材中的实记知识,即拼音字词、古文诗歌的背诵记忆,力求做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切实掌握,另部分学生基本掌握。

  其次,12月18日到12月24日,分专题复习“基础积累与运用”考试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二阶段:

从12月25日到12月31日,进行“现代文阅读”板块的考试内容,我准备大胆取舍教材的复习内容,分体裁复习。

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

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①12月25日到12月26日,记叙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②12月29日到12月30日,说明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③12月31日,现代文知识考点、答题的规范和技巧复习;

  另外,元旦节三天假期,精选记叙文、说明文各3篇作为假期作业,进行专项练习。

  第三阶段:

从1月5日到1月9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

此项内容注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学生的积累,如古文阅读训练。

语言运用、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减少失分。

  

(2)重点搞好阅读理解的复习。

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重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

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两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

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

因而我准备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突重点,抓难点,授予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②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期末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

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

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

因此我准备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对课文中的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细化,以帮助学生横向、纵向进行记忆和理解。

  (3)作文训练穿行(每周2个左右)。

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学生写作中不会具体描写,只会概括叙述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分写人、写事两类进行训练,同时印发一些优秀作文作为典型进行分析。

另外,让学生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

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

形成作文训练序列。

同时让学生限时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初二语文期末复习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能力提高并重。

  一目标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

  七

(2)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

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

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

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

不会审题。

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

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

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

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4课时)。

  A、名著导读。

  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

  C、古诗、名句的`默写。

  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6课时)。

  A、课内阅读(4课时)。

  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4课时)。

  4、作文(2课时)。

  七、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名著导读。

  一掌握名著导读的知识点。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

教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如:

  《爱的教育》:

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1、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故事主题:

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

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

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

③老师的九则故事。

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

  C、《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繁星》《春水》:

母爱、童真、自然

  1、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②对大自然的崇拜。

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

并谈谈你有体会。

(如《纸船》)

  《伊索寓言》:

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3、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练习巩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

请说说理由。

(最少两则)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第三、四课时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

(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

  1、仿写句子。

  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第八、九课时

  复习内内容

  1、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2、阅读训练(下发练习卷)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何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结合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