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1845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2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文中四个“口”是为考查而设)。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曰:

“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

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

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

“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遍告诸侯。

诸侯闻公子将,各□将将兵救魏。

公子□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

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信陵君是战国时魏安釐王同父异母弟,平原君是赵国国相,信陵君姐姐是平原君夫人。

秦兵围邯郸,赵向魏求救,但魏安釐王畏秦,信陵君盗取了魏王兵符,矫诏进军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事后信陵君遣将带魏兵返魏,而自己带着门客留在赵国。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公子乃谢夫人去谢:

道歉

B.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求:

寻求

C.乃装为去装:

收拾行装

D.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归:

归附

2.文中“□”处依次应填入的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公子遂□②公子□使遍告诸侯③各□将将兵救魏④公子□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

A.使遣率将B.使率遣将C.将使遣率D.将率使遣

3.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乃谢夫人去/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B.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宾客皆背魏之赵

C.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D.夫人以告公子/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C.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D.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答案】

1.A

2.C

3.D

4.A

5.C

6.①当初我听说平原君很贤德,所以背弃魏王来救赵国,来让平原君称心如意。

关注点:

“负(违背)”、“称(“使……称心如意”“让……满意”)”

②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在诸侯中闻名的原因,只是由于有魏国存在啊。

关于点:

“所以(“……的原因”,或“之所以”)”、“重(受尊重、器重)”、“于赵(翻译成正常语序)”、“以(因为,由于)”。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谢:

辞别。

所以选A。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词语意思及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由上文“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可知,此处应为“将”;由“使遍告诸侯”大意可知,此处应用使动用法的“使”;由此排除ABD,所以选C。

3.试题分析: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D项:

把,将。

A项:

于是,就/竟然。

B项:

取消句子独立性/到。

C项:

表转折/表顺承。

所以选D。

4.试题分析: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乃”“甚”“之”“今”断句。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

“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5.试题分析: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不是“与魏王使者私下交往”,是“为魏王使者通报传达”。

所以选C。

6.试题分析: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负(违背)”、“称(“使……称心如意”“让……满意”“所以(“……的原因”,或“之所以”)”、“重(受尊重、器重)”、“于赵(翻译成正常语序)”、“以(因为,由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

仕州为主簿。

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

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故晏冤理得申。

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

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

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

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

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

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

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

迁散骑侍郎。

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

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

“今承洪基,此乃天授。

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臣等敢冒陈闻。

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

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

”帝不纳。

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

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

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

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

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

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

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

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

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

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

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为别驾辟:

征召B.当垂于后垂:

留传

C.以豫诛骏功豫:

参与D.将诛之诛:

惩罚

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

①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②攀善于将命,帝善之

③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④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

⑤攀不得已,扶疾赴召⑥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2)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答案】

7.D

8.C

9.D

10.

(1)(3分)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

(注意:

“适”、“遂”)

(2)(3分)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

(“居”“以……为”)

(3)(3分)大王能够不归罪于荒年,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顺您了。

(“罪”“斯”)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

分析时,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

8.试题分析:

先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②

为能力;④不贪财;⑤被逼应诏。

故选C。

9.试题分析:

常见的设误角度有:

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D项,“引荐他们担任官职”原文无据。

故选D。

10.试题分析: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词:

“适”、“遂”“居”“以……为”“故”“来”“罪”“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

成化二年进士。

授工科给事中。

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

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

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

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

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

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

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

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

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

及帝即位,又复之。

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

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

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

所至,抑豪右,祛奸弊。

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

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

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

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

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

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其党密构于帝。

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

恪上疏曰:

“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

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

”帝慰留,乃拜命。

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于:

B.恪言非便,遂寝寝:

停止

C.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以:

因为

D.其党密构于帝构:

陷害

1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

①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②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④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⑤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⑥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A.①②⑥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

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

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

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

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2)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答案】

11.C

12.B

13.A

14.

(1)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

“遣”“摭”“已”三个得分点。

(2)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

(3分。

“携”“抑”“为……所”三个得分点。

【解析】

11.试题分析:

以:

把,拿。

做文言虚词类题时,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

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查的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

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即看这一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否讲得通,是否合理。

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12.试题分析:

②④表现的是政治才能,而非正直;⑤是侧面表现徐恪的为官。

做文言文中信息筛选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浏览六个小选项,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直接排除。

最后看四个大的选择项,利用排除法,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13.试题分析:

应为“成

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

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14.试题分析:

翻译第一句时注意“遣”解释为驱遣,“摭”解释为搜集,“已”解释为作罢;第二句时注意“携”解释为携带,“抑”解释为降低,“为恪所持阻不行”是被动句,翻译时要体现。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

“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对日: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

“《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

,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

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

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

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

动荡倾覆。

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

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

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

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答案】

15.C

16.D

17.A

18.

(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关键词:

罪己、勃、规过)

(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关键词:

推毂、后进、曾)

【解析】

15.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是否合乎语境。

题中,C项解释有误,“励精”在这里是“振作精神”之意。

16.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给文言断句的能力。

给文言断句,最好先初读文段,略知大意;然后可依据文中动词,在动词宾语(或补语)后断句;依据特殊文言虚词和固定句式断句。

题中,“矜能忌贤”是个并列的动宾短语;介词“以”的介宾词是“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其后可断句;动词“嫉”的宾语“之”后可断句;“奏为国子祭酒”即“奏(之)为国子祭酒”,是兼语句式;“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意即“用将于休烈权留史馆修撰的办法来贬低于休烈”;“恬然自持”和“殊不介意”的主语都是于休烈。

17.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题中,A项错误在于,“直言不讳”的说法不符原文。

18.试题分析:

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中,第

(1)句中的“罪己”即“归罪自己”之意;“勃”即蓬勃;“规过”即“改正过错”。

(2)句中的“推毂”即“推举、推荐”;“后进”即后辈;“曾”是“并、全”之意。

【参考译文】

于休烈,河南人。

于休烈性情坚贞诚信,机敏聪明。

从小好学,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科,授秘书省正字之职。

后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担任中部郡太守。

当时正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国史。

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振作精神,听取意见采纳建议,曾经对于休烈说:

“国君的任何举动都要记录下来,这才是好的历史。

朕有过失,你是否记下了?

”他回答说:

“夏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当时中原动荡倾覆,典章几乎散尽,没有史籍可供查寻。

于休烈上奏说:

“《国史》《实录》已经修撰很多年了,是本朝的重要典籍,如今都没有保存下来,希望交付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让府县征求寻访。

有人从别处收存《国史》、《实录》的,若送到官府,重重地加以奖赏。

前任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贼中,进入东京,到这时便把他家中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

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上《五代帝王论》,皇上非常赞赏。

宰相李揆自负有才能嫉妒贤人,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请任命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他。

于休烈安然自处,亳不介意。

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封为右散骑常侍,依旧兼修国史,多次进封为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中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一石的积蓄。

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酷爱书籍,手不释卷,直到临终。

于休烈在大历七年去世,终年八十一岁。

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

皇上特意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安葬之日赐给仪仗鼓乐。

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怀悼念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办理丧事用的绢一百匹、布五十端,派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问。

儒士的荣耀,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

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

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

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

七年,哈刺慎部长汪烧饼者,拥众窥桃林口,春督守将擒三人。

烧饼叩关愿受罚,春等责数之,誓不敢叛。

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

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

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

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

春言:

“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

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

”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

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

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莅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

永平当兵燹之余,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

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

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

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

春营被冲,诸军遂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