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1762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5题。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④B.③C.②D.①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

【答案】1.A2.C

【解析】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范围为60°-90°;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

【1题详解】

对跖点是地球表面相对地心的对称点。

甲地(30°S,45°E)的对跖点是乙地(30°N,135°W)。

据图可知,①地经纬度是(20°N,110°E);②地经纬度是(40°S,170°W);③地经纬度是(0°,45°W);④地经纬度是(30°N,135°W)。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

A.根据①经纬度(20°N,110°E),判断该点位于东半球,故A错误;

B.根据②经纬度(40°,170°W),判断该点位于中纬度,故B错误

C根据③的经纬度(0°,45°W),判断位于大西洋,故C正确;

D根据④经纬度(30°N,135°W),判断该点位于北温带,故D错误

故选C

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问题。

3.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

4.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B.上海

C.雅加达D.莫斯科

【答案】3.B4.D

【解析】

【3题详解】

已知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即75°W经线的地方时为6日0时20分,则15°E经线的地方时比75°W经线早6小时,据甲地经度为15°E可知,早地此时的时刻为6日6时20分。

故选B。

【4题详解】

甲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又由图中斜线示意晨昏线,可知甲地此时位于晨线上,再根据晨昏线倾斜方向,可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则北半球的高纬度城市莫斯科当日白昼最长。

故选D。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5.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6.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答案】5.C6.B

【解析】

【5题详解】

图示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2600<甲<2700,2600<乙<2700,1900<丙<2000,由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由乙地向丙地在减少,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

故选择C。

【6题详解】

物体释放辐射能力与其温度呈正相关,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故选择B。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8.“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

【答案】7.B8.A

【解析】

【7题详解】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应建在水域多、光照充足,并且电力资源紧张的区域,四个备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太湖平原。

选B。

【8题详解】

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面、地面和大气温度,故A正确,B、D错误。

电池板会阻挡到达水体中的太阳光,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慢浮游植物生长速度,故C错误。

选A。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读2017年3月16日17时其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0.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

暖—冷—暖

B.气压:

低—高—低

C.降雨:

晴—雨—晴

D.风向:

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11.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答案】9.A10.D11.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天气系统的判断分析能力,只要准确掌握不同天气系统产生的天气现象即可正确作答,难度一般。

【9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图中①地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因此,①地洗车指数数值低,A对。

②地位于冷锋锋后,可能有降雨天气,洗车指数高,B错。

③地位于冷锋锋前,降水较少,多大风天气,不宜洗车,洗车指数高,C错。

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降水天气,洗车指数高,D错。

故选A。

【10题详解】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结合上题分析,②、④都在冷气团一侧,气温低,③在暖气团,气温较高。

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气温:

冷→暖→冷,A错。

气温低,气压高,所以气压变化是高→低→高,B错。

降雨情况是雨→晴→雨,C错。

风向呈逆进针方向辐合,即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D对。

故选D。

11题详解】

虚线内为冷锋气旋过境,不是冷气团过境也不是高压控制,AD错。

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内蒙古中西部,降水少,不会带来强降水,B错。

冷锋过境风力强劲,可能扬起沙石,C对。

故选C。

【点睛】根据材料信息知道,晴天时,洗车指数低,阴雨天,洗车指数高。

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天气系统的类型。

根据天气特征,分析比较洗车指数。

冷锋是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不是冷气团。

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寒潮、大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冷锋锋前、暖风的锋后多降水天气。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B.G→E→F→H→G

C.G→E→H→F→GD.G→H→F→E→G

13.下列关于城区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F代表城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答案】12.D13.C

【解析】

【分析】

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应用。

【12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近地面GE位于近地面,且E>G,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E为郊区;城市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所以G为城市,因此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F为郊区的上空,为低压,H为城市的上空,为高压,所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垂直方向,城市受热,空气由G到H;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到E,由此判断环流的方向为G→H→F→E→G,D正确。

故选D。

【1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所以城市受热空气,近地面形成低压,E的气压较高,对应的为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错误;城市和郊区相比,无论昼夜温度都是城市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错误;由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下弯曲,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所以甲的气压小于乙地气压,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正确;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流向低压,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错误。

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

说明:

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即知道冷热差异可以画出热力环流,反之知道热力环流可以找出冷热差异。

 

②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总是先垂直后水平。

 

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

 

④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凸低凹”原则:

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区,下凹是低压区。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题。

14.图示②地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15.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B.大气环流

C.地形D.纬度位置

【答案】14.A15.C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14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②地位夏季(6-8月)降水较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12-2月)降水较多,温和多雨,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A。

【15题详解】

在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答案选C。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

17.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答案】16.C17.C

【解析】

【16题详解】

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

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A错误;

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②为暖流,B错误;

由④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D错误。

故选C

【17题详解】

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A错误;

②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

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C正确;

④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D错误。

故选C

读某矿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说法正确的是(  )

A.a—b—含煤层①B.含煤层②—d—c—e

C.含煤层④—b—a—eD.a—b—e—含煤层③

19.大旱年份深挖机井抗旱最适合的地点是(  )

A.ⅠB.ⅡC.ⅢD.Ⅳ

【答案】18.C19.A

【解析】

【18题详解】

结合图中岩层的上下分布关系可知,a岩层在b岩层上面,a年龄比b新,AD不对;d在c岩层的上面,因此d年龄相对较新,B不对;根据图示,含煤层④、b、a分布由下层到上层,故年龄由老到新,e岩层侵入到上面岩层中,因此e形成时间最晚,故C正确。

【19题详解】

图中Ⅰ处为向斜构造,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适合挖机井。

故选A。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21.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答案】20.B21.C

【解析】

【20题详解】

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就高、故C错误。

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纬度低,气温较高;西南季风携带暖湿气流被山地阻挡并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故B正确。

A、D项内容不全,故排除。

【21题详解】

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C正确。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具体涉及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对“林线”内涵的理解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前后10年间,该地区(  )

A.人口出生率逐年增大B.性别比逐渐失调

C.劳动力就业压力凸显D.人口快速老龄化

23.甲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是因为(  )

A.流动人口增加

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C.环境质量改变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出生率

【答案】22.C23.D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金字塔的解读。

人口出生率看金字塔的底层,没有明显的增大趋势,A选项错误。

金字塔图两侧为右侧为男性和左侧为女性,2000年男性稍多,而2010年性别比例趋于平衡,B选项错误。

中国劳动力人口大致指16-59(男性)16-54(女性)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对比2000年和2010年金字塔图得到,劳动力增加明显,因此劳动力就业压力凸显,C选项正确。

人口老龄化要看60岁或65岁人口的比例情况,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与2000年比较增长并不明显,D选项错误。

正确答案是C。

【23题详解】

甲年龄段人口是20-25岁,比重大的原因应该结合我国的人口政策和影响人口的因素分析。

该地区2000年10-15岁人口比重大,2010年20-25岁人口比重大,说明人口变动并不是由于人口迁移带来的,与环境变化无关,而是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相关,A、C选项错误。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晚于2010年,B选项错误。

推断高出生率是导致该年龄段人口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是D。

【点睛】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进而可分析该地区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

2、定类型。

人口金字塔图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年轻型(增长型)。

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

(2)成年型(静止型)。

除极老的年龄组而爱,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型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

(3)老年型(缩减型)。

年轻人口比重小,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

3、析变化。

(1)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

(2)异常变化。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导致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影响因素。

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

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

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A.喜光喜热B.适应性强C.耐贫瘠D.根系发达

25.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A.保持水土B.提高土地生产力C.减小昼夜温差D.改善局部小气候

26.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系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

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A.水资源短缺B.土地退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24.A25.B26.C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鲁冰花生长在墨西哥高原上,台湾的高山上,生长习性应是不喜光喜热,A不属于。

生长在路边、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说明适应性强、耐贫瘠、根系发达,B、C、D属于。

【25题详解】

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提高土地生产力,B对。

保持水土、减小昼夜温差、改善局部小气候不是主要原因,A、C、D错。

【26题详解】

鲁冰花被称为路边花,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侵夺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对。

在茶树附近也可赞成票,不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水体富营养化,A、B、D错。

烤烟是云贵高原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

烤烟的生长习性是喜光、喜热、不耐寒、土壤要求红壤最好,黄壤次之,黔中高原一带分布黄壤,而滇中高原一带则为红壤。

下图为黔中高原贵阳和滇中高原玉溪的气候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不属于云贵高原发展烤烟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是()

A.气温适中,降水适量B.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C.地形平坦,土层深厚D.劳力丰富,质优廉价

28.滇中玉溪香烟久负盛名,玉溪香烟质量优于贵阳的主要因素是()

①市场   

②土壤  

③科技    

④光照

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27.C28.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种植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产品质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7题详解】

根据材料,烤烟的生长习性,土壤要求红壤最好,黄壤次之。

贵阳位于黔中高原,属于云贵高原,发展烤烟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是气温适中,降水适量,A属于。

该地生产烤烟技术成熟,经验丰富,B属于;云贵高原地区位于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质优廉价,D属于。

云贵高原区,土层较薄,土壤是黄壤和红壤,C不属于。

故本题选择C。

【28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图得知,滇中地区是红壤,土壤最适宜,②对。

市场影响产品的价格,但不是产品质量好的原因,①错。

两地的科技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③错。

烤烟的生长习性是喜光、喜热、不耐寒,光照是作物品质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④对。

故玉溪香烟质量优于贵阳的主要因素是②④。

故本题选择C。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30.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

31.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29.D30.A31.C

【解析】

【29题详解】

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改革开放,佛山市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而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使得其陶瓷业迅速发展,市场、原料及劳动力均不是佛山陶瓷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材料信息亦无法获知,故选D。

【30题详解】

景德镇为我国“瓷都”,陶瓷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这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

主要优势;景德镇的资金与交通均比不上佛山;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有很多,劳动力成本低不是陶瓷转移的主要原因,故选C。

《人民日报》2017年3月3日报道,湖北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取得良好效益。

下图为“蕲春县清水河村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下列省(区)中,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的有(  )

①藏 ②新 ③湘 ④皖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33.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的意义主要有(  )

①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②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③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④增加农村就业岗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32.D33.C

【解析】

【32题详解】

适宜推广图示秸秆利用方式的地区要有丰富的生物秸秆,即种植业发达地区,我国新疆和西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作物秸秆少,不适宜推广图示秸秆利用方式,而湖南和安徽为水稻种植业分布区,生物秸秆丰富,可以推广,故D项正确。

【33题详解】

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与传统利用方式相比,修建了生物质电厂,增加了第二产业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故①正确;减少了大气及水体污染,但是不能彻底解决农业污染,故②错误;新的利用方式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电力,而没有提高农田肥力,故③错误;电厂的修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增加了就业岗位,故④正确。

综上,C项正确。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完成下面小题。

34.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B.②C.③D.④

35.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B.②C.③D.④

【答案】34.A35.B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可知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6米内风速最小(小于3千米/小时),因此防风效果最好。

【3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

整体性和差异性。

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B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000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

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如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

(1)特征:

向北凸(弯曲)。

原因:

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原因:

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