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四单元教案.docx
《第五册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册四单元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册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十课、齐白石的画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
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
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导入:
我们曾经读过许多关于名人的故事。
还记得徐悲鸿吗?
他最擅长画什么?
(他画的马气势雄壮、四蹄生风。
)梅兰芳呢?
(他小时候刻苦学艺,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
)
今天,我们又将走近一位名人,他与徐悲鸿、梅兰芳还是好朋友,梅兰芳还拜他为师学习画画,他就是——齐白石。
(板书“齐白石”)听说过他的名字吗?
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谈对齐白石掌握的资料。
看来,同学们对这位大画家并不陌生。
简介齐白石:
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画坛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诗、书、画、印无所不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画。
(板书:
的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检查:
①出示生字、生词,正音,②出示句子,指导读通顺。
(表扬预习充分的同学掌握得更轻松、扎实)。
3、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齐白石的画写了些什么?
哪个自然段听后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齐白石的画一样?
(听后概括:
介绍了齐白石的童年生活,画的内容、贡献、特点,最后谈人们的感受,并板书)
三、精读品味:
1、学习第4自然段。
指名读,说说你看到了几幅画?
哪四幅?
小黑板出示相关句子。
你最喜欢哪一幅?
相机学习。
①“两只小鸡……蚯蚓”。
如果要你给这幅画取个题目,会是什么?
假如你真看到这样的情景,会觉得怎样?
(有趣)这是大师的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谁能读出这种“趣”。
②“他画停在……肚腹”。
你觉得这幅怎样?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谁能读出这种“活灵活现”的感觉?
我想这幅画要是让刚才那两个嘴馋的小鸡看见了,又要展开争夺大战了。
③“他画一群……游动”。
生自由谈看后体会。
关于这群蝌蚪,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齐白石当时已92岁高龄,一天,老舍到他家登门拜访,出了个“蛙声十里出山泉”的题目请齐白石画,几天后,齐白石画成了,可画面上只有一群小蝌蚪顺着山泉向下游,却没有一只青蛙,你们说齐白石是不是画离题了?
(虽没有画鼓腮鸣叫的青蛙,但仿佛听到了蛙声从山上传来,充满了想象的意境。
)谁再来读读,让我们也想象一下蛙声,指名读,你们听到蛙声了吗?
④“他画的虾……起来!
”生读。
徐悲鸿画马闻名世界,郑板桥画竹令人叫绝,齐白石画虾声名远播。
80岁后的齐白石画虾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关于画虾的故事,课外上有一篇文章写得很具体,晚上好好看看)齐白石的虾是透明的。
真虾什么样?
中国画用毛笔和墨汁,写过毛笔字的同学可能有点感受,画成透明状实在不容易,可见齐白石功力深厚。
再读这句,能不能读出栩栩如生之感。
欣赏完这四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夸奖:
逼真、奇妙、栩栩如生、生动亲切,并板书)带赞美之情再读4句话。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拍手称赞,怪不得课文开头就说他是——著名的画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解释“著名”,突出了齐白石在绘画界的地位之高,充满敬佩之感。
齐读。
过渡:
齐白石为什么能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画得那样生动亲切呢?
2、学习2、3自然段。
童年生活在哪?
(湖南湘潭附近一个叫杏子坞的小山村)贫困到何种程度?
(抓“饥荒”一词理解)正是因为贫穷,齐白石没怎么上学,他在外祖父的私塾里只读了半年书,自己便在家自学《三字经》、《千字文》,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一边画画。
这样的生活对齐白石有不好的影响吗?
不但没有,相反,出示“童年——源泉”这句话。
重点理解这句。
先释“源泉”,水流起头之处,在这里绘画源泉就是画的内容、素材,也就是画什么?
再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为什么他画的东西总也画不完呢?
他的生活经历里到底有些什么可画之物呢?
(学生自由畅谈:
生活用具,动、植物等等)。
小结:
白石爷爷家有个星斗塘,塘中荷花盛开,鱼虾成群,白石爷爷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他一定看过小鸡们争食蚯蚓,一定看过小蝌蚪顺流而下,一定看过小老鼠们偷蛋吃……长期地细心观察,才会把这些生活中的细小事物画得那样生动传神。
再读2、3自然段。
三、评价总结:
齐白石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刻苦勤奋,他执着地、用心地画着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直到九十多岁才去世,他由一位普通农民到木匠,最终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巨匠。
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西班牙有个大画家毕加索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画的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为什么大家对他会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继续查阅白石老人相关资料。
板书:
齐
白 著名画家 童年生活:
(2-3) 贫困
石 画的内容、特点、贡献:
(4-6) 亲切生动
的 人们的感受:
(7)
画
第十一课、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正确读写“歇后语、联拱石桥、厘米、甚至、鼻子、大概、淘气、清楚、挑衅、驻扎、抗日战争“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有关卢沟桥狮子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卢沟桥和有关抗日战争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
这座桥就是“卢沟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
2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第一幅挂图)
1.边观察边说出桥上的景物。
(供人通行的桥面、桥栏杆和栏杆之间的望柱、望柱上的狮子。
)(培养观察能力)
2.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卢沟桥的图片,说一说图片的内容。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看图片,讨论对卢沟桥的总体感觉。
(卢沟桥非常雄伟、壮观,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通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
3.按叙述顺序分段
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第二段:
〈二、三自然段〉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4.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
厘米 甚至 偎依 大概 淘气 歇后语
挑衅 意义 蹲在 侵略 永远 卢沟桥
(2)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
(投影,从理解词语入手,加深对句的理解,培养语境解词的能力)
①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②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思思 19:
53:
07
③北京有句歇后语: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只知道什么样的语句是歇后语即可。
如: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根据学生回答直接显示在投影上
偎依:
是说小狮子紧挨着大狮子,亲热地依靠。
挑衅:
指日军借理由惹事生非,以引起冲突和战争。
奋起:
指振作起来,打击敌人。
(3)检查朗读情况
①分段读
②自由读全文(为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习第二段〈重、难点部分的学习〉
1.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
为什么?
(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
)
2.安排学习第二段的自学内容:
①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
②观察书中两幅狮子的特写图,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3.学习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思考: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大小、形状、神态)
(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
(板书:
大的…小的……甚至……)
蹲坐 吼
低着头 听
偎依 熟睡
藏 游戏
淘气 按
(看) (想)
(3)提问:
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
(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
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
(完成课后练习2)
(4)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
(5)概括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
(板书: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1、第
(1)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6)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7)概括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
(五)小结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的狮子多得很难数得清,请同学们课下再多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生动具体描写的。
(六)完成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2.根据所组词语,给多音字注音。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背诵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卢沟桥 厘米 蹲 偎依 大概 侵略
2.指名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第一、三段
引导谈话
1.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有特点,如果你不上桥能看到这么有趣的狮子吗?
2.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
思考:
在这一段中,都讲了什么?
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桥的特点:
联拱石桥,板画理解)
(2)结合桥的特点说一说这种设计的好处,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渗透德育教育)
(3)齐读第一段。
3.第二段的学习
(1)启发谈话:
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2)齐读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
为什么?
(第二句最重要,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原因。
)
(3)每4人为一小组,根据课前向爸爸妈妈了解的知识,请同学们讲一讲。
(4)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讲出“七七事变”的经过,其间要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①事变的时间:
1937年7月7日。
②挑衅的理由。
③挑衅的结果。
(完成课后练习2)
(三)指导朗读这一段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读这一段时要牢记侵华日军罪恶,牢记这段历史。
下列词语要读重音 挑衅 奋起 难忘 具有历史意义
(四)朗读全文
(五)知识拓展(难点的解决)
把课前搜集到的图片传阅观察(或作实物投影)归纳图上狮子的特点,运用文中抓特点做具体描写的方法 1.传阅图片2.归纳特点3.指导描写
(六)完成作业:
1.指导用“甚至”、“大概”各说一句话
甚至:
我的作息时间妈妈给我安排得好紧,甚至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了。
大概:
天空积起了乌云,大概要下雨了。
七、布置作业
(一)熟读每首古诗。
(二)按课文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八、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
数不清
大的……小的……甚至……蹲坐……长吼
低头……听
偎依……熟睡
藏……游戏
淘气……按
(看)(想)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十二课、罗马速写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过程与方法:
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及格方面来介绍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重点词句及朗读了解罗马城的特点和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感受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播放罗马的风光片。
教师简介:
意大利首都罗马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由于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并有悠久的历史,故被称为“七丘城”和“水恒之城”。
2、学生谈观看风光片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罗马。
3、板书课题:
罗马速写
4、解题,理解“速写”。
教师:
作者会写罗马的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 1、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2、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4、交流发言:
课文写了罗马的什么?
课文中有直接概括的句子吗?
5、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课文开头写罗马的三个特别之处是“遗址多、雕塑多、喷泉多”,结尾总结,首尾呼应,中间的部分进行分述,可以看出,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总-分-总”式的写法。
那么罗马闻名世界的遗址、雕塑、喷泉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课文又是怎样围绕这三个特点展开具体叙述的呢?
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6、质疑问难:
教师引导归纳出有价值的重要问题。
7、教师小结:
下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深入精读课文。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
2、出示字让学生读和组词 罗速废兽祖宗壳仍恐具 罗罗速速废废斗怪祖祖祖宗外蛋仍仍恐恐具具 马列度写墟品兽兽宗先宗教壳壳然就怕龙有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写遗址、雕塑、喷泉的段落,找出给你印象感受最深的语句标出来,边读边体会。
2、小组内相互交流。
3、发言交流,学生结合文中重点句子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感悟词句,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第一部分:
遗址 罗马的遗址给你什么印象?
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
体会遗址“多”“令人惊叹”,感受罗马的古老 教师小结:
罗马的遗址多,斗兽场尤其令人惊叹。
罗马除了遗址多,还有什么特色呢?
第二部分:
雕塑 罗马的雕塑给你什么映像?
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
理解感受罗马是“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
感情朗读这一段。
思考:
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体会如何围绕一句话展开叙述。
第三部分:
喷泉 罗马的喷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
感受哦吗的喷泉多,“千姿百态”。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叙述的?
4、教师小结:
罗马的喷泉如此多,形态如此多样,罗马城有这样的点缀,的确是别具一格,没有能如之媲美的城市了!
5、感情朗读整段。
二、回归整体,感悟写法,拓展延伸 1、指名分别配乐朗读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段落。
思考:
为什么说“遗址、雕塑、喷泉,不仅装点了罗马城,而且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通过图书或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武汉”“北京”或你感兴趣的城市,模仿《罗马速写》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 遗址 比比皆是、令人惊叹 12罗马速写 {雕塑 超过罗马人口 }丰富内涵 喷泉 千姿百态、星罗棋布
古诗诵读《舟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所见》解释“所见”的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
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
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语文乐园(四)
教学要求:
1、学习部首字。
2、看图读词语。
3、写一写,背一背马克思名言。
4、读成语故事。
5、体会总起句的作用。
教学时数: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1、朗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多种形式读每组字中的汉字。
3、观察、比较前一字与后一字的关系。
4、了解部首字的作用。
二、认一认
1、欣赏挂图。
(可多展示一些)
2、说说画上的内容。
3、图文对照,自由朗读。
4、猜画的作者,理解词语。
5、多种形式读词。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多种形式读、悟。
2、写一写,提出写的要求。
3、课后收集类似名言。
第二课时
一、读成语故事。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
2、同位互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3、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呢?
4、交流其他的成语故事。
二、读课文中的总起句
1、自由读句子。
2、看小伙伴的提示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去读一读。
3、小组交流发现。
4、全班交流发现。
5、你还能想出别的这样的句子吗?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北京奥运会
目的:
通过话题的交流,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会的有关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主动关心大事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能清楚表达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形式:
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对话”,将倾听、表达、交流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准备:
指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收集有关北京奥运会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简单布置教室,张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吉祥物等,营造氛围。
过程:
一、创设情景,营造自主参与的交际氛围。
1、观看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领奖的照相片,说说你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你想到了什么?
2、观看国际奥运会投票决定20XX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记录片,激发学生交际的愿望。
二、小组交流,人人参与。
1、4人一组互相介绍。
2、交流后相互评价。
3、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和谐互动,反馈评价。
各组自愿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评评看谁介绍得最清楚、全最全面。
四、扩展延伸
以各种形式,分享对北京奥运会的了解,畅想北京奥运会的盛况,说说我们能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
第四课时
习作指导 听来的故事
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训练重难点:
如何把听来的故事按一定顺序写具体。
训练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听听乐乐和文文的对话,他们在讨论什么?
2、我们从小都读过故事,你听过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
3、生交流。
二、听故事,了解写故事的一般要求。
1、听磁带讲故事,听的时候注意听仔细,边听边想边讨论。
听清楚故事讲的谁?
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最后结果又怎样。
2、生听完故事后把听到的和小组成员交流,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问清楚。
3、学生口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4、从刚才口头讲故事的过程中,你知道怎样把故事写好呢?
⑴、把故事的发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及结果写清楚。
⑵、要一段一段写。
⑶、每段开头空两格,每句话要加好标点。
三、选定写作材料。
1、看来写听来的故事并不难!
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2、教师列举学生口述的几个故事,启发思考:
故事都很有趣,该把它们写一写了。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选定自己要写的材料。
第五课时
一、提笔写作。
1、根据自己口述开始写作,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是否把故事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又怎样写清楚。
二、互相诵读习作,共同分享写作的乐趣。
三、分小组交流习作,说说自己或别人作文的优点。
四、作文展示台:
听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