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9604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x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试行)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三、模块内容概要…………………………………………………………………()

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

一、音乐鉴赏………………………………………………………………………()

二、歌唱……………………………………………………………………………()

三、演奏……………………………………………………………………………()

四、创作……………………………………………………………………………()

五、音乐与舞蹈……………………………………………………………………()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的精神,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基本要求、具有北京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体系,促进我市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帮助学校及广大高中音乐教师更好地结合实际,落实文件的要求和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并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提高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的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而美育的性质和任务,就是开辟情感领域,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解放,配以完整的人格。

音乐学科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在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应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把音乐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感受、鉴别、表现、创造、评价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关注高中学生的音乐经验和音乐需求,面向全体学生;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

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法,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遵循音乐教学的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愉悦性、审美性原则,重视教育的潜效应。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发展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应注意:

第一,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与探索意识;第二,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鼓励其表达对音乐的独特见解;第三,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也就是“乐(yuè)”即是“乐(lè)”。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

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面向全体学生”则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高中音乐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还要为对音乐有特殊爱好、具有一定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音乐表现领域更体现为一种技能性特点,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的学习,都离不开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为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创造性音乐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另外,由于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不存在标准答案,其教学过程充满了创造性。

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

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我国的音乐艺术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音乐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是近现代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中学生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

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多样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开阔音乐教育视野,丰富音乐教育内涵,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应是高中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高中音乐教学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当代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与此同时,还应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惜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高中音乐课程结构表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必修学分

必修模块

音乐鉴赏

必修2学分

 

选修模块

歌唱

每个选修模块1学分,学生至少任选1模块,获得必修1学分

演奏

创作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表演

各学校必须开齐开足音乐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模块——音乐鉴赏,并逐步开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选修模块(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五个模块),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示范性普通高中所开设的选修模块应不低于4个,其他普通高中开设的选修模块应不低于3个,并积极创造条件逐年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率。

对于具有较强音乐能力并愿意在音乐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在完成3个必修学分之后,鼓励其选修其他未选模块,或继续深化已选模块的学习,每修满18课时并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

高中音乐课程学时分配建议

模块

学时

学时分配建议

音乐鉴赏

36学时

高一年级全学年,

每周1学时

歌唱

每个模块18学时

高二年级上学期,

每周1学时

演奏

创作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表演

二、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

情感,既表现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表现为情感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

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进入作品的思想境界,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态度,是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识、学习的追求和学习的责任,更表现为对生活的乐观、进取、向上的态度。

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有音乐的兴趣到有音乐的乐趣,最后形成对音乐的志趣,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价值观,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更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认识到传承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是自己责无旁待的义务,以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在音乐课程中,由于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所决定,必须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以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特点。

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音乐课程中,应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由于音乐教育多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教学目标往往蕴含在教学过程中,过程即目的。

从教学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高中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学习上的成长与发展。

在音乐课程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在音乐实践中发展音乐能力,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必须以音乐为本,突出音乐性,通过音乐进行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强调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与感受,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比较、探究与合作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明白音乐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等,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获得音乐听觉的美感与心灵的体验。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使学生的听觉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教育每一门学科都必须学习的内容。

对于高中音乐学科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能促进和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也为学生的音乐发展提供了平台。

高中阶段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主要包含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

其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必修模块,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体裁和风格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使学生认识音乐与人类生命延续的轨迹和人与自然及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其它模块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的选择来完成的,学生通过对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学习,了解和初步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参与音乐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并提高相关的表演及创作能力。

三、模块内容概要

(一)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鉴赏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11项:

1、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

2、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欣赏中外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

4、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5、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

了解西方音乐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

6、聆听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并能对其做出评价。

7、能够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对所聆听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作比较,并进行综合评论。

8、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能够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9、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适当的评价及选择。

10、能够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作品的主题。

11、能够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搜寻和下载音乐资料。

(二)歌唱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歌唱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7项:

1、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唱、重唱、独唱等实践活动。

2、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吐字咬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

3、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

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一般应排练合唱曲3——5首。

4、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

5、在独唱中,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

6、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

7、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采集并学唱优秀的民间歌曲。

(三)演奏

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演奏教学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并在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演奏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7项:

1、欣赏优秀的器乐作品,感受器乐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奏、重奏、独奏等实践活动。

2、学习并逐步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能,能够流畅地演奏与学生技术水平相当的曲目,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乐曲的情感。

3、在合奏中,学生能够调整自己的乐器并使其符合乐队的演奏要求;能按总谱的要求进行排练,正确演奏出自己声部的音乐,并能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能够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反应;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发表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意见。

重视合奏曲目的积累,一般应排练合奏曲2——4首。

4、在重奏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奏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

5、在独奏中,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奏乐曲。

6、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乐谱演奏乐曲。

7、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学习演奏优秀的民间乐曲。

(四)创作

高中学生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艺术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园地,这种学习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创作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5项:

1、学习音乐材料组织与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声乐作品中的词曲结合关系,初步掌握音乐作品结构的一般常识及基本的作曲手法,参与以歌曲创作为主的创作实践。

2、学习音乐创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遵循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进行创作学习,并能用简谱或五线谱比较准确地记录作品。

3、尝试为歌词谱曲、为旋律配置简易伴奏,或利用各种不同的音源材料,进行某一主题的命题创作。

4、在电脑上尝试运用数字音序和数字音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编辑和创作。

5、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鼓励学生在当地进行采风活动,采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或改编的素材。

(五)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满足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音乐与舞蹈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7项:

1、积极参与舞蹈的学习、排练、演出等活动。

2、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在音乐声中练习和熟练。

3、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或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情绪情感。

4、能够根据指定或自选的音乐即兴舞蹈。

5、学习优秀的舞蹈或舞剧片段,能够生动地进行表演。

6、能够根据音乐,设计与之相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

7、结合欣赏和排练,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

能够鉴赏和评价中外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社交舞等不同舞种及其音乐的特色及风格。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

学习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戏剧表演艺术的兴趣爱好、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5项:

1、欣赏中国戏曲、中外歌剧、音乐剧及戏剧和影视配乐等,了解戏剧构成的主要元素,认识音乐在不同类别的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2、选配适当的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词、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

3、能够选择适当的题材,创编有配乐的戏剧小品或小型音乐剧,并能够参与排练及演出。

4、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我国的戏曲唱段及中外歌剧选段。

5、了解我国传统戏剧及中外歌剧的起源、发展、流派风格、主要代表人物及艺术成就,并能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出评价。

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高中音乐教学是学校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保证。

为实现本次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目标,结合高中音乐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实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遵循音乐艺术感知规律,注重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音乐艺术通过音响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作曲家总是力图通过音乐作品再现自身内心深处的感受,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总是强烈、细腻地表达了作曲家内心丰富的情感。

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的感受与鉴赏教学,遵循音乐艺术的感知规律,注重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聆听、感受音乐入手,以探索音乐本质特征为出发点,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音乐美;给学生提供最好的音乐审美机会,使他们在感受、欣赏音乐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等方面去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音乐知识教学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真正的音乐审美教育必须教会学生欣赏人类创造的伟大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入这些作品的崇高境界,与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音乐感受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记住一些音乐知识、说出音乐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更应是每位学生获得听觉的美感和个人情感与心灵的体验。

(二)遵循音乐教学基本规律,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模块学习中,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想象、音乐创作、音乐评价等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该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重;既要重视音乐教学的预设目标,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目标;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音乐学科教材上的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音乐现象与问题;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多种教学方法在日常音乐教学乃至一堂音乐课中的综合使用;

第四,在教学手段上,注意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和思考;

第五,在教学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交流与合作;

第六,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学习过程与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三)遵循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有效的高中音乐教学应尊重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初中学生和小学生相比,高中学生的认知、个性、社会性都得到了更为充分地发展。

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已有了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具有较强而敏感的自尊心,更为强烈的自主需要和自律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更强。

高中学生的这些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于从事对音乐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学习相对。

为了促进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独立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

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或运用小组形式,或运用其他合作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习的协作与交流,与孤立的学习相对。

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可以设计为:

确定选题,即确定要学习的内容或任务;小组设计,确定小组规模,划分学习小组;安排课堂,学习小组的成员靠拢在一起,以便相互交谈、讨论;呈现学习材料,分发学习材料,每位成员都有学习任务与责任;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组内交流,最后将学习成果整合;提交学习结果,各小组将学习结果在班上交流,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学习,必要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音乐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以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一般按如下模式进行: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设计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问题解决机能的真实问题,并创设与现实情景一致或类似的情景;分析问题情况;具体解决问题;评价结果。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导高中学生有效学习

第一,正确认识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既要正确认识和发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发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又要看到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局限,不能夸大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

音乐教师以自己的音乐态度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态度,以自己的音乐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