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8757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docx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

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与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就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现象研究表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险峻。

一、我国就业问题的严峻性

1、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严峻程度

1.1就业的理论界定及相关内容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不以获得收入或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活动、家务劳动等不属于就业。

我国的就业人员包括:

职工,就业的离退休人员,营业主,体户,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镇企业从业人员,村从业人员,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现役军人。

1.2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严峻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

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人口就业压力也为最大。

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成为中国当前阶段的基本国情。

截止到2003年年底,浙江省全省134.12万征地农转非人员中,仍处于就业年龄的有88.08万人,其中从征地后一直未就业的有45.64万人,占征地农转非劳动力人数的51.8%。

无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失地后应就业仍未就业的人数均超过半数,这样更多的农民涌进城镇,为寻求更多就业。

据有关方面计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已超过10%;农村的实际失业率则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从绝对数看,最保守的数据是目前尚有1.7亿左右的的剩余劳动力存量,并且每年有1000万左右(该数字与城镇新增劳动力有一定数量的重叠)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向市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大给城镇国有经济部门带来了冲击,导致非充分就业状态的劳动者从国有经济部门被排斥出来。

从两个方面可以评价这次冲击:

1996-2002年,国有经济部门从业人员减少了4025万;城镇劳动者行业分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劳动者行业分布变化,如“制造业”和采掘业严重排斥劳动者。

中国过剩的劳动力,已经严重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阻碍社会生产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加上我国加入WTO,对人员要求增大,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一再导致人才缺失。

2、我国的人口失业现象

失业对劳动者个人来说,一般是指有工作能力而没有工作又在寻找工作的状态。

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反映。

随着市场机制主导地位的逐步建立,即便是达到充分就业,也并不意味着全部人员都有工作,它只是表明社会就业水平达到失业人数与职位空缺相吻合的一种状态。

失业是相对就业而言,失业人员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人口和劳动力的一部分,对个人来说,失业可能发生在初次寻找工作之时,也可能发生在就业之后的某个时候,但经过一段寻找工作的过程就可能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失业是一个动态概念。

对失业率的统计,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但统计的范围有限,失业率的统计是根据城镇登记待业人口,城镇从业人员与城镇登记待业人数等劳动力调查所得。

实际上,这统计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目前日益突出的城镇失业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失业现象有以下几种:

(1)城镇职工公开失业。

包括城镇职工登记失业,未登记失业的;

(2)城镇非常住人口失业。

如农村居民进城寻找工作的人员、民工失业人员等;(3)农村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无业人员。

亦称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从事无效农业活动的劳动力,不从事农业活动且未异地迁徙的人员,或最小范围内的可以是永久脱离农业劳动,而且异地迁徙的无业人员,还有经济学意义上的边际生产率小于边际劳动报酬的劳动力。

概念比较模糊;(4)城镇隐形失业。

指经济学上边际生产率小于边际劳动报酬的劳动力,却在名义上处于就业状态;(5)农村就业不足。

即上述从事无效失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小于零)的劳动力和不从事农业劳动但未异地迁徙的无业人员。

但上面所述的失业,对城镇居民来说,失业是由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隐形就业指边际产出小产边际劳动报酬的就业,对于农村居民,就业不足指边际产出小于零,但人均产出大于人均生存消费水平情况下的就业,一般不受劳动力供求关系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农业劳动力比重近一半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就业不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最突出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造成城镇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

二、就业制度的问题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制度的改革有明显的影响,产业衰退最直接。

产业衰退往往使多数企业陷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困境,人员调动、裁减员工是衰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1、我国的就业制度形式

受我国大规模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改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就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就业服务体系中包括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劳动就业服务等四项主要内容:

职业介绍:

包括求职登记,劳务市场信息收集,企业用工调查与登记,就业与用工的指导和咨询,以及就业预测预报等;

就业培训:

主要面对失业青年、妇女和残疾人等开展的就业前培训,失业职工转业训练;

失业保险:

失业救济、失业医疗补助、失业职工管理以及对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给予帮助;

劳动就业服务:

在国家资金、税收和就业政策支持与主办单位扶持下,举办各类生产经营网点,直接安置失业人员。

除以上四类,我国还有其他群体的就业政策:

对城镇的新增劳动力,主要为其提供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项服务,引导其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对下岗职工,主要通过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来保障其基本生活,指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在农村搞好种植业同时,向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深度发展;二,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根据实际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发展小城镇,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四,对特殊群体如妇女、残疾人,按相关法律指示实行就业措施;五,对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企业校园招聘活动招收实习生或应届毕业生。

我国灵活就业形式主要有:

临时工、季节工、劳务工、承包工、派遣工、小时工、自由职业者等。

我国就业制度虽然不断趋向完善,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是存在多方面的缺陷,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长期存在。

2、就业制度的形式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

(1)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但劳动力分配不当,很多劳动者无法从事相应的职业,与此相对,一些累、苦、脏、险职业和技术工种招工难,造成劳动力结构分配矛盾。

(2)改革开放后仍存在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

 城乡分割的传统就业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突破,大量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仍然过着寄居城市的生活或呈候鸟迁徙状态,城乡二元就业制度是区域封闭的,进城劳动者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城市的发展受到城乡间和区域间户籍壁垒的限制,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城市劳动力结构难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日益膨胀。

目前的失业问题实际上是二元户籍就业制度下产生的劳动力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是多年来政府以制度规定城镇居民就业特权使然。

(3)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殊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

城市中的长期失业者、残疾人员、部分大龄妇女的就业权利难以得到保证。

个别企业管理人员仍存在着性别歧视等偏见,不招揽女性或大龄妇女;对于残疾人的招用,除了部分企业专门招揽,大多数企业均将残疾人群体拒之门外。

即使国家和政府对这些就业困难的特殊团体给予劳动就业的政策上的支持和保护,但没有真正落实到一些地方省市,这些群体劳动权利得不到实现。

(4)充满人身依附关系的单位就业制度 。

在城镇公有制领域,一个人一旦就业就很难变更工作单位。

如果他进入一个更好的单位,譬如从一家竞争性国企进入了一家垄断性国企,他就会获得更大的社会福利保障收入。

但这种情况是较少的,因为制度利润较高的单位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在部分地方和企业中,还存在个别靠势力关系或者单位人事关系进入企业工作的情况,这种招聘程序的漏洞,造成多数人才的缺失,也是对各应聘人员的不公平。

(5)随着高校扩招,我国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竞争。

这意味着劳动力素质成了重要的选择因素,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存在一定局限:

如:

地方院校毕业生跨省就业受限。

跨省就业的毕业生,必须向所属系统或地区交纳相当数额的培养费,虽然进入21世纪的今天,政府逐步取消了跨地区、跨行业收费,但仍有少数区域和地方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劣势暗地操作、巧立明目变相收取就业安置费。

如专科毕业生被一些就业市场广阔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公开制定的地方就业制度所限制,不能到该地区就业,而只提高就业机会给本科毕业生,甚至加大成本录用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

三、就业形势与环境的分析

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达10.5%,2007年将回落至10%左右。

同时指出,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5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个以上。

———摘自《2007年: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科院。

1、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及对失业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科技进步与劳动力的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进步在产业兴衰中的“摧毁”和“创新”作用,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动、调整、升级,从而对劳动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复杂的影响。

从工业革命的“蒸气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的“原子能时代”,人类在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资源能不断更改,随着科技进步,现今人们发现并使用诸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合成材料、生物基因等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出不同新产品,行业、产业的结构也随着产品变更,市场需求而变动。

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根据国际经验得出,凡是人口众多、土地和资本稀缺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都要经历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这一过程。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呈现出特殊的市场性质,是其他大国无法比拟的,国内市场可容纳若干个使产业内形成合理竞争结构的大型企业。

我国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且劳动力成本低,吸引外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

有新的产业产生,与之相对就有产业衰退这一产业生命周期过程阶段。

概括来说,产业衰退并非是产品的衰退,而是技术的衰退。

产业衰退可分以下几类型:

(1)产品替代型。

新产品的出现,一种是从前没有的该全新产品,另一种是可以替代原有产品的新产品,后者产生会导致原有产业(产品)的衰退。

产品替代的原因可以是原材料或能源使用发生了变化,如钢材替代木材,太阳能替代电能等;也可以是新的技术系统创新,也称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工业革命的飞跃可以说明,如电子邮件替代电报,电子计算机系统对手工打字机等的替代。

(2)需求变化型。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人口结构、消费偏好等因素影响,社会需求和消费结构会逐渐地变化和升级。

(3)政策干预型。

产业的兴衰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但由于生产或消费的外部效应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政府的“看不见的手”进行干预也是必需的,政府的政策干预会导致或促使产业的衰退。

政府干预政策如环境保护政策,政府会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限制、压缩直至停止某影响生态的产业生产;又如抑制消费政策,政府通过消费税、行政法规等方式限制对香烟、烟花爆竹等有负的外部效应的产品的消费,从而导致该产业的停滞。

产业衰退对失业影响的可能性:

(1)产品替代型的产业衰退

产品原材料和核心技术的变化性质决定产品替代,如果原材料的变化是内生的,可以在原生产技术基础上变化的,加工技术越简单,则原有劳动力不需长期专业培训就能掌握,劳动力就无需减少或转移;如果原材料的变化是外生的,其加工工艺完全不同于原材料,就可能需要减少或转移劳动力,从而造成失业。

当产业的核心技术发生了质变,即产生新的技术系统,失业就随之出现。

但在产业产生新的分工或细化产品工种,这样就不会减少劳动力需求,反而有可能增加劳动力。

(2)需求变化型的产业衰退

由于需求的变化引起的产业衰退,一般产业的规模会相对或绝对萎缩,大多情况下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产品的需求弹性、可替代性和劳动生产率决定其影响程度。

我国农业的粮食种植就是需求弹性低、可替代性小,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会相对下降,产业规模相对萎缩,对劳动力需求影响不大,但生产率持续提高,就会导致产业劳动力过剩。

(3)政策干预型的产业衰退

环保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果在特定地区实施环保政策,则不符合要求的产业受到限制或停止在该地区生产,并能转移生产地区,在这种情况下,该产业部分劳动力也可能跟随产业而转移;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导致产业受限制或停产的环保政策,这样引起的失业就不能转移到国外。

抑制消费政策的对象一般是需求弹性较大的享受性消费,一般有其特定的消费群体和比较稳定的消费量。

政策抑制这种消费,结果大部分是影响产业的发展,使其保持一种低速增长或停滞状态,这类企业在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受到抑制情况下,往往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更大的盈利,这时企业的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也会下降。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中,农业无论从产值比重、就业比重来说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加入WTO后,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生产技术、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都受到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的传统农业被归入了衰退产业。

由于农产业的“衰退”,才产生我国规模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2、加入WTO后我国的就业问题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会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的挑战。

首先,在高科技产业竞争中,如数码相机、手机、汽车、掌上电脑、家电、家用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购买竞争中,我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逊于国外产品,从而使一些竞争力弱小的高科技企业无法适应国际竞争,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倒闭。

第二,国内仍存在着一些国有资产独家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的失业在我国加入WTO后会增加。

垄断性行业效率低下,冗员较多,随着外企的介入,垄断性局面逐渐被打破,国有垄断企业原有的旧管理体制将逐步被新的管理体制所取代,经营理念和经营体制将发生质的变化。

行业的体制改革,必然引起冗员的裁减,失业的增加也在所难免。

第三,我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就业压力比其他产业要大。

国际农产品的强烈冲击,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特别粮食进口的大量增加,价廉质优的国外农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市场,这样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和农业产业规模的萎缩,将导致许多农村劳动力不断地被迫离开目前的农业耕地去寻找新的就业方式和途径。

一般情况下,城镇给予农民的就业机会有限,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竞争十分激烈。

第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对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挑战。

世界各国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例如会计行业,会计行业是高智商的行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水平、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技术等,虽然我国有大批会计从业人员,但注册会计师这一高级别的从业人员相对缺少。

一方面外资会计事务所的进驻我国会计市场,其规模庞大,资本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服务范围广,员工素质高,产品价格优势明显等竞争优势,冲击着我国一些市场竞争力弱的事务所,造成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另一方面,一部分会计人员面临严峻的再学习和再就业的挑战的同时,外国会计公司为了在我国迅速扩大业务量,一般会以高薪、出国培训、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条件从国内的会计机构挖掘人才,导致国内会计机构,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流失,加剧其经营风险。

第五,应届毕业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待就业群体,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国际竞争的压力,促使各类人才的素质要求要高。

本科大学毕业生已经越来越跟不上国际竞争的需求,研究生人才的教育越显重要,特别是有外语语种专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饱受欢迎。

即使拥有如此条件,但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如挫折承受能力)不足等方面仍是企业招聘人员对部分大学生的评价,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3、就业问题严峻的危害

就业问题的严峻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存在着对国民经济以及国民基本生活有一定的危害。

一、就业问题严峻很大程度上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宽松的环境,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无法从企业转移出去,致使企业改革难以进行。

二、过剩劳动力资源遭到浪费和劳动力素质退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创造财富的道路,劳动者无法就业就沦为失业者,无法体现自己个人的社会价值;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加以积累,但失业人员长时间无法找到工作,会开始对生活失去信心,惰性心理越来越强,过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都生疏淡忘。

失业者没有经济收入来源,自然无法享受消费品,这样更减少消费产品的产出。

若劳动者的失业率过高,国家承担的社会保障服务要加重,不利于国家经济水平进一步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扩大再生产。

三、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来源都是通过就业得到的,就业问题主要就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问题,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一旦失去了赖以生活的工作,原本收入不高,家境不充裕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近年来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率相对缓慢,2005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最高达10.7倍。

据统计,2005年一季度全国人均总收入3132元,比去年同季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

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8元,比去年同季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增幅比去年同季回落1.2%。

人均消费性支出2020元,比去年同季增长9.9%,实际增长7.2%,较上年同期回落0.7%。

就业问题严峻是导致近年来我国不同利益群体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相差悬殊加大的一大主因。

四、影响社会生活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处于一种隐形失业的状态,靠非农业活动而获得财富,也有可能一些闲在当地的进行聚众赌博、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等影响当地治安的问题,外出打工者也会有盗窃抢劫的行为。

失业容易引起社会动乱,失业者往往会相互吝惜,有“同舟共济”之同感,这些失业者心理一旦严重失衡和不满,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的情况下,失业者无法解决生活问题,很大可能会聚合起来对政府作出不满行为,甚至对抗政府。

如2001年大庆以及全国一些地方出现浒、示威、静坐、闹事等不稳定事件。

总的来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诱发社会不稳定。

四、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对策

我国社会要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面临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民的失业问题,是做好一切规划工作的根本。

1、完善我国的就业制度,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1)变革户籍就业制度。

取消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的管理制度,以城乡统一的居民户籍制度代替,允许各地居民在全国范围内以平等身份自由地迁徙和择业;取消传统户籍制度的附加的各种权限,采取人口管理制度,使户籍不再成为就业和居住的障碍。

改革户籍就业制度是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前提。

(2)实行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关于农民工的转移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对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鼓励发展各类就业服务组织。

(3)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对弱势就业群体的政策保护,加大扶贫力度,如向低收入的特困户推行“廉租房”制度,对购房有困难的下岗失业职工提供“经济适用房”;对特困职工子女就学给予减免学杂费,助学贷款等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奖学金,为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等多种形式的援助。

以确保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平等地享受受教育权利,减少“贫困代际传递”的范围与程度。

(4)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人才市场,让各类型的人才都有门可循,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劳动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水平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人力资源,但最稀缺的是资本资源,因此,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分配资本资源,是我国就业战略目标。

在保持目前较高经济增长和资本投入增长的前提下,有效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幅度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和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节省资本,合理多用劳动力,不断积累资金和资本,还有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就业机会。

促进劳动力要素流动,通过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既促进经济,又促进就业增长。

积极鼓励各类劳动力,从国有经济向非国有经济流动,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流动,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积极提高劳动人力资源素质是必要的。

劳动力通过职业培训中心接受再教育,增长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特别是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知识相对贫乏是他们的特点之一;下岗失业人员或其他待业人员应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国家就业政策进行了解,结合自己实际,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变就业观念,灵活实现再就业;加强高校高等教育,专科层次教育增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本科教育多与社会实际同步,稳定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合理发展非正规就业途径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有为流通服务的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与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是地区的优势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根据各地方的资源特点不同,发展不同的适合当地资源特点的产业,如旅游业,餐饮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大部分由于农业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而失业的人们带来新的希望,也是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分。

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其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在2001年分别比全国水平高6.8和5.3个百分点。

广东第三产业在实现小康过程中呈现的一些发展特征,可以给发展第三产业的地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非正规就业是指失业人员以个人或组织起来的方式参与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城市管理服务、家政服务,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突击性劳务,以及以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个人自谋职业、合作就业方式进行生产自救,但又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

非正规就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非正规就业人员中家庭就业、自营就业和非全日制就业人员一般教育程度较低,就业形式、工作机制比较灵活多样,劳动组织也十分简单,就业方式往往根据生产经营方式以及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也是社会的闲置劳动力实现再就业的途径,因此,必需认真对待发展非正规就业途径:

社会合法保障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权利;正确引导人们取消、避免对一些低下的就业人员的歧视;取缔黑职业中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五、结论

总之,在解决具体的失业问题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劳动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就业制度,发展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就业途径,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力求做到人人就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