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第1课时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分析:
《我们的小缆车》是主题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一课,教材通过让学生研究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同时,了解重力小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也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了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之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学情分析:
“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
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
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
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
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
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
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
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2、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重点:
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难点:
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准备:
课件、学生方面:
每组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线一根、铁垫
圈若干、秒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出示小车)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玩具小车。
平时玩
过吧,今天我们科学课也要来玩一玩小车。
师:
我们科学课玩小车是有讲究的,现在小车放在讲台上是静止
的,你能让它动起来吗?
生1:
用手推。
生2:
用绳子拉。
生3:
吹一下也会动。
师:
不管怎么样,要使小车运动,都要使小车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板书:
力)
二、了解重力。
师:
(出示一根线绳)用这根绳子怎么让小车运动起来?
生:
拉。
师:
是什么力使小车由静止状态变成了运动状态?
生:
拉力(板书:
拉力)
师:
如果老师不用手推、拉,可以让它自己能动起来吗?
生:
不能吧。
(师演示,小车从木板倾斜下来,自由落下。
)
师:
这是怎么回事?
生:
木板斜了,小车很重就掉下来了。
师:
刚才我们知道了,要使小车运动,必须要让它受到一个力的
用,那么刚才小车下来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请你猜
测下是什么力?
让我们先看一段资料吧!
生阅读课本资料。
师总结重力:
所有的物体都受重力,方向向下。
三、实验研究、归纳总结:
师:
现在我们明白了,原来小车自己能动起来的原因是受得了自
身重力的影响。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机械化、
自动化,你看小车用手拉着多么麻烦。
根据我们刚才看的资料,
你有没有办法,在不用手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
生:
用重力,在一端挂重物。
(图示受力分析,并且提出主题:
我们的小缆车)
师:
同学们,在这个装置中,是谁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生:
重物。
师:
重物为什么能使小车运动起来呢?
如果把重物放在桌面上会
不会使小车运动起来?
生:
不会。
师追问:
这时候垫圈有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为什么这时候小车
不会动)
(由于有桌面的支撑,不会往下掉)
师: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垫圈作为重物,它们大小相同,轻重一样,
比较轻,比较好控制,而且比较好挂。
师:
那是不是挂一个就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呢?
我们来试试看。
(演示实验,发现小车没动)
师:
小车没动,说明什么?
生:
拉力太小。
师总结:
不是有力就一定能使物体运动。
师:
拉力太小怎么办?
生:
继续挂。
师:
那最少要挂几个垫圈,小车才能由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
这个实验等会由你们来测试完成。
师:
那么,拉力的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速度又有什么关系?
生: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师:
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预测是
否正确吗?
(学生谈谈如何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
)
教师引导:
1、拉力大小如何改变?
(改变垫圈数量)
2、小车快慢怎么比较?
(测量运动时间)
3、哪些条件要保持一致?
(起点,终点,小车,垫
圈)
4:
防止小车跑偏
5、小车没运动前一个一个的增加垫圈数量,小车运
动起来以后三个三个增加垫圈数量。
6、三次实验增加实验准确性。
7、分工:
实验记录,计时,控制小车,防止小车掉
下去各需一位同学。
挂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实验次数
小车运动的快慢
从起点到终点时间
快慢顺序
1
2
3
1
2
3
1
2
3
分组实验,并完成下列统计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汇报研究数据并汇报得出的结论:
生1:
要想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需有一定的拉力。
生2:
拉力越大,缆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8、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
小车运动得越快。
四、拓展作业:
对各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做一些分析:
如,有的挂1个垫圈,刚
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而有的小组却要2个,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情况?
五、教学反思:
第5课时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
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提出问题并利用实验,
观察探究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行驶方向的关系以及橡皮筋
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分析
数据,解释数据与实验内容间的联系,体验科技的力量和创造
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弹力是物体改变形状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
的力。
理解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教学难点:
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安装;用做“对比实验”的方法
获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
铁架台、组装好的小车一辆、钩码数个、橡皮筋数根、
多媒体课件拉力器
学生:
橡皮筋数根、小车两辆、有刻度的“跑道”、实验记录
单
【教学过程】
一、铺垫设疑
1、谈话激趣
(1)(出示课件)谈话:
同学们,在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
玩具车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想一想,你所玩过的
玩具车是靠什么运动起来的?
(2)(出示课件)玩具车的运动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车辆,请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车又是用什么作动力的?
2、质疑引题
(1)(出示小车实物)老师手中有一辆自制的简易小车,你可以
用哪些方法使这辆“小车”运动起来呢?
(2)有许多种方法都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
一下如何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对车辆有着特殊的好感,以此开课能有效激
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学生的前概
念知识和生活经验。
体现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
二、探究发现
活动一:
把橡皮筋和小车组装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1、同学们,你们想亲手组装一辆橡皮筋动力小车吗?
那就让我
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车的构造吧!
(出示课件)请拿起实验盘中
的小车,区分一下车头和车尾。
那应该如何组装橡皮筋动力小
车呢?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2页,找一找组装方法。
2、你们的小车动起来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边试边想
下面的问题:
(1)橡皮筋小车的动力来自哪儿?
(2)如何使小车向前运动?
如何使小车向后运动?
3、交流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总结出结论并板书:
橡皮筋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方向相反
【设计意图:
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安装是整堂课的基础,同时也
是一个难点,介绍小车的组成,特别介绍车架上的小孔和车轴
上的车轴套,可以有效降低难度,节约时间,提高教学的有效
性。
让学生在兴趣引导下组装小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
位。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猜测、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及
概括能力。
】
活动二:
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与什么有关?
1、同学们,我们组装的小车已经动起来了,你想用它进行一次
PK赛吗?
先读一读比赛规则吧!
(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推荐两名赛车手,其他同学做好文明观众和公正的
小裁判。
同样的两辆赛车,都是用两根橡皮筋来驱动,在两位
选手的操控下,谁会胜出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3、同样的两辆赛车,为什么有的行驶的距离近?
有的行驶的距
离远呢?
你来猜测一下吧。
4、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
系呢?
你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吗?
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的实验计划吧!
5、自主设计,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计划。
6、(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老师也想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
第
一点:
实验时只改变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第二点:
圈数的确定方法。
(课件出示)第三点:
读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你们明白了吗?
各小组要分工合作,各尽其责。
我们来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先有发现?
就把它填到你们的实验
单上。
开始!
7、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教师巡视指导。
8、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板书)圈数多距离远
圈数少距离近
【设计意图:
利用PK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
以使学生认识到小车的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有关,为
下步教学打好基础。
实验的设计及要求的出示不仅可以提醒学
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从而更好地认识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
行驶距离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先对提出的问题作分析、
预测,然后在活动中寻找问题答案的科学探究习惯。
】
三、归纳构建
1、观察体验
(1)真了不起,我们像小科学家一样,不仅发现了橡皮筋能作
为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而且还发现了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
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那橡皮筋的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请同学
们先看老师做一个演示实验:
钩码实验。
(边讲边做)同学们,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那这种力是一种什么力呢?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体
验实验:
拉橡皮筋。
(课件出示)同学们,在拉橡皮筋时,你
感受到了什么呢?
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时,还能感受到
吗?
(师引出弹力概念)
2、归纳构建
(1)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74页,边读边把它勾画下来。
(2)谈话:
同学们请看,原来橡皮筋形状发生改变时,会产生
弹力,当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就越大,驱动小
车行驶的距离就越远。
反之……
(相机补充板书)弹力弹力大弹力小
3、弹力就在我们身边,看,这是一个拉力器,谁想来感受一下
呢?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除了这些,我们身边还有
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弹力呢?
【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及演示实验,归纳构建得出
弹力概念,完成知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并让学生列举生活
中用到弹力的例子,了解弹力无处不在。
】
四、实践运用
(一)我会填。
1、物体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
叫()。
()、()和()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2、小车行驶方向与橡皮筋缠绕方向()。
(二)我会选。
1、物体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状的力叫()。
A、重力B、压力C、弹力
2、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动力是由()提供的。
A、车轮B、车身重力C、橡皮筋
3、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
力()。
A、越大B、越小C、不变
4、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增加皮筋绕的圈数B、减少皮筋绕的圈数C、减少皮
筋的根数
【设计意图:
设计练习,自主训练,巩固知识,同时又解
决了实验中的问题。
】
五、总结评价
1、拓展延伸
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能使小车行驶更远,除了这种方法,
你还可采用哪些方法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呢?
下课之后同学们可
以继续探究。
2、赠送名言,师生共勉
科学需要不断实践,科学需要不断探索。
正如哥白尼所说的“勇
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
”让我们牢记这句话,不断攀登科学
的高峰吧!
【设计意图:
体现了科学课程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有效整合,把科学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增强了学生的
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
6、教学反思
第3课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
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过程与方法:
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
极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小车、气球、米尺、皮筋、吸管。
教师准备:
图片、短篇(神州五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玩气球,引导语:
玩过气球吗?
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
气球会飞走,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
去。
观察气球是怎样运动的?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放鞭
炮)
3、揭题:
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板书课题: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分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安装小车:
(教师投影注意事项)老师对大家三点要求:
第一气球不要吹得太大,第二吹气球时要一个人吹,要注意卫
生。
第三实验时小点声。
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先讨论要怎样做才能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
利用气球的运动力量让小车运动起来?
师:
下面给大家5分钟
时间来组装我们小车,5分钟后我们来为大家表演。
(二)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师:
那个小组的车动起来了,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师:
那个小组的车没有动起来,能说一说原因吗?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师:
老师再给大家10分钟时间,让
你的小车没动得动起来,动起来的小车想办法让他动的更远。
一会儿我们来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得远。
(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
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
说说为什么?
(用更大的力)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师: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我们的气球小车
是被反冲力推动的。
6、反冲力的应用
师提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冲力应用得很广泛,谁能说一说反
冲力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师:
我国神州五号、六号飞船就应用了反冲力的原理将飞船送
上太空。
师:
喷气式飞机、节日燃放的烟花都是利用了反冲的原理,还
有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火箭也是利用了反冲力的原理。
7、对小车的思考:
(1)、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师:
在以前我们用铁垫圈、橡皮筋今天我们还利用了气球让我
们的小车运动起来,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谁能说一说还有哪些方法?
师:
这些方法为什么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这些方法对小车来说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
我们给小车一个动力就可以让他运动起来,要使静止的物
体运动起来需要什么条件?
生:
(必须对物体用力)
师:
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我们要怎样做呢?
生:
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四、拓展延伸:
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应该怎么办?
是不是
也要用力,该怎样用力呢?
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回家去讨论。
五、教学反思
第4课时测量力的大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勤于思考、
大胆解释、乐于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
树立细致、有步骤
工作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读和规范的测量操作
三、教学准备:
1、弹簧测力计、钩码、小车、沙、橡皮筋测力计
2、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师:
在上课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班谁的力气最大?
今天我们俩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
{掰手腕,举重,拔河}
师:
这些方法都不错。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东西,同学们看,
你们认识吗?
生答
师:
他的名字叫拉力器。
怎么拉呢?
师讲述拉拉力器的方法。
师:
你先来。
学生拉拉力器,现在老师来,我们两个谁的力气
大?
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师:
拉力器上的什么拉的长?
生:
弹簧。
师:
老师拉得弹簧长一些,说明老师的力气大。
(边演示边说)
看老师,我慢慢加大拉力,弹簧就会逐渐(拉长),拉力慢慢
减小,弹簧逐渐(缩短)。
弹簧的伸缩就能表示力的大小。
聪
明的人们根据弹簧这样的特性{板书:
拉力大,伸长长}设计出
一种测量力的仪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测量力的大小。
板书课题:
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弹簧测力计,书中就
给我们介绍了四种测力计。
书中这四种,老师也带来了其中的三种,同学们看,能不能叫
出名字?
大屏幕出示:
第一种,我们把它叫做(平板式弹簧测
力计)老师手中的这个就是?
第二种同学们也见过,家里爸爸
妈妈,爷爷奶奶称东西用的,他的名字叫做手柄式弹簧测力计。
第三种,叫圆筒式弹簧测力计。
同学们看老师手上的这个,他
的形状像什么,所以叫?
最后这种,(叫条形盒弹簧测力计。
)
这节课的试验中我们用到的就是这种,叫?
虽然有这么多款式
的弹簧测力计,但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就是?
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由那几部分构成?
各个部分分别又有什么作用呢?
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看书77页,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内汇报,一人问,其他人答。
PPT展示(点击部位)师问生答,弹簧测力计:
提环、指针、
刻度板、挂钩、弹簧。
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说指针的作用,
指针指的位置就是测量的力的多少,刻度板作用引导学生,刻
度板上的刻度,帮助人们读出数的多少,引导说出弹簧的伸缩
能表示力的大小。
2、认识力的单位和测量范围。
我们已经熟悉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测量力的
大小还要知道他的单位。
师:
刻度板的左上方都标着什么呢?
生:
上面有“n牛
师:
“牛顿”是力的单位,为什么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呢?
出
示课件,你们认识他吗?
他有什么发现?
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
段文字。
师边问边板书:
牛顿牛n
师:
同学们,指针的右面还有什么呢?
生:
还有“克力”。
“GF”
师:
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重力的单位。
用子目录gf表示。
那么“牛顿”和“克力”两者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看刻度板,
一牛对应着多少克力?
生:
1牛等于100克力。
板书1牛≈100克力。
师:
一牛约等于
100克力,因为100克力是0.98牛,所以1牛约等于100克力。
看课件师:
刻度板上一大格表示多少牛?
师:
你再看一看这个刻度板的一小格代表多少牛?
生:
小格代表0.1牛。
师:
会认读测力计了吗?
老师考考大家。
出示三道测力计读书
图。
学生认读。
师:
测力计最大能测量多少牛?
超过5牛的物体还能用他测量
吗?
超过会怎样?
所以我们测量的物体必须控制在5牛以内。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感受力、估计力
师:
5牛的力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先来体验一下1牛的力有多
大好不好?
叫两名同学到前面体验。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体验一
下?
小组体验(一分钟时间)
2、师:
我们已经体验到了1牛的力的大小,那么一个勾码的重
力有多少牛呢?
同学们每人提起一个勾码来,和老师一起来估
测一下他的重力是多少?
看谁估计的准。
谁来告诉老师你估计
的结果?
知道老师估计多少吗?
老师估计是0.5牛。
3、师:
这个钩码到底有多大的重力呢?
看老师来实际测一测。
刚才我估计是0.5牛,可以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吗?
首先拿起
测力计的提环,一定要注意手要拿着提环,不要拿着测力计的
边上。
检查指针是不是指着0,第一桌的同学,你来检查一下
指针,没指0.老师把指针调整到0.看一看,现在指着0吗。
然
后用测力计勾住钩码,把它慢慢提起来,不要用力过猛。
开始
读数,读书时视线要和指针相平,视线比指针高了,低了都不
行。
是0.5牛。
测量完后把勾码和测力计这些实验仪器放回原
处。
这个勾码我估计的准不准?
你们想不想用测力计亲自动手测一测?
在测量前,先来了解一
下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出示大屏幕)谁来给大家读
一遍?
这些注意事项记住了吗?
下面我们分组测量,桌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勾码,小车,沙子,
看大屏幕(出示记录单)每组都有一张这样的记录单,讲解记录
单的填法)先估计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再实际测量。
算出估计
值和实际测量的差距。
把结果填在记录单上。
注意填上单位,
是什么?
(牛)
5、我们看要求,哪个同学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要求:
(1)测量时,分工合作(操作员、读数员、记录员等),轮流
更换。
(2)先估计,再实测,把实验数据及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
(3)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
这些要求记住了吗?
好,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小组,并作指导。
提示要填写单位牛。
6、汇报实验数据
出示实物投影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
拿着记
录单,到前边来,念给大家听。
通过几次测量,你们组估计的
是不是越来越准确了?
展示两个小组的记录单。
哪些组估计的
是越来越准了?
4、看大屏幕下面我们再来试一试,水平拉动文具盒要用多大
的力,垂直拉文具盒用多大的力?
这两次的测量结果相同吗?
怎么做呢,看老师,把测力计水平放在桌面上,勾住文具盒,
慢慢匀速的拉动他,看是多大的力。
再用测力计垂直慢慢提起
文具盒,看他是多大的力,把结果写在记录单上。
每个小组只
测量一个文具盒。
学生测量并汇报记录单。
其他小组测量的两
个力相同吗?
大屏幕出示水平拉动和垂直拉动的力不相同。
这
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知识呢,我们要到下一节课去学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有收获吗?
收获到了什么呢?
同
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高兴。
课外延伸
你们喜欢测力计吗?
想不想自己拥有一个?
看老师做了两个
橡皮筋测力计,一个是用单股橡皮筋做的,另一个是用双股橡
皮筋做的。
我们留一个课外作业就是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看大
屏幕所需要的材料是硬纸板,橡皮筋,回形针,谁来读一下操
作步骤?
思考:
怎样正确画出这两个测力计的刻度?
用单股橡皮筋和用
双股橡皮筋做的测力计有什么不同?
课下同学们可以一起研究制作。
用它测量一些小的物品。
今天
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同学们再见。
六、教学反思:
第5课时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或即将产生运动时,两个
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要使物体运动起来需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