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8366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65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docx

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

 

成都市天府新区三纵一横工程道路与铁路交叉节点工程

正公路下穿成花铁路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正公路及铁路立交节点施工图设计》及相关资料;

(2)施工现场调查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12]280号)、《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等现行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等现行公路规范、标准。

(7)本单位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施工力量、经济实力以及历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协议条款内容。

(2)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确保总工期。

(3)严格执行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确保质量第一。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运用网络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

(5)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配套的施工和检测设备。

(6)严格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珍惜土地,合理利用。

整个施工过程中以保护自然生态、施工环境,创建文明标准工地的原则。

(7)以确保水土保持、保护地下管线和既有构筑物且减少扰民、配合公共交通的原则指导施工,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的利益。

(8)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健康安全。

1.3编制范围

(1)正公路-下穿成花铁路节点工程,下穿成花铁路箱型桥、U形槽施工。

(2)施工影响成花线范围:

成花线上下行里程段为:

K36+819~K36+935(架空线路总长度)。

成花线慢行里程段为:

K36+769~K36+985

2.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为保证天府新区规划的顺利实施,使天府新区的发展尽快融入主城区发展的轨道,更好地满足成都城市发展的需求,现由成都市兴城集团实施成都市天府新区“三纵一横”跨区域快速通道系统这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使货运通道与城市快速路和景观大道实现功能分离。

“三纵一横”道路,即天府大道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红星路南延线三条南北向主干道和正公路一条东西向主干道。

上述道路规划红线宽60-80米,绿线宽60-100米,道路总里程88.4公里,本处工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兴隆镇罗家店村,东临成自泸高速,西靠大件路,即为“一横”。

2.2本标段施工范围及内容

2.2.1施工范围

本处框架桥设置形式为下穿既有成花铁路。

设计公路里程为:

K23+047-K23+147。

受施工影响的成花铁路里程为:

K36+819~K36+935。

慢行里程段为:

K36+769~K36+985。

2.2.2施工内容

“正公路—下穿成花铁路线节点工程”,根据设计提供的图纸及资料,本处工点,工程涉及架空铁路115.5m,现浇框架桥30m、U型槽70m,施工一座2×2m燃气管道护涵,一座3×3m输水管道保护涵,破除一座1-4.0m既有交通涵,一座1-3.0m排水涵。

2.3设计概况

按设计图纸,框架桥结构形式为钢筋砼框架。

本框架桥为正公路下穿成花铁路而设,与成花铁路方向交角为57°。

顺铁路线方向总长为78.9米,线路方向全长100米,涵洞净空6.5米,施工采用全现浇的方式。

框架桥顶板厚1.3米,底板厚1.4米,主体采用C45防水钢筋砼。

框架顶部采用1mm隧道专用防水剂+1.5mmCPS-CL反应粘接型高分子防水卷材+无纺布隔离层+70mmC20(内配双向Φ8@200mm钢筋网)混凝土保护层+回填土处理。

B类U形槽长15m,底板厚度0.8m,底板宽度77.98m,墙身高度由1-3.6m渐变;A类U形槽长15m,底板厚度为1m,底板宽度由78.34-79.89m渐变,墙身高度由3.6-6.2m,C类U形槽两节长20+20m,底板厚度1m,墙身高度为6.2m,U形槽采用1mm隧道专用防水剂+1.5mmCPS-CL反应粘接型高分子防水卷材+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120mm空心砖保护墙(聚苯板保护层)。

2.4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为:

2013年3月1至2013年9月30。

2.5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1)路幅宽度:

60m,下穿框架地段标准路幅为3.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7.0m(辅道)+2×12m(车行道)+7.0m(辅道)+3.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

(2)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2.0%,2.6%、0.8%、0.3%

(3)荷载标准:

铁路:

中—活载、ZK荷载

公路等级:

城市A级

人群:

4.2KN/㎡

2.6自然条件

2.6.1地形地貌

场地地形有一定起伏。

孔口标高485.31-505.17m,相对高差19.86m。

本场地西北角有一口鱼塘,软土厚约2m。

隧道所处地貌单元为岷江水系三级阶地。

2.6.2工程地质

(1)隧道区地貌单一,地形起伏较大。

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属稳定区。

(2)成都市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为第三组,设计特征周期0.45s,建筑场地类别为Ⅰ~Ⅱ类。

2.6.3气候特征

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主要特点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动少冰雪。

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气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

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高温38.3℃,极端低温-5.9℃。

(2)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

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

(3)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20.5mm

(4)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82%。

(5)日照时间:

多年平均1228.3小时。

(6)风向与风速:

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米/秒。

(7)最大风速为14.8米/秒(NE向),极大风速为27.4米/秒(1961年6月21日)。

2.6.4隧道区地质水文特征

(1)地表水

下穿隧道区西北角鱼塘,水深1m左右。

(2)地下水

勘探未发现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但随着大气降水的增多及施工环境的变化,场地低洼地段可能会分布有汇聚于人工填土层内的上层滞水,其特征为水量不均,受大气降水及场地环境变化影响大。

在隧道施工时可采取截流及疏排,以免对施工造成影响。

下部可能分布有赋存于白垩系砂质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地段的基岩裂隙水,该含水层地下水富集规律性差,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地方可能形成富水块段。

在隧道施工时若发现有赋存于白垩系砂质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地段的基岩裂隙水,应对其水位、腐蚀性进行测试。

本工程取样2件地基土进行腐蚀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CC20-2011)附录K判定:

本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场地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不需特殊处理。

2.7施工条件

2.7.1交通运输情况

本工点只有罗家店村一处乡村2.5m道路,机械设备及材料无法进场,需重新修建或改建道路2.5km以保证施工道路的通行。

2.7.2水电、燃料供应

水源供应采用就地打井的办法,于工地新建水井;本段线路所经地区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电网密布。

各级电网相应变电站分布有序,为本工程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电源条件。

为了满足施工需要,需架设专线并增设一台315KV·A变压器以保证工地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日常生活用电;为满足工地大型机械的正常施工,进场后租赁10t油罐车一台保证机械的燃料消耗,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7.3地材供应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统一供应。

2.8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开挖土石方

98679

2

C45防水混凝土

14305.8

3

C45混凝土

33.4

4

C40混凝土

167.5

5

C40沥青混凝土

427.0

6

C35防水混凝土

392

7

C30混凝土

146.3

8

C25混凝土

1868.2

9

C20混凝土

176

10

C15混凝土/素/细石

203.6/1398.3/99

11

钢筋

Kg

2968498.2

12

挖孔桩2.0m×2.0m/1.5m×1.5m

44/4 

线路架空防护

13

挖孔桩1.5m×1.5m

73

基坑防护

14

碎石垫层

1742.4

防水

15

防水卷材

7038.4

16

隧道专用防水剂

7408.4

17

8@200mm钢筋网

kg

15140

18

I63B工字钢

t

675

架空主材

19

配套加工件

t

290

3.工程特点、重难点及施工对策

3.1工程特点

3.1.1下穿既有线施工。

施工工点下穿既有成花铁路线,本工程涉及既有线施工,施工干扰条件多,安全风险非常高,管理难度大。

3.1.2工程工期短,施工任务重

下穿成花线框架桥施工,工期约6个月。

其中包含:

30m长,78.9宽下穿铁路框架桥现浇施工,两侧现浇U形槽70米现浇施工,施工混凝土总方量约21048m³;钢筋总量为3016t,总量十分大。

为确保工期,将进行夜间不间断施工,施工任务重。

3.1.3架空施工技术难度大。

本工点铁路架空施工,涉及铁路线路总长115.5m,架空横向宽度为12.5m,成花铁路上下行双线全部采用I63B工字钢横纵抬梁架空。

铁路上下行线采用横纵抬梁法一次性架空。

工期紧,有效工期短,架空任务之重,使得架空施工成为整体项目的重中之重,也是工期控制的重点。

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必须更加全面考虑以保证工程安全快速地施工。

3.1.4深基坑开挖

本处临既有线工程基坑开挖土石方量98679m³,开挖深度约10m,属于深基坑大断面开挖,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需要采用挖掘机配合破碎机开挖,汽车运输。

3.2重难点技术对策

工程重点(关键工程)和技术难点及对策见下表

 

序号

工程重点、难点

对策要点

1

线路

架空

1、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既有线安全施工专业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操作技能

2、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支撑墩及防护桩,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调派具有相关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施工;

3.加强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桩基长度和间距;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孔桩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4.线路架空前,首先根据气温由设备管理单位决定是否对线路进行应力放散。

5.架空设备各联接件必须按要求联接紧固,拧紧每个高强螺栓。

6.横抬梁下临时支点必须对称于线路中心或架空跨度中心成对架设,以保证线路平顺。

7.框架桥施工过程中要设专人对所有架空便梁进行位移和沉降观察,以保证行车安全。

8.立交桥现浇就位后,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拆除架空、恢复线路,最后进行护轮轨安装、桥面防护网安装等附属工程。

2

现浇

框架桥

1、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及工艺;编制专项抢工组织及应急方案。

2、根据整体施工进度计划要求,配足人员、设备及机械。

3、将框架桥施工作为工程控制重点,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3

深基

坑开挖

开挖前设置挖孔桩护壁,挖孔桩顶设置横梁将挖孔桩连接成整体,挖孔桩与挖孔桩之间挂网喷锚支护,保证基坑坑壁的稳定性。

根据地质资料等情况,开挖方式采用挖掘机配合破碎机开挖,汽车运输;

4.管理目标

4.1施工目标规划

4.1.1安全生产目标

消灭因建设引起的铁路交通事故;消灭因建设引起的人身死亡事故。

4.1.2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铁道部、城市道路有关规定标准。

4.1.3工期目标

正公路下穿成花铁路框架桥工程计划开工时间:

2013年4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3年9月30日。

4.1.4创优规划

项目经理部将结合建设单位对全线工程创优的要求,对经理部各管理部门和作业架子队的工作进行分解,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做到质量管理机构完善,质保体系健全,落实工作质量保证措施有力。

针对工程技术难点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确保工序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综合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和中心实验室的负责人及各工区长为成员,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各架子队负责人、主管工程师具体落实创优措施,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制定不同时期不同工程项目的质量对策措施,督促落实,实现全面创优局面。

建立工程质量创优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4.1.4.1创优保证体系框图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工程部门根据工程规模,制定创优计划和详细的创优措施,成立相应的创优攻关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质量、工期、安全、管理成本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全面推行ISO19001标准质量管理模式,编制执行项目质量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技术攻关活动,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实行样板引路,抓好各类工程的施工质量,树立工程样板,以点带面。

主要工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从工艺、工序的每个环节控制工程质量,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1.5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1.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严密监控,降低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杜绝职业病和群体急性中毒事件,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4.1.7节能减排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项目,并达到有关部门的规定。

5.组织机构

5.1项目组建情况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成立“正公路下穿成昆、成花铁路框架桥项目部”,组织机构按照项目部→工区→架子队三级管理模式组建。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图5.2。

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及环保目标的实现,设项目经理1人,常务副经理1人、项目书记1人、项目总工1人、安全总监1人,下设三部二室(工程部、安质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

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抽调具有丰富的国内铁路干线和客运专线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曾参与过国内大型铁路干线建设、客专线、路基处理等施工任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积极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

按“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以本公司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承担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主要岗位作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层,以劳务人员为作业层组建专项架子队,所有劳务人员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在领工员、工班长的带领下,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

在架子队建立和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完整,并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及过程进度适时调整主要班组用工数量。

所有参与施工的劳务人员建立人员培训和上岗制度,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5.2组织机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6.施工部署

6.1总体施工部署

根据工程特点和总体安排,结合施工条件,统一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

(1)方便施工、便于管理

本着因地制宜、永临结合、方便施工、有利管理和缩短场内倒运距离来统一规划临时设施。

(2)有利于环保和文明施工

按照布局合理、紧凑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布置,满足环保和创建标准文明工地的要求。

(3)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便道尽量在工程用地界内且不影响工程施工,临时工程尽量少占和不占农田,必须占用农田的临时工程,待工程结束后进行复垦还田。

(4)避免交叉干扰

根据施工方案规划临时设施,避免与正式工程之间的干扰和交叉,合理安排各区域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1)按照设计图及现场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计划在施工范围段内成花铁路西侧,沿线路方向左侧布置钢筋加工场。

(详见附件:

17.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2)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打通施工便道,保证施工点处的正常通行条件,并对场地内杂物、废土进行清除、平整、外运,之后按平面布置的要求规划好场地,修建、平整施工场地。

3)施工用水、施工用电均现场解决,水管、线管布置均按有关文明工地的要求严格管理。

4)进入施工现场后,及时和设备管理单位联系,根据设备管理单位制定的方案进行加固或迁移设备,或根据铁路局要求增设相应的临时、永久设施。

对于不能迁改的光、电缆全部采用包扎架空保护,接触网按照设计图纸及现场调查情况迁改后,再施工现浇桥涵。

光、电缆及信号机迁改与设备管理单位现场确认并确定实施方案,确保设备安全及不影响施工。

(详见附件:

17.4三电迁改调查平面图)

“三电迁改”调查汇总表

施工地点

影响范围

类别

杆塔类型

所属单位

成花线

K36+819

K36+935

 

框架涵施工

光缆、电缆

地方电杆5根

信号机

2对

通信段

接触网

拆砼杆6根、建12根

供电段

贯通、自闭线

两路各800m

供电段

地下电缆

每根600m

通信段

地下电缆

每根800m

电务段

6.2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部署

主要施工班组施工作业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班组数量

合计人数

施工任务

1

土石方班组

1

25

负责基坑开挖、后背填土等施工作业内容

2

混凝土班组

(含模板)

1

75

负责框架涵、U形槽等施工作业内容

3

钢筋班组

1

65

负责钢筋的加工等工作

4

线路班组

1

80

负责既有线路的加固、架空、养护、恢复等作业内容

5

孔桩班组

1

50

负责基坑防护桩、架空支撑桩的施工作业内容

6

杂工

25

7

合计

320

拟投入人员动态表

序号

工种

时间

人员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备注

1

土石方

施工人员

25

10

25

25

25

10

10

10

2

砼人员

75

15

15

65

50

50

75

45

含模板工

3

钢筋工

65

20

20

50

65

50

50

45

4

挖孔桩人员

50

50

50

5

线路人员

80

80

60

10

70

70

10

10

6

杂 工

25

15

20

20

25

20

20

20

合计

320

190

190

170

235

200

165

130

7.进度安排计划

工程项目进度安排、关键工程节点安排等参考下表。

进度安排计划及运输条件

序号

项目

工天

日期

运输条件

备 注

1

施工准备

10

2013.4.10~4.19

列车不限速

 

2

电线、电缆改移

10

2013.4.20~4.30

列车不限速

 

3

应力放散

6

2013.5.20~5.26

开窗点内进行

过程中增加一次

4

架空挖孔桩

31

2013.4.15~5.15

列车不限速

44根架空支承桩

5

线路架空

40

2013.5.1~6.10

架空地段内,列车不限速,天窗点施工

支承桩受力

1)

架空准备、纵梁安装到位

30

2013.5.1~5.31

架空地段内,列车不限速

 

2)

横梁安装

10

2013.6.1~6.10

天窗点内施工、限速45km/h

 

6

基坑开挖1

25

2013.6.1~6.25

限速45km/h

同时拆除既有排水涵

7

既有线下

框架施工

50

2013.6.20~8.10

列车限速45km/h

 

1)

框架桥一

30

2013.6.20~7.19

列车限速45km/h

1-1#、1#、2#完

2)

框架桥二

20

2013.7.20~8.10

列车限速45km/h。

3#、4#、2-1#完

8

架空线路

挖孔桩拆除

25

2013.8.1~8.25

架空地段内,限速45km/h,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

已完框架身受力

9

安装护轮轨

恢复线路

25

2013.9.1~9.25

利用天窗点

 

10

基坑开挖2

30

2013.6.1~7.1

列车不限速

 

11

非既有线下

框架桥施工

40

2013.8.10~9.20

列车限速45km/h。

 

12

非既有线开挖

防护桩施工

40

2013.4.20~5.30

列车不限速

 

13

U形槽施工

100

2013.5.10~8.20

列车不限速

 

14

改移道路

110

2013.4.20~8.8

列车不限速

 

15

安装桥面防抛网

20

2013.9.10~9.30

天窗点内施工

 

16

附属工程施工

55

2013.8.15~10.10

/

 

17

工程验交

6

2013.10.25~10.31

/

 

合 计

205

2013.4.10~10.31

 

 

7.1施工期间需要相关单位配合内容

施工期间需要相关单位配合内容见下表

序号

配合单位

配合内容

1

成都

火车

北站

1.挖孔桩期间,列车不限速。

2.基坑开挖、既有线下框架施工等施工列车限速45km/h,共需110天。

3.应力放散、线路架空、散安装护轮轨等施工在封锁点内进行。

4.线路架空期间利用正常的维修天窗进行线路养护。

5.每个天窗点不少于90分钟。

2

成都工务段

挖孔桩、应力放散、线路架空、安装护轮轨施工期间全过程进行监控,保证施工期间行车安全。

3

成都电务段

施工前探、挖、改移电缆、挖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