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重点
1.熟悉及写作背景,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主要内容,了解本课的人物及其关系,理清内容结构。
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技巧,尤其是侧面描写。
一、文本名句
1.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2.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3.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袴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5.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6.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7.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二、《红楼梦》中的名句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痴,谁解其中味?
——第一回《自题一绝》
2.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一回太虚幻境对联
3.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一回《好了歌》
4.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第二回智通寺对联
5.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第五回《春梦歌》
6.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第五回《恨无常》
7.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第五回《聪明累》
8.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第十七回
9.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第七十回柳絮词《临江仙》
10.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
——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杜撰(zhun)敕造(ch)
纨袴(wnk)翠幄(w)
忖度(du)阜盛(f)
盥洗(un)懵懂(mn)
嫡亲(d)丝绦(to)
惫懒(bi)绾着(wn)
(2)多音字
姓肖(Xio)不肖(xio)屏气(bn)屏风(pn)
攒射(cun)攒钱(zn)发丧(sn)丧失(sn)
华冠丽服(un)冠军(un)仆人(p)前仆后继(p)
2.辨形组词
(1)姣(姣美)娇(娇惯)
(2)绾(绾着)馆(饭馆)
(3)袴(纨袴)胯(胯下之辱)(4)忖(忖度)肘(肘腕)
(5)靥(笑靥)魇(梦魇)(6)诞(放诞无礼)涎(垂涎三尺)
3.理解词义
(1)敕造:
奉皇帝之命建造。
(2)阜盛:
(人或物)繁茂众多的样子。
(3)放诞:
行为放纵,不守规矩。
(4)惫懒:
涎皮赖脸的意思。
(5)懵懂:
糊涂,不明事理。
(6)乖张:
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7)杜撰:
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8)敛声屏气: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9)不经之谈:
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10)纨袴膏粱:
富家子弟。
纨袴,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膏粱,肥肉精米。
4.选词填空
(1)相互互相
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默契,让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
解析两者都有副词用法,都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之间以同样的态度、行为对待对方。
区别在于:
词义和句法功能有所不同。
互相只作副词,一般只充当状语;相互除了作副词充当状语之外,还可作形容词充当定语,如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
词的搭配不同。
相互可以与方位词间之间组成方位词组(短语),一起充当定语或状语,互相则不能这样用。
相互还可以用在是……的格式中,如怕是相互的,我怕他,他也怕我;互相一般不能这样用。
(2)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那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中国特工趁美国高官出访中国之际,窃取美国重要情报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
解析两者都是指没有根据的话,但侧重点不同。
不经之谈的意思是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不经,不合常理。
无稽之谈的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说法;无稽,无法考证。
前者侧重于荒唐,后者侧重于无根据。
(3)标致标志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各民族少女穿着标志着自己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的服装,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共同展示着中华大家庭的风采。
解析标致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多作形容词。
标志,可作名词,意思是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也可作动词,意思是表明某种特征。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重要人物,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请通读文本,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林黛玉到了荣国府,首先见着的便是一直等着她的__________,婆孙相见,分外感伤,相拥而泣;劝停后,由贾母一一介绍并见了邢夫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集体登场,后来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王熙凤;之后,由邢夫人、王夫人领着去拜见________、________,不过都没见着,倒是听王夫人告诫她不要理睬________。
而后路过________的住处回贾母屋里吃饭、聊天,便等来了贾宝玉。
宝玉问黛玉有无玉,黛玉回答没有,他便摔了玉,惹得大伙一阵紧张,最后,黛玉暂时被安置在______居住。
答案贾母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贾赦贾政宝玉王熙凤碧纱橱
1.林黛玉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呢?
答:
答案
(1)硬件:
宏伟的外观。
宁、荣二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敕造的匾额。
讲究的布局。
如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华贵的陈设。
就荣禧堂而言,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
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甚至是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2)软件:
非凡的服饰。
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骄矜的气质。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烦琐的仪节。
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究位次;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
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
2.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
只刚念了《四书》。
后来宝玉问她:
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答: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林黛玉的回答前后不一致,这是为什么?
这反映了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文中还有这样的地方吗?
答:
答案林黛玉先前回答贾母的话是以实相告,但当她问姊妹们读何书时,得到的却是贾母冷冷的回答: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黛玉从中悟出贾母不主张女孩子饱读诗书,于是在回答宝玉时就变了。
这表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知书达理、谨慎细心、既自卑又自尊的性格特点。
其他表现:
(1)在邢夫人处,邢夫人挽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
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2)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子上坐了。
这表现了她的谨慎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3)在贾母房中吃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告了座,坐了。
这表现了她的知书识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3.对贾氏三姐妹为什么要集体描写?
答:
答案
(1)这是整体布局匠心独运的结果,在短短的一回内容中,不可能将所有人物都详细介绍,林黛玉初次来,重点描写的自然是最主要的人物,贾氏三姐妹属于次要人物。
(2)三姐妹集体出场,彼此参照,相互衬托,更在比较中显示出各自性格。
4.王熙凤是本回出场的人物中很有特色的一个,是从哪些方面对她进行描写的呢?
答:
答案
(1)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有先声夺人之效。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可见王熙凤的威势。
(2)详尽的肖像描写。
集珍宝珠玉于一身可见她的贪婪与俗气,美丽外表下隐见其刁钻狡黠的性格。
(3)言谈举止的精绘。
通过她见黛玉的行为表现了她长于权势、巧于逢迎、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
(4)贾母的侧面烘托。
贾母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的戏称,表现了她的地位和有恃无恐。
5.描写贾宝玉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试结合全文分析。
答:
答案
(1)侧面描写:
王夫人:
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林黛玉母亲:
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
(2)外貌描写(出场后的侧面描写):
课文中对宝玉的外貌描写是通过黛玉的眼睛写出的,在黛玉看来宝玉却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产生亲切感。
(3)行为描写:
通灵宝玉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但他并不看重。
现在黛玉也没有,更增加了他的反感。
摔玉表现了宝玉对所谓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否定,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
(4)语言描写:
初见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送完字,又问可也有玉没有?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表现了宝玉尊重女子、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人物特点:
贾宝玉是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平易近人的贵族公子。
他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格(厌恶科举考试),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尊重欣赏女性(女尊)。
阅读文中《西江月》两首词,赏析这两首词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评价贾宝玉的?
答:
答案第一首侧重从性格特点上评价,第二首侧重从世人角度评判。
运用了正文反作、明贬实褒的写法,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真实写照。
他不愿意接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作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不安于他们规定的本分,因此被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人。
这样写恰恰表达了对贾宝玉的赞颂。
链接作家作品
1.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曹家四任江宁织造,权势盛极一时,富甲一方。
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
曹雪芹的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是他创作《红楼梦》的重要背景。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曹雪芹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
2.背景展示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
作品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3.相关介绍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原名《石头记》,今传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前三回内容简介:
(1)第一回是开篇。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与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
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
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
后神瑛侍者携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
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
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2)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3)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
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本课就是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文内文外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为封建社会末世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不仅以悬念迭起、精彩激烈的故事情节取胜,其环境、人物等细节描写的深邃寓意也独具魅力。
课文节选的第三回,尽管有几个主要人物登台亮相,主要故事情节初露端倪,但从整个小说来说,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还是为展示以后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营设典型环境。
那么,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究竟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
这是一个常规的认识,在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本来就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
在本课中,贾府的环境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展示出来的,随着林黛玉一路行来而一路写来。
小说以后人物的活动和故事情节发展,也离不开这些环境。
二、展示日常生活情景,显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
府第的豪华壮丽、庭院的轩峻,各种排场、礼节的讲究,展示出当时一流贵族世家的日常生活图景。
东耳房王夫人住处的坐具、卧具和各种摆设不同寻常,奶奶、少爷、小姐们在众人簇拥下的出场、就餐时的排场和仪式、就寝时需用物品和陪伴人等的讲究,充分显示了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
甚至仆妇、丫鬟、小厮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的描写也从侧面反映出贾府的与众不同。
三、地位身份的象征,人物关系的显现。
贾府大门、荣禧堂和整个府第的庞大、豪华以及敕造书赐和东安郡王手书等字样,充分显示出贾府在社会上尊贵、显赫的地位,与朝廷、皇亲权贵之间的密切关系。
贾母住处庭院深深、轩峻壮丽,显示出她在贾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贾赦小院远离中心,贾政住处却紧靠荣禧堂,也可看出贾母亲幼疏长,兄弟俩在荣府中实际地位的高低,贾政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王熙凤住处就在荣禧堂之后,与贾母院、贾政王夫人住处都很靠近,符合她荣府管家的地位,也显示出她左右逢源的关系。
四、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在贾母处,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说明这位老祖宗地位尊贵,又不管事,于是一味找乐的情趣。
贾政的小正房内,摆放着半旧家具陈设、书籍、茶具等,显示了他刻板、保守却又迂腐、假正经的个性品格。
贾赦小院中,树木山石随处可见,还有一盛妆丽人出入其间,此公在小说中一出场,不是抢夺人家古董、假山石,就是逼漂亮丫鬟做小老婆,作恶多端,说明所谓世袭一等将军无非玩物、好色之徒而已。
总之,《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是非常典型的,从环境描写入手来探究文本,会给我们不同一般的认识。
类文品悟
愿景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记
黛玉,你知道吗?
每当我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这个场面,就会想到你的香消玉殒。
于是,我的心中充满阴霾,我失去了所有愿景。
残阳如血,秋风萧瑟。
桃花帘内,你空对的是菱花镜中的瘦影,空对的是昏暗的照壁,空对的是画着秋景的屏风,空对的是余晖下的雕栏玉砌。
那么,此时的你,是否也在思考着什么,你是否也有自己的愿景?
我想是的。
可是,你的愿景仿佛眼前的落花,在风中翩跹,跳着最美的舞。
可它们终究是要落的啊!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和着《葬花辞》,你用锦囊收集落英,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你用一掊净土埋葬落花的同时,也将你美好的愿景一同埋葬在苍穹尽头的香丘里。
那么,你是有愿景的,只是它们已经死了,对吗?
你无法阻止它们的死去甚至是你的死去。
你是一株空谷幽兰,你不属于那个姑苏的小巷,你也不属于金陵监盐御史的那个幽深的宅院,你更不属于那个风凄露冷的潇湘馆,你只属于那个完美世界,三生石畔。
世俗的土壤,肮脏的河水,你会水土不服的!
那么,你及你的愿景的萎蔫、凋零,又何尝不是一种必然呢?
你的泪水从你的脸颊落下,落到火红的薛涛笺上,化作你无尽的诗情。
你的诗中流淌着你对爱情、生命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流淌着你带着淡淡哀愁的愿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愿景!
我不能没有愿景,那样恰恰是对你的曲解!
如果我们是好朋友,你也一定不允许我这样做的,对吗?
对!
我要让奋斗的泪水浸透我的芽儿,让牺牲的血雨洒满我的身躯,追求一切美好事物,实现我的你的未竟的愿景,化作历史长河中永恒的一瓣馨香!
即使有一天,我已化作一团春泥,可我已实现了我的愿景,我曾经散发的馥郁馨香将布满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又一次闭上了眼。
我看到了你弱柳扶风的身影,你的风鬟雾鬓。
这次,你笑了。
笑靥如花。
微感言:
素材运用
文本
曹雪芹生于富贵之家,雍正年间,家产被朝廷抄没,举家北迁。
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山村,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红楼梦》前八十回。
运用示例
经受住困境中的痛苦,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透彻人生的价值与方向,一步步迈向成功的彼岸。
不要害怕苦难,更不要逃避苦难,因为苦难可以成为人生的财富。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精美的雨花石都是经过河水和雨水的无数次冲刷而形成的!
五彩斑斓的彩虹只出现在大雨过后的天空!
荷花只有在淤泥中生长才能开得纯洁娇艳……苦难是一笔财富,只有经历了苦难,才有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的成功。
这样的苦难造就了成功,教给了我们对苦难的理解和态度及做法。
40分钟课时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中式婚房回归古典东方之美,一对新人说:
我们不追求家具的雕梁画栋,无需过多装饰,只求简单,古色古香。
B.肃穆的气氛,庄重的举动。
在场的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敛声屏气,用一分钟的默哀,向在火灾中去世的同胞们表达最真诚的哀悼之情。
C.南京——一个靡丽而怀旧的城市。
如果说它有过繁华,那么秦淮河边的洪武路会告诉你多少纨袴膏粱的一掷千金、纸醉金迷,多少士大夫的理想,随着末世国都一点点丧尽。
D.众嬷嬷引着,便往东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答案C
解析A项雕梁画栋:
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句中用于家具,使用对象错误。
B项敛声屏气: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不合语境,语境表达的意思是安静、沉默。
C项纨袴膏粱:
富家子弟。
适合语境。
D项鳞次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鸟雀、鹦鹉、画眉等。
B.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C.由于王熙凤出身于身份高贵而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且自幼被当作男孩子教养,因此接触广泛,见识丰富,性格泼辣。
D.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的气派。
答案B
解析A项不合逻辑,鸟雀包括鹦鹉、画眉,不能并列使用。
C项成分残缺,删除由于。
D项句式杂糅,删除做掩映。
3.宝黛初见一段,……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中的一惊一笑表达的含义可用下面哪一句诗概括()
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A
二、考点对练——依文本带考点,由考点明解法
链接考点——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解析考点]
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考点。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先借助于刻画人物形象所运用的手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正面描写。
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
(2)侧面描写。
指小说中通过对周围人、物、事及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答题路径]
(1)×××是一个……(表述思想性格特点的形容词)+……(身份地位)的人。
(2)×××的性格特点:
………………
拓展提示:
如果考查题干中有请作简要分析的显性要求,在归纳完上述要点后,还要结合小说中相关的词语、语句、事件进行简明的分析。
即时对练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