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8255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游风学区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主备人:

董永涛备课组长:

官建绒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量》

一、教学内容:

《测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它的长度单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抽象出长度单位“分米”、“厘米”“千米”。

《测量》主要让学生能正确理解1分米、1毫米、1厘米、1米、1千米,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

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有多长。

二、教材分析:

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米”和“千米”的长度单位。

使学生对常用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材安排了“钻笔有多长”、“一千米有多长”两节渐次呈现各知识点,以练习六作巩固性练习。

分米和毫米是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材在“铅笔有多长”中安排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进而总结出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千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用的单位,教材在“一千米有多长”中通过“手拉手”和“走一走”两个活动,先体验10米有多长,再体验100米有多长,最后引导学生推算和想象1000米有多长,进而建立1000米的表象。

估算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呈现知识的过程和部分练习题都是先估后算,以培养学笺估测意识和能力。

练习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安排练一练和练习六作为巩固练习。

主要练习类型有:

(1)实物测量

(2)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3)单位换算。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

2、在测量中,统一建立度量单位。

3、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6、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进行测量。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难点: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关键: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题

铅笔有多长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4.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5.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

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板书课题)

 

猜谜

二、导语,揭题。

 

建立模型。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交流、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

(用尺子量)

(1)汇报结果。

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

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

10厘米就是1分米。

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

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指名汇报。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1毫米到底有多长?

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1.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先估计

再测量

在填一填

 

填在书中表格中。

交流、汇报。

说说是怎么估出来的

 

(用尺子量)

 

动手实践。

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

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三.

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

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同桌互检

作业

练一练3、4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铅笔有多长练习课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

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铅笔有多长。

(板书课题)

 

猜谜

 

二建立

模型

1、估一估,量一量你们手中的铅笔有多长

(1)估一估,你们手中的铅笔有几厘米,然后再量一量

(2)刚才在量的时候有谁的铅笔不是刚好整厘米?

(投影展示)这支铅笔是(  )厘米多1点,再仔细看,多了几个小格(数小格),知道1小格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吗?

(3)尺长上的小格长度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

1、数一数,尺长上1厘米里面有几个小格?

(10个)

那么你们知道1厘米=( )毫米吗?

用字母怎样表示?

(1cm=1mm)板书

(2)现在谁能读出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先个别作示范读)再在组内读( )厘米( )毫米

2、感悟1毫米的长度和几毫米长度

(1)量一量中方格本厚几毫米( )。

 

(2)量一量新华字典封面厚几毫米( )

(3)量一量学生尺厚几毫米( )

(4)量一量橡皮檫的长或厚是几毫米

3、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2)换算关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毫米

(3)想一想

2分米=( )厘米(讨论)

整理:

因为1分米=10厘米,2分米就是2个10厘米,2个10厘米就是20厘米

30厘米=_分米(讨论)

整理:

因为10厘米=1分米,30厘米里面有3个10厘米,3个10厘米就是3分米。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

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同桌互检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1千米有多长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米尺、课件。

表、记录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先想一想

 

在量一量

 

二、导语,揭题。

 

建立模型。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

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

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

(2分钟)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小结:

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

指导读:

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讲解:

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指名板演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

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小结:

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三.

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6.估一估。

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

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

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师小结:

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

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小组互相讨论

 

指名回答

 

作业

练一练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1千米有多长练习课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米尺、课件。

表、记录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千米有多长

 

先想一想

 

在量一量

 

二,出示习题

一.请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台电冰箱高150()

2.月亮绕地球每秒运行8()

3.学校的跑道长400()

4.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全长1943()平均海拔400()

5.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700()

二、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km=()m600cm=()m

8cm=()mm60dm=()m

1000mm=()cm=()m

8000m=()km7m=()cm

60cm=()dm9m=()dm

1dm=()cm

三、连一连

单人床2千米一栋3层高楼

文具盒厚20米京九铁路全长2553

一把小刀长10分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

汽车每小时行75毫米橡皮的高度25

课桌长9厘米小红身高约138

1.先让独立做

2.指名回答

3.集体订正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六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导语,揭题。

 

建立模型。

1.用手势表示:

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

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3.填空:

(投影显示)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

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

1米-85厘米=()厘米

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

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厘米。

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1只梨重()克

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用手势表示:

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量一量

 

填空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同桌互相讨论

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1.完成练习6的第1题。

2.完成练习6的第2题。

3.完成练习6的第3题。

完成练习6的第1题。

完成练习6的第2题。

完成练习6的第3题。

作业

完成练习六的实践活动。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练习六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导语,揭题。

 

建立模型。

1.用手势表示:

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

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3.填空:

(投影显示)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

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

1米-85厘米=()厘米

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

4.在○里填上合适“﹥,﹤或﹦”

8㎝○80㎜8dm○80㎝

72㎜○7㎝70㎝○76dm

6㎞○5999m17dm○2m

10毫米○10厘米100分米○10米

1千米60米○1600米

用手势表示:

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量一量

 

填空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同桌互相讨论

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1.完成习题第1题。

2.完成习题题2题。

3.完成习题第3题。

完成习题第1题。

完成习题第2题。

完成习题第3题。

作业

完成练习六的实践活动。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 题

整理与复习

(一)

课时

第1课时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3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

重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回顾和整理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引入

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

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1.你学到了什么?

(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

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

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

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

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

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

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3)出示图3。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成长足迹:

与同伴说一说。

(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a. 请同学们勇敢地将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

b. 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3.评一评。

a.自我评价。

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学 生 活 动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

答的形式。

集体汇报。

小组交流:

你能根据图

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

问题呢?

看谁提出的问

题多,更有价值。

全班

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随即反思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一)

光明小学1025人前进小学2406人

育才小学1200人胜利小学983人

黄村小学124人

作业

教学反思

课 题

整理与复习

(一)

课时

第2课时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3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回顾和整理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1、对万以内数读写的整理复习。

重点让学生读出下面数字。

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做练习,解决课本48页第3小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说是什么图,能看到什么。

班内反馈时表扬认真写,全做对的学生。

2、方向和路线内容的整理复习

 

3、除法和混合运算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内容包括除法和混合运算知识。

学 生 活 动

学生仔细观察第1幅图,

说说从图中能发现哪些

数学信息。

说说通过这

些信息,能联想起哪些

数学知识。

学生独立思

考后在班内交流想法。

 

学生观察第2幅图,

说说能想到什么?

学生用方向的知识

表述图中的信息。

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学生总结本书关于方

向与路线的相关知识。

 

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

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

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在小组内提出并

共同解决问题。

随即反思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一)

写出横线上的数。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全长约六千三百米。

全长约五千四百六十四千米。

作业

教学反思

课 题

实践活动:

走进乡村

课时

第1课时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走进乡村”这一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以及从图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这一数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学习重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情景引入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小村庄。

潺潺的河水从那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着,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真实人间仙境。

你们想去看看吗?

玩中学

看一看。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整体感知画面。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说一说。

分布引导,循序渐进。

(1)出示书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看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要求小组内交流。

(2)每组派代表汇报。

3.算一算。

  

  解决发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

  对于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尝试进行解决。

暂时解决不了的放在问题银行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学 生 活 动

 

在小组内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学生提出问题并

解决问题。

随即反思

 

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课题

实践活动:

走进乡村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3.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体会到自己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