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7617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6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docx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学年高一联考历史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2月考

历史试卷

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为进行有效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其分封的对象包括

①王族

②功臣

③平民

④古代帝王的后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有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等,故①②④正确;平民属于被统治阶级,不会获得封地,排除③。

故选①②④组合,排除ABD,选C。

2.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中,除夕夜要“迎家堂”,家中要供奉祖先牌位或家谱。

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是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B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C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制重视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强调“尊宗敬祖”“认祖归宗”,与题干中的“供奉祖先牌位”的风俗相关,故选D。

3.《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BCD均错误。

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答案为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4.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时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中央集权制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上义国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本题可用排除法,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直到出现春秋战国诸侯国争雄局面,故A项错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从这一意义讲,没有秦,就没有汉、唐、元、明、清,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所以C项中“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是错误的;D错在将中央集权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世界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现在仍然实行中央集权。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铸币权收归中央与空前强化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次实现了国家统一的是秦朝,排除B;铸币权收归中央不会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排除C;材料“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可知,表明汉武帝铸造货币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

6.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③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贯穿的两种现象: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二是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争夺,它贯穿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直到明朝废除丞相,其发展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强化,故①②组合正确,故选B。

③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存在的矛盾,但这不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故排除ACD。

7.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

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C.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所谓“现代性”在政治上应该是指越来越进步,古代则指皇权专制的趋势逐渐减轻或者是出现类似于民主色彩的东西或者现象。

B项皇室权威更趋强化是逆历史潮流的,所以说是“逆现代性”,故选B。

其它三项都是宋代“现代化”的表现,排除ABD。

8.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共同点是

A.独立处理政务

B.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C.拥有官吏任免权

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代废丞相,皇帝把最高人事任免权,最高行政权都收归自己,强化了君主专制,内阁只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没有决策权,故AC错误。

内阁与宰相是中央的行政官职,不涉及地方官制与地方政务的直接管理。

故B错误。

丞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也只是皇帝的侍从,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故D正确。

9.清代军机处有官无吏,因此其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独掌政务决策大权

B.职官简练,事务清闲

C.重视保密,较为封闭

D.理政人员素质低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显然是防止机密事务的泄露,可知军机处重视保密工作,决策封闭,C正确。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没有实权,排除A;材料主旨是强调军机处封闭性,不是事务清闲,排除B;材料并不能说明理政人员素质低下,排除D。

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它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形成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受制于地理环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BCD的说法都过于绝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

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

半岛上重峦叠嶂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又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有助于政治上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那种公民参与的民主政治,而且极不容易形成专制。

对经济的影响:

①平原少、土地有限,使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

②海岸曲折,海湾良港众多,温和的地中海式气候,为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的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和发展要求有相对自由的环境,以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

这一切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建立殖民地。

殖民运动不仅缓和了希腊社会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与大规模的航海贸易活动相结合,炼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11.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原则“集体领导,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差额选举”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此B体现了人民主权的主要原则。

A不对,有财产资格的限制;C不对,这主要是司法机关;D不对,这不是民主政治的最典型体现,民主即由人民统治、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

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

古希腊民主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促希腊精神文化的辉煌;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形式。

12.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乙建议政府保护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罗马法强调了倡导自由民的平等、法律公正,故A项可能被采纳,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罗马法保护自由民的财产,但前提必须是自由民,故B项可能被采纳,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有效工具,不可能废除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故C不可能被采纳,故选C;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频繁,需要有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故D项可能被采纳,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3.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既是罗马繁荣的基础,也是罗马衰落的根源

B.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构成了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D.维系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罗马的衰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不是罗马法的原因。

因此A错误,故选A。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构成了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维系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因此BCD均正确。

考点:

罗马法

点评:

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

最容易考的部分还是罗马法的影响。

罗马法的一些基本的精神如陪审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保护人制度等到现在依然采用。

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4.关于英国首相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国家元首

②政府首脑

③上议院的首脑

④下议院多数党领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或女王,排除①;英国上议院的首脑是由贵族充任,排除③;英国首相是政府首脑和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故②④正确,故排除ABC,选D。

1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国王和议会权利在“光荣革命”前后的转变——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成了议会的国王,这说明“光荣革命”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到议会的转移。

16.华盛顿将1783年的美利坚合众国比喻为“沙粒扭成的绳子”,下列解释符合此比喻的是()

A.联邦政府是十三州的协调机构

B.总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

C.美利坚合众国实行三权分立

D.当时的美利坚合众国是个松散的联盟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

1783年的美国推行松散的邦联制,故被华盛顿喻为“沙粒扭成的绳子”,本题应排除A项,选择D项;B、C两项均开始于1787年宪法颁布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783年”,故排除。

17.《世界文明史》指出:

“《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国会的批准

④最高法院拥有对法律的司法解释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1787年宪法,其中国会可以弹劾总统但不是随时就可以,排除②;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国会的批准,最高法院拥有对法律的司法解释权,故①③④组合正确,排除ACD,选B。

18.有历史学家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以上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美国是两者有机结合,故A正确。

B项说的是国家机构相互制衡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各州的权力是法律规定的,并非无限制的增强;D项只是说了其中的一个方面。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实现了稳定与效率的平衡

【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

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

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

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19.近代某国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其最后确立的共和政体被称为“一票共和”。

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经过了曲折艰难的过程,各种政体层出不穷,政治斗争十分激烈,最终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以一票的微弱多数确立了共和政体,被称为“一票共和”,故选C。

英国和德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并不符合“各种政体的实验场”、“一票共和”,排除ABD。

20.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

法国与美对比,相同之处是

A.国会议员都是由总统任命

B.总统都是由参众两院选举产生

C.国会议员的任期都是四年

D.总统的权力都受到一定的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和法国的国会议员都是由选举产生,不是由总统任命,排除A;美国总统是由全国选民投票选举产生,而法国总统都是由参众两院选举产生,排除B;法国参议院议员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而美国参议员任期为六年,排除C;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受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而法国总统由法国议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间接选举产生,故总统受到权力制约,故选D。

21.在英国、美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继续得到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可以不经议会停止法律实施

B.美国参议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C.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不需要经过议会同意

D.法国有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不经议会停止法律实施,排除A;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排除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要经过参议院同意,排除C;法国有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故选D。

2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破坏,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战争”是指鸦片战争。

A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BCD三项与“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者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不符,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材料“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是解题的关键,强调这场战争使中国从中世纪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可确定答案。

23.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英国称为“通商战争”,是为了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强调战争爆发的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将其称为“通商战争”的目的是粉饰战争的性质,排除A,选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变中国为其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D。

24.某条约中有这样的条款: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应该出自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中英《南京条约》开辟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故选B;ACD中没有材料中五口通商的信息,排除。

25.《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它的主要影响是(  )

A.扰乱地方社会秩序

B.控制清政府的财政

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答案】C

【解析】

由条约内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可知,日本取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开设工厂的权利,而且各项机器进口只交进口税,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故选C。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客观上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秩序,但非主要影响,故排除A项。

控制清政府的财政是在《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故B项错误。

材料不是对关税的约定,和进出口无关,故排除D项。

26.光绪帝曾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战役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丰岛海战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一幕,具体来说是黄海海战,故排除D,选B;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故排除A;威海卫战役时邓世昌已经殉国,故排除C。

27.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

该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表明是《辛丑条约》中的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故选D;《北京条约》未涉及设立使馆,排除A;《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但未涉及设立使馆,排除B;《南京条约》未涉及设立使馆,排除C。

28.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

B.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答案】A

【解析】

【详解】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故选A。

1922年中共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排除B。

“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发生在同盟会之前,排除C。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阶级局限性导致其共和革命思想脱离人民群众,排除D。

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是

A.确立民主共和国的法规

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

C.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认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其实质是否定君主专制政体,故选C;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30.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

这主要表现在

A.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它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D.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在于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只强调推翻清政府,没强调封建帝制;C、D选项不能突出“巨变”二字。

31.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就明确提出了反封建,此次五四运动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可见,反封建是两次巨变中共有的内容,不是“补课”,而“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新内容,此即“补课”;五四运动中上海等各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可见,“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此即“起点”。

故C错误,A正确;领导中国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晚于五四运动,故B错误;宣扬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D错误。

3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其中“新”不能体现在

A.中国革命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中国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

C.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

D.中国革命开始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中共成立前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中共成立后是马克思主义,故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共成立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共成立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故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中共成立前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中共成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