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7331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9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必修Ⅲ

第十三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孔子与老子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答案A

2.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对材料中所反映历史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B.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C.刘向《别录》记载说:

“齐有稷门,城门也。

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

”春秋时期的这一局面是促其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D.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答案C

 

史料应用

战国时的稷下学宫,历时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齐统治者广纳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士云集。

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发展

C.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答案B

 

命题示例

企业精神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民族性是企业精神文化最根本的个性,有个性的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王老吉凉茶创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具有“凉茶始祖”的美誉。

相传清道光年间,广州爆发瘴疠,疫症蔓延。

王老吉凉茶创始人王吉为挽救患者,不惜以身试药,研制出一种凉茶配方,不仅解除了乡民的病痛,也帮助乡民躲过了天花、疫症等灾难。

从此王吉声名大振,被文宗皇帝召入皇宫,封为太医院院令。

咸丰三年,王吉在广州开设凉茶店,命名“王老吉”。

材料二1925年10月,毛泽东带着母亲、杨开慧和两个儿子住在东山庙前西街38号。

一日,与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陈独秀之子)闲谈,向陈请教“王老吉”三字的含义。

陈的解释是“以马列老祖宗为指导的共产党是王者之师,有老百姓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吉兆。

润之兄来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合大道,这才可歌可泣……”。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王老吉”三字含义的解释有何不同?

(提示:

本问以“王老吉”三字含义的不同解释为切入点,考查了概括提炼能力。

材料一的解释是将创始人的名字与所创凉茶声名大振相联系;第二种解释可看作是从“政治史”的角度来考查的,是一种诙谐的解释,回答时应把其大意结合历史知识说清楚。

材料三上世纪50年代初,王老吉药号分成两支:

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药业),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有凉茶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上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经王老吉药业特许在大陆独家生产、经营红色罐装王老吉(食健字号)。

(2)在王老吉药号分成两支的同一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

(提示:

本问从材料中的时间“上世纪50年代初”为着眼点,回答只需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即可,从政策“是什么”和“为什么”进行设问。

此问可看作是从“经济史”的角度考查的。

材料四

2008年汶川大地震,5月18日晚,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总共筹资逾15亿元。

其中,中国饮料业巨子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

接着,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得到网友热捧,帖子号召大家“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让它从大家面前彻底消失!

”记者注意到,这个“正话反说”的“封杀王老吉”倡议,在天涯社区发出后,迅速成为最热门的帖子,很多网友刚看到标题后本来是要进去愤怒驳斥,但看到具体内容后却都是会心一笑并热情回

帖。

很快,这个帖子几乎遍及国内所有的知名社区的网站与论坛。

(3)你对“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本问属开放式问题,答案力求灵活准确。

回答的中心应围绕“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可以从其体现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上回答,也可以从民族企业应持的发展理念上回答。

本问是对“时政热点”的深刻思考。

通过关注现实,有感而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华夏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今天的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变迁,企业文化的铸就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儒家的仁学。

请结合孔子对“仁”的解释谈谈儒家传统文化对王老吉这样的民族“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变迁,企业文化的铸就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提示:

本问可看作是对“文化史”的考查。

结合孔子对“仁”的解释,就需要首先答出“仁”的基本含义。

“企业管理”应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管理内部各成员之间关系上理解;“企业文化的铸就与发展”应从儒家传统对做人之道、经营之道、报国之道的影响上回答。

(5)“把王老吉喝成中国的可口可乐”,这是各大网站和社区都能看到的力挺国货王老吉的帖子。

王老吉现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简单而朴素的道理?

综上所述,假如你是当代一位民营企业家,你应该如何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文化,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提示:

本问的第一步是思维的升华,认知的提升。

第二步是综合上述回答的一个创新理念,“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前面所理解的儒家思想的“仁”的学说,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所产生的社会反响,把自己置身于当代民营企业家的情景创设,以社会主人翁的视角思考问题。

自主解答

(1)第一种说法是根据创始人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而得名;第二种说法是将“王老吉”三字与历史巧妙结合的诠释,意思是说,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代表劳苦大众的利益,必定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取得最后胜利。

(2)政策:

1953年,党中央调整政策,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原因:

①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共产党领导;②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属比较进步的经济成分;③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①从某种意义上,这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第一次使得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同根精神拥有了具体的体现。

王老吉的善举,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饮料第一罐”企业所应有的大家风范。

②王老吉将商业运营与企业公民责任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始终把有益社会、关注民生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让关爱和帮助始终延续和传递下去。

(两个要点,如能表达一层意思方可得本步满分)

(4)孔子对“仁”的解释最基本的含义即“爱人”,强调“泛爱众”。

①儒家认为这样才能有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在二者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较为和谐的关系,在管理内部各成员之间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整体力,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②受儒家传统的影响,儒商的理想人格是追求智慧与道德相交融,做人之道与经营之道相统一,在商业活动中坚持“守信与重意”“修身与报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究以义取利,以利合义,义利并举,不赚不义之财。

(5)①爱人者,人恒爱之。

王老吉在汶川地震中的突出表现以及随后网友们的反应,更让我们意识到,企业对社会对人民投之以爱心,消费者会回报之以更大的爱心和信任。

②以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根基,善于吸收民族文化中有关强调团体利益、讲和谐、重人情等思想精华,并与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伦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适应性。

 

一、选择题

1.有一次孔子谈到季氏,说: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这表明()

A.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B.他尚未意识到“礼”作为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对于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同样是需要的

C.孔子对没落的奴隶制社会感到大势已去,对“礼坏乐崩”应该忍一忍

D.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加区别地维护它,客观上不利于奴隶主贵族保持其统治地位

答案A

2.《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A.兵广粮足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D.诚信第一

答案D

3.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的有

()

①“仁”的学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C

4.下图中的长者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

D.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答案D

5.孟子说: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

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

A.统治者发善心B.民本思想

C.以德治民D.人性本善

答案D

6.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答案A

7.“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

答案B

8.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D

9.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D

10.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答案A

1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答案D

12.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

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材料二梁惠王曰: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公孙鞅曰: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可必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君书·更法》

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有哪些?

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3)据材料三概括商鞅的观点。

(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简述以上三个儒、法代表人物对待变革的思想发展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仁”的学说。

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是进步的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是他的“仁”的学说也含有维护传统制度的旧思想。

(2)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孟子的政治主张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因此有“亚圣”之称。

(3)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4)轨迹:

孔子为总结中国古典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思想有保守的倾向,主张回复周礼。

孟子提出了王道主义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文化基点上提升了儒学的理想。

商鞅主张激进的社会变革。

他们三人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论衡·本性篇》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如此,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故世子作《养子》一篇。

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之徒,亦论情性,与世之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

”世硕、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都是孔子的弟子。

——转引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儒家思想史》第一章

材料二孟子曰: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ǎng额头);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荀子·性恶》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对人性的看法分别是怎样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所认为的人性本质的内容有哪些?

(3)材料二与材料三观点共同之处是什么?

答案

(1)材料一认为人性是“有善有恶”的,其关键在于“养而致之”;材料二主张性善论;材料三主张性恶论。

(2)孟子认为性“善”的具体内容为:

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3)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圣人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来“化性”,人仍可以成为圣人。

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

第28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与宋明理学

1.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

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C.继承和发展D.外在形式的变化

答案C

2.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

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

在人性论上,他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

从中可看出这一种是什么思想体系()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B

 

史料应用

下列表述最能体现秦、汉之际天人感应思想来历和起因的是()

A.拨动这个琴的宫音弦,其他琴的宫音弦就会作响;磁石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会吸引铁制品……类似现象的日益积累

B.君主行善,即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去做,天就会降下祥瑞,即于人有益的异常现象;反之,君主不按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去做,天就会降下灾异,即对人有害的异常自然现象

C.如果发生旱灾,就可以造一条土龙,在地上发出阴气,从而感应天的阴气加重,降下雨来;如果发生涝灾,可以击鼓,使地上发出阳气,感应天的阳气加重,使天放晴

D.春秋战国时代的“天道自然”观点

答案A

命题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四幅图片依次为: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和2008年国际孔子文化节及其祭孔大典

材料二下面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朱熹:

“存天理,去人欲”。

朱熹: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程颐: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材料三“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

”——韩国成均馆大学安炳周教授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的图片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从孔子、儒学和旅游等方面归纳。

(2)材料二中的“理”指什么?

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提示:

从儒学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3)根据材料二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提示:

注意要紧扣材料二,以做到论从史出,不可直接搬用教材上的原话;“态度”可从对可取的地方采取什么态度,不可取的地方应采取什么态度来归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答,谈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怎样正确认识儒家思想?

(提示:

“怎样正确认识儒家思想”有别于上问中的“应采取什么态度”,重点从儒学的地位和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思想的重大意义上思考。

自主解答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其他言之成理的亦可)

(2)“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3)可取的一面: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不可取的一面:

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涵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甚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一、选择题

1.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黄老之学()

()

A.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对西汉迅速恢复元气起了推动作用

C.内容包括“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

D.不仅包括道家理论,还融入了儒、墨、法等各家内容

答案A

2.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

A.“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

答案A

3.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答案D

4.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

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

道。

画面中,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的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

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面()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答案A

5.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思想的准确理解是()

A.认为人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A

6.“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答案B

7.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