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358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学年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学校

姓名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I)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并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千古名句是:

,。

4.《木兰诗》中表明征途遥远,行军急速的语句是: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兰花(,;)清幽淡雅,朴实无华,生长在高山峡谷的石缝中。

②它不惧风吹雨打,不畏酷曙严寒,在空旷的山谷中随风摇曳,发出淡淡的幽香。

③你不移足山间旷野,无从领略兰花气宇轩昂的高雅风姿,无法嗅到弥漫整个山谷的醉人清香。

④兰花从来“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⑤这种高洁品质,为它赢得了“空谷佳人”。

(1)请为①句横线处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2)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改为“”。

(3)“摇曳”中的“曳”的读音是“”。

(4)③句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所以B.如果……便C.既然……-就D.即使……也

(5)⑤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货架上的商品种类繁多,看得我眼花缭乱。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春风所到之处,冰雪融化,青草萌发,动物伸着懒腰结東了冬眠。

真是妙手回春。

七年级语文试题(I)第1页(共8页)

7.春回大地,青山绿水,宽歌燕舞,面对这无限春光,请根据所给上联,完成下联,描绘一幅美好春光图。

上联:

青山外早莺争树

下联: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

(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

(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以上选文出自《》,该书是北宋(人名)主持编撰的部编年体通史。

(1分)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卿今当涂掌事卿:

古代对朋友辈的敬称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语气词,后写作“耶”

C孰若孤孰:

D.及鲁肃过寻阳及:

到,等到

10.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11.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成效的?

请简要说明。

(3分)

12.读完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分)

(乙)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3-15题。

(5分)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

“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注释】:

①其:

它,指古画。

②房敛:

花房紧收。

③善求:

善于探求。

七年级语文试题(I)第2页(共8页)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分)

(1)何以明之()

(2)日渐中狭长()

14.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正午时牡丹和正午时猫眼的特点。

(2分)

15.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是什么?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19题。

(16分)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莱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

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在山上下蛋,便宜了黄鼠狼。

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莱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

天燥地旱,他不着急:

“没啥,油莱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

”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

“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

”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

“这土肥沃啊,明年再种嘛。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的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

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

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爷爷也是这样做的。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

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

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

“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

”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

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树。

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

“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七年级语文试题(I)第3页(共8页)

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16.文章第④⑦段叙述了老人做的四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下来。

(4分)

1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

”一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4分)

18.文中的“我”既是“留守乡村的爷爷”的儿媳,又是“孙女”的母亲,二者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19.“留守乡村的爷爷”的性格和经历给你带来了哪些关于“人生”的思考?

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即可。

(4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9分)

仙人掌花

曹乾石

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

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

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

它既不美,也不雅。

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

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

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

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

七年级语文试题(I)第4页(共8页)

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

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

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

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

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

是霞光吗?

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

我定睛一看,什么?

竟然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

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

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

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

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

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

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

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20.请从结构上分析第二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21.“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一句中的“啄食”一词形象生动,请说说其妙处。

(3分)

2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先生!

”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

“先生另找人吧!

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

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到是好好的呢。

(1)选段出自《骆驼祥子》,作者是。

(1分)

(2)选段中的“先生”指的是:

()(2分)

A.杨先生B.曹先生C.夏先生D.刘四爷

(3)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2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

(1)第5页(共8页)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4.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此,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仿照例句横线处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引用诗词名句,再写一句。

例句:

爱国是什么?

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爱国是什么?

(2分)

(2)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如闪烁的群星。

请列举一个我国历史上的爱国名人,并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他的事迹。

(2分)

(3)请你为我们伟大祖国写一段祝福语,表达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分)

(二)写作(50分)

25.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

(1)细微处见真情

作文

(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

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

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

于是,面包师把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