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5286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docx

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商务专业知识综合题

我国某企业计划于年初发行面额为100元、期限为3年的债券200亿元。

该债券票面利息为每年5元,于每年年末支付,到期还本。

该债券发行采用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的方式进行。

1.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是()。

A4%

B5%

C10%

D12%

答案B

参考解析: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债券面额=5/100=5%。

2.假定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为3%,当年通货膨胀率为2%,则其实际收益率是()。

A1%

B2%

C3%

D5%

答案A

参考解析: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3%-2%=1%。

3.如果该债券的市场价格是110,则该债券的本期收益率是()。

A2%

B3%

C4.5%

D5%

答案C

参考解析:

本期收益率:

=支付的年利息总额/本期市场价格=5/110=4.5%。

4.根据发行价格与票面面额的关系,债券公开发行可以分为()发行。

A折价

B溢价

C平价

D竞价

答案ABC

参考解析:

根据发行价格与票面面额的关系,债券发行方式分为三种:

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面额,为折价发行;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面额,为溢价发行;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面额,为平价发行。

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以饲养奶牛和生产原奶为主要业务,每股盈利0.5元。

南方乳业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液态奶、奶粉和冰激凌等产品,每股盈利1.0元。

这两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南方乳业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以每股25元的价格购买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同时以一股本公司股票换取两股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方式,收购了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55%的股份。

1.从企业间的市场关系看,此次并购属于()。

A横向并购

B纵向并购

C混合并购

D水平并购

答案B

参考解析:

纵向并购是并购企业双方或多方之间有原料生产、供应和加工及销售的关系,分处于生产和流通的不同阶段。

本题中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和南方乳业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因此此次并购属于纵向并购。

2.并购完成后,南方乳业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对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

A吸收合并

B新设合并

C控股关系

D被控股关系

答案C

参考解析:

从案例资料来看,南方乳业制品公司收购了北方牧场公司55%的股份,掌握了其经营管理和决策权,对其形成了控股关系。

3.此次并购的支付方式有()。

A现金买资产

B现金买股票

C交换发盘

D以股票换资产

答案BC

参考解析:

案例涉及两种并购支付方式:

南方乳业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以每股25元的价格购买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属于现金买股票;同时以一股本公司股票换取两股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方式,收购了北方牧场股份有限公司55%的股份,属于股票换股票(交换发盘)。

4.从并购融资渠道看,此次并购属于()。

A要约收购

B资产收购

CMBO

D股份回购

答案C

参考解析:

按收购融资渠道,并购分为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收购,简称MBO,是指公司经理层利用借贷资本收购本公司股权的行为。

为调控宏观经济,应对就业及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同时采取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

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200亿元;购回3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据。

假定当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超额准备金率为2%,现金比率为3%。

5.此次货币政策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的净投放是()亿元。

A100

B200

C300

D500

参考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的净投放包括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200亿元和购回3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据,即200+300=500亿元。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

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

1.从我国多年来的金融宏观调控实践和2010年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单一目标制

B以促经济增长为主的单一目标制

C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D以促经济增长为主的多目标制

答案C

参考解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2.从2010年到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看,该期间的通货膨胀在程度上属于()通货膨胀。

A爬行式

B温和式

C奔腾式

D恶性

答案B

参考解析:

从通货膨胀程度来看,爬行式通胀CPI涨幅不超过2%~3%,奔腾式通胀CPI涨幅在两位数以上,温和式通胀处于二者之间。

因此本题属于温和式通胀。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

为实现当年宏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3.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其政策效果是()。

A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B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C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D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答案A

参考解析: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企业借贷成本。

4.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2010年前流动性紧缩的滞后影响

B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活品价格涨幅较大

C共同理性预期放大效应

D成本推进

答案BCD

参考解析:

A选项应是2010年前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

2012年年末,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口径,我国某商业银行各类贷款余额及贷款损失准备的情况是:

正常贷款1,000亿元;关注贷款100亿元;次级贷款20亿元;可疑贷款10亿元;损失贷款10亿元;贷款损失准备100亿元。

1.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是()亿元。

A10

B20

C40

D100

答案C

参考解析:

不良贷款是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的总和,即20+10+10=40亿元。

2.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

A12.28%

B3.51%

C1.75%

D0.88%

答案B

参考解析:

不良贷款率是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

不良贷款=20+10+10=40亿元,贷款总额=1,000+100+20+10+10=1,140亿元,不良贷款率=40/1,140=3.51%。

2012年年末,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口径,我国某商业银类贷款余额及贷款损失准备的情况是:

正常贷款1,000亿元;关注贷款100亿元;次级贷款20亿元;可疑贷款10亿元;损失贷款10亿元;贷款损失准备100亿元。

3.该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是()。

A14.4%

B10%

C8.77%

D4%

答案C

参考解析:

贷款拨备率是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即100/1,140=8.77%。

2012年年末,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口径,我国某商业银行各类贷款余额及贷款损失准备的情况是:

正常贷款1,000亿元;关注贷款100亿元;次级贷款20亿元;可疑贷款10亿元;损失贷款10亿元;贷款损失准备100亿元。

4.根据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的监管要求,该商业银行的()。

A不良贷款率高于监管指标要求

B不良贷款率低于监管指标要求

C贷款拨备率高于监管指标要求

D贷款拨备率低于监管指标要求

答案BC

参考解析:

不良贷款率的监管标准是5%,贷款拨备率的监管标准是2.5%,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3.51%低于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8.77%高于监管标准。

2012年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如下:

(1)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

春节前,实行了公开市场短期逆回购操作,有效熨平了季节性因素引发的银行体系流动性波动;春节后,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配合,适时开展公开市场短期正回购操作。

(2)2012年5月,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期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为86万亿元人民币。

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2012年7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增长7.6%,三年来首次跌破8%大关,前6个月的CPI同比涨幅分别为4.5%、3.2%、3.6%、3.4%、3%和2.2%,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略显乏力。

1.我国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流动性()亿元人民币。

A320

B390

C4,300

D8,280

答案C

参考解析:

86万亿×0.5%=0.43万亿=4,300亿。

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2.我国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包括()。

A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

B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办理的已贴现票据的再贴现利率

C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利率

D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答案ABC

参考解析:

略。

3.我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最终对企业的影响有()。

A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的成本提高

B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的成本降低

C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可贷款量增加

D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可贷款量减少

答案BC

参考解析:

略。

4.2012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应当是()。

A抑制通货膨胀

B增加就业

C平衡国际收支

D促进经济增长

答案D

参考解析:

略。

据统计,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970亿美元;2011年我国货物服务出口总额为20,867亿美元,经常账户收支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顺差2,211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878亿美元;2011年底未清偿外债余额5,489亿美元。

1.我国外债的负债率为()。

A7.3%

B18.2%

C26.3%

D37.4%

答案A

参考解析:

负债率是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即5,489/74,970=7.3%。

2..我国外债的债务率为()。

A7.3%

B9.6%

C26.3%

D42.1%

答案C

参考解析:

债务率是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的比率,即5,489/20,867=26.3%。

3.我国经常账户收支顺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顺差额之和,大于国际储备资产增加额,意味着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其差额应当记入()。

A经常账户

B储备资产账户

C资本和金融账户

D错误与遗漏账户

答案D

参考解析:

错误与遗漏账户专为人为平衡借方和贷方的总差额而设。

4.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我国()。

A投放本币,收购外汇,通货膨胀

B人民币升值

C增加外汇储备

D动用外汇储备,回笼本币

答案ABC

参考解析:

略。

某公司拟进行股票投资,计划购买甲、乙、丙三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已知三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5、1.0和0.5,该投资组合甲、乙、丙三种股票的投资比重分别为50%、20%和30%,全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9%,无风险收益率为4%。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为()。

A0.15

B0.8

C1.0

D1.1

答案D

参考解析:

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个别股票的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即1.5×50%+1.0×20%+0.5×30%=1.1。

2.投资者在投资甲股票时所要求的均衡收益率应当是()。

A4%

B9%

C11.5%

D13%

答案C

参考解析:

均衡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4%+1.5×(9%-4%)=11.5%。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股票所含系统风险大于甲、乙、丙三种股票投资组合风险

B乙股票所含系统风险大于甲、乙、丙三种股票投资组合风险

C丙股票所含系统风险大于甲、乙、丙三种股票投资组合风险

D甲、乙、丙三种股票投资组合风险大于全市场组合的投资风险

答案AD

参考解析:

由于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1,再根据各股票和投资组合的β系数,可知AD正确。

4.关于投资组合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投资充分组合时,可以分散掉所有的风险

B投资组合的风险包括公司特有风险和市场风险

C公司特有风险是可分散风险

D市场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

答案BCD

参考解析:

资产风险分为两类:

①系统风险(市场风险),由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消除,属于不可分散风险;②非系统风险,是指包括公司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在内的特有风险,可由不同的资产组合予以降低或消除,属于可分散风险,故选BCD。

某机构投资者与某证券公司签订了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按照证券交易品种开立了股票交易账户,并且也开立了用于证券交易资金清算的专用资金账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机构投资者签订的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中,该证券公司承担证券()角色。

A承销商

B交易商

C经纪商

D做市商

答案C

参考解析:

证券经纪业务是指具备证券经纪商资格的投资银行通过证券营业部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要求,并代理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

2.该机构投资者开立的股票交易账户除了能够买卖股票外,还可以买卖()。

A商品期货

B股指期货

C债券

D基金

答案CD

参考解析:

股票账户可用于买卖股票,也可用于买卖债券和基金以及其他上市证券。

3.如果该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账户选择了保证金账户,则该机构投资者可以接受该证券公司提供的()业务。

A融资或称卖空

B融资或称买空

C融券或称卖空

D融券或称买空

答案BC

参考解析:

投资银行通过保证金账户来从事信用经纪业务。

信用经纪业务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融资(买空)和融券(卖空)。

4.该机构投资者在委托股票交易时,其成交价格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由证券交易系统自动撮合确定成交价格。

如果该机构投资者是在10:

00~11:

00委托交易,其股票成交价的竞价是()。

A集合竞价

B连续竞价

C投标竞价

D招标竞价

答案B

参考解析:

在我国开盘价是集合竞价的结果,竞价时间为9:

15~9:

25,其余时间进行连续竞价。

连续竞价发生在交易日的各个时点上。

5.下列做法中,属于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有()。

A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B收购外汇等储备资产

C购买政府债券

D对工商企业贷款

答案ABC

参考解析: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包括:

①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②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③购买政府部门的债券。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21亿美元,收入项目顺差304亿美元,经常转移项目顺差429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46亿美元,直接投资顺差1,249亿美元,证券投资顺差240亿美元,其他投资顺差724亿美元,错误与遗漏-597亿美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为()亿美元。

A顺差2,625

B顺差3,054

C逆差221

D逆差597

答案B

参考解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记录实质资源的国际流动,包括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即2,542-221+304+429=3,054亿美元。

2.我国国际收支的资本与金融项目为()亿美元。

A顺差2,259

B顺差2,213

C逆差221

D逆差597

答案A

参考解析:

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资产和资本的国际流动。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即46+1249+240+724=2,259亿美元。

3.剔除汇率、资产价格等估值因素影响,计入错误与遗漏,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亿美元。

A5,313

B4,884

C2,457

D4,716

答案D

参考解析:

3,054+2,259-597=4,716亿美元。

48.下列做法中,属于我国为调节国际收支顺差而采取的措施是()。

A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B取消406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

C鼓励企业有序开展对外投资

D支持成套设备出口

答案ABC

参考解析:

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应采取扩大进口需求,限制出口的措施,即宽松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或降低利率阻碍资本流入、刺激资本流出或者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D选项为支持出口,故不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便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最早出现的是简单的衍生品,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随后出现了多种复杂产品。

20世纪90年代信用衍生品的出现,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在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品如信用违约掉期(CDS)的无序发展对危机的蔓延和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负面效应也开始被意识到。

为此,各国政府正在探索更有力的监管措施,以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平稳、有效运行。

1.金融衍生品区别于传统金融工具的特征是()。

A杠杆比率高

B主要用于套期保值

C高风险性

D全球化程度高

答案ACD

参考解析:

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金融衍生品有杠杆比例高、定价复杂、高风险性、全球化程度高的特征。

2.与远期合约相比,期货合约的特点是()。

A合约的规模更大

B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进行

C投机性更强

D合约的内容标准化

答案BD

参考解析:

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就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2.信用违约互换作为最常用的信用衍生品,当约定的信用事件发生时,导致的结果是()。

A由卖方向买方赔偿,金额相当于合约中基础资产面值

B由买方向卖方赔偿,金额相当于合约中基础资产面值

C由卖方向买方赔偿因信用事件所导致的基础资产面值的损失部分

D由买方向卖方赔偿因信用事件所导致的基础资产面值的损失部分

答案C

参考解析:

信用违约互换是最常用的一种信用衍生产品,合约规定当信用事件发生时,卖方向买方赔偿因信用事件所导致的基础资产面值的损失部分。

3.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缺陷有()。

A同时在交易所和柜台进行交易

B缺乏监管

C市场操作不透明

D没有统一的清算报价系统

答案BCD

参考解析:

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上几乎都是柜台交易,缺乏政府监管,没有一个统一的清算和报价系统,也没有保证金要求,市场操作不透明。

某公司是专业生产芯片的厂商,已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当前该公司的β系数为1.5,纳斯达克的市场组合收益率为8%,美国国债的利率是2%。

1.当前市场条件下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风险溢价是()。

A3%

B5%

C6%

D9%

答案C

参考解析:

国债的利率是无风险收益率,根据公式计算,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8%–2%=6%。

2.该公司股票的风险溢价是()。

A6%

B9%

C10%

D12%

答案B

参考解析:

单个证券的风险溢价=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该证券的β值=6%×1.5=9%。

3..通过CAPM模型测得的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是()。

A3%

B6%

C9%

D11%

答案D

参考解析:

单个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该证券的风险溢价=2%+9%=11%。

4.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认为,不可能通过资产组合来降低或消除的风险是()。

A特有风险

B宏观经济运行引致的风险

C非系统性风险

D市场结构引致的风险

答案BD

参考解析:

不可能通过资产组合来降低或消除的风险是系统风险,由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故选BD。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实施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如下:

1、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43万亿元,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8,930亿元。

2、经过2009年一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在货币信贷快速增长背景下,2010年1月18日和2月25日,分别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

3、对商业承兑汇票、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期末再贴现余额263亿元,同比增加257亿元。

从投向看,再贴现总量中涉农票据占19%,中小企业签发的票据占63%,较好发挥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1.在2010年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属于公开市场业务的是()。

A发行央行票据1.43万亿元

B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C正回购8,930亿元

D对特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

答案AC

参考解析:

公开市场业务是采用直接买卖、回购协议等方式买卖政府中长期债券、国库券等有价证券,AC正确。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业务,BD不选。

 

2.发行央行票据1.43万亿元,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8,930亿元,这些措施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在()。

A投放流动性

B收回流动性

C降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D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答案BC

参考解析:

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是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B正确,A错误;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降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C正确,D错误。

3.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

A开始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B开始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

C对冲流动性,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D增加商业银行贷款能力

答案C

参考解析:

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胀预期,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4.对商业承兑汇票、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运用再贴现政策进行()。

A商业银行存款限制

B结构调整

C消费者信用控制

D贷款限制

答案B

参考解析:

中央银行不仅可用再贴现影响货币总量,还可用区别对待的再贴现政策影响信贷结构,贯彻产业政策。

该题属于后者。

我国某公司到某一发达国家建立一家分公司。

该分公司的基本运营模式是,从母公司进口家用电器零部件,组装成最终产品,并在当地销售。

在运营中,该分公司要保留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并将货币资金用于在商业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和股票等;同时,也会向当地商业银行进行短期和中长期借款。

该发达国家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进行所有的传统金融交易和现代金融衍生品交易。

1.该分公司在商业银行存款和购买公司债券时,承受的金融风险是()。

A信用风险

B投资风险

C声誉风险

D国家风险中的主权风险

答案B

参考解析:

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投资风险。

2.该分公司为了控制在购买公司债券和向商业银行进行中长期借款中的利率风险可以采取的方法是进行()。

A远期外汇交易

B利率期货交易

C利率期权交易

D股指期货交易

答案BC

参考解析:

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