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5281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年高中化学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

对应考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1.[2020·东北育才学校模块]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

、⑧NH

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①③⑤⑦⑧ B.②④⑦

C.①⑥D.②④⑥⑧

解析:

当加入Al3+、NH

与OH-反应,促进水的电离,加入S2-与H+反应,促进水的电离。

加入OH-、H+将抑制水的电离。

答案:

B

2.[2020·济南一中期中]常温下,在pH=1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可能为(  )

①1.0×10-7mol·L-1 ②1.0×10-6mol·L-1

③1.0×10-3mol·L-1 ④1.0×10-11mol·L-1

A.③B.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若溶液为碱,则c(OH-)水=c(H+)=10-11mol·L-1。

若溶液为显碱性的盐,则c(OH-)水=

=10-3mol·L-1。

答案:

D

3.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水的离子积为1×10-14,B点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

造成水的离子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0℃时,若向溶液中滴加盐酸,能否使体系处于B点位置________(填“能”或“否”),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100℃时,若盐酸中c(H+)=5×10-4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是________。

解析:

(1)B点对应的c(H+)=10-6mol·L-1,c(OH-)=10-6mol·L-1,故Kw=10-6×10-6=10-12,造成Kw增大的原因就是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2)加入盐酸,体系中c(H+)≠c(OH-),故不可能处于B点位置。

(3)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等于溶液中OH-的浓度,即

c(H+)水=c(OH-)=

=2×10-9mol·L-1。

答案:

(1)1×10-12 水的电离要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即离子积增大

(2)否 在盐酸中c(H+)≠c(OH-),所以不可能处于B点

(3)2×10-9mol·L-1

对应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4.纯水在80℃时的pH(  )

A.等于7B.大于7

C.小于7D.无法确定

答案:

C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

Fe2+、NO

、SO

、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

Ca2+、K+、Cl-、HCO

C.c(H+)/c(OH-)=1012的溶液中:

NH

、Al3+、NO

、Cl-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

K+、ClO-、SO

、SCN-

解析:

A中Fe2+、NO

、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符合条件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HCO

既与H+反应,又与OH-反应,B错误;

=1012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离子可以大量共存;Fe3++3SCN-===Fe(SCN)3,D错误。

答案:

C

6.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所需的物品,你________(填“能”或“不能”)区分0.1mol·L-1的硫酸和0.01mol·L-1的硫酸。

若能,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酚酞试液 ③甲基橙试液 ④蒸馏水 ⑤BaCl2溶液 ⑥pH试纸

答案:

能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点在两张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较大的为0.01mol·L-1的硫酸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H2S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E中FeS换成Na2S,该装置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

B.若F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

C.若G中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H2S的还原性比Fe2+强

D.若H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2.下列说法违反科学原理的是()

A.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B.在一定温度、压强下,石墨可变为金刚石

C.闪电时空气中的N2可变为氮的化合物

D.烧菜时如果盐加得早,氯会挥发掉,只剩下钠

3.下列有关垃圾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能使溴水退色

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氧化铝制取

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不能填埋处理

D.含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只生成CO2和H2O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KHSO3溶液:

Na+、NH4+、H+、SO42-

B.0.1mol·L-1H2SO4溶液:

Mg2+、K+、Cl-、NO3-

C.0.1mol·L-1Na2SO3溶液:

Ba2+、K+、ClO-、OH-

D.0.1mol·L-1Ba(OH)2溶液:

NH4+、Na+、Cl-、HCO3-

5.工业上利用电化学方法将SO2废气二次利用,制备保险粉(Na2S2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Ⅱ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通电后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电极Ⅰ方向移动,电极Ⅱ区溶液pH增大

C.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

2SO2+2e﹣═S2O42﹣

D.若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H+转移0.1mol,则处理标准状况下SO2废气2.24L

6.已知:

Br+H2→HBr+H,其反应的历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E1-E2的差值减小

C.H-H的键能大于H-Br的键能

D.因为E1>E2,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7.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及漂粉精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因为它们都含有

A.Cl2B.HClOC.ClO‾D.HCl

8.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单位:

mol·L-1)为

A.(y-2x)/aB.(y-x)/aC.(2y-2x)/aD.(2y-4x)/a

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10.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像错误的是:

A.

将二氧化硫通入到一定量氯水中

B.

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

C.

将铜粉加入到一定量浓硝酸中

D.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

1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

B.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部件,工业上可用钠与四氯化钛溶液反应制取

C.借助扫描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以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反应后的气体是HCI

B

向正已烷中加入催化剂,高温使其热裂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裂解产生的气体是乙烯

C

向FeCI3溶液中滴入几滴30%的H2O2溶液

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FeCl3溶液颜色加深

Fe3+能催化H2O2分解,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稀溶液后,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无NH4+

A.AB.BC.CD.D

13.0.1moL/L醋酸用蒸馏水稀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增大B.电离程度减小,H+浓度减小

C.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D.电离程度减小,H+浓度增大

14.一种新药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7H17N2O6

B.能发生水解反应、聚合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分子中含有四种不同的官能团

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15.相同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对比pH=7和pH=10的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起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越大

B.对比pH=2和pH=7的曲线,说明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大

C.在0~20min之间,pH=2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875×10-4mol·L-1·min-1

D.50min时,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为测定某硬铝(含有铝、镁、铜)中铝的含量,设计了Ⅰ、Ⅱ两个方案。

根据方案Ⅰ、Ⅱ回答问题:

方案Ⅰ:

(1)固体甲是铜,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能确认NaOH溶液过量的是___________(选填选项)。

a.测溶液pH,呈碱性

b.取样,继续滴加NaOH溶液,不再有沉淀生成

c.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不再有变化

(3)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

灼烧、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重。

(4)固体丙的化学式是______,该硬铝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的装置如图所示:

操作步骤有:

①记录A的液面位置;

②待烧瓶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使A和B液面相平;

③再次记录A的液面位置;

④将一定量Y(足量)加入烧瓶中;

⑤检验气密性,将ag硬铝和水装入仪器中,连接好装置。

(1)试剂Y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铝质量为ag,若不测气体的体积,改测另一物理量也能计算出铝的质量分数,需要测定的是_______,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请用合理的化学用语填写空白。

在周期表中的区域

元素代号

有关信息

短周期元素

X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种胃酸中和剂,且能溶于强碱溶液

Y

Y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

长周期元素

Z

Z的一种盐乙可以作净水剂,Z的某种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

W

W元素大多存在于海藻种,它的银盐可用于人工降雨

(1)X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X、Y、Z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2)足量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稀溶液与1mol甲完全反应,放出热量QkJ,请写出表示该过程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

(3)下列有关W的气态氢化物丁的说法正确的有___(选填字母)

a.丁比氯化氢沸点高b.丁比氯化氢稳定性好

c.丁比氟化氢还原性弱d.丁比氟化氢酸性弱

(4)请写出丙溶于丁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NVCO{化学式可表示为(NH4)a[(VO)b(CO3)c(OH)d]·10H2O}能用于制取VO2,实验室可由V2O5、N2H4·2HCl、NH4HCO3为原料制备NVCO。

(1)原料NH4HCO3中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N2H4·2HCl是N2H4的盐酸盐。

已知N2H4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NH3相似,25℃时,K1=9.55×10-7。

该温度下,反应N2H4+H+

N2H5+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填数值)。

(3)为确定NVC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130g样品与足量NaOH充分反应,生成NH30.224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氮气氛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解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确定NVCO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

19.(6分)我国科学家合成铬的化合物通过烷基铝和[ph3C]+[B(C6F5)4]-活化后,对乙烯聚合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合成铬的化合物过程中的一步反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Cr3+具有较强的稳定性,Cr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已知没有未成对d电子的过渡金属离子的水合离子是无色的,Ti4+、V3+、Ni2+、Cu+四种离子的水合离子为无色的是___(填离子符号)。

(2)化合物丙中1、2、3、4处的化学键是配位键的是___处,聚乙烯链中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__。

(3)无水CrCl3与NH3作用可形成化学式为CrCl3·5NH3的配位化合物。

向该配位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CrCl3·5NH3中的氯元素仅有

沉淀为AgC1;向另一份该配位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时,试纸未变色。

该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

(4)水在合成铬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作溶剂。

研究表明水能凝结成13种类型的结晶体。

重冰(密度比水大)属于立方晶系,其立方晶胞沿x、y或z轴的投影图如图所示,晶体中H2O的配位数为__,晶胞边长为333.7pm,则重冰的密度为__g·cm-3(写出数学表达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若E中FeS换成Na2S,硫化亚铁是块状固体,硫化钠是粉末,不能达到随关随停的效果,故A错误;

B.若F中产生黑色沉淀,是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不能说明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故B错误;

C.若G中产生浅黄色沉淀是硫化氢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硫单质、氯化亚铁和盐酸,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得出H2S的还原性比Fe2+强,故C正确;

D.若H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氢硫酸是酸,不能说明是二元弱酸,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D

【解析】

【详解】

A.碘化银可在空气中形成结晶核,是水凝结,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A项正确;

B.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温度、压强下石墨可变成金刚石,B项正确;

C.闪电时空气中的N2可变为氮的化合物,例如氮气与氢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一氧化氮等,C项正确;

D.氯化钠在烹饪温度下不会分解,氯挥发的情况不会出现,而且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遇水会立刻转化为氢氧化钠,不可能只剩下钠,D项错误;

答案选D。

3.D

【解析】

【详解】

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聚乙烯不含双键,不能使溴水退色,故A正确;

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制取金属铝,故B正确;

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离子,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水污染,所以不能填埋处理,故C正确;

D.丝、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含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生成CO2和H2O的同时还有含氮物质生成,故D错误;

选D。

4.B

【解析】

【详解】

A项、溶液中H+与KHSO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项、0.1mol·L-1H2SO4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项、ClO-具有强氧化性,碱性条件下会将Na2SO3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项、NH4+和HCO3-会与Ba(OH)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5.C

【解析】

A.电极Ⅱ上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通电后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阴极电极Ⅰ方向移动,电极Ⅱ上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电极反应式为2H2O+SO2-2e-=4H++SO42-,酸性增强pH减小,B错误;C.电极Ⅰ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SO2生成Na2S2O4,电极反应式为:

2SO2+2e-=S2O42-,C正确;D.由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SO2+2e-=S2O42-,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O+SO2-2e-=4H++SO42-,则若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H+转移0.1mol,则阴阳两极共处理标准状况下SO2废气(0.1+0.05)mol×22.4L/mol=3.36L,D错误,答案选C。

6.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与该反应的能量变化无关。

【详解】

A.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此图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

B.E1-E2的差值即为此反应的焓变,催化剂只改变活化能,与焓值无关,B错误;

C.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断开H-H键所需要的能量高于生成H-Br键放出的能量,C正确;

D.因为E1>E2,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此反应吸收热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中存在能量的变化,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可能相等,根据二者能量差异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7.B

【解析】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Cl2、HCl都没有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

8.D

【解析】

n(Ba2+)=n(H2SO4)=xmol,n(Cl-)=n(AgNO3)=ymol,根据电荷守恒:

2n(Ba2+)+n(Na+)=n(Cl-),n(Na+)=(y-2x)mol,c(Na+)=(y-2x)mol/0.5aL=(2y-4x)/a

mol·L-1

9.D

【解析】

【详解】

A.强碱滴定弱酸时,化学计量点pH>7,应该用酚酞做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因为变色pH范围大于7,而且由无色变成浅红色,颜色加深,便于确定终点,故A错误;

B.将少量氯水滴入溴化亚铁溶液中,Cl2首先和Fe2+反应,不能证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故B错误;

C.二氧化锰是粉末状,不能用镊子取,故C错误;

D.CO32-和SO32-在水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碱性强弱取决于对应酸的电离程度,电离常数越小,酸性越弱,对应盐的碱性越强,pH越大,故D正确;

正确答案是D。

10.B

【解析】

【详解】

A.当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时,氯水中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水溶液中能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氯气和二氧化硫、水的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所以溶液的酸性增强,pH值减小,最后达定值,故A正确;

B.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和弱碱反应,所以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沉淀先逐渐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值,沉淀不溶解,故B错误;

C.铜先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当硝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为定值,故C正确;

D.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多,氯离子的量不变,所以氯离子的百分含量减少,到三价铁离子反应完全后,氯离子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B

【解析】

【详解】

A.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循环利用,故A正确;

B.钛合金工业上可用钠与四氯化钛固体反应制取,钠可以和盐溶液中的水反应,不能置换出单质钛,故B错误;

C.科学仪器的使用利于我们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故C正确;

D.SO2和NOx的排放可导致酸雨发生,则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故D正确;

答案选B。

12.C

【解析】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混合气体中含有HC1,故A错误;向正已烷中加入催化剂,然后高温热裂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裂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烯烃,但不一定是乙烯,故B错误;向FeCI3溶液中滴入几滴30%的H2O2 有氧气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 ,Fe3+能催化H2O2分解且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铵盐与碱反应,加热才能放出氨气,向某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稀溶液后,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不一定无NH4+,故D错误。

点睛: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氯代烃,可能含有剩余的氯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一定含有氯化氢,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后褪色,不一定有氯化氢。

13.C

【解析】

【详解】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促进电离,n(CH3COO﹣)和n(H+)增大,但体积增大大于电离程度的倍数,则H+浓度减小,C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稀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向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稀释促进电离),各微粒浓度的变化:

c(CH3COOH)、c(CH3COO-)、c(H+)均减小,由于Kw不变,则c(OH-)增大,各微粒物质的量的变化n(CH3COOH)减小,n(CH3COO-)、n(H+)均增大,其中,温度不变,醋酸的电离常数不变,这是常考点,也是学生们的易错点。

14.C

【解析】

【分析】

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其分子中含-COOC-、碳碳双键、氨基、硝基,结合酯、烯烃等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A.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7H18N2O6,故A错误;

B.该有机物含-COOC-可发生水解、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可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该有机物含-COOC-、碳碳双键、氨基、硝基四种官能团,故C正确;

D.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故其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A

【解析】A.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曲线的斜率表示反应速率,起始浓度不同分解速率不同,PH不同分解速率也不同,故R的起始浓度和溶液的PH均影响R的降解速率,且R的起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越小,故A错误;B.溶液酸性越强,即pH越小,线的斜率越大,可以知道R的降解速率越大,故B正确;C.在0~20min之间,pH=2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0875×10-4mol·L-1·min-1,故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

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由于初始的量相同,变化量也相同,所以R的降解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