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公需科目讲义.docx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公需科目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公需科目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公需科目讲义
【课程背景】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维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本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担负着社会发展建设的重任。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本课程从职业道德概念切入,通过教师和医务人员的经典案例,生动阐述当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所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旨在帮助学员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更好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新要求。
【培训收益】
·正确认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意义
·掌握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员对象】全体专业技术人员
【授课专家】 孙春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博士。
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东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兼职教授,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
【课程大纲】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概述
(一)为什么需要道德
(二)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核心与基本规范
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
(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三、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一)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效性的对策
本课程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概念切入,重点通过了教师和医务人员两个行业的经典案例来阐述当前专业技术道德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讲授生动、形式活泼。
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专业技术人员更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新要求。
【讲义】
第一讲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述
一、为什么需要道德
(一)什么是道德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道德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从个人的人生修养角度看,指的是个人品性,即一个人能够达到的品性程度;从社会规范的角度上看,道德指的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
(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不同于动物的根本之处在于:
人有羞恶之心、礼仪廉耻之意识等道德品质。
道德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因为有道德,人才能够称其为“人”。
每一个都应该做有道德的人,人们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相处。
链接: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
——陶行知。
(三)道德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是“交往之道”、“处世之道”、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道德规范的存在,消除了那种动物之间弱肉强食的“从业法则”,而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富有人情味。
(四)道德与法律的关联
1、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法律与道德调整的对象与范围有所不同。
(2)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与调整机制不同
(3)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
2、道德与法律的关联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法律并非万能,社会生活中还有法律不能、不应或不予干预的“领地”,那就是要靠道德上的荣誉感、负罪感、耻辱感等内在的约束去发挥作用。
二、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一)职业道德的产生
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一种社会角色,劳动者必须要按照这一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去为人、去做事。
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存在于各种职业活动之中,对调整和评价各行各业人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在不断的职业实践中,人们根据一般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渐形成了职业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内涵
定义: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较之一般社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
(1)职业道德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常常形成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和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因此,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职业道德反映着特定的职业关系,具有特定职业的业务特征,因而它的作用范围仅仅局限于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只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们具有约束力。
(3)职业道德通常以规章制度、工作守则、服务公约、劳动规程、行为须知等形式表现出来。
(三)职业道德的特征
1、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反映职业、行业和产业的特殊利益要求。
2、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3、在调节范围上,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4、在功效上,职业道德一方面使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另一方面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核心与基本规范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
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集体主义在职业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
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都为他人服务。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
岗位、职业可能有多次变动,但对工作的态度始终都应当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灵魂。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一个人能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之根本。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在职业中体现为:
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秉公办事;处理问题出于公心,合乎政策,结论公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保护弱者;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反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的宗旨,它要求从业人员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为群众排忧解难。
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归属,它要求从业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承担社会义务,自觉纳税,扶贫济困,艰苦奋斗,多做工作,顾全大局,必要时牺牲局部和个人利益。
反对只求索取、不尽义务的职业行为。
第二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一)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
行业形象是指一个行业在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形象。
塑造行业形象的基础之一是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育、医疗等行业社会形象不佳的原因很多方面,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亟需改善工作作风、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二)改善社会道德风尚的需要
人们对当今恶化的社会道德风尚深感忧虑,但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恶化又与每个人的行为密切相关。
职业道德是改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抓手,因为不同岗位职业行为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街道水平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和道德发展的全局。
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都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社会的道德风尚将会不断得到改善。
(三)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的需要
职业道德水准体现个人价值。
在职业岗位上践行道德,提高个人素质,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职业岗位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
严格的职业活动训练所形成的良好职业素质和优良职业品德,是引导从业者走向幸福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在职业活动中得到提高时,其人格和品格所能达到的道德境界也会得以提升。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
(一)“最美形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最美”现象表明,道德和良心在当代社会并不缺失,它们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之中。
构建和谐的社会道德生活秩序,需要更多“凡人善举”的支撑,需要更多的人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践行良好的职业行为,坚守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精神
西方宗教文化中的“天职”职业观,内蕴着感恩的职业精神。
因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不同职业岗位,即是与社会和他人达成的一个职业契约,在这个岗位上履行自身的职业使命,这是一种具有道德意义的契约式的职业革命。
(三)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看法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
认真、负责和利他是专业技术人员最重要的三种职业态度。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
职业行为是指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行为反映,是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
职业行为具有道德意义。
职业行为不只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涉及到他人和社会,是道德关系中的行为。
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我修炼的过程,以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方法是道德自律,关键在于“自我践行”和“自我改造”。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个人)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自主的和自觉的行动。
怎样做到自律?
(一)慎独
《礼记.中庸》中言: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
道是一刻不能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能称为道。
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
没有什么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也没有什么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
所以,君子要严肃审慎地面对自己。
所谓“慎独”,指的是一个人在独自活动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和做人原则之事。
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各种坏事的可能。
能否在无人监督时不做坏事而做到“慎独”,以及“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尺。
(二)积善成德
《荀子.劝学》:
“积土成山,风土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
通过不断地积累善行,就可以养成高尚的品德,就会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并不难,难在日复一日地、持之以恒地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人自我的良心出发去做善事。
在职业岗位上,养成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习惯,即是积善成德的过程。
职业道德修养重在行动,践行道德既提升自身的品性和人格,又能够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良的服务。
(三)防微杜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是三国时期刘备临终前嘱咐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
讲的是做人和培养品性的道理。
道理很明白:
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
即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各少成多,也会坏大事。
北宋思想家王安石说:
“以小善而无举办,以小恶为无伤,凡此皆非安身崇德。
”他把不做小恶提高到安身立命、成就伟业的高度。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对“小恶”不以为然,在小事小节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啊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职业岗位上,应充分认识到“小恶”可能引发的“大错”,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三讲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一、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业人员的利益至上问题比较突出
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潮在职业道德领域的表现,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视自己的利益高于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在职业岗位上,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
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相结合所带来的后果:
一是漠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严重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有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二是职业岗位上的拜金主义盛行。
“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等观念成为一些人的人生信念和价值信仰。
在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人不仅以权谋私,甚至不惜出卖价格和良心。
拜金主义者只见物、不见人,无视道德的价值。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与利益问题?
(二)职业价值观的错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向:
一是世俗价值观淹没、消解了理想价值观;二是多元价值观共存。
人们的行为选择必然会受其所信奉的价值观支配,而世俗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对职业生活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得一些人的职业行为价值观发生了错位。
错位之一:
将所从事的职业价值等同于功利价值,职业目标走向实用化和功利化。
错位之二:
将个人的职业岗位看成是个人的所有物,忽视了职业岗位与社会和他人的紧密关系。
错位之三:
因经济收入上的差异,对不同岗位职业价值的认识缺乏职业平等的意识。
(三)权力部门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较差
一些官员和拥有权力岗位的人员不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甚至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职业生活领域起到了极其负面的示范效应。
权力部门的从业人员,其职权范围之内做好该做的事情。
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
当老百姓去政府部门办事时,一个办事员有可能就是不按职责要求为老百姓服务,该办的事情不给办,甚至故意刁难,试图从职权中置换出个人利益。
这样的办事风格,给老百姓心里留下的就是权力部门不讲职业道德的坏印象。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敬业爱生
(二)为人师表
(三)严谨治学
(四)终身学习
三、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二)尊重病人的价格和权利
(三)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秘密
(四)研究医术,精益求精
第四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权谋私
人们对权力部门及其成员的以权谋私行为深恶痛绝,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
专业技术职业岗位存在的以职谋私与以权谋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和技术的权力,这种权力可能发生的异化和滥用。
(二)服务意识淡漠
专业技术职业是服务性岗位
专业技术职业大多是窗口行业(面向公众的服务性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要求是为社会公众服务。
人们对医务人员、教师等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风尚有颇多微词,问题的关键是服务意识淡漠、职业信誉不高。
(三)职业理想弱化
在某些行业中,一些从业人员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工作的性质和职能,不为职业理想而只为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影响
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
以满足物质利益的最大欲望增长的职业态度消减了职业的理想性意义。
(二)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所崇尚的价值观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养成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不良的社会道德环境,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
职业道德的养成和提高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的支持,但现在的社会道德环境不令人满意。
普遍的心态:
别人都不讲道德,为什么我要讲道德。
(四)道德奖惩机制不完善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缺乏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导致从业人员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积极性不高。
三、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效性的对策
1、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2、专业伦理的教育
3、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
4、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5、职业道德建设机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