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4352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docx

全国青少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全国xx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建设规范

前言

本规范从实施之日起,作为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丁祥华、高扬、曹荣武、聂建、姜玉龙、余建新、赵佳明、苏世兴。

引言

本规范的制定旨在加强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规范,提高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树立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行业良好形象,促进青少年户外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总结了国内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建设与管理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技术规程,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规范或条文。

同时,结合GB/T31710第4部分《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自2016年至今的实施情况,使其更加符合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实际发展。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规划、基础设置、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施、服务、安全、卫生、医疗救护、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665公共浴室卫生规范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规范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

13495.1新版消防安全标志介绍

GB16153饭馆卫生规范

3.术语和定义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teenagersoutdoorsportscamp)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开展户外运动,自然、人文、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等课程与活动为主要功能,具备相应设施及服务的青少年户外活动场所。

4.建设与服务规范

4.1规划

4.1.1选址

a)应避开地质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危险区域,面积200平米及以上。

b)应避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易遭到破坏和野生动物经常活动的区域。

如该区域难以避让,应建设标识明显的警示牌及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

c)地貌类型多样,2种及以上,宜有森林、湖泊等类型,环境幽静,植被丰富,空气清新。

4.1.2交通

a)可进入性。

距最近县城车程4小时以内,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

具有二级公路或高级客运航道,航线直达或具有专线等便捷交通工作。

b)停车场。

有与营地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船舶码头,停车场小车位数量50个及以上。

管理完善,布局较为合理,容量能基本满足接待量要求。

停车场地平整坚实、绿化美观或码头水域畅通。

标志规范、醒目。

4.2营地基础设施

4.2.1餐厅

餐厅规模适宜,能同时容纳100人用餐,就餐环境符合团队餐饮要求,菜品丰富、营养需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设有特设餐桌(清真、素食)。

4.2.2住宿

a)床位。

床位有一定规模,能同时容纳100人住宿,床位根据青少年身体特点进行设计。

b)露营位。

露营位地质条件稳定,有一定的坡度,卫生条件较好,每个露营位最小面积16m²且尽量架空处理。

4.2.3厕所

公共厕所布局合理,蹲位数量男厕不少于8个,女厕不少于16个,所有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

厕所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

4.2.4沐浴房

沐浴房应男、女分立设置,沐浴位男生不少于12个,女生不少于24个,供应冷热水,符合GB9665-1996的要求。

4.2.5水电设施

a)给排水。

饮用水、生活用水应符合GB5749的卫生标准,可通过城市供水系统或打井取地下水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营地内雨污分流,污水排放达到GB8978的规定。

b)供电。

供电网接入当地供电网络,满足营地用电要求,安装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2.6通信设施

应有移动信号覆盖,信号较稳定,设置通信中心,通信设施布局合理。

4.2.7消防设施

所有建筑物内外均应设消防栓。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应符合GB15630和GB13495的要求。

在林区的营地应配置防雷设施、防火林道。

4.3营地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备办公室(面积不小于20平米)、多功能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器材库、商店(售卖机)等设施。

4.4营地专项设施

4.4.1门区和营围

a)应有门区。

应采用木、石等生态材料建设门区,与环境协调,标示门禁时间。

b)必须有营围。

应利用自然地形或围墙、栅栏等生态材料设置有效的营围。

4.4.2室内活动场所

应满足营员集合及开展各类室内学习、训练活动的需要,例如在室内开展的体育运动、技能训练、军事训练、青春自护等活动;同时为风雨天室内活动提供足够的场地,面积不小于100平米。

4.4.3室外活动场所

a)露天活动场所。

无固定设施的团队训练项目在该场地开展,要求场地平整,排水良好,无尖石碎物等危险物体,面积不小于1600平米。

b)有顶活动场所。

应满足营员露天集合及开展各类活动的需要,同时能为避免日晒雨淋开展活动提供场所,面积不小于200平米。

c)其他设施场所。

应设立专门的旗台,用于满足培养营员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凝聚力等活动的需求。

d)野炊区。

设置在避风处,搭建避雨炊事篷,并设足够的用水点和垃圾箱(需分类)。

4.5营地服务

4.5.1服务中心

4.5.2引导标识

设置标识牌和项目介绍牌,各种引导标识(包括营区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项目介绍牌等)醒目,符合青少年观察特点。

4.5.3宣教资料

应在适当区域放置宣教资料,内容包括科普读物、综合画册、营地资料等,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定期更新。

4.5.4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符号的设置合理,特色突出,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

4.5.5营地服务人员

营地服务人员需持证上岗或经过专门培训,人数能满足营员需要。

4.6营地安全

4.6.1安全机构、制度及人员

设有安全机构,且安保制度健全,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在营员集中或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配备专职安全保护人员。

攀岩、水上等项目必须配备专职安全保护人员,所有参营青少年应办理相关保险。

4.6.2应急预案、演练

需有高峰期和特殊情况的安全处置应急预案,至少每个月进行一次演练,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详细记录演习内容。

4.6.3安全设备、设施

a)危险区域标识

应在危险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其设置、安装、维护与管理应符合GB

13495.1的要求。

b)警用品

需设有专门的警用品管理与使用规章制度,按要求执行,有档案记录。

c)应急通信设备

应配备有应急通信设备,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有档案记录。

d)监控系统

营门和项目场地需有24小时监控系统,制定监控管理办法,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维护。

4.6.4安全工作人员

安全工作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持证xx。

4.7营地卫生

4.7.1环境卫生

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现象,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剥落、无污垢,空气清新、无异味。

4.7.2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符合GB16153的要求,餐饮服务配备消毒设施,不应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厨余垃圾应妥善处理。

4.7.3废弃物管理

垃圾箱布局合理,标识明显,与环境相协调。

垃圾箱分类设置,垃圾清扫及时。

4.8营地医疗救护

建立紧急救援机制,至少配备1套AED设备并会操作,至少有兼职医务人员,能提供基本救急服务。

设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有应急处理能力,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

4.9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4.9.1环境保护(空气、水资源、土壤的保护)

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的二级标准。

4.9.2营区内建筑及设施与环境的协调性

建筑布局合理,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建筑物体量相协调。

4.9.3绿化

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40%及以上(不包含沙漠等特殊地域)。

4.9.4环保设施

使用当地原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建设,使用清洁型能源,与景观环境协调。

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

4.10综合管理

4.10.1机构与制度

有健全合理的机构设置,岗位权责分明。

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贯彻措施得力,定期监督检查,有书面记录和总结。

4.10.2营地形象

有符合营地主题的营地形象、员工形象,确立自身的品牌标志。

4.10.3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较为齐全,包含管理、技术、服务等类别。

4.10.

3.1营长

持有营地管理人员证书和中国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资格证书,至少1人。

4.10.

3.2副营长

持有营地管理人员证书,至少2人。

4.10.

3.3营地指导员

持有营地指导员证书或教育、体育、人力资源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书,至少3人。

4.10.

3.4专项教练

持有开展的专项运动如攀岩、游泳、滑雪、潜水等的证书,每项运动至少1人。

开展经营性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必须依法办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许可手续。

4.10.

3.5消防员

持有消防员证书,可兼任,至少1人。

4.10.

3.6救护员

持有中国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资格证书,可兼职,至少1人。

4.10.4运营管理

管理体制健全,经营机制有效。

a)运营流程

有规范的运营流畅且通畅。

b)营地信息管理

营员信息管理。

营地应建立营员信息管理平台,每位营员拥有营地的统一标识和信息档案。

营员信息应即时更新,跟踪记录员的历次活动履历。

工作人员信息管理。

所有营地工作人员应核查其健康和犯罪记录以及从业资格证书等相关内容,须记录存档。

4.10.5培训

培训机构制度明确,人员经费落实到位,业务培训全面,效果较为良好,所有员工入职须经培训,记录档案,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

4.10.6投诉及意见处理

投诉制度健全,人员落实、投诉处理及时、妥善,档案记录完整。

4.10.7宣传

宣传渠道较为多样,内容真实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